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行为的观察 记录与评估(4)
(三)自评与他评
从评估的实施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自评和他评。自评是指被评估者依据评估原则,对照评估标准,对自身行为特征所做的评估。如行为改变实施对象可以根据行为改变者的要求,自己制定一张表,记录下每天口吃的次数,并与行为改变者制定的评估标准对照,确定自己的口吃行为是否减少到行为改变者规定的次数。他评是指由熟悉评估者的相关人员或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者,对照某些评估标准,对被评估者的行为特征进行评估。如父母对孩子发脾气行为的评估:父母记录下孩子在一天之内发脾气的次数与持续时间或强度,然后与行为改变者制定的评估标准对照,就可对孩子当天的发脾气行为进行评估。
自评受研究对象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客观性有限;他评虽然客观性强,但由于各种因素(如前面所述的观察反应等)的影响,也容易造成观察误差,使观察信度检验较差。因此,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如果有条件,应尽量把自评与他评结合使用。
(四)数量化评估与非数量化评估
从评估结果的呈现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数量评估和非数量评估。数量化评估又称定量评估,是指在评估过程中运用数学工具定量化处理信息,以得到评估结论。如前面对观察结果进行评估过程中的观察信度检验,就运用了数学工具处理信息。数量化评估的结果多以数字说明问题,比较清晰准确、一目了然,便于比较。非数量化评估又称定性评估,是指在评估过程中不通过数量分析手段,而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如等级法、评语法等)直接得出评估结论。比如,对孩子在一天内发脾气的行为,如果按等级法,就可以用“总是”“常常”“偶然”“很少”“从不”五个等级来评估行为的严重程度。其结果多是描述性的,比较详细具体,便于操作。
(五)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从评估的目的和行为改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诊断性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收集行为改变对象的相关信息,了解行为改变对象原有的行为问题状况,确定研究起点,为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估是研究过程中的评估,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阶段性评估获得改进工作的依据,及时调整行为改变方案,使行为改变过程向最终的目标行为发展。总结性评估主要是评估研究的某一阶段或全过程的干预效果,对预期目标的达成与否进行评价,是对行为改变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的发展状况作出鉴定,区分等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可能性进行预测,重点是关心研究的结果。在行为改变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是连贯在一起的。总结性评估包含对下一阶段研究起点的诊断与鉴定,其指标体系的建立有赖于诊断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所包含的某些信息,三者相辅相成,贯穿于整个行为改变技术的实施过程。
三、行为评估的方法
行为评估的方法很多,如在前几节中介绍的行为观察法,就是在行为评估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此外,行为访谈、自我报告、自我监控、行为核对表、模拟观察等方法,也为行为评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现就行为访谈、自我报告、自我监控、行为核对表等评估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一)行为访谈
行为访谈是通过访谈的方法来收集有关的行为资料,如了解目前的行为及其前后的条件,了解过去的行为表现及控制等。行为访谈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收集改变对象的许多方面的问题,得到一般性的信息和特殊的信息;也可通过访谈考察改变对象的言语与非言语的变化,考查这些变化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在行为改变技术中,访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任何行为改变的实施都是以访谈为开端的。访谈可以起到沟通行为改变实施者与改变对象的作用,是直接观察法所不可取代的。此外,访谈还使我们对其他测量是否有效,有一个直观的结论,使行为改变实施者对自己的分析有一个经验式的了解。
(二)自我报告
虽然行为主义者一般不太强调自我报告,认为它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测评方法,但随着近年来行为主义者向认知心理学的让步,以及行为主义者对认知概念的接受,自我报告不再受到排斥。在行为评估中,自我报告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收集有关行为改变对象的运动反应、生理反应和认知反应的资料,如你可以问儿童下列问题:“你今天完成了多少数学题?”“走进教室时,你手掌出汗吗?”二是收集行为改变对象的各个方面的经验或体验,以便在实施行为改变技术时,避免行为改变对象不喜欢的体验或使其不适的反应。
(三)行为问题核对表
这是比自我报告更系统化、规范化的测评方法。它是一种事先建立行为问题的有关假设,并根据这一假设编制相应的问题表,让学生或教师及家长做出回答的方法。行为问题核对表密切围绕着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回答方式比一般的标准化测试更为灵活,针对具体的行为不足或行为过多进行有效的测评。
行为问题核对表的优点在于它的经济性和省时。由于目的更为明确,所以能比访谈节约大量时间,另外,许多行为核对表是有结构的,可以更清楚地提示问题所在,把访谈或直接观察中所遗漏的问题弥补上。不仅如此,行为核对表还具有易于量化、便于统计并有利于将考察的问题进行分类的优点。如果在行为干预的前后进行测评,可以对疗效的显著性做出很好的评估。
行为问题核对表的不足在于它仍是一种间接的评估方法,近似于自我报告,与真实环境中发生的行为仍有一定的距离,它与实际行为表现的关系是一个必须弄清的问题。此外,在编制核对表时应尽量选择全面的题目,如果题目的选择有所偏差,就难以反映和评估行为事件。行为问题核对表的另一缺陷是,只反映消极的行为,不反映积极的行为。对于治疗来说,积极的行为反应也是应当了解的重要内容。
(四)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技术指个体对自己出现的某些行为反应予以记录,进行直接观察和控制。在自我监控的评估中,患者或被治疗者应当及时向行为改变实施者报告自己的行为反应资料。治疗者之所以使用自我监控技术,主要是想达到两种目的:一是了解患者最初阶段的监控水平,以便了解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最初的基线反应水平有助于证明问题的存在;二是用自我监控来收集干预计划成功与否的信息。可以作为自我监控的对象或靶行为有很多,如课业完成情况、不良的行为习惯等。当使用自我监控表来评估或控制行为时,要注意监控的准确性,尤其要注意下列问题。
1.训练
个体应受到实施自我监控技术的必要的训练,这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2.及时
自我监控活动与靶行为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记录就越准确,不可间隔很长时间才记录。
3.反应的重复
当患者被要求监控发生的反应时,其注意力易被分散,监控会起干扰,从而降低自我监控数据的准确性。为了避免这一点,可让患者只记录一种行为,以减少反应的重复。
4.反应的努力
患者越是必须用大量时间去努力应付自我监控,自我监控的效果和准确性就越差,因此要尽量让患者的精力少投入在自我监控上。
5.强化
对于准确记录的偶尔强化比不强化能提高监控的准确性,可建立某种强化的标准。
6.准确
治疗者应监督患者提供准确的数据,使其意识到自我监控的准确性被监督了,这种对监督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准确性。
7.靶行为的选择
有些行为较明显、容易记录(如动作反应中的吸手指),有些行为反应不易记录(如言语活动中的发音)。
自我监控的方法结合了人为控制和自然观察的各自优点,不仅能测量外在的行为表现,而且能测量内隐的事件(如个人的想法),比访谈和观察法大大地减少了妨碍效应,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第五节 行为的观察、记录与评估应用案例分析
被观察者资料:小军,现年12岁,4岁时发现他语言发展迟滞,经医院检查才发现他左右半脑发育不平衡,左脑的体积只相当于成人正常左脑体积的2/5,有中度智力障碍。他有一大“爱好”就是咬衣角、红领巾、被角等一切有角的织物。他在家里要咬、在学校也要咬,紧张时要咬,无聊时还要咬,上课时咬,睡觉依然要咬。
小军喜欢咬有角的织物,要确定对小军这一特殊“爱好”的行为改变方案,首先就应收集小军在改变方案实施前的行为资料。
1.定义目标行为
根据前面所讲的行为资料收集的步骤,在观察与记录前应该对小军的行为进行定义,也就是定义我们即将观察与记录的目标行为。根据平时的观察,我们可以把小军“咬织物的角”的行为定义为:用手拿着织物,把织物放入口中紧紧咬住不放。
2.确定观察者
有了这一定义后,就可确定观察者。由于小军“咬织物的角”的行为不仅发生在学校,也发生在家中,观察者可确定为与他接触最多的人,以便随时观察。因此,家里安排了由父母观察,学校安排了一位老师负责观察,他们在观察前都接受了专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
3.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
根据平日的观察,小军不仅在学校要咬,在家里也要咬,因此观察的地点主要在学校和家里。他紧张时要咬,无聊时也要咬;上课时要咬,睡觉时依然要咬。因此,我们选择的观察时间,一是当他无聊时;二是当他紧张、恐惧或焦虑时,观察时间为连续3天。
4.选择记录方法
记录方法选择连续记录法中的行为频率尺度。也就是观察在一天中,无聊时与紧张、恐惧或焦虑时,小军咬织物的行为频率。
5.设计记录表格
在设计记录表格时,小军的父母和老师都采用了频率记录表的形式。
6.进行观察与记录
父母,老师分别对行为改变前的咬织物的行为进行了为期3天的观察与记录。
7.观察信度检验。小军的父母与老师尽管对小军的观察时间地点不一致,但其结果基本一致:在30分钟内的观察次数基本一致,无聊时咬织物角的次数都在4~5次之间,紧张、焦虑或恐惧时咬织物角的次数都在2~3次之间。而小军的父母则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观察了小军的行为,他们观察的结果如何,是否具有一致性,可以通过计算观察者间的信度来检验。
实施治疗后的资料的收集,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本章摘要
1.收集行为资料的主要方式是进行观察与记录,然后对行为进行评估。
2.在进行观察前首先应定义目标行为,然后确定观察者,最后进行观察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此外,还应避免观察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特别应避免观察中出现的反应,同时观察者间信度的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3.常用的记录方法有连续记录、时距记录、时间取样记录和成果记录,记录必须方便及时。
4.通过观察者间信度的计算可以了解观察者信度情况,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行为资料。观察者间信度常采用两种主要计算方式:①粗略信度计算法;②逐距核对信度计算法。
5.行为评估贯穿着行为改变技术的整个过程。行为评估的形式包括正规评估与非正规评估、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自评与他评、数量化评估与非数量化评估及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行为评估的方法除观察与记录外,还包括行为访谈、自我报告、自我监控和行为问题核对表等。
练习题
1.目标行为的定义指的是什么?它与行为类别名称有什么区别?试着给“讲卫生”下一个定义。
2.行为改变技术运用中的观察包括哪些步骤?
3.行为记录的方式有哪些?如何进行选择?请举例说明。
4.什么是观察信度?为什么要进行观察信度的检验?
5.什么是行为评估,为什么要进行行为评估?
6.行为改变技术中最常用的是什么样的行为评估?为什么?
7.小芳是某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学生,正在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实习。有一天,她见到了一位正在学心理学的高中同学,当得知那位同学正在学习行为改变技术课程时,小芳就向她的同学提起,她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无法集中注意力和参加活动,因为该学生总爱离开座位跟其他同学说话,或者招惹别的同学。小芳相信,只要该生能坐得住,就能让他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而班里的其他孩子也会做得更好?
如果你是小芳的同学,你该怎样帮她计划对那个学生的“坐不住”行为进行矫正?
提示:可以根据下面的问题进行考虑。
·“坐不住”的行为定义是什么?
· 对那个学生的行为你会让小芳使用哪一种记录方法?
· 你会让小芳使用哪一种工具来记录目标行为?这种工具让作老师的小芳使用是否适用?
· 当你得知和小芳还有一位在同一个班一起实习的同学时,你会让小芳用哪种方法来计算观察者间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