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地理名胜(7)

25.甘肃省:唐时置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西夏时设甘肃监军司,元时设甘肃行省,明时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时为甘肃省。

26.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雍正时设西宁办事大臣,习称青海办事大臣。1925年改称青海省。

27.广东省:汉朝时属交州,三国末年分交州设立广州,唐时属岭南道。五代时称岭南为广南,以其地在三国时为广州,在中原之南而得名。宋时设广南路,后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即广东、广西。明时设广东布政使司,清时为广东省。

28.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朝时属交州,三国末年分交州设立广州,唐时属岭南道。五代时称岭南为广南,以其地在三国时为广州,在中原之南而得名。宋时设广南路,后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即广东、广西。明时设广西布政使司,清时为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壮族自治区。

29.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六国时,匈奴人赫连勃勃在今河套地区建立夏政权。北魏时在夏国首都置夏州,宋时拓跋氏建立大夏,宋人以其居西部而称为西夏。元时曾取夏地安宁之意在西夏故地设宁夏行省。明清时属陕西,1928年设宁夏省,后废除。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在天山南北麓,设立伊犁将军。因其地对清政府来说,为新辟疆土,故习称“新疆”。光绪时设新疆省。1957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以大漠、长城为界,把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分为内、外蒙古。以南为内蒙古。1947年,设立内蒙古自治区。

32.西藏自治区:元朝时在西藏建立行政区,属于宣政院辖地。康熙时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因其地处中国的西部,故称为“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33.香港特别行政区: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由于该地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故而命名为“香港”。清末被英国侵占。1997年回归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34.澳门特别行政区:古称:“蚝镜澳”,又因其隶属广东香山县,故又称“香山澳”。又因其地形如门,故称为“澳门”。后为葡萄牙所占。1999年回归后,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江湖名称由来

1.永定河——永定河的含沙量仅次于黄河,清代修筑“永定大堤”以固河槽,后定名为永定河。

2.塔里木河——“塔里木”维吾尔语为“无缰之马”。

3.托托河——又称沱沱河、乌兰木伦河,蒙古语意为红河。

4.鸭绿江——因水色像绿头鸭头上的羽毛的颜色而得名。

5.洞庭湖——因被誉为“神仙洞府”而得名。

6.巢湖——因为湖呈鸟巢状而得名。

7.青海湖——古称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

8.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是汇入多水之湖的意思。

9.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

中国城市名称的原意

1.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

2.锡林浩特——蒙古语意为“高原的城”。

3.包头——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

4.海拉尔——蒙古语意为“流下来的水”。

5.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

6.乌兰察布盟——因为清朝时各旗会盟曾经在红螺谷(蒙古语称乌兰察布)而得名。

7.锡林郭勒盟——因为清朝时各旗会盟曾经在锡林郭勒河而得名。

8.伊克昭盟——因为清朝时各旗会盟于伊克昭(蒙古语意为“大庙”)而得名。

9.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宝山”。

10.吉林市——旧称船厂。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

11.西安——古名长安。明初设西安府,是控制中国西部的战略要地,所以叫西安。

12.银川——是著名的塞上古城。一称宁夏城,简称夏城,又称银城。银川地名来自对贺兰山与黄河之间渠道纵横、田园密布的“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象的描述。

13.济南——因城在古济水的南面,所以名济南。

14.无锡——周、秦时盛产铜锡,至汉代,锡开采完,故名无锡。

15.连云港——因位于云台山与海中的东西连岛之间而得名。

16.徐州——以古代徐夷或以古“九州”之一的徐州而得名。

17.镇江——因这地方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18.盐城——以产盐而得名。

19.合肥——以淝水出紫蓬山,分为二支,流至此地后合二为一,故名合肥。

20.蚌埠——相传古时曾在此采蚌取珠。船舶聚集的地方叫埠头,称蚌埠集。市因蚌埠集而得名。1946年设蚌埠市。

21.杭州——传说大禹治水时,到了这里才舍航登陆的,航杭同音,所以以后才叫杭州。

22.基隆——港外有小鸡笼屿,港以东有大鸡笼山,当初称它为“鸡笼”。后来感到名字不文雅,清代光绪便谐音取“其地昌隆”的意思,称为“基隆”。

23.衡阳——因在衡山之南,故名衡阳。

24.哈尔滨——满语是“晒渔网的场子”的意思。它原为一渔村,铁路通车后兴起,1932年设市。

紫禁城名称由来

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星坛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

中国古代天文学说,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

明清两代的皇帝,出于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宫既富丽堂皇,又壁垒森严。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因此,明清两代的皇宫,既誉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

王府井名称缘由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最有名的街道之一。辽金时代,这里是个荒凉的村落。元代定都北京后,人烟逐渐稠密起来。明朝从永乐十五年(1417年)起,开始动工修建10个王府,到十八年底完成,因而这条街也就被称为十王府。

明朝灭亡后,王府逐渐倾废,十王府的名称不再存在,出现了更多的摊贩和店铺。人们便习惯地称为王府街了。

清光绪、宣统年间,街的两旁设油盐店、米面铺、切面铺、粥摊、饭铺、古玩铺、药铺,还有一个“官厅”。

1915年北洋政府内部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由于这条街比较长,而把一条街分成了三段:北段仍称王府大街,中段改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就被称作为王府井大街了。现在我们说的王府井大街指的是整条街。

长安街名称由来

长安街在公元1267年元朝大都落成时称顺成街,当时的长安街仅为南城城墙里一条极普通的街道,经过7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条十分宽敞的大街。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从蒙古高原南下至金朝的中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

由于当时的中都城已经残破不堪,忽必烈只好移住在城外一所保存较好的金代离宫的广寒殿里。

公元1262年,忽必烈宣布以琼华岛为中心,广建宫殿城池。

公元1267年新城建成,长安街的前身顺成街随之落成。公元1419年,明成祖朱棣在扩建北京城时,将南城墙移到今正阳门东西一线,原城墙被拆毁。于是这条顺成街便被扩建成了皇城前面的宫廷广场的两翼。因为广场的东西两边筑有两座皇城,东边的是“长安左门”,西边的是“长安右门”,所以长安街上便有了东、西之分。

今天的长安街以天安门为中心,东至建国门称东长安街,西至复兴门称西长安街。整条街全长13.4里,横贯北京城。路面宽阔平坦,宽度从30米至80米不等,人们都称为“十里长街”。

天安门名称缘由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蒯祥出生于苏州吴县的鱼帆村的工匠家庭。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年仅21岁的蒯祥作为朱棣的扈从人员也来到了北京。

他根据朱棣的旨意,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421年设计并建筑了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当时叫做承天门。

1457年7月,承天门发生大火,8年后,明英宗命令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请蒯祥出谋策划,于是便建成了一座和现在的天安门造型一样的城楼。明朝末年,承天门再度被焚。1651年,再次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7米,并改称“天安门”。

中关村名称缘由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是全国知名的科学城,原名为中关屯。相传,当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群臣,城里的宫中内官怕早晨赶不上,于是便总是提前一天到这里租房过夜,人称中关屯。此后,虽然房子已经不存在了,但屯名却流传了下来。

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由城里移到这里,这是科学院搬到中关屯的第一个单位。

一次,该编辑部印公用信笺、信封,事后发现,信封上的地址错印成了中关村,当时也未改正。不料,日后很多单位陆续搬来,都跟着叫中关村。就这样,中关村的名称也就渐渐传开了。

“九州”一词的由来

“九州”是传说中我国中原地区的古行政区划。据《禹贡》记载,夏朝时的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而到了西周,行政区划中多了幽州、并州,少了徐州、梁州。自秦朝以后,我国行政区划变动很大,数量和称谓都有所不同。但作为统一的中国的代称,“九州”一词却沿用至今。

乾陵名称缘由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修建完成。气势雄伟壮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

因为武则天陵位于唐王朝京都长安的西北方向,在八卦上是“乾”的方位,古时,“乾”是“天”的意思,唐高宗李治的帝号称“天皇”。他的皇后武则天称“则天皇后”,所以,埋葬“天皇大帝”和“则天皇后”的陵便取名为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