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汉三国卷(2)
就在这一年,赵国发生大地震,国内混乱。秦王政认为这是天赐的灭赵良机,决定再举前往征伐。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国派重兵大举攻赵。秦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王翦率上党秦军由西向东直下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再由北而南威逼邯郸;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秦军由南而北,对邯郸形成夹攻之势。
此时的赵国,已是岌岌可危。赵王派大将军李牧和将军司马尚带兵在邯郸外围拼死抵御。李牧和司马尚竭尽心智,全力以赴,成功地将两路秦国大军抵挡在邯郸外围达一年之久。秦军想尽攻城办法,但收效甚微。
秦军三次攻赵,前两次遭到惨败,这一次又遭到顽强抵抗,而给秦军造成巨大障碍的竟都是李牧。秦王政在心里暗暗佩服李牧的才能:提百万之军纵横沙场,攻必克,守必固,百战而不殆者,李牧足以称之,秦军将领无人能及。
秦王认为铲除李牧是当务之急,但靠军事强攻显然不行,唯有智取。于是,他派人潜入邯郸以重金贿赂郭开,巧施反间计。郭开收受贿赂后,声言李牧和司马尚在国难当头之际不为君王着想,不为国家尽力,欲谋叛赵国而去。赵王在国难当头时竟不做任何调查就信以为真,派赵葱和颜聚两个无能之辈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抗拒王命,不交兵权,继续率兵抗秦。赵王气愤,派人秘密捕杀了李牧,免了司马尚的职。
李牧死后,王翦和杨端和率军前进,再次对赵国发动猛攻。在不足3个月内,秦军全歼赵军,攻占邯郸,斩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和颜聚。赵公子嘉逃往代郡,后来自立为代王。灭掉赵国后,秦王政在以邯郸为中心的地区设立了邯郸郡。
秦灭赵后,兵临易水,对燕国构成了直接威胁。燕太子丹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政,未遂。秦王政立刻下令前线秦军大举进攻燕国,王翦和辛胜指挥秦军于当年在易水之西大破燕、代联军。
秦军占领燕都蓟城(今北京市)后,燕王喜和太子丹慌忙退守辽东郡(郡治在今辽宁辽阳市),秦将军李信领兵继续追杀。为摆脱困境,代王嘉建议燕王喜杀太子丹以讨好秦王。燕王喜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派人杀死藏在衍水(位于辽东郡)的太子丹,将其头颅献与秦王,以求秦退兵。但是,秦军根本不予理睬,李信继续挥师猛攻。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在辽东生擒燕王喜后,立即回师攻代,将盘踞此地六年之久的代王嘉俘虏。至此,燕、赵彻底灭亡。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贲率兵攻魏。尽管此时魏已经臣服于秦,但这并不是秦王政的最终目的,因为他要让魏彻底消失。王贲领命后,采用了智伯的“水可以灭人国”的计策,阻断故渠,引黄河、大沟之水淹灌魏都大梁三个月。魏王假向秦军请降后仍被秦杀,魏国亡。
按照秦王政的战略部署,魏被灭后,中原地区已尽入秦国之手,攻楚时不再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秦自公元前230年灭韩以来,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气势正盛。所以,当秦军攻占魏都大梁后,秦王政便立即下达了全面攻楚的命令。
为取得对楚作战的全面胜利,秦王政召集国内著名将领,商讨作战方案,确定担任这场战争的秦军统帅。在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秦王政充满自信地环视座前的各位虎将,说道:“诸位爱将,此次对楚作战,需要动用多少物资和人马?”
“最多不过20万军马,便可平定楚国!”李信答道。
李信不久前以数千铁骑在辽东追杀燕太子丹,立了奇功,得到秦王政的赏识。秦王政听了李信的豪言壮语后,内心无比高兴。这时,老将王翦一言不发。秦王政向王翦问道:“老将军,您看对楚作战需用多少人马?”
“非60万不可。”王翦认真地回答。
秦王政禁不住笑着说:“王将军确实有些年老了。”
会议结束,秦王命李信、蒙武率20万大军南下伐楚,即日出发。李信进攻楚国的平舆,蒙武进攻楚国的寝。王翦则告老还乡。
进军之初,秦军进展顺利,两军在城父会师,合兵一处。此时,楚王命名将项燕率大军抵拒秦军。项燕率楚军杀入秦军营垒,斩杀秦军的七名都尉。秦军大败而逃,项燕率军乘胜向西挺进。秦王政大为震惊,意识到了老将王翦的独到眼光。高傲的秦王政屈尊降贵,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山。王翦再次郑重地向秦王提出条件:“承蒙大王不弃,一定要老臣出征,非60万人马不可。”
王翦不仅充分地估计了楚国的军事实力,而且意识到这次军事行动的特殊性。当年,秦将白起虽然攻陷楚都、重创楚军,但楚国并没有灭亡。要想彻底吞掉楚国,没有60万大军无法成功。王翦自然明白60万大军意味着什么,更何况秦王向来猜忌心重。在这关键时候,秦王政一反常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翦提出的条件。
王翦与秦王政同车回到咸阳后,秦王政立即调集60万部队,由王翦统一指挥,择日出征。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大军抵达前线,取代李信。他下令构筑工事,坚守于深沟高垒之内,违令者一律斩首。楚军多次到阵地前向秦军谩骂叫阵,秦军不作回应,两军形成对峙局面。
相峙期间,王翦令士卒厉兵秣马、养精蓄锐,然后伺机而动。项燕见王翦始终坚壁不出,令楚军东移,想以此牵动秦军。王翦见项燕移师向东,在楚军拔营之际下令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猛攻楚军。楚军大败,项燕见楚军主力被歼,知道大势已去,自杀而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楚国的大片土地落入秦军之手。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率秦军攻入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一鼓作气,命将军王贲率兵南下攻齐。秦军很快开进临淄,俘虏了齐王建。
秦军兵占临淄,标志着秦统一六国的全面胜利。至此,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华夏大地归于一统。
居安思危 改制巩权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为彰显统一六国的宏图霸业、名传千秋百代,秦王政决定更改名号。大臣们根据远古传说中的三皇和五帝,有的主张用“帝”,有的主张用“皇”,而秦王政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三皇和五帝,于是将皇和帝并称,改名号为“皇帝”。
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秦始皇对名称也做了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命被称为“制”,皇令被称为“诏”;皇帝的印信用玉做成,被称为“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玺”;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
秦始皇将全国政权牢牢握在手中,对全国进行统一管理,从而避免形成诸侯自立、权力分散的局面。为了加强君权,秦始皇在设置官吏上花费了不少功夫。皇帝之下,依次为三公、九卿。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主要职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太尉是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在平时并没有军权,战时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在得到皇帝的符节后才能调动军队;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并将皇帝的诏令转交给丞相执行。
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是皇帝的警卫,同时负责传达皇帝命令;卫尉是宫廷的警卫首领,负责皇帝住所的日常守卫;太仆主要负责侍从皇帝,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掌管全国的司法事务,负责审理重案要案;典客负责国家的外交以及内部少数民族的事务;宗正专门管理皇室事务;治粟内史管理中央财政,并负责全国的税收工作;少府是皇帝个人的财政官员,管理皇帝私有的山泽湖泊和宫廷手工业等。
为了管理好地方事务,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了郡县制,替代了原来的分封制。郡县官吏由皇帝亲自任命,罢免权也掌握在皇帝手里。
不仅如此,秦始皇制定了严格的官吏管理制度,“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已经不复存在。官吏犯法,不但不会减轻惩罚,反而会加重处罚。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使秦朝吏治清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外,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集权统治。
其一,驱逐匈奴,修造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坐享其成,因为匈奴是国家大患。他高瞻远瞩,派蒙恬率兵北击匈奴。蒙恬不辱使命,痛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随后,他驻守边关十余年,迫使匈奴退往阴山以北。
为防匈奴进一步侵扰,秦始皇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其二,没收兵器,防止作乱。
为防止天下人作乱,秦始皇下令没收天下的兵器,然后将这些兵器熔化,铸铜人12个,将其立于咸阳宫前。铜人巨大无比,每个重达24万斤。
其三,修建官道,速递信息。
官道即弛道。秦始皇时,以咸阳为中心,共修成了三条官道:一条向北通向内蒙,这就是著名的“九原直道”;一条向东通向河北和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向湖北、湖南和江苏。官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
其四,迁徙后裔,统一监控。
六国虽然被灭,但各国仍然有后裔。为杜绝六国后裔的反叛行动,秦始皇将各国的贵族后裔以及富豪统统迁至咸阳,以便统一监视。
其五,焚书止学,坑儒愚民。
秦始皇在加强统治的过程中,种种残酷的手段引起了士人的不满,遭到了士人的指责。这时,丞相李斯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要求进行焚书。
诏令一发,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被烧毁,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无一幸免,全部被烧毁。至此,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全国只剩下了农业、卜筮和医药方面的书籍。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清洗,同时也体现了秦朝的暴政。
但是,焚书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抗议,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共抓获460余人。秦始皇下令将这些人一齐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活埋。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是儒生,后人因此把秦始皇的这种行为称为“坑儒”。
关于秦始皇的功与过,后人评说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的忧患意识很强烈。为了维护领土完整、防止秦帝国的分散瓦解,秦始皇费尽心思、苦心经营,在有生之年,不仅维护了国土的完整,而且还有所扩张。秦始皇末年,秦朝的郡数由统一之初的三十六郡增至四十余郡。
大兴土木颂功德 苦求仙药终不得
从公元前220年始,秦始皇开始到各地巡游。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出巡碣石。每到一处,他都令人立功德碑,记载自己的丰功伟业。
不仅如此,秦始皇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景象。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认为国都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廷显得狭小,于是开始扩建宫廷。秦始皇先后建起了近300座宫殿和700余座行宫。其中,关内行宫有300座,关外行宫有400余座。规模如此宏大,以至于有人感叹“穷年忘归,犹不能遍”。
在众多宫殿中,阿房宫的规模最为宏大。《史记煖秦始皇本纪》中描述,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115米),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约能容10万人)。”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每年要调用70余万民工。
秦始皇的一生是劳碌的一生,天下分裂时忙于打江山,天下统一后又开始守江山,生怕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或许是为了能够永远守住江山社稷,秦始皇开始寻求仙药,以便能够长生不老。然而,人总会有生老病死,哪怕他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仍然不能征服自然界的规律,最终长眠地下、融为尘泥。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时(公元前219年),见到了汹涌澎湃、仿佛要吞噬一切的大海。也就是在这段时期,秦始皇心中生起了寻求长生不老药的念头。
当时,他在离海不远的琅琊山一住就是三个月。在这期间,一个名叫徐福的齐国人上书说海中有三个神仙,分别叫蓬莱、方丈和瀛洲,表示愿意替秦始皇入海求仙。秦始皇大喜,选择了数千名童男童女随徐福同往。
秦始皇没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徐福身上,为了尽快找到仙药,在出巡碣石时派燕国方式卢生“求羡门高誓”,并令韩终、侯公、石生等人求取“仙人不死之药”。尽管秦始皇花费了财力、人力,但并没有得到仙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出巡。此次出巡,秦始皇直接南下,先后经过了云梦(今湖北境内)、丹阳(今安徽宣城)、会稽(今浙江境内)等地,先后祭祀了舜、禹。在会稽时,仍不忘刻石颂德。随后,秦始皇再次赶至琅琊,继续寻求仙药。不久,秦始皇在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一病不起。尽管他不愿意听到别人提及“死”字,但还是摆脱不了死亡。该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境内)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