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灵武东山岩画概述
第一节 灵武东山山名的由来
灵武东山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以东2千米处,因为它在银川平原黄河以东,所以银川人称之为东山。居住在附近的本地人则不称呼山名,而是以山水沟作为地名,如一道沟、二道沟、三道沟、马鞍山沟、大河子沟等,其中二道沟还被作为行政村的地名使用。东山实际是马鞍山、猪头岭、面子山和杨家窑山的统称(见图2)。自北而南,马鞍山弧立分布于北,猪头岭、面子山、杨家窑山断续相连于南,马鞍山与猪头岭被大河子沟分隔。东山总体北西走向,南北长55千米,东西宽10千米~14千米,平均海拔在1236米~1452米,属于灵盐台地上由低山和缓坡类型的丘陵构成,属于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丘陵并不是很高。岭低脊宽,坡度比较缓和,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山坡高低起伏,山丘连绵,沟谷纵横,岗坳交错,此起彼伏,迂回曲折,但视野开阔,是古代先民狩猎和栖息的理想之地。
图2 灵武东山自然环境
第二节 灵武东山古代文化遗址分布
灵武古称灵州,地处宁夏中部的黄河东岸,北与内蒙古接壤,是塞上边陲重地。古灵州是中国古代统一的封建王朝以及西夏王朝在黄河流域北部边塞的军事重镇,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周围富集的诸多文物古迹,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古韵。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古老,从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水洞沟人”在灵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始至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灵州县、北魏置薄骨律镇、北周设灵州、隋设灵武郡到唐太宗灵州勒石、唐肃宗灵州登基、西夏李元昊建都、清康熙灵州渡黄河平定葛尔丹叛乱等铸就了灵武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灵武是众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相互吸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结构,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和名胜古迹。如远古人类活动场所遗址有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三道沟新石器文化遗址、鸳鸯湖新石器文化遗址、红柳巷人类居住遗址、六墩子遗址和马跑泉居住遗址等;古城遗存有磁窑堡城址、红山堡城址、清水营城址、石沟驿城址等;古墓葬遗存有横城汉墓群、怀远将军郭氏墓区、清雍正王公墓、清乾隆梁公墓等;还有古窑址如磁窑堡瓷窑址、石沟驿瓷窑址、回民巷瓷窑址以及马鞍山甘露寺、明长城、镇河塔等。这些饱含着古灵州厚重的历史文物遗迹,既是古灵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佐证,也是灵武与古灵州历史文脉相续传承的见证。
一、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横山堡村西,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边沟两岸,遗址群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1923~2003年已发现11个地点。其中第1、2、7、8地点进行过局部发掘。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数万件,时代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30000~5900年)。除11个地点外,遗址周围数公里范围内的地表也散布有大量的石制品和新石器时代陶片(见图3)。
图3 水洞沟遗址(1980年发掘的第1地点坑位)
二、施家窑遗址
施家窑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施家窑村西1千米,旧石器时代。遗址紧靠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东南9千米~10千米一带的边沟两岸。分布范围东西900米、南北500米。2002年发现,遗址群分为四个地点,均未经过发掘。暴露遗物以石制品为主,部分地点还伴出哺乳动物化石等。
三、三道沟遗址
三道沟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下桥村,新石器时代,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发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未发现文化层。地面散布罐、盆等陶器残片和通体磨光的石锛、石斧、石刀及刮削器、砍削器,并出土玉璜、玉璧等。
四、甜水河遗址
甜水河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甜水河村,新石器时代。面积约1000平方米,地面散布磨制石斧、石刀等。
五、下桥遗址
下桥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下桥村西,战国时期。面积约1200平方米,在下桥村一处房屋遗址中出土了11个手塑法烧制的陶罐,器形不周正,似为战国时期遗物。
六、磁窑堡窑址
磁窑堡窑址位于灵武市宁东镇磁窑堡北4千米,西夏至元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文化堆积达5米。20世纪80年代进行发掘。有马蹄形窑址2座,作坊8座,出土西夏和元代各类瓷高足杯、黑釉剔刻花经瓶和大量的碗、碟、盘、盆、壶、罐、缸等,其中以黑釉剔刻花瓷最具特色。
七、横山堡故址
横山堡故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下桥村东南15千米,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嘉靖宁夏新志》卷3记载,始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10米,南北宽287米,基宽7米,顶宽4米。东门有瓮城,门洞用砖包砌。城内地面散布较多明清时代的建筑残件。
八、横城堡址
横城堡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横城村,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三边总制杨一清建于正德二年(1507年),原为土墙,后外包以砖。城平面呈方形,边长280米,墙基宽7米,高8米,顶宽3.5米。城墙外侧包以青砖,南开的城门绕一长方形瓮城,现保存完整。
九、临河堡堡址
临河堡堡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临河村,明代。城为方形,边长约100米。墙以黄土夯筑,西墙正中辟门,今只存部分东、西墙,存高3米~8米。
十、藏兵洞遗址
藏兵洞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临河村,明代。南北各有一个人工修筑的洞窟。北洞规模较小,洞内有土炕遗迹。南洞口宽1米,高3.2米,内为4米×4米的通道,进洞2米处西边有分洞,进深30米。崖壁处有一木窗,可对外瞭望。东边分洞进深1.9米,宽1米,高2米。进洞10米处有一陷坑,再前15米处东边又有一分洞,里面可容纳五六十人。此洞可一直通往横山城堡内。洞内发现有铜、铁箭头、铁蒺藜、瓷碗、盆、罐、杯、火药、蔬菜和纸、砚台、笔等(见图4)。
图4 藏兵洞遗址
十一、六墩遗址
六墩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石坝村东,明代。现存东西向排列的5个土筑墩台,间距12米。每墩残高10米,底部边长4米,夯土厚11厘米。其北另有一土墩,南距5个墩台81米,残高6米,底部边长8米,夯层厚11厘米。地表散落建筑材料和涂有红色的白灰块及砖、石、瓷片等,用途不详。
十二、明长城遗址灵武段
明长城遗址灵武段位于灵武市宁东镇和临河镇,明代,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据《嘉靖宁夏新志》卷1载:“成化十年(1474年),都御史余子俊奏筑,巡抚都御史徐廷章、总兵官范瑾力举而成之者。”东由盐池县高沙窝镇张记边壕进入宁东镇,由该镇马跑泉村进入临河镇,长城由东向西经清水营、横山堡、水洞沟等地至黄河东岸的横城堡,境内全长45千米。墙以黄土夯筑,存高1米~4米不等,基宽8米。墙每隔150米筑有一个夯土墩台,墩台呈方形,底宽12米,存高12米,顶部边宽5米,有少量女墙残存,高0.74米。弘治十年(1497年)至十四年(1501年),在墙外又挖掘“品”字形布列的深坑以加强防御功能,但今已湮没无寻。正德、嘉靖、隆庆年间,此墙多次增筑。长城内侧修有多座城堡,如清水营、横山堡、横城堡等。此外,境内还有烽火台遗址50余座。除沿长城分布外,有两路由北向南布列,即清水营向南至灵州和横城向南,经灵州南延至白土岗、白塔水一线(见图5)。
图5 明长城遗址灵武段
十三、二道沟墓群
二道沟墓群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下桥村东北200米,汉代。面积约2000平方米,暴露有砖室墓和木椁墓。征集的随葬品有陶器和青铜器,其中包括黄釉陶器20余件。
十四、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东5千米,明清时代。建于明代,原名甘露庵。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文化大革命”中庙宇被部分拆毁,1979年重建,庙宇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院落坐北向南,进入山门依次是砖木结构的前殿、中殿、后殿,两侧各有一配殿,全部殿堂房舍50余间。庙院东部有平面六角形、楼阁式叠涩出檐、实心多宝塔砖塔1座,高约7米(见图6)。
图6 甘露寺
十五、张三小店遗址
张三小店遗址位于灵武市临河镇横山村,民国。清末由张天义所建车马店,是银川到陕北的必经之路,店面有土房八间,客房和马棚数间。分东西二店,店门面北,人们俗称张三小店。1923年,法国著名科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水洞沟遗址发掘时住在小店的东间,现在小店只留有遗址。
第三节 灵武东山岩画的发现
一、史前岩画的发现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原始艺术99%的内容都是由岩画所构成,岩画成为原始艺术领域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也最具有世界性的艺术门类。
根据目前发现的化石资料显示,人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550万年至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甚至1400万年至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Ramapithecus)。但人类艺术的出现却只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事情。在这一时期的奥瑞纳(Aurignacian)、佩里戈德(Perigordian)、梭鲁特(Solutrean)和马格德林(Magdalenian)的文化遗址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洞窟岩画、崖凹浮雕以及一些小型雕刻品就是这一时期的艺术品。这些东西最早创作年代大约在距今4万年至2万年前,其时的岩画是一种画在洞穴石壁和顶部的壁画,画面主要是野兽和狩猎场面,用燧石刀刻在石壁上,再用黏土颜料如褐色赭石土、红黄色铁矿石等涂抹而成。最出色的是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岩画,是整个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窟岩画的代表(见图7)。
图7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卷缩的野牛
第一个发现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是一个叫玛丽亚的5岁小女孩。她在1879年夏天的一天,随着父亲马塞利若·特·索特乌拉(Marcelino de Sautuolo)来到了阿尔塔米拉附近的洞窟,她的父亲是西班牙北部桑坦德地区的一位绅士,同时也是一名业余的考古学家,因为要研究阿尔塔米拉附近的史前洞窟内的文化遗物,所以他带着女儿玛丽亚来到工作现场。
由于无聊,玛丽亚一个人点亮了一支蜡烛独自爬进了一个低矮的洞窟中玩耍,突然她被一只直瞪瞪的野牛的眼睛吓坏了,于是叫来了父亲。听到女儿叫声的索特乌拉急忙赶来,他把女儿揽在怀里并仔细地观察起这些巨大的画像,原始社会洞窟岩画的宝库就这样偶然地被人发现了。这个洞窟很大,长约270米,岩画主要集中在入口处长18米、宽9米的地方。上面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包括15头野牛、3只野猪、3只母鹿、2匹马和1只狼。其中有些动物画得比真的还要大。各种动物形象之间虽无内在联系,但它们形态生动,绘画技法简练,并已使用多种颜色。这些形态逼真而又生动的大型野牛岩画是写实的,风格类似于欧洲冰河时期的小型动物雕塑。索特乌拉由此断定这些洞窟岩画应该属于欧洲最后冰河时期的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880年索特乌拉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叙述了他的发现并阐述了他的观点。由于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所表现的惊人的生动性,使得当时欧洲许多学者都不承认是出自原始人的手笔。而且索特乌拉也不是有影响的史前考古学家,人微言轻,他的发现和论说不足以被人重视,在当时所得到的只是许多无端的猜测、怀疑和冷落,有人甚至怀疑他的发现是个诈骗行为,污蔑他是雇佣了当代画家画下的。况且,考古界的权威以旧石器晚期的洞窟艺术集中在法国南部,西班牙北部尚无发现;而且洞窟岩画和小型雕塑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他的观点没有得到欧洲史前考古学界的承认。1888年,索特乌拉在极度的忧伤和失望中去世(见图8、图9、图10)。
图8 索特乌拉
图9 玛丽亚
图10 索特乌拉1880年出版的有关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著作
不仅是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有如此遭遇,1883年发现的帕尔隆帕尔洞窟岩画,1895年发现的拉·摩梯洞窟岩画和皮埃特洞窟岩画,1901年发现的列斯·科巴里尔斯洞窟岩画和冯·特·高姆洞窟岩画都被当时的一些考古学家以“近代某个猎人在狩猎闲暇时的涂鸦之作”来解释。由于这些考古学家们在这么大量的发现面前还不能换一种思维来思考,还不能抛开对这些旧石器时代艺术真伪的争论,而立即转入到对它们的主题、风格、意义等问题的研究中去,那么这些学者就连治学的起码敏感都没有了,那就真是亏待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为我们留下的精美作品了(见图11)。
图11 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马
欧洲洞窟岩画的考古年代得到学界认可是20世纪的事情了。著名学者L.加比唐(L.Capitan)和H.布日耶(H.Breuil)在1901年出版了列斯·科巴里尔斯和冯·特·高姆洞窟岩画的学术著作,并确认它们的年代是旧石器时代。由于他们在当时的史前研究学术领域具有极高的声望,其观点便成了结论性的东西。于是从前很多否定这些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性质的学者,又都纷纷重新考察洞窟岩画并修正他们原来的说法,转而支持洞窟岩画绘制于旧石器时代的学说了。如最开始否认这些洞窟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性质的著名学者、考古学家卡尔泰克在《人类学》杂志上发表了《阿尔塔米拉洞窟——一个怀疑论者的悔悟》,赞同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旧石器时代说。
接下来有关洞窟岩画的发现和学说进展就顺利得多了,这时的发掘和资料的整理已有科学的计划和方法了。如发掘的同时,学者们对洞窟岩画临摹、复制下来并陆续出版。这一时期发掘的洞窟主要有1906年发掘的尼奥洞窟岩画、1912年发掘的图克·道朵贝尔洞窟岩画、1914年发掘的三兄弟洞窟岩画、1940年发掘的拉斯科洞窟岩画等。这些洞窟岩画都被后来所获得的考古资料证明,确实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见图12)。
图12 法国派契迈尔洞窟岩画·马与手印
从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发现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岩画虽然是一种极为普遍,又极为古老的文化遗产,然而人们真正注意并发现这一文化遗存却很晚。很显然,“发现”不仅需要敏锐的嗅觉与视觉,更需要的是一双训练有素的眼睛,尤其需要有能够支撑这些“发现”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术(见图13)。
图13 南非布须曼人岩画·人形与动物群
二、中国岩画的发现
中国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资料的古典文献,书中就记录过凿刻脚印岩画的事,并说脚印岩画总是与一些重要人物有关。《史记》中也曾提到和岩画相关的内容。记录岩画资料最多、最完整的是中国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他在所著的《水经注》里就记录了各地的岩画多达20余处。其中在卷三《河水》中,详细地记录了黄河由宁夏流入内蒙古途中的岩画:“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记录中的石崖山就是今天位于宁夏平罗县境内的贺兰山。他的描写当属世界上最早记录贺兰山岩画的著作(见图14)。
图14 中国最早记录岩画的三部文献:《韩非子》《史记》《水经注》
中国第一次有目的地实地考察岩画的是岭南大学的黄仲琴教授,他在1915年对福建省华安县汰溪的仙字潭岩画进行实地调查,并在《岭南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调查报告。1929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先后对新疆库鲁克山和内蒙古阴山西段狼山南麓的岩画做过调查。1935年,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发现了西藏江孜地区的岩画等。1949年以后,全国各地有大量的岩画被发现。50年代对广西花山岩画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六七十年代,云南沧源和内蒙古阴山均发现岩画(见图15)。
图15 内蒙古曼德拉山岩画·动物与人骑
中国岩画大规模的发现是在20世纪70~90年代,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岩画发现和研究的黄金时代。在这20余年中,北方的宁夏贺兰山和卫宁北山岩画;内蒙古的阴山、桌子山、曼德拉山和乌兰察布草原岩画大规模发现(见图16);新疆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以及三山环抱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发现岩画(见图17);甘肃的黑山、祁连山(见图18)和青海的卢山(见图19)等也传来大规模发现岩画的消息。
图16 内蒙古阴山岩画·骆驼与群虎
图17 新疆阿勒泰岩画·人形与动物
图18 甘肃黑山岩画·舞蹈
图19 青海野牛沟岩画·猎牦牛
在北方岩画被大规模发现的同时,位于中国西南的广西(见图20)、云南(见图21)、贵州(见图22)、四川(见图23)、西藏(见图24),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见图25)、福建(见图26)、广东(见图27)以及中国台湾(见图28)、香港和澳门等地也相继发现岩画。自此,中国北方、西南和东南三大岩画体系确立。2009年以后,在中国河南的新郑、方城、舞钢、泌阳(见图29)等地也发现了岩画,这些地区岩画的发现,填补了中国中部地区无岩画的空白,也丰富了中原地区古文化的内涵。
图20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祭祀
图21 云南沧源岩画·隐蔽射猎
图22 贵州画马崖岩画·马与骑者
图23 四川珙县岩画·人形、骑者与符号
图24 西藏任姆栋岩画·豹逐鹿
图25 江苏岩画·人面像、农作物与符号
图26 福建华安仙字潭岩画·人形与符号
图27 广东珠海岩画·人形与符号
图28 台湾万山岩画·人面像与同心圆
图29 河南舞钢岩画·杯状坑穴与棋盘岩画
最新发现和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已有超过21个省(市)、自治区,170多个县(旗)发现了岩画,共发现岩画点千余处,岩画个体图像超过20余万个。随着调查数据的进一步公开和统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相信这一数字还将会持续增加。
三、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发现
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蒙古语“贺兰”就是骏马的意思,汉代称卑移山,唐代始称贺兰山。更因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而闻名。从平原望去,莽莽苍苍的贺兰山气势雄伟,山脉宛如万马奔腾。它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当中的重要一环。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千米,宽15千米~50千米,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上,主峰敖包圪垯海拔3556米,是宁夏最高点。这里层峦叠嶂、沟深谷邃、树木葱茏、水草丰茂,为古代游牧民族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亘古以来,贺兰山就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狩猎、繁衍生息的地方。这些原始先民们用石器或金属工具把他们悲壮的历史进程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诸山口的山壁和山前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早在6世纪初,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已经发现和记录了贺兰山地区的岩画。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尽管有不少的发现,但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宁夏贺兰山岩画再次被发现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了。1964年,曾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吴忠礼到平罗县下乡时,在县域内的贺兰山归德沟发现了岩画。1969年夏天,在贺兰县金山乡搞“社教”运动的李祥石在贺兰山贺兰口也发现了岩画。大量岩画的发现和调查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是宁夏岩画发现史上的重要一年。这年6月,李祥石再上贺兰口,开始有目的的调查、记录岩画,9月,他完成了《宁夏贺兰山贺兰口岩画调查报告》。同年,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科学综合考察团野生植物考察组在贺兰山东麓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刻在岩石上的岩画图案后,就将这一发现介绍给宁夏文物部门,随后宁夏博物馆考古队委派吴峰云、许成、田建国等人对该处岩画展开调查。同年9月,兰州军区84572部队战士刘高明、鲁仲林在贺兰山南端青铜峡广武乡口子门沟和沙石梁上发现了岩画。1984年1月9日,宁夏《科学普及》报发表了《李祥石在贺兰山东麓发现古代岩画和西夏文字》的消息,这是宁夏首次报道贺兰山岩画,并被外界所知。同年,宁夏岩画普查全面展开。由此,才拉开了贺兰山岩画真正“大白于天下”的序幕。
据宁夏岩画研究中心调查,贺兰山从北到南约200多千米的范围内分布有30处岩画点,它们是麦汝井、大树林沟、小树林沟、红果子、翻石沟、大西峰沟、小西峰沟、黑石峁、归德沟、韭菜沟、大水沟、白芨沟、偷牛沟、驴尾沟、白虎沟、插旗口、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拜寺口、水吉口、滚钟口、红旗沟、柳渠口、口子门沟、沙石梁、四眼井、芦沟湖、石马湾和黄羊湾等。目前已登记在册的岩画有近6000余组,岩画个体图案在2万幅以上。
贺兰山岩画发现不久,便在考古学界、艺术学界、宗教史学界和民族史学界引起轰动。10年间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是在宁夏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贺兰山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列为非正式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从此,贺兰山岩画作为宁夏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外界的关注,并逐渐名满全国,享誉天下(见图30)。
图30 宁夏贺兰山偷牛沟岩画·植物、人骑与动物
四、灵武东山岩画的发现
灵武东山岩画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只知道最早是灵武市临河镇一个叫吕元民的农民,在1993年去东山拉石料时,发现有些黑石头上有“花”,就拣大的拉了下来,只留下几块比较好看的放在门口外,其余的都做了墙基。其实,在东山岩画分布区域内的几个村子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以放牧和农耕为主的农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天天和岩画谋面,对沟口内外的岩画了如指掌,但他们没有说,而是认为这些石头和其他石头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黑一些和有“花”而已,没有必要对外宣扬。至于这些石头上的“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刻制的,自然也不是他们应该去关心的。所以,这时的“发现”,应该说仅仅是看见和知道而已,因为没有调查、没有记录、没有对外报道、没有进行研究,甚至连“岩画”二字都不知晓,因此这并不具备“发现”的社会意义。
直到5年后的1998年7月31日,时任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的周兴华先生无意中得知灵武东山有岩画的消息,就和灵武市文管所的王兆贤所长一起来到最早“发现”岩画的吕元民家查看“花”石头,并确认这些所谓的“花”石头其实就是岩画。随后周兴华先生在《宁夏日报》刊发了《石破天惊——灵武岩画首次面世》的报道,这应该是有关发现灵武东山岩画最早的文字资料了。
随后灵武东山有岩画的消息不断在社会上传播开来。2003年9月,宁夏岩画研究院(2006年更名为宁夏岩画研究中心)乔华主任带领研究中心柳辉、杨惠玲、马小加等工作人员,在灵武文管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东山二道沟做小规模岩画调查,发现东山除二道沟外,马鞍山沟、一道沟、三道沟等地方都分布有岩画,于是决定暂停小规模调查工作,准备组建联合调查组共同对东山进行更加系统的岩画普查。
2005年9月,由宁夏岩画研究中心和灵武市文物管理所组成的岩画普查工作组,正式对东山的马鞍山沟、一道沟、二道沟、三道沟等地方的岩画展开全面普查。这次普查,基本上摸清了灵武岩画分布区域和数量,随后,《宁夏岩画》《岩画研究》等刊物发表了相关报告。从此,灵武东山岩画同贺兰山岩画、中卫北山岩画一起作为宁夏历史文化遗产广泛受到外界的关注(见图31、图32)。
图31 灵武东山岩画田野调查
图32 灵武东山三道沟岩画·符号
第四节 灵武东山岩画的调查方法
岩画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解读岩画内容可以揭示出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资料留存价值,而田野调查记录是取得这些资料的基础。1991年10月,国际岩画委员会前主席E.阿纳蒂(Emmanuel Anati)在银川参加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上讲道:“对于日益破坏严重的岩画宝库,请大家加快节奏记录岩画。在不破坏岩画的前提下,采取一切手段及时地记录所发现的岩画,这种手段包括摄影、录像、临摹、拓片等,这些工作做得越早越好,所以必须在破坏之前,全面准确地掌握完好的资料。否则,今天不记录明天可能万劫不复(见图33)。”
图33 田野调查拓制岩画拓片
因此,有科学地计划和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东山岩画进行完整、准确地记录,是保护岩画和对岩画进行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具体调查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准备工作
调查准备工作包括:高性能对讲机三部;调查地点的大比例尺矢量化地形图(1∶50000);高精度GPS一部;高性能数码照相机两部(最好有一部带广角镜头和三脚架);摄像机一台(带三脚架);3米长人字形折叠梯1把(拍照使用);岩画调查登记表;白色粉笔(岩画编号用);10厘米标准比例尺(见图34);米格纸若干(分17厘米×25厘米、35厘米×25厘米两种规格);铅笔;橡皮;绘图板;地质罗盘仪;皮卷尺(50米);钢卷尺(5米);裁纸刀;排刷;牙签、木刀若干(用于清理石面杂物)。
图34 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标准比例尺
制作拓片准备工作包括:宣纸(净皮宣纸、温州皮纸);不同规格拓包(预备些羊毛毡、绵绸、细棉绳);墨板1块(30厘米×30厘米);墨汁1瓶(一得阁或红星,也可用黑色丙烯绘画颜料);墨蜡饼数块;喷壶2把;塑料水壶2个(20升);40厘米长木柄砸刷、棕刷、羊毛排刷若干把;棉布或塑料布1块(用于晾晒拓片);字画装裱专用糨糊1瓶(也可用白芨泡水或用山药汁,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糨糊);塑料盆1个;棉签2包。
二、调查步骤
田野调查工作步骤主要由清理、编号、拍照、记录、测量尺寸、GPS测点、摄像、绘图、制作拓片九个大的环节组成,这其中不包括前期准备和资料整理工作。
(一)清理工作
由于岩画石长期裸露于野外,岩画刻痕上常因储积大量的污泥或青苔覆盖而不易辨认识别,因此需要我们用竹签或木刀将污泥清除并用水冲刷干净。清除石面上的杂物是为了方便拍照、绘图、摄影时取图清晰,也有助于我们辨清岩画的图像。
(二)岩画编号
岩画的编号是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编号规则编制,其结构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数)+岩画点顺序号(3位数)+岩画顺序号(3位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中间以分隔号“-”隔开。格式为:
野外调查时编号只需编写岩画顺序号,行政区划代码和岩画点顺序号由文字记录的工作人员编写。
(三)拍照
一幅高质量的照片应当做到:构图和角度选择合理、色温准确、对焦精准、景深控制得当、曝光正确、光线运用到位等。因此拍照是此次调查工作中最重要的岗位,在人员的安排上要用工作作风和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否则造成拍摄的照片资料质量不高或不能用,那损失就不可估量。
拍照工作要将重点放在岩画拍摄方式的处理上,如在快门速度、感光度、曝光度、色温、白平衡、像素、分辨率、光圈、焦距、物距、景深的掌握上,采用何种角度、如何构图和运用光线拍摄等,要求清晰、精准地反映岩画的所有信息。调查时需拍摄的照片资料包括:岩画正视照、岩画周边环境、岩画不同角度照、岩画石所处位置自然环境、周边遗址、生长的植物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资料,同时切记不要忘记拍摄工作人员开展调查时的工作照。在调查时尽管有专门负责测量岩画尺寸的工作人员,但拍照时不可忘记放置比例尺。
在田野调查中拍摄获取的照片,回到室内还要做一些后期的处理。比如,经过合理剪裁、调整照片构图、去除背景污点和影响画面主体的杂物等,这样调整后可以使画面更加完美。但后期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不能改变岩画图像及岩石固有的裂痕、色彩等一些自然存在的、原始的物象,只能对图像的对比度、明暗度及锐度稍作微调,调整时要尽量使用专业图片制作显示器等。
(四)记录
在进行调查时,对岩画及相关的资料进行完整、准确地科学记录,是保护岩画和进行研究的基础工作。同时,文字记录和图像资料为岩画调查工作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记录所得的文字材料将为后期资料的整理提供最直接、最完整的基本信息。本次岩画调查有着完备的记录体系,主要由岩画详细资料登记表(此表涵盖所涉及岩画所有信息资料的登记)、岩画GPS测点登记表、岩画石标本登记表、岩画拓片登记表4种记录表共同构成了一个客观、严密、翔实的信息库。
在记录岩画时,一定要把每一幅岩画所处环境、位置、方位、画面分布情况、构成关系、岩石保存状况等叙述清楚,不可拖泥带水和使用文学类语言。
(五)测量尺寸
准确测量岩画的尺寸,是岩画调查的重要工作之一。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岩画石的长、宽、高,岩画石与岩画石之间距离的测量,岩画石距地的高度等,缺一不可。
(六)GPS测点
这里主要指对每个岩画点、岩画石采用GPS高精度定位测量,内容包括岩画点和岩画石的经纬度、海拔高度、测点的起止点、测点之间的距离以及GPS测点说明,包括对岩画的方位、岩画顺序号、坐标点部位和特征的描述。
(七)绘图
工作现场绘制岩画线描图技术要求较高,这和考古发掘现场绘图工作方法一样,不同的是岩画线描图绘制相对简单一些。尽管如此,由于岩画数量较多,每幅岩画图案的内容、数量不一,刻制岩画的岩石大小和形状不规则、岩石所处的位置等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想将岩画图案准确无误地复制过来,就非美术专业人员完成不了。目前绘制岩画线描图主要采用现场直接描绘法、拓片勾画法和照片勾画法。
现场直接描绘法是指由专业美术人员,在现场采用米格纸对照刻有岩画的岩石及图案,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直接绘制(类似考古发掘现场绘图),要求准确无误,不能变形走样。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难度较大,而且耗费时间,因为有的岩画刻制在岩石不同的位置,有的是不同时期的岩画图案叠加在一起,这时候就要求绘图人员将其在图纸上区分开来,所以没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是完成不了此项工作的。
拓片勾画法是指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拷贝纸覆盖在拓制好的拓片上,然后沿岩画轮廓勾线填墨,最后形成线描图。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区分岩画图案叠压关系,不能勾画出岩石的形状,线描图绘制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拓片。
照片勾画法在20世纪80~90年代使用较多,是指将照片放大,然后用拷贝纸蒙在上面依照图案绘制,这种方法成本高,有局限性,而且误差大,现在已经不再使用。
现在也有人借鉴国外岩画线描图的绘制方法,在现场直接采用玻璃纸覆盖在岩石表面,然后用印度水性笔沿图案双勾描线填墨,之后用多种粗细不一、不同颜色的彩笔画出岩石的裂缝等。这种方法要求参与人员多,野外作业天气要好,比较适合平面凿刻岩画的绘制,准确性相对较高,如果条件允许,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但比较耗费时间(见图35)。
图35 西班牙学者正在透明塑料上绘制岩画线描图
上述几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误差大,成本高,如果要进入数据资料库保存还要进行二次处理,较为麻烦。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绘制出岩画线描图,是我们开展调查工作前考虑的重点。在经过多种方法反复试验对比后,我们认为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岩画照片资料放在室内,然后利用电脑绘图软件在正视照片上进行线描图的绘制是最佳方案。采用这种方法绘制的线描图,能一次成形,操作简单,绘图准确,只要会电脑操作,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人员都可以进行精确快速绘图,非常适用于岩画线描图的绘制。
其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在绘图之前,先要在电脑中安装一款Photoshop绘图软件。安装完软件后,把预先用数码照相机拍好的岩画照片资料传入电脑中并建立文件夹保存待用,如果是胶片相机拍摄的照片,还要先进行扫描或用数码相机翻拍转化成数码照片后方可使用。由于是使用电脑直接在照片上绘图,所以对照片的要求较高,要尽量提供采用垂直或平行方式所拍的正视照片,这样才能保证图案准确,不失真,不变形。
绘图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Photoshop绘图软件,导入所需照片并新建图层,将鼠标放在界面图像调整栏,拖动鼠标至反相栏后点击鼠标,把照片变换成反相,这时照片中的图案由原来的平面或凹面变成凸起状,随后调整对比度,让图案反差拉大,轮廓清晰度增强。
2. 点击界面上的套索工具,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沿图案轮廓勾线描绘,当图案描完后,再按住Delete键清除多余部分,然后使用魔棒工具点击描绘好的图案,再使用油漆桶工具对魔棒工具选择好的图案进行填充,这时图案的主要轮廓就显现出来了。描图时要看清图案,分清岩画图案和石花,特别是有叠加的岩画一定要利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要认真细心,不可操之过急,如果一次没有描完,可以重复以上步骤。
3. 点击界面画笔工具并调整至合适线条,然后绘制岩石的外形、石面上的裂缝以及破损处,绘制这些时要注意变换画笔线条的粗细并使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来加以区分,使画面有层次感。
4. 图案绘制完成后,使用鼠标点击界面图层栏,隐藏照片图层,这时界面上只保留了绘制的线描图,然后对照照片仔细核对检查并修改,使其所绘制的线描图和照片完全一致方可。
5. 做完以上步骤后,稍加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然后以JPEG格式编号保存,这样一幅岩画线描图就完成了(见图36、图37)。
图36 岩画正视照片
图37 利用电脑绘图软件绘制的岩画线描图
因此,线描图绘制这一工作我们不在田野调查中实施,而是放在室内完成,但在调查工作中要将有关绘图技术要求告知负责摄影的工作人员,让其拍出符合绘制线描图质量要求的照片,当然最好是负责绘图的工作人员亲自拍照,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准确无误地绘制出线描图。
(八)摄像
在岩画田野调查中,摄像工作和拍照一样重要,照片所呈现的是静态的物像,而摄影所表现的是动态的物像,能真实地还原岩画及岩画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遗址情况、调查人员工作情况等。只是在拍摄时尽可能地使用三脚架,以防止手抖出现画面不稳的情况,在左右、上下转动摄像机拍摄时,要注意匀速转动,以免出现晕屏现象,从而导致拍摄的资料无法使用。
(九)制作拓片
拓片,也称拓本,就是用宣纸和墨从铸或刻的器物上拓印出文字或图案的复制品,是记录和传承重要文献资料的载体之一。
在数码照相、摄像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拓片”这个名词已渐渐被大家遗忘,但在岩画田野调查中制作拓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拓制下来的拓片资料既可用于研究,也可用于陈列展览。与照片比起来,拓片仍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这种不可替代性来源于拓片对原物一比一的真实写照,不存在放大或缩小问题,也没有透视影响。所以制作拓片至今仍是最科学的记录方法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制作拓片之前要先准备好工具,这些工具中除拓包(又称扑子、墨包)需自制外,其他工具商店都有出售,所以在拓制拓片之前要先制作合适的拓包。拓包有好几种,现在常用的是罗锅底状的拓包。这种拓包是用棉花、布料扎成蒜头形状。其制作方法如下:
1. 取棉花一团用布料包成蒜头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
2. 在布的外面包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墨汁渗进棉花中;
3. 在塑料薄膜上包一层呢毡或数层宣纸,用来吸水贮墨;
4. 最后一层用棉绸包住,外层的棉绸是决定拓片墨色粒子粗细的关键;
5. 用棉线绳将这四层材料扎紧,扎的松紧程度很重要,太松软容易使墨色嵌入岩画图案的凹痕中;太紧则贮墨不多,影响拓制速度,而且墨色不均匀。
拓包大的有如饭碗,小的如桂圆,最小的如火柴头,现在用棉签代替。制作的拓包,一定要实用、科学。当然拓包要因人而异,内装何物,以个人感觉易于发挥和得心应手为好,不必拘泥于哪一种。
拓片制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 清洗石面:先用清水将岩石上的泥土污渍冲洗干净,任何器物在拓制前能否刷洗干净,对拓片的效果影响极大,尤其是拓制长期裸露在野外,风化剥蚀严重的史前岩画,拓前更应该清洗干净,只有这样,才能拓出“勾魂摄魄,全神都是”的精美之作。
2. 上宣纸:石面清洗干净后,应根据所拓岩画石面的大小将宣纸裁好,周围应多留出10厘米~20厘米的纸边。上纸又分干上纸和湿上纸两种方法。由于岩画一般都是凿刻在荒野的山坡、沟壑、悬崖上,这些地方风大,不利于操作,所以选择干上纸法为宜。所谓干上纸法,就是不需要提前将宣纸在清水里闷湿,而是直接铺在岩石表面,然后用喷壶以雾状方式将宣纸喷湿,以纸张自然湿润舒展为佳,然后用棕刷以介字或米字形路线运刷,以宣纸平整,无折无皱无气泡方可。之后再用打刷轻轻捶打,捶打时可用塑料袋包在棕毛刷上,以免棕毛刺破宣纸,使墨汁污染到石面上,并且会造成拓片粗糙、不光洁。另外,棕毛刺破宣纸后,墨汁中的胶附着在石头上,将宣纸和石头黏合在一起,造成最后难揭,拓片破损。因此,用打刷捶打是整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捶打不可用力但要全面,以将嵌入图案槽线并让画面细微处显露出来为宜。
3. 上墨:在上墨时,不可等宣纸全干,以八九成干为好,如果纸太干,墨汁就不会走动,画面就没有一定的湿润感和灵气。上墨时应先从宣纸的边缘轻上、少上,以试探纸张上墨后的效果。由于是在野外操作,加之岩画石不规则,宣纸在上好后会出现干湿不一的情况,这时要分时分段拓制,在拓制时可在墨汁里加些甘油以防止晕墨,也可用黑色的丙烯颜料拓制(该颜料如不慎污染到石面上,一定要在未干时及时用水清洗干净,否则干后想清洗干净就不容易了,建议如技术水平未达到或没有把握不要使用该颜料拓制)。宣纸一般由上到下逐渐变干,应按照这一顺序上墨,上墨时始终在同一干湿度中操作,从而使墨汁均匀,画面浓淡一致。在用墨时,要用调墨板将墨汁打匀。操作者须用两个拓包,一大一小,墨汁倒在大拓包上,然后和小拓包相互捶打多次后使用,这样可避免墨汁板结,从而使墨汁始终保持一定比例的黏稠和干湿度,不会出现调墨板上时浓时淡、时湿时干的状况。在对一幅拓片进行创作之前,应先熟悉画面内容,研究其凿刻风格,观察其细微处的特征,要“大胆落墨,细心收拾”,从而在拓印时做到一气呵成。要讲究整体的虚实、浓淡搭配,突出层次感。这样做到心中有数后,上墨时就可以区别用力和着墨的多少,使整个画面达到理想的效果。
4. 揭纸:最后整个拓片完成后,应立即揭下,如果确实按照上述要求去做,不难发现,拓片很容易揭下,而且毫不破损,宣纸向里的一面还保持着微湿的状态。而且,石头表面无任何墨汁残留或宣纸粘连。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岩画一般都是凿刻在荒野的山坡、沟壑、悬崖上,这些地方除风比较大、不利于操作外,还有就是交通不方便,交通不方便就会影响拓制材料的携带,所以野外调查时除了要准备以上工具和材料外,还应带一些用墨汁和蜡制成的墨蜡饼。这种拓法的优点是外出时携带方便,特别适用于野外作业,使用时只需直接将墨蜡饼在纸面上来回擦磨即可,只要有纸和天不下雨就可完成资料的收集。缺点是制成的拓片没有用墨拓的拓片有湿润感,岩石的肌理感较弱,资料收藏效果不如用墨拓的拓片,时间久了蜡干后容易掉色,也不适宜现在的机器装裱,只能采用传统手工方法装裱。但作为岩画田野调查收取资料是非常实用的方法,只是回到室内后要将所获取的拓片及时处理成数字化资料来保管(见图38、图39)。
图38 使用墨蜡饼拓制的岩画拓片·符号
图39 使用墨汁拓制的岩画拓片·螺旋纹
一张拓片的完成,除了选用合适的宣纸、合适的工具外,还要求拓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应熟知不同情况下对拓印的不同要求。从准备工作到清洗石头、上纸、捶打再到上墨、揭纸一系列的过程中,都要求拓工全神贯注,不可浮躁,不可懈怠,一定要根据原型、原意和原有的内容一丝不苟地原貌拓制,不可以自己的理解和想当然去拓制,同时要求拓工应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以创作的灵感去拓好每一张拓片。
田野调查工作非常辛苦,所以在做准备工作时,一定要科学计划,合理分工,统筹安排。当然,在田野调查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求做到全面、准确和真实。
第五节 灵武东山岩画的制作技法
在对灵武东山岩画的调查过程中,其岩画的制作技法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各地凿刻岩画一样,东山岩画是使用石器或金属器在岩石表面上采用不同的技法制作出来的。
关于使用石器或金属器在岩石上制作岩画的技法,学术界也有各种各样的概括。
陈兆复先生首先对史前人类制作的岩画给出了一个“简化了的术语”——凿刻法,然后又将凿刻岩画的技法归纳为敲凿法、磨刻法、线刻法3种。他特别以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为例,认为“其刻制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体雕凿,这种技法多用于刻制动物,敲凿后的凿点清晰,但阴刻较浅,有的也很粗糙,图形往往不十分清楚。另一种刻制技法,是先凿刻,然后再将刻槽打磨光滑,这种技法以阴刻线条来构成图形,多用于刻制人物或人面像,用这种技法刻制的图形,有的沟槽宽且深,虽经岁月的残损剥蚀,往往图形还是十分清晰”。
李祥石先生认为:“灵武东山岩画的制作技法早期用研磨法制作,晚期似用金属器凿刻的,早期岩画以动物为主,石面已经剥落,岩画模糊难以辨认;晚期岩画用金属器制作,画面较规整和清晰,制作工具的先进带来了作画技巧的自然与娴熟,并表现出一定的力度。”
周兴华先生认为:“灵武东山岩画的制作技法与时代特征,类似于中卫香山岩画,有别于贺兰山岩画。”
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东山岩画主要以凿刻为主,零星线刻。所谓凿刻岩画,就是使用石器或金属器在岩石的表面上,以敲砸、凿刻、磨刻或划刻的技法制作出来的图像。
在判定东山岩画的制作技法时,我们是先从岩画图案槽线刻痕来进行的。从现场看,槽线刻痕最深的达到0.5厘米,最浅的刻痕仅仅是敲破岩石表皮。
凿刻的槽线具有以下三种特征:
一是“V”型槽线。这种槽线是用较为先进的金属工具才能凿刻,刻制的线条较细,制作手法比较熟练,图形一般较小。
二是“U”型槽线。这种方法刻制的岩画数量较多,早期岩画应该是使用了石器,从槽线槽口痕迹可以看出是使用了坚硬燧石先凿后磨,槽线较浅;后期的岩画槽线槽口痕迹比较生硬,但落点干脆,而且尖状凿刻点金属痕迹较重,应该是使用了金属工具。
三是“凵”型槽线。这类槽线的岩画比较少,但岩画制作工整,槽线槽口较齐,刻痕较浅。
经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试验,并根据岩画图案线槽的判断,我们认为东山岩画的制作技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敲砸法
敲砸法是使用石器或比较钝的金属器敲击岩石表面而形成的图案。岩画是在这种工具——多半是石制工具的敲击下,产生的坑穴很不明显。这类岩画槽线刻痕最浅,最深的也不会超过1毫米,多数仅仅只是敲破岩石表皮,没有尖制金属器敲凿所形成的特有的落点痕迹。这种技法制作的岩画一般图案槽线较宽且边沿粗糙,相对来说这类岩画产生的年代较早,但数量非常少(见图40)。
图40 敲砸法制作的岩画
二、凿刻法
凿刻法是指根据所刻对象的形体用尖状的石器或金属器以高密度、点上落点的方法通体或按轮廓凿刻,形成麻点状的小凹坑,然后这种麻点连成片,最终形成所表现的物象。之后随着制作工具的不断提高,以这种凿刻制作技法为基础,又会制作出四种不同技术风格的岩画。
一是沿物象轮廓通体高密度、点上落点敲击凿刻,但力度较轻,有的仅仅敲破岩石表皮,落点分布均匀,岩画图案槽线内几乎完全是平整的,这种凿点密布刻制的岩画类似于“剪影”(见图41)。
图41 凿刻法制作的“剪影”式岩画·动物
二是凿刻时力度加大,凿点凹坑较深,深度在0.1厘米~0.5厘米。点与点之间大小、刻痕深浅不一,落点排列也不规则,落点密度较高,图案槽线大多形成“U”型槽,槽线边沿相对比较整齐,这种技法刻成的岩画占多数(见图42)。
图42 凿刻法制作的“U”型槽岩画·动物
三是在第二种制作技法的基础上使用了磨制技法,即先凿刻后磨制,这种方法制作的岩画图案槽线边沿相对比较圆滑,不生硬(见图43)。
图43 凿刻法和磨制法相结合制作的岩画·同心圆
四是只凿出物象的轮廓,不通体敲凿。以线条形成图像,图像形体较小,数量也少。刻点痕迹均匀,尖状金属器敲击的凿点明显。图像槽线边沿整齐,槽线最宽处不超过0.5厘米。这类岩画一般是使用了尖状金属工具才能完成(见图44)。
图44 尖状金属器凿刻的岩画·动物
以上制作技法中,敲砸法是采用粗加工过的石器或钝金属器,采用垂直打击岩石表面,砸破岩石表皮而成;凿刻法是使用尖状石器或尖状金属器敲击凿刻而成。这两种工具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独立使用,也可相互结合使用。从调查情况看,东山岩画多数是使用了尖状金属器凿刻而成。
调查时,我们还发现有的岩画制作者也会像现在的艺术家一样,在凿刻时会预先打下“草稿”。他们用尖状的石器或金属器在要凿刻的石面上先划上凿刻对象的轮廓线,然后在按照轮廓线从头部或尾部,采用点上落点的方式凿刻出岩画作品(见图45、图46)。
图45 未完成的岩画
图46 未完成岩画的描摹图
目前在东山还没有发现纯粹使用石器磨制出来的岩画作品。这类岩画一般不需要先用工具凿刻,而是直接使用加工过的硬质石器沿物象的轮廓线磨出图像,这种方法制作的岩画槽线光滑,没有凿点痕迹。
凿刻法制作的岩画,最大的特点是凿刻后留下许多密实的小坑穴,根据坑穴的大小、密集和粗糙程度可以推测出使用工具的先进与否,从而推测出岩画之间制作时代的先后。一般槽线较粗、凿点较大且分布没有规则的岩画可能是早期制作的;槽线较细,凿刻精细,凿点密实的岩画制作时间相对比较晚。
当然,有的岩画在制作时也会根据画面需要,采用敲砸法、凿刻法、划刻法,或用线或用面,或采用点线面的互相结合变化,使图案变得生动灵活。
第六节 灵武东山岩画的制作年代
一、岩画的断代
岩画的制作年代和内容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发生在100多年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断代事件就告诉我们,要想确定岩画的考古年代是多么的艰难。正是由于岩画在断代上存在着种种困难,所以长期以来考古学界对岩画的考古年代的断定始终保持谨慎与怀疑的态度。国际岩画团体联合会召集人、澳大利亚岩画研究学者R.G.贝纳德里克(Bednarik.R.G)曾说:“在考古研究中,我们对历史遗迹及遗物的年代考证有了很大的进展,如旧石器时代以及其他的不同远古历史时期的文物年代断定。但对于如何断定岩画创作年代是岩画研究中最棘手的问题,也是现阶段及将来一定时间内难以完全攻破的科学尖端。断代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考证远古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形式,并可了解、分析和比较古人类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有谨慎的、科学的态度,要努力发掘有效而准确的断代方法及理论。
岩画断代问题至今是岩画研究中一个没有解开而又极为重要的课题,也还没有一种可以比较准确断定岩画年代的方法。尽管如此,我们的岩画研究者们仍然不遗余力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岩画的断代问题。特别是欧洲史前考古学的建立,对于岩画的史前期文化性质的确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中期基本上得以确认考古年代的欧洲旧石器洞穴岩画,到20世纪的70~80年代基本完成欧洲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乃至金属时期岩画考古断代工作至今,各种用于确定岩画年代的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出来,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的岩画断代方法,即直接断代法和相对断代法。
直接断代法是指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为岩画进行直接年代的判定。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岩画刻痕表层物质进行物理或化学分析,主要方法有:阳离子比率法(CR)、碳14测定法、AMS- 碳14测定法、草酸断代法、FLECS-AMS断代法、微腐蚀断代法等。
采用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对使用颜料绘制的岩画进行断代,目前已经取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对于在岩石上凿刻的岩画来说,从理论上讲,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是比较理想的办法。但实际上由于凿刻岩画在刻制的过程中图案的槽线本身没有发生碳化的过程,用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通过凿刻的槽线里存留的物质来直接判断它的考古年代显然是行不通的。
相对断代法指利用和依靠传统的考古学、比较学和新兴的图像学方法进行断代。主要是通过分析岩画的形象获得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仅仅从产生的顺序上给予划分,而时间上并不明确,需要借助其他有明确时间概念的因素来确定其准确的年代。例如考古发掘的器物和资料,岩画图形中与某些已经明确具体年代的符号、动物、建筑、人物等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然后据此推测出岩画制作的大致年代。
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博士,对目前世界上有关岩画断代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岩画本身被叠压在考古文化堆积物之下,提供了推测岩画年代下限的可能性;
2. 岩画本身剥落的部分,被埋藏于遗址的堆积物之中,提供了推测岩画被破坏或使用的年代,而并非是岩画制作的年代;
3. 岩画本身与遗址文化层堆积比较靠近,从文化层堆积中出土与岩画可以对比的器物,为岩画的年代推测提供颇为可信的根据;
4. 对比不同遗址的岩画风格,假设同一风格的岩画年代相若,按已知年代的岩画作出推测;
5. 岩画的内容如动物或器物的研究,提供了断代的根据;
6. 岩画本身的颜料,提供了可以测定年代的标本。
上述第四种是过去世界岩画学普遍使用的方法,较为主观且有很大的局限性。第六种是目前国外岩画年代学得以建立的最重要的根据。在国外采集岩画的颜料以碳14年代测定,已取得良好的成果。1994年法国Chauvet洞窟岩画的发现,碳14测定年代的标本达30个之多,其中17个标本直接来源于岩画本身,年代都在距今35000年前,很自然得到学术界的接受。
二、中国岩画的断代方法
确定中国各地岩画的考古年代,一直是中国从事岩画研究的学者们重点考虑的高难度课题。目前多数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中国岩画就总体来看,是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后数世纪几千年间连续性的作品,最古老的岩画可以追溯到距今2万~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近年来,有些学者根据岩画槽线的古旧色泽、重叠涂盖层、所画的动物群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以此来推断岩画的相对年代。同时,也有利用自然科学技术来进行断代,并参照有关的考古发掘,来测定岩画的绝对年代。还有些学者按照中国岩画分布的区域、岩画风格、制作技法和表现题材进行分类比较,来作为确定年代先后的重要依据等。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岩画专家李福顺教授就目前中国岩画学者在岩画断代方面所采取的方法也进行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采用现代的考古手段(如放射性碳素断代和孢子粉化验断代);
2. 以动物种族兴灭来推测年代;
3. 与古文献对照来推测岩画年代;
4. 与出土文物相对照来推测岩画年代;
5. 透过风化程度来推测岩画年代;
6. 分析岩画制作手法来推测岩画年代;
7. 分析岩画题材来推测岩画年代;
8. 分析岩画艺术风格来推测岩画年代;
9. 利用民俗民族学来推测岩画年代;
10. 分析汉字的演变规律,寻找岩画的发展规律,也有助于判断岩画的年代。
从邓聪先生和李福顺先生对岩画断代方法的归纳上来看,各国和各地区的研究者在判断岩画年代时,实际是两种方法相结合运用。单独运用这些方法对凿刻岩画进行直接断代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三、宁夏贺兰山岩画的断代
宁夏岩画,主要分布在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中卫北山和灵武东山,其中贺兰山岩画和中卫北山岩画由于发现较早,研究成果丰硕,众多的岩画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两处岩画的制作年代进行了推测,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岩画刻制年代上限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周兴华先生在论及与贺兰山毗邻的中卫北山岩画产生的时代时认为,贺兰山岩画“少量的远自公元前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大部分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新石器时代,少数延续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还有若干作品出自秦汉以后,近至宋代和西夏”。
艾天恩先生认为,贺兰山岩画“大致是在15000~1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产生的”。
(二)岩画刻制年代上限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
王勇先生认为:“贺兰山岩画是古代贺兰山一带北方各游牧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刻制的。大致可以分为三期,其上限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距今约8000~3000年);兴盛期为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下限至西夏、元代。”
钟祝辉先生和李树俨先生认为:贺兰山岩画深受“仰韶彩陶文化的影响,是仰韶文化特异化的产物”,认为“贺兰山史前岩画深受仰韶—马家窑—齐家(辛店)史前文化的影响,其制作年代相当于仰韶—龙山考古文化年代,距今6000~4000年”。
(三)岩画刻制年代上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高文宁先生认为:“贺兰山人面像岩画的最早创作年代应确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四五千年”,“贺兰山动物岩画的刻制……大约距今5000~4000年前。”因此,“认为把贺兰山岩画的上限年代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四五千年前是比较合理的”。
刘贻清先生认为:贺兰山岩画“至少不迟于青铜、铁器时代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年以上,较晚的延至明清或更近于今”。
(四)许成、卫忠先生认为:“岩画刻制年代上限在春秋战国以前,约在商周或略早,下限在西夏、元时期。”
上述四种意见,分别把贺兰山岩画产生年代的上限,确定在“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而将岩画制作年代的下限分别确定在“近至宋元、西夏”“较晚的延至明清或更近于今”。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贺兰山岩画的产生时代得出不同的结论。
四、灵武东山岩画制作年代的推测
东山岩画距贺兰山岩画并不远,且岩画内容、制作技法等都有相似之处,这些学者们对贺兰山岩画制作年代的断定方法也为我们判定灵武东山岩画的制作年代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兆复先生认为东山岩画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动物、符号及牧猎的题材,大多数应该是匈奴时期制作的岩画。
钟侃先生认为尽管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三道沟新石器时代遗址都距东山岩画较近,但没有考古资料能证明二者跟岩画有多大联系。仅从岩画的内容来看,东山岩画所表现的大部分是动物、放牧和狩猎等题材,应该和贺兰山岩画、中卫北山岩画属于同时期的作品。
李祥石先生通过丽石黄衣的观察和测定,认为早期的东山岩画在6000~5000年;中期岩画在4000~3000年;晚期岩画在2000年左右,认为东山岩画时代较早,是宁夏岩画最古老的地区之一。
周兴华先生认为从东山岩画的环境、题材、内容、风格、技法与时代特征来看,类似于中卫香山岩画,有别于贺兰山岩画,许多岩画图像,应属于早期岩画。
由于岩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记录了一种人类不平常的精神经历,所以它出现的时代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岩画的存在是离不开人在有岩画遗存的那个区域活动痕迹的。据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东山岩画5千米处的水洞沟遗址证明早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中国远古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三道沟发现约30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证明,早在5000~7000年前,这里就是中国黄河流域古人类的居住地,在这里还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刮削器、砍砸器、石斧、石锛、石磨盘及陶器、玉器残片等。在东山分布有约1.5万平方米的东周时期墓群里,出土了大量具有典型北方少数民族青铜文化风格的青铜器;在二道沟分布有约2000平方米的汉墓群,随葬品也以青铜器居多。这些考古资料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民们在东山的生存环境、生产力水平、生活状况及石器文化的面貌和特征。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都距岩画点不远,有的甚至就在岩画旁边。从这些遗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残片,也为东山岩画的制作年代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证据。
从北方岩画发现的规律来看,岩画密集的地区往往都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东山岩画也是如此,历史上曾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交替驻牧、游猎和繁衍生息。因此,这些岩画应该不是某个单一民族刻制,而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所刻制。从制作技术、表现题材、基本构图等方面对这些岩画进行综合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岩画制作周期长,时间和空间跨度大,类型也分属于不同时代,这些不同时期的岩画刻痕相互叠加,就给年代的判断带来不确定性,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断代没有取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前,要想对这些岩画进行准确的断代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结合考古资料、岩画题材、制作技法及岩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利用和依靠传统的考古学、比较学对灵武东山岩画的制作年代进行了分析。
一是从考古资料中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灵武东山并不像现在这样荒凉,也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砾石沙丘遍布的不毛之地。在岩画产生的年代,这里曾经是沟深谷邃、水草丰茂、树木葱茏的天然狩猎场所,当时居住在这里的黄河流域古人类正处于原始群居阶段,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狩猎是他们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特定环境中的生产方式,就规定了岩画题材的创作风格。因此,狩猎之余,他们用自己打制出的石器,在满山遍布的岩石上,敲打出了一幅幅熟悉的生活图画——狩猎岩画。从三道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显示,这些黄河流域古人类在此居住时(5000~7000年前),正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时原始狩猎经济已进入到繁荣期。高度发达的狩猎技术为东山岩画的产生打下了最早的基础,岩画的最早制作者应当是狩猎民族。
二是从东山周边几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来看,先民们对石器的加工制作技术已经掌握的相当完美。石器的种类、造型和实用各方面都达到极高的水平。从据东山不过5千米的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来看,当时的人们能够根据不同的用途来制作石制品,特别是以锤击法为主制成的石制品,多数形体较大,加工精制,器型稳定,有尖状器、边刮器、石核等。可见当时的石叶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其中尖状器、新月形边刮器、长身端刮器等,与欧洲莫斯特文化、奥瑞纳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年代距今3.4万~1.7万年。除石器外,还发现磨制石斧、磨棒、陶片等,年代距今8000~5900年。
从制作石器的材料来看,主要是选用坚硬细密的硅质灰岩、石英岩和燧石经打制而成。东山岩画刻制的基石多数选择的是砾岩和砂岩,这些岩石的硬度大多在4~6度,而石英岩的硬度都在6度以上。由此可知,先民们既然能将坚硬的石料打制、研磨成大小如意的精巧工具,也就能在硬度更低的岩石上凿刻出线条极为粗浅的岩画。铁器工具的广泛使用是在汉代,青铜器在此之前主要是用来制作各种武器、礼器和生活器具,其中用来制造武器的青铜器其硬度不会超过4度,这样的硬度用来杀人、伐木或进行削砍是锋利无比的,但如果用此类材料制成凿子之类的工具,点对点的在6~7个硬度的花岗岩上敲凿,那就显得太软了。据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的制作水平来看,使用石器凿刻岩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见图47、图48、图49、图50)。
图47 水洞沟第1地点出土的端刮器
图48 水洞沟第1地点出土的尖状器
图49 水洞沟第1地点出土的石核
图50 水洞沟第1地点出土的石叶
三是从岩画表现的题材来看,岩画是以它特定的角度再现时代,岩画的风格性质和题材也可以确切地证明岩画的古老性。在东山岩画题材中,有许多的动物形象,而且大部分是现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家畜,如狗、牛、羊、驴、马等。我们知道,狗的驯化是中石器时代所发生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以狗的驯化为先导,牛、羊、驴、马等随后也都成了人类家畜的成员。在这样的进程中,狗是人类狩猎活动中的第一个伙伴,因此,岩画题材中狗的形象也就具有了断代的意义。除动物外,还有许多符号、同心圆、螺旋纹和各种人形岩画图形在大地湾仰韶文化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等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中出现等。诸如此类,通过用这些极富时代特征的岩画题材与考古遗存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年代明确的考古遗存上的类似图案来推断岩画的大致年代(见图51、图52)。
图51 螺旋纹人头形器口壶(见张朋川著《中国彩陶图谱》)
图52 灵武东山岩画拓片·螺旋纹与动物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认为,东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中卫北山岩画一样,同属于北方草原文化系统,在这条岩画带内,岩画的出现与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趋向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认为灵武东山早期岩画制作于距今7000~5000年前比较合理;中期岩画大致制作于距今4000~2000年;晚期岩画应延续到宋(含西夏)元时期,距今2000~1000年,再早则没有依据。
由于灵武东山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我们调查时没有在周边发现与判断岩画年代相关的文化堆积物或者其他可以直接用来证明岩画考古年代的佐证。对东山岩画制作年代的判定,是我们根据考古资料和现场试验分析后推测出来的大致年代,要断定岩画制作的准确年代还需借助岩画图像本身以外的其他科技手段来测定。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这些岩画的断代问题将会得到更为科学的结论。
第七节 灵武东山岩画资料的整理方法
东山岩画调查工作结束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系统地整理是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在整理资料时,我们主要是依据和引用了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和2004年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编制规则》,其中行政区划代码主要引用的是GB/ T22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整理后的岩画资料主要由综合资料、岩画详细资料和备考资料三大部分组成。
一、综合资料
综合资料主要由岩画所在地行政区域地图、岩画点地形图、岩画点地貌图、岩画点坐标图、岩画点概况五部分组成。
(一)地图
指岩画点所在地的行政区域地图,其作用是标明岩画与周边山川、河流、村庄、道路和永久性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二)岩画点地形图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用规定的符号缩绘在图纸上,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地貌的图,称为地形图,例如河流、树木、森林、围墙和农田等。地形图用来标注岩画点其他物体分布情况。
(三)岩画点地貌图
地貌是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例如高山、丘陵、平原等。地貌图用来标注岩画点的自然环境状况。
(四)岩画点坐标图
坐标图主要用来标注岩画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程。
(五)岩画点概况
岩画点概况是对岩画基本情况的详细描述,又分为:
1. 基本情况的详细描述
2.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描述
指对气候、地貌、地质、水文、植被、土壤、野生动物、特殊景观等情况择要描述和对居民状况、产业状况、交通状况等情况择要描述。
3. 保护管理状况
指对岩画进行管理和保护机构的基本情况介绍。
4. 调查资料来源
指记录岩画的文献资料,如《水经注》《山海经》等;还有其他和岩画有关的研究资料,如《灵武文物古迹考察与研究》《灵武地方志》《灵武历史文物考》等。
二、岩画详细资料
详细资料主要由岩画详细资料登记表、岩画点全景照片册页、岩画正视照片册页、岩画线描图、岩画拓片五部分组成。主要是记录岩画田野调查所获取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资料信息,也是进行岩画研究应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一)岩画详细资料登记表
岩画详细资料登记表主要内容有:岩画名称、编号、岩画所在区域的详细地址;GPS坐标及其坐标编号、海拔高程、测点的起止点、岩画与岩画之间的距离及测点说明;测量岩画石及岩画画面所得尺寸的记录(长、宽、高);岩画所反映的内容、数量和画面方向及画面有无图像叠压;岩画制作的大致方法、岩石的类型、岩石的大致硬度和采集到的岩石标本编号;岩画周边遗址(对现存布局的完整程度、文化堆积的保存程度、是否存在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情况都要做择要描述);大致年代的判断(由于岩画制作年代的不确定性,故一般填写为“年代不详”);岩画保护级别;岩画保存状况及现场对岩画保存的评估和现状描述;岩画损毁是自然因素造成还是人为因素造成、损毁现场情况描述;岩画保存地点(现在有部分可移动岩画陈列在博物馆)及其文字说明;岩画所有权(现在有个人收藏岩画)等信息。
(二)岩画全景照片册页
岩画全景照片册页所反映的是岩画周边的自然环境状况。由照片名称、照片编号、拍摄方位、拍摄日期、摄影作者和文字说明构成。
(三)岩画正视照片册页
岩画正视照片册页是反映岩画主体内容的正面照片。由照片名称、照片编号、拍摄方位、拍摄日期、摄影作者和文字说明构成。
(四)岩画线描图
岩画线描图是将岩画内容以线描进行绘制后所形成的图案。如果是采用电脑直接的线描图,绘制完成后直接打印在图纸册页上,如果是采用手绘在米格纸或其他材料上,要先用数码照相机拍照或扫描,然后再打印到册页上,也可采用CAD制图。图纸册页由线描图名称、编号、绘图比例、绘图作者、绘图日期和文字说明构成。有条件的可附张平面示意图。
(五)岩画拓片
岩画拓片是从岩画实物上直接拓印下来的复制品,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岩画田野调查中一种科学的记录方法。拓片主要是用宣纸拓制,制作完后的拓片先要进行托裱,然后拍照直接打印在拓片册页上。拓片册页由拓片名称、拓片编号、拓制人、拓制日期、拓片尺寸和文字说明构成。
三、备考资料
备考资料由岩画资料汇总表、岩画田野调查工作照片册页、岩画点环境照片册页、岩画石标本登记表和其他资料登记表构成。
(一)岩画资料汇总表
岩画资料汇总表是对所采集到的岩画图案按不同的类别、内容进行汇总统计。由岩画的内容、类别、组合(单体)岩画数量、复查岩画数量、新发现岩画数量、消失岩画数量、岩画分布面积(指每组岩画分布面积而非岩画点岩画分布面积)、岩画保护区保护范围面积,调查组成员、审定人、统计人和统计时间构成。
(二)岩画田野调查工作照片册页
岩画田野调查工作照片册页是工作人员在开展田野调查工作过程时的一种记录。由照片名称、照片编号、拍摄方位、拍摄日期、摄影作者和文字说明构成。
(三)岩画点环境照片册页
岩画点环境照片册页是对岩画分布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一种记录,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野生动物、特殊景观、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产业状况和交通状况等。除对以上资料进行拍摄外,同时还应该对其择要描述。
(四)岩画石标本登记表
岩画石标本登记表是对用于刻制岩画的岩石标本进行采集,相同类型的岩石可只采集一份。岩石标本可以帮助我们对岩石的硬度进行测定,同时也可以进行防风化、防酸雨的保护性试验。主要由名称、编号、质地、年代和保存地点构成。
(五)其他资料登记表
其他资料登记表是除对岩画主体资料以外而又与岩画有关的资料进行登记的表格。所涉及的内容有:光盘资料、录像带、录音带、参考文献、拓片、摹本等资料。主要由名称、编号、类别、数量、保存地点构成。
在进行资料整理时,为了保持岩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每组岩画的确定是以岩画的独立性和整体性为单元组成一组进行编号的,凡独立编号的岩画信息都应如实记录在上述五种表格中。岩画的编号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编号规则编制,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参照GB/ T22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各行政区域内岩画点的名称以法定或通行的地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