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是关于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的一本入门读物。写这样一本读物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我学习和研究课程论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些年里,每次到中小学校与老师们交流,总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是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对于教学非常熟悉。但是,一旦进入到课程领域,他们就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了。当然,他们对课程论问题相对陌生,这与我国多年来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研究取向有关,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做过多叙述,但显然这不是让中小学教师去淡漠课程问题的理由。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推进,课程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不了解课程、不研究课程问题也就不能很好地去理解教育改革、落实教育理念。尤其是随着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一些新的课程形式需要教师自己去开发,如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这样看来,中小学教师很有必要去学习一些课程理论,去了解如何研究课程问题,进而能够自主地去开发课程、改进课程。于是,本着一种美好的愿望,我试图通过一本书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和研究课程问题开辟一扇窗,带领大家进入课程研究的领地。在众多的课程理论和思想中,如何去选择这扇窗呢?我认为“泰勒原理”就是了解课程研究的最基础的课程理论,是当之无愧的“敲门砖”,是中小学教师学习课程知识、进而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
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1904-1994,本书在后面不再用他的全名,均称他泰勒)是美国当代著名课程论专家和评价专家,他提出的课程理论被称为“课程原理”,他本人被尊为“现代课程论之父”;他提出的评价理论被称为“评价原理”。他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课程研究的“圣经”。对于泰勒在课程领域的贡献,瑞典当代著名教育家胡森(Torsten Husén,1916-)有这样一段评论:“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2“泰勒原理”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泰勒所提出的课程原理符合了实践的需要,解答了“学校如何开发课程”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此扎根实践,成为研究和开发课程的经典原理。正因如此,我们在本书中所谈的“泰勒原理”,主要是指他的课程理论,对于他的评价理论只是稍作介绍,而且这种介绍也主要是针对课程评价而言的。可以说,尽管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但“泰勒原理”仍然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在新的时代,对于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来说,应该怎样去认识和理解“泰勒原理”呢?
在西方课程理论发展的历程中,“泰勒原理”的诞生是现代课程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西方课程思想谱系庞杂、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有一个团体专门以教授青年人为己任,他们能言善辩、广收门徒,被称为“智者学派”。据记载,“智者学派”以三门课程教授学生,即文法、修辞、逻辑。这就是西方古代的“三艺”。此后,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四门课程,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被称为“四艺”。“三艺”和“四艺”被后人并称为“七种自由艺术”,也就是著名的“七艺”。“七艺”影响了西方课程几千年的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也能在西方的“博雅教育”中找到“七艺”的影子。但是,直到近代科学技术发端之前,西方的学校课程几乎都是以语言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课程,18世纪之后,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课程才逐渐进入学校课程领域,由此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入19世纪,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儿童心理的研究进一步得到提升,学校课程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如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bel,1782-1852)的幼儿课程、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活动课程等。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课程研究开始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学校课程,而“泰勒原理”的出现,则是前期有关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正如泰勒所用的书名一样,他致力于探讨“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用他的话来说,也就是“任何学校要开发课程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泰勒原理”为现代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模式,我们可以直接把这一模式付诸实践,很好地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课程开发工作。
在西方课程理论谱系中,“泰勒原理”既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又是学校课程实践的最得力的指导手册。“泰勒原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系列社会思潮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对当时的课程开发方法的提炼和提升。在泰勒研究课程的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大行其道,科学管理的思想则成为改变人们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利器。受其影响,早期的课程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发课程的方法,如“工作分析”“经验分析”等,这些方法一方面为泰勒提出自己的原理而积累了素材;另一方面也启发了泰勒去研制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甚至构建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式。当时恰逢美国在30年代经济大萧条背景下推行课程改革运动,泰勒积极参与其中,特别是作为评价组的组长亲历了著名的“八年研究”,这又为“泰勒原理”的提出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土壤。“泰勒原理”开宗明义,要求任何学校要开发课程,都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学校应该达到怎样的目的?”以此为导向,再去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并进而评价结果。由于这一模式以确定课程目标为前提,又被称为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便于操作、简洁明了,很受课程开发者的青睐,直到今天仍然为人们所广为使用。
在世界当代课程研究领域,“泰勒原理”是课程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的理论话题。泰勒初以“八年研究”而闻名,继而以“基本原理”开宗立派、独步学界,甚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勒原理”成为课程理论的主导范式,以致其他课程思想黯然失色。直到70年代中期之后,以美国学者派纳(William FPinar)为首的课程学者对“泰勒原理”展开了批判,提出了“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这才打破了“泰勒原理”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见,在“泰勒原理”鼎盛时期,其他思想只不过是其注脚;而后来新的课程思想的涌现,其实又是在批判“泰勒原理”的基础上才生发出来的。因此,理解了“泰勒原理”,也就抓住了理解西方课程理论发展的“钥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我们学习和研究“泰勒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其一,把握现代课程发展和演变的轨迹,了解课程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而学会探究课程问题、发现课程规律。尽管“泰勒原理”已经提出半个多世纪,但它的起因、内容以及发展的命运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尤其是它所反映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恰恰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课程问题的本质提供了启发。
其二,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指导实践。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是学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涉及对课程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一些基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泰勒原理”作为一种比较精细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为我们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开发课程提供具体的指导。
其三,获得洞察力,提升专业理解。教育是一种育人的事业,它需要人们对教育问题和现象作出价值上的解读和基本的判断,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使自己达到一定的专业高度。尤其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课程理论知识可以丰富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从课程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教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教育事件,多一种看待现实问题的视角,获得深邃的专业洞察力。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西方课程研究中的知识谱系及其实践效应的比较研究”的资助,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邀请了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参与编写,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泰勒原理”,使得对原理的阐释更贴近实践,从而使本书更易于让一线教师去阅读。因此,本书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此外,在体例上,我们在每章的前面增加了“本章导读”,在行文过程中根据阐述的问题增加了“拓展阅读”部分,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例。
总之,我们将努力诠释“泰勒原理”的思想精髓,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和剖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如何去将“泰勒原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在遇到有关的课程问题时,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帮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事业的追求无止境。相信学习了“泰勒原理”,中小学教师会有所收获,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快地达到专业圆润的境界。若能如此,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朱小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