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官场,不按规矩出牌,一再出局(1)
牛人刘伯温的低调生活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几个月以来,杭州城里,一个在这里隐居了一年的人不断地听到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战乱消息,甚至听说徐寿辉的红巾军正大举逼近杭州。
形势十万火急,一时间杭州城里人心惶惶,但唯独此人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捶胸顿足,只是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叹息:“看来元朝彻底大乱了,真的要完了。”
发出这声叹息的人,名字叫刘伯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继姜子牙、张良、诸葛亮之后深有智谋的人,一个注定将要名垂青史、成为传奇的人。
有人看到这里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开口就骂:“你这白痴,历史上还有很多人都很厉害,比刘伯温厉害的大有人在,刘伯温只不过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而已,未必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听你在这里瞎吹。”
这话乍一听很有道理,其实很无厘头——既然有那么多牛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一大堆,要神化干吗非要神化刘伯温?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为什么一定要是他?
挑中他自有挑中他的道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神化一个人,前提是这个人一定要有非常大的被神化的价值,而且要有被神化的基础。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这个人一定要值得被神化,能被神化,而且被神化之后能让人信服。
其实,真正有本事的人不需要神化,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神话。要知道烂泥是扶不上墙的,一般的泥也是不行的,真正能盖起高楼大厦的,都是钢筋水泥。
刘伯温就是这样实打实的“钢筋水泥”——政治谋略、军事韬略、天象、兵法、经史、文学无所不通,堪称旷世奇才、天才、全才。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自己超凡脱俗的谋略和能力,帮助他的老板完成了统一天下的雄图霸业。
不是一般的了不起,而是相当了不起。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衡量和总结一个人的人生,最完美的评价其实只有两个字——“三立”。“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能拿到“三立”这张满分成绩单绝对比拿到“三好学生”(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难多了,要知道,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都面面俱到并做到极致,比登天还难。能完美做到“三立”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圣人,要么接近圣人。
首先是立德。立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排在第一位的修身,修身不是简简单单说没什么道德问题、不杀人放火、不坑蒙拐骗就行,而是忠、义、孝、悌、仁一条都不能少。
立德是“三立”中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儒家最重视一个人的道德修为。如果一个人立德都不行,那么对不起,他这辈子的“三立”大业没戏了。
曹操就是最典型的教材。平心而论,立功(镇压黄巾起义、扫平北方)、立言(撰《魏武帝集》)他都没问题,但因为他这个人一向我行我素,修身不够,做人没有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奸诈残忍,杀人如草芥(比如梦中杀人、因军粮不够借粮官首级稳住军心),所以即使他武功冠绝当时,而且诗书传世,“三立”还是对他亮起了红灯。
立德这个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只要是正常人,一般都没啥问题。最严峻的考验是立功,最难的也是立功。功分文治和武功。文治注重的是治国才能,要求业务能力特别突出,富国安民是为最高境界。这在太平盛世实现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只要你有能力、有权、有资金、有手腕、能折腾,立功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武功才是最难的。武功当然不是指武术,而是杀敌报国、扫平天下。
所谓杀敌报国、扫平天下,首先你得确定你很能打,“很能打”的意思并不一定要你自己很能打,哪怕你只是个文弱书生,只要你能带兵打胜仗,能带团队干倒对手就是大本事。一个人再牛也牛不过一批人,以一敌万这事儿说说还行,项羽、吕布都是万夫莫敌,够厉害吧?万箭齐发,分分钟能把他们射成刺猬。
其次,你得有一个可以让你发挥自己很能打的本事的一个形与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仗可以让你打,太平年代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樊哙、李逵都只有在家杀猪的份儿。没有仗可以打,你总不能自己上街随便砍几个人就说自己立功了吧?
最后,你得明白武功是要建立在打过很多胜仗或者一战定乾坤的基础上的,不说要你百战百胜,但一定得是胜多败少或者前面打了多场败仗但凭借关键一战一举终结了一向强大的对手,这样也行,毕竟谁能笑到最后才是胜利。
三国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手屡战屡败,但他屡败屡战,终于在街亭一战打败诸葛亮,最后还把诸葛亮活活气死,彻底终结对手,成了最后的大赢家。类似的还有清朝的曾国藩,跟太平天国PK(对决)前期一败再败,但屡败屡战,最后居然把太平天国给灭了,也成了最后的赢家。
很明显,像司马懿、曾国藩这样的人,尽管打的败仗远远多于打的胜仗,但从最终的结果上来看,他们毕竟都消灭了对手,笑到了最后,所以他们立的功足以盖过以前的过。
但这些人立的功跟有些人在历史统一的大格局中所立的功相比都还差了一大截,比如姜子牙、诸葛亮、张良、刘伯温。
不过就立的功在地理范围上的大小而言,姜子牙、诸葛亮、张良、刘伯温这些人又有区别。
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只是辅佐周武王统一了黄河流域,诸葛亮也仅仅辅佐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建立了蜀汉,都只是局域性的功劳。只有张良和刘伯温立了全功,立的功是全国性的:张良帮助刘邦一统天下,成立大汉帝国,刘伯温辅佐朱元璋一统天下,成立大明帝国。就统一的地理范围而言,张良和刘伯温都帮助了各自的领导完成了全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代言人,功绩相当之大。
然而,从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来说,三个方面都达到的只有刘伯温,堪称完人的只有刘伯温,张良输就输在没有立言上,没有留下什么著述,而刘伯温著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烧饼歌》《百战奇谋》,可谓著作等身。
牛人,超级牛人。超级牛人刘伯温相当有来头,光家世背景就足以吓死人。刘伯温,浙江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人。刘家的家世可谓相当显赫,祖籍江苏丰沛(今江苏沛县),后来由于王朝兴替,战乱频繁,全家迁到了鄜延(今陕西省延安地区)。
北宋灭亡之后,刘伯温的七世祖刘光世跟着康王赵构(后来的宋高宗)一起南渡,立过赫赫战功,位列南宋“中兴四将”,跟岳飞齐名,可见也很有几把刷子。曾祖刘濠曾经担任南宋翰林掌书,祖父刘庭槐曾经做过元朝廷的太学生,父亲刘爚相对来说混得差点儿,只干过遂昌县教谕(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四十岁时生子刘基,字伯温,是为次子——因为在生刘伯温之前,已经生了个儿子,叫刘舒。
对于长子刘舒,刘爚看在眼里,明在心里:这个儿子天资平平,没法指望他光宗耀祖,但是现在有了第二个儿子,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了这第二个儿子,光耀刘家门楣的事业就有可能发生转机。这就好比先培育了一株幼苗,眼见长出硕果希望不大,失望之时突然又有了第二株幼苗,自然喜出望外,因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总归有了新的可能。
刘爚精神为之一振,希望之火重新燃起,对刘伯温寄予了莫大的期望。他绝对想不到,这第二个儿子会足以让他告慰平生。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尽管你肉眼看不到,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只有当你目睹了它的威力,你才会相信: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这种东西,叫“天赋”,也叫“天分”,也叫“天才”。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有的人有一点,有的人有很高;有的人这个时候有,那个时候却没有,比如方仲永,比如“江郎才尽”的那个江郎。
但无论是叫“天赋”也好,“天分”也好,“天才”也好,对于刘伯温而言,他天生就有,而且非常之高,具体来说可以用我们更容易理解的五个字来解释:“记忆力”“悟性”。
记忆力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因人而异。有些人的记忆力好,看到什么东西一下子就能记下来,并且经久不忘,而有的人记忆力很差,死记硬背很多遍也记不下来,被家长和老师痛骂“榆木脑袋”。而更多人的记忆力不好不坏,属于比较中等那种。
说到底,记忆力存在天生不同的区别:记忆力好到极致的足以堪称照相机,令人叹为观止;记忆力差到极致的,记什么东西都如同鸭背上浇水,不留痕迹,叫人恨不得找一面墙撞死。
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记忆力都很强,但记忆力能达到过目不忘就像照相机一般的人其实并不多,有确切记载的不过数人而已,比如王粲、杨修、李白、刘伯温、解缙、唐伯虎、纪晓岚、钱钟书等,这些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当然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桃花岛岛主黄药师老婆冯蘅的记忆力也相当之强,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硬是将周伯通的《九阴真经》默写了下来,但那毕竟是小说,再厉害都是虚的。
外国记忆力好的伟人更是非常多,比如恺撒大帝,据说他的记忆力好到能记住自己手下每一个士兵的长相和名字,布排兵阵点名时都不用拿花名册,指谁叫谁,搞得那些想睡懒觉让人替自己答“到”、旷操的人叫苦不迭;军事天才拿破仑更是“飞机中的战斗机,战斗机中的轰炸机”,居然能准确记住法国设置在海边的各种大炮种类和位置,一旦部下报告有误,他就会指出你哪儿哪儿说错了,搞得部下汗颜无地。记忆力强到这种程度,实在让人无语。伟人就是这么炼成的。说这些无非是想证明一点:记忆力好,那是天生的,记忆力不好,那也是天生的。虽然如此,但必须说明一点:记忆力不好也是可以努力的。所以,我们经常见到有人虽然记忆力不好,记几个英语单词都要反反复复地背很多遍,但到最后也能记下来,并最终成功考过托福、雅思考试,这就是努力之后的结果。
悟性跟记忆力一样,也是天生的,且存在高低差别。我读书的年代,班里有同学平时上课从不学习,下课也不看书、写作业,到处疯玩,半夜翻墙出去上网吧打游戏,一打都是以通宵计,早上回教室睡觉。但每次月考下来总是名列前茅,实在诡异得出奇。
当然,有人说他们的成绩是抄出来的,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每次考试都能抄到名列前茅,高考都能抄到重点大学,简直是“抄神”。
还有人说是他们在背后偷偷下了很大功夫,只不过我们没看到而已,我想说的是,那也需要很强的悟性。没有悟性,想在考试前短短十天半月内掌握那么多知识,可能性几乎为零。
刘伯温就是一个记忆力和悟性都相当强的人,可谓天资聪颖、天纵奇才。
刘同学从小就像金庸《笑傲江湖》里练过吸星大法的任我行,涉猎广博,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在兵法、韬略、天文、术数、阴阳、天象谶纬(类似《周易》这类东西)方面更是造诣非凡,如此年少却如此高才,实在匪夷所思。
我们可以用以下具体数据及具体史实来说明,他的能量绝对超乎你想象:十四岁进处州(今浙江丽水)郡学(郡国的最高学府,相当于省直属大学)学习《春秋》。令人惊奇的是,没人见过刘伯温成天捧书诵读,但他居然能把那些必读书目一字不差地全都记下来(人未尝见其执经读诵,而默识无遗)。
十七岁被他父亲刘爚送去拜名儒郑复初为师,专门攻读宋代儒学大师周敦颐的“濂溪学”、二程(程颢和程颐)的“洛学”,不久就融会贯通、烂熟于心。郑复初看出刘伯温天赋异禀、潜力无限,大喜过望,对刘伯温父亲说了一句后来被证明无比正确的话:“老兄你真是好福气,祖上积了大德,你的这个儿子以后必定能为你老刘家光宗耀祖。”(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二十三岁上京赶考,一举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在这次上京赶考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让刘伯温的超强记忆力震惊世人。
刘伯温路过一家书店进去闲逛,想看看有什么好书,碰巧看到一部很厚、内容很丰富的兵书很喜欢,想买回去慢慢看,但一问之下,得知价格相当贵,以他当时身上所带的钱根本买不起,无奈之余,他决定干脆站着把这书看完算了。
书店老板见他站在店里半天只看书不买书很恼火,问他到底买不买,刘伯温笑了笑说已经全都记下,不用买了。
老板大惊,以为他吹牛,拉住他说,你要是真有这么厉害,这书我白送你,你要是没这么厉害,这书你就得买下。
刘伯温二话不说,给他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老板翻书核对,一字不差,顿时惊为天人,在场看热闹的观众也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反应过来,纷纷拍手叫好。
于是,书归刘伯温,刘伯温躬身致谢,携书而去。老板长叹一声:如果每个进书店的人记忆力都这么好,书店可以关门大吉了。
刘伯温一举高中进士,顺理成章。但刘伯温年纪轻轻就这么出类拔萃,并不能完全归功于他的天分,没有一个人虽然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但从来什么书都不看,什么东西都不学或者不下一点功夫,就能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只能是神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刘伯温读书努力、用心、投入,他才能将天分派上用场,发挥出最大的效力,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是也。
刘伯温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开始引起当时慧眼识人的前辈瞩目,在他们看来,刘伯温这颗明日之星绝对前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