古印度:雅利安人
公元前1500~前500年
大约在3500年前,雅利安人是一群凶悍的战士和牧羊人,他们直接跨过印度库什山脉,逃离到印度次大陆定居下来。
佛祖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年~前483年)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一位王子。他在某天看到人们正受苦受难之后,便离家出走,去寻找真理。后来,他获得了点化和启迪,变成了人们所知的释迦牟尼。
雅利安人引进了社会等级制度,即由婆罗门作为领袖,统治着整个国家。刹帝利是士兵或战士,吠舍是商人和农民,而苜陀罗则是仆人和苦役者。这一社会等级制度是无法改变的,而在特定阶层里面的人无法与其他阶层的人通婚。
自然灾害(可能是旱灾,也可能是病疫),或者是一场内战,迫使雅利安人从他们在俄罗斯南部的家乡故土逃离。他们迁移到各个地方,比如安纳托利亚、波斯以及印度等地。他们以部落村居的方式生活着,并可能是在木制房子里居住——而非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砖建筑。
在印度的雅利安人
对雅利安人来说,个人财富是按牛群和羊群的数量来计算的。他们并没有像古印度人那么先进,但是他们非常强悍。他们是英勇的斗士和赌徒,以牛肉为食、以葡萄酒为饮,而且喜欢音乐、舞蹈以及马车竞赛。逐渐地,他们定居下来,并吸收了很多古印度人的风俗习惯方式,且成为庄稼种植者和铁器制造者。
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北部之后,许多土著人(比如德拉威人和蒙达人等)都开始搬迁到印度的南部和东部地区。
古印度文化
犁耕与灌溉系统的应用使雅利安人能够种植足够的庄稼,以向大型城镇提供粮食。到公元前500年为止,在北印度地区已经有了16个主要王国,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摩揭陀王国。摩揭陀是孔雀王朝帝国的诞生地,同时也是两种新兴宗教即耆那教和佛教的发源地。雅利安人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与其他很多古代人类一样,他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延续自身的历史和宗教信仰。这些传统习俗,即所谓的“吠陀经”(原意是知识之书,是印度最古老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总称),在后来被逐渐记载下来。其中,最为古老的便是《梨俱吠陀》,该经集收藏了1000多首以他们自己的语言梵语创作而成的圣歌或赞美诗。人们对雅利安人日常生活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这些吠陀经。
印度的主神之一便是毁灭之神湿婆,他是异变的代表者,同时兼任创造者和毁灭者,堪称变化之神。右图中,湿婆在一个火焰的光环中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