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自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标准石油公司(2)

现代企业

直到今天,垄断集团在社会上仍然饱受质疑。对于这种质疑声,我认为能够理解。人有正义与邪恶之分,公司也一样有正邪之分,谁也无法阻止那些不遵守商业规则的公司的出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其中一些企业有了劣迹,就以点概面,谴责所有的公司,甚至怀疑所有的公司。我们要明白,垄断集团的形式和某些特征能够被保留至今,这都说明它们有着存在的价值,而并非一无是处。其实,这是一种高效便捷的企业合作形式,就连一些小公司也在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资本联合是企业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且会不断发展。在操作过程中,只要垄断集团或者类似的企业经营得当,并善于维护其他人应有的利益,那么这种形式就不会出现危险。有些人为此而惊恐万状,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依靠个人力量单枪匹马求生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可能抛弃先进高效的机器设备,回到手工劳作的时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头脑清醒的人都会接受这个现实。在一些大企业集团中,股东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这足以说明形势的发展不可逆转。当然,这也意味着,所有这些人正在成为企业集团的合伙人。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企业集团的管理者越多,就有越多的人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因为他们的利益与企业集团息息相关。这也使得那些拥有股份的人在谴责或攻击公司之前,会做出公正的调查,得出比较客观的答案。

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时常会表明自己对工业联合问题的观点,而且从来不会毫无缘由地改变自己的立场,尤其是当这个问题再次进入公众关注的领域的时候。工业生产集团化的主要优势是什么?当然是人员的合作和资金的集中,这点很容易理解,一个人做不了的事两个人合作就可以完成,更多的企业当然可以集中更多的资金。因此,产业联合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任谁也无法改变。小企业刚刚起步时,两个合伙人就够了,随着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肯定需要吸纳更多的加盟者和更丰富的资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单凭合作关系已无法完成经营目标了,这个时候便需要企业集团来打破这种僵局。

在英国,工业生产集团化有了充分发展,但在美国的发展程度却不高。当然,这也是由美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联邦政府的制度将每个州的企业分隔了,商人们必须分开处理不同州的业务。这导致一家企业只能在各个州开设新的公司,而不能在那里开设分支机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今天,如果美国人想要走出国内市场,进而占领海外市场,那么就必须组建企业集团。因为我们国家的人歧视外国企业,而欧洲人也排斥外国产品,我们的产品必然会受到欧洲人的排斥。如果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成立股份制公司,壮大力量,那就另当别论了。虽然现在才讨论工业生产联合的优势有些太晚了,但如果美国人想要畅通无阻地将自己的事业扩展到联邦各州,进而进军国际市场,就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工业生产联合,采用集团公司这种形式。

我不否认,企业集团的形式会产生一定的危险。如果产业联合所形成的力量被滥用,比如有些企业集团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投机股票,而不是业务经营,那么危险就会出现了。这个时候,价格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还会升高。尽管绝大多数企业集团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滥用权力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面否定企业联合,这就像我们不能因为蒸汽机可能会发生爆炸而拒绝使用它一样,我们要找到更合理的使用方法,使它变得更加安全。企业联合也是必然趋势,我们不能排斥它,而是要想办法控制权力滥用的现象,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1899年,在工业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我曾建议制定工业联合方面的法规。我认为,如果可能的话,联邦法律首先要保证企业集团建立和管理的合法化,这是对企业集团的一种认可。其次,各州的法律要尽可能统一,要明确鼓励人才和资金的联合,以此推动工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承担起监管的责任。最后,就是要扶植工业发展了,这需要预防并阻止蒙蔽公众。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当时的看法。

新的机遇:这是个最好的时代

我一直坚信,企业联合化不会对个人利益造成不良影响。说到这里,我想谈谈这个时代。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经济上的黄金时代,而这个时代将会给年轻人提供无数的宝贵机会。每次听到年轻一代抱怨,说他们的机会没有父辈和祖辈那么多时,我就想好好地教导他们。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想,主要是因为对我们这辈人所遭遇的困境知道得太少了。谁能明白,拥有无尽的未开发资源却不知道怎样去开发,会是怎样的一种无奈?这种感觉,我年轻的时候深有体会。那个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一步步地探索前进。最糟糕的是,资金问题常常阻碍我们前进,向银行贷款也不像现在这样便捷。现在我们拥有了整套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而在当时,所有事情都非常的混乱。这还不算,我们还经历了重重灾难,包括惨痛的战争。

和那时比起来,今天的环境要优越太多了,一千倍也不止,机遇也增加了上千倍。我们来看:美国土地上有着无尽的丰富资源等待开发,还有很多未被开发的土地;我们的国内市场巨大,开拓国外市场也潜力无限,可以为一些文明程度落后于我们的地方提供服务。以东方为例,在那里,四分之一的人刚刚开始觉醒。另外,很多年轻人都继承了父辈的遗产,可以随意使用,因此不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不过,尽管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对于美国未来的发展,我还是持保留态度。

我只能说,所有的这些优势条件都只是外在因素,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还需要去做很多事情。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全世界建立起美国的信誉。

我希望美国的大公司能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这就需要让外国资本家感觉美国公司的股票值得拥有;我还希望美国人能够坚守诚信,并且友善地对待国外的那些投资朋友。他们不后悔购买我们的证券,我们才是真正的成功。

除了标准石油公司,我还投资了很多家美国企业,这点我得承认。不过,在这些公司里我并不是管理者(只有一家企业例外,不过这家企业的分红并不多)。我同所有的股东一样,只是投入一部分资金,并不负责公司的运营,只完全依赖于公司的诚信和高效管理。我对资金的管理者有信心,一直坚信这些资金会得到很好的使用。

美国商人

很多人都说美国商人生性贪婪,这种结论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是这个国家的守财奴。对于美国商人来说,这种从报纸上衍化而来的说法显然有失公允。报纸为了生存,常常会报道一些不同寻常、甚至是耸人听闻的事情,因此,过分相信报纸上关于商人贪婪的报道是愚蠢的。这点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中规中矩,那么怎么能够成为报纸的噱头?只有发生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时,他才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所以,就算商人偶尔因为一些事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绝对不能代表他们的正常生活。商人的思想活跃,他们工作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很多商人,甚至会完全沉迷到自己的工作之中。他们精力充沛,富有热情,并不仅仅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拼搏。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商人也有了更高要求,那就是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还有一种论调,认为这个国家里的人,一直奉行着金钱至上的原则。对此,我持否定态度,我不认为我们这个民族视财如命。另外,还有人说我们是一群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妒忌别人的成功,这一点我也不认同。我觉得事实恰好相反,我们是一群最有雄心壮志、目光最为远大的人。别人的成功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因为嫉妒停滞不前。所以,我可以大胆地回击,把我们说得如此狭隘完全是一种诽谤。

报纸上有许多关于金钱至上和妒忌的文章,对此我嗤之以鼻。我想,我们还是要像我的爱尔兰邻居福利先生(Mr.Foley)那样,需要一点儿幽默感。我的这位邻居建了一栋房子,并把房子涂成他喜欢的颜色。但是,我在建筑上的品位和他截然不同,从我的窗户望去,我觉得对面房子的颜色十分刺眼,非常难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决定在我的房子后面移植一些大树,以遮挡一下视线。后来,另一位邻居发现了此事,就问爱尔兰邻居:“为什么洛克菲勒先生要在房子中间移植这些大树呢?”我的这位邻居立刻用爱尔兰式的幽默回答说:“因为他嫉妒我,他忍受不了整天看着我漂亮的房子。”

在我刚开始创业的那段日子里,人们做事情的方式与现在相差无几,只有不断地调整步伐,才能促进事业的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事业与众不同,无法与别人的前进同步。结果呢?他们会把那些已经做出或者即将做出的愚蠢决定,以及所有不专业的商业计划,都申辩为权宜之计。他们会强调,这样做的目的,仅是为了解决事业发展遇到的难题。这导致他们不得不以扰乱行业中其他人的商业计划为代价,用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商品,以此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可是我确定,即便世界末日到来,他们所希望的“完美的时机造就完美的机会”也永远不会到来,这一天根本就不可能会出现。遗憾的是,他们这些人很难被说服并相信这一点。

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比如,有些人看起来非常精明干练,却不会有效地理财,甚至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赚钱还是亏本。这样的人,能应付竞争吗?我只能说,非常困难。最糟糕的是,在生意不景气时,还有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现实,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梦里。标准石油公司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从一开始,我们的管理者便清楚而准确地记录每项收支情况。因此,我们总是能够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情况,什么地方赚钱了,赚了多少,或者什么地方赔钱了,等等。因为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更好地做好下一步打算。

毫无疑问,我的商业理念是保守的,但商业领域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不会改变的。有时,我会觉得我们这些美国商人,即便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行动能力也很出色,却未必能够参透商业管理的真正精髓所在。我们一直强调坦诚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点非常必要:很多人以为逃避现实就可以渡过难关,但是自然法则无人能够违背,越清楚地意识到现实情况,就会处理得越好。

人们经常会谈论薪酬,以及为什么必须保证高薪酬的问题。比如,我们熟悉的铁路工人的高薪酬问题,等等。就这个问题,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劳动者获得多少报酬才合适呢?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最合理的薪酬标准是,劳动者应该得到与其付出的劳动同等价值的报酬,这是一个度,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有些人一味地强调高薪酬,这也不合理,如果他没有做这么多工作,你却给他高于他应得的报酬,那么不就成了救济吗?很显然,这样做会破坏事物的平衡。所以,我们既要面对现实,也要尊重商业发展的内在原则。如果背离了这些,则必然会走向失败。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如此简单明了的道理,却被很多人忽视?这或许就是美国人的习惯问题吧。要想保证企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商人就要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不断地调整自己。(有时候,我们美国人认为能够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也确实可以走向成功。但是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工作成效来自认清自己的现状,并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很多事业有成的美国商人到了应该退休的年龄却还在继续奋斗,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想要完善自己坚信会成功的方案,不愿意无所事事或者放弃自己毕生的追求;他们想要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为同伴们创造更多的财富,取得更大的成功。可以说,这些人是我们国家伟大的建造者。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所有事业有成的美国商人都不再选择继续奋斗,那会是什么状况?那会留下多少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取得成功,他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社会的公益性机构也需要美国商人的智慧和他们的资助。对于他们的付出,我充满了敬意。

不得不说的是,他们中也有一部分人,只为了自己赚钱,而从不考虑其他的事情。如果偶然参与了一些公益性的筹款活动,他们好像觉得那是一种耻辱,甚至会道歉。我曾听到他们中有很多人这样说:“我不是乞丐。”

我只能说:“你们这样认为,我感到非常遗憾!”

我是这样的“乞丐”,一直都是。对我而言,这种“乞讨”经历不但有趣,而且弥足珍贵。在后面的章节中,我还要详细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