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达尔文的颠覆:谁才是心理学的真正鼻祖(1)
对于水而言,喝下它远比在实验室里分析它的化学成分更重要!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
——威廉·冯特
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人类在心理学上的探索和发现,都在有意或无意间将一颗颗坚硬的石子铺在心理学前进的道路上。到了19世纪中期,心理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所有条件。
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开始涌现出来。如果说科学主义是对封建社会的反抗。那么浪漫主义便是对科学主义的斗争。
19世纪的科学家们成果辉煌,他们甚至开始认为:自己这代人已经掌握了物理学的全部奥秘。例如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曾说:“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往后无非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而已。”
科学家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在他们所发现的力学规律中有序地运行,不会有任何预料之外的变化。这种绝对的理性思维,是那些浪漫主义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们讨厌一成不变的宇宙,追求一种无限可能的世界。
事实上,浪漫主义者们所追求的这个世界是确实存在的,那就是人们的精神世界。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是给心理学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浪漫主义所追求的感情、意志、直觉等境界,成为日后心理学研究非常关键的课题。
除了浪漫主义之外,19世纪还充斥着功利主义、联想主义、实证主义等思潮。当时的社会,因为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谓“饱暖思淫欲”,物质丰富之后,人们自然想在精神的追求上有所突破,所以诞生出了形形色色的主义,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时候,研究人类的精神和心理已经成为必要。心理学已呼之欲出,但它还需要找到最后一把钥匙,打开最后一扇门……
1832年,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小村庄。
冯特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家族中曾经涌现出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其中包括历史学家、神学家、经济学家和海登堡大学的两位校长。在当时的德国,很少有哪个家族能同时拥有这么多才智杰出的成员。
虽然生在一个杰出的家庭里,但是冯特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他的哥哥比他大8岁,很早就离开家去读书。他本来还应该有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兄弟,但不幸的是这两个兄弟早早夭折。由于从小缺乏人际方面的训练,所以冯特的性格比较内向、矜持、害羞。
冯特的父亲希望冯特能够有所作为,因此对他过于严厉。冯特一年级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小冯特在课堂上不知被什么东西分散了注意力,因此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而就在此时,他的父亲恰巧来看他。父亲看到冯特不好好上课,便冲进课堂,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冯特一顿。这件事情给冯特的童年留下了阴影,让他对学习毫无热情。
13岁时,冯特在布鲁西萨尔上天主教专业学校。这个时候的冯特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坏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地走神。那个时代的教师非常严厉,对于冯特这样的学生,往往是用暴力说话。
冯特的父母不能容忍自己书香门第的家族中出现一个不学无术之徒,所以他们便将冯特送到了海德堡的路德会高级中学。
在高级中学,冯特遇到了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他开始变得积极起来,也改掉了自己上课神游的毛病,但是成绩依旧属于中等。
1845年,冯特遭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打击——他的父亲去世了。冯特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经济状况陡转直下。
但是冯特对于自己的家庭状况似乎缺乏了解,他中学毕业之后到图宾根大学学医,在学习上依然是松松垮垮,大学第一年瞒着母亲玩耍晃荡了一年。
大学第一年结束之后,冯特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家中经济状况很糟糕,最多只能再提供两年的学费,而当时冯特还有三年才毕业。被逼到绝境的冯特终于醒悟,从那以后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他努力学习,竟然在两年之间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并在1855年的医学全国会考中获得第一名。毕业之后,冯特成为海德堡大学的生理学讲师。第二年,著名的医学家赫尔姆霍兹来到了海德堡大学,并建立了生理学研究院。冯特对赫尔姆霍兹的实验非常感兴趣,便申请当他的实验室助手。正是在赫尔姆霍兹的手下,冯特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此时的冯特,已经成了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为了挣钱赡养母亲,他变成了一个工作狂,一边当教授,一边在实验室工作,业余时间还要编写教科书挣外快。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冯特居然能挤出时间进行他自己对感官知觉理论的研究。
1862年,冯特的《感官知觉理论论文集》出版。在这本书中,只有30岁的冯特向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和机械论生理学家们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心理学只有在它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时,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而且,意识确实是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的。而且,心理学应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在这本书里,冯特展现出了自己的野心,他毫不含蓄地说:“本人在此奉献给大众的作品,就是想要划分出一门科学的界限。”颇有开宗立派的宗师气概。
1863年,冯特的第二本著作出版了。这本书的名字叫《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演讲》。在书中,冯特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一些文化现象。
这两本书给冯特带来了声望,他开始不满足于自己在赫尔姆霍兹实验室的地位,于是提出辞职。
1875年,冯特来到了莱比锡大学担任教授。在那里,他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生理心理学。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的话,冯特是一个“教条式”的老师,还有些书呆子气。他总是一副大人物的做派,而且他自己也确实把自己当成大人物。冯特的课在学校里最受欢迎,每次开课时,他总是要等待学生全部到齐,助手们就位,然后才穿着一身黑袍走进教室。
一讲起课来,冯特瞬间变身。他不再是那个内向、害羞的人,而是一个滔滔不绝、激情昂扬的演讲家,他会这样说:
我曾花费大量时间观察我的狮子狗,想看看它能不能从经验中吸取知识。我教这条狗把一扇开着的门关上,只要它听到我说:“关上门”,就会老老实实地去把书房的门关上。但是有一天,我离开了书房,命令它关上另一扇门,这只狗却只会傻傻地看着我,根本无动于衷。于是我又花费了很长时间教会它关上这扇门。从那以后,无论在哪,我只要说关上门,它就会把门关上……
对于自己的学生,冯特关怀备至,经常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指挥。
冯特努力地想要创造出一个新的科学领域,但是有个问题摆在他眼前: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学,可以用各种精密的仪器去观察自己研究的对象。那么心理学家又该如何观察自己研究的对象呢?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怎么去观察呢?
冯特给出的答案是:通过观察被心理控制的行为和情绪,去观察心理。所以,在他的心理学实验中,被观察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和情绪,然后通过行为来判断心理的变化。例如,他想要验证“哪种节奏会让人感到愉快”,就先找来一批参加实验的志愿者。然后给志愿者们敲响不同的节奏,观察他们的状态,询问他们的感受,以此来判断哪种节奏让人感到愉快。与此同时,他会测量被观察者的脉搏、呼吸和肌肉的紧张程度,判断他们的心理状态。
在冯特的心理学实验中,有着一整套完善的程序。先后有15人曾经担任过冯特的助手,其中包括心理学家卡特尔和詹姆斯。在实验中有主试和被试两个角色,主试操控实验,而被试则需要按照主试的要求去做,然后得到相应的报酬。
虽然主试是实验的操纵者,但是在冯特的实验室中,被试的角色被认为更加关键,因为他们是资料的来源。冯特本人也经常充当被试的角色。这就如同一个研究小白鼠的人自己去当小白鼠一样。
正因为冯特制定了严谨和科学的实验程序,心理学才有资格变成一门科学。冯特的学生詹姆斯在追随冯特之前,曾经给朋友写过一封信,信中说:
在我看来,心理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科学的资格。测量的方法已经被发现,赫尔姆霍兹和冯特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准备夏天到他们那里去……
1867年,詹姆斯成为了冯特的学生,后来他成了美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除了詹姆斯之外,冯特还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在1875年到1919年间,冯特指导了186篇博士论文。其中有70篇哲学论文,剩下的全部是心理学论文。冯特有136名学生,其中包括:埃米尔·克雷佩林、雨果·闵斯特伯格、维科特·亨利、布尔东等人。
到1900年,美国有43个心理实验室,其中12个是由冯特的学生创立的。这些学生们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使得心理学在诞生之初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一切,都与冯特的贡献有直接的联系。
不过,也因为冯特的学生们最后大多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有些学生和老师冯特的关系,似乎有点“同行是冤家”的意味。比如冯特的学生卡特尔就曾经说:“冯特的实验室名不副实,很业余。”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还说:“冯特并不算是一个伟大人物。”
虽然有人批评,不过冯特的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比如詹姆斯、铁钦纳等人,都曾经盛赞过自己的老师。
1920年8月31日,冯特逝世,享年81岁。不管他生前受到何种评价,在他死后,“心理学之父”这个称号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铁钦纳和闵斯特伯格
——从欧洲带到美国的心理学种子
冯特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这些学生中间不乏日后开宗立派的心理学大师。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到1900年,美国有43个心理实验室,其中12个是由冯特的学生创立的。这些学生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使得心理学在诞生之初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在冯特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了美国学生之外,很多欧洲的学生在学成之后也来到了美国。这或许是因为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更加适合心理学的发展。也因此,在冯特之后,美国的心理学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1867—1927年)和雨果·闵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1916年)都是冯特的学生,而且都是欧洲人。但是在1892年,他们两人同时移民美国,各自主持重要的心理学实验室。
铁钦纳在康奈尔大学,闵斯特伯格在哈佛大学。
铁钦纳这个人烟瘾很大,他收学生的标准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必须会抽烟。因为他认为一个不会抽烟的人不配研究心理学。
在康奈尔大学,铁钦纳的学术水平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受到尊重。和他的老师一样,铁钦纳也会穿着学者袍来上课,而他的助手则必须提前到场,为他事先准备好一切。
从1893年到1900年间,铁钦纳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室里。但是随着他在大学里的名声越来越响,学生也越来越多,他开始将精力更多地放到了课堂上,实验室的工作也变成了他指导学生去做。
在这段时间内,铁钦纳开创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心理学派。所谓的构造主义,有两点核心思想:
1.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2.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方法。
简单来说,构造主义把人的心理看作是“积木”,由若干形状不一的小木块组成,这些小木块结合到一起,又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图案。而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找到藏在人心中的小木块,并且搞明白那些小木块能够拼成的特定图案。
从客观事实上来讲,构造主义并不是“真理”,因为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人心中的小木块往往是“黏”在一起的,要把它们区分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铁钦纳的晚年,他的学说受到了广泛质疑,而他本人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看起来非常悲伤。
在铁钦纳逝世的前几年,心理学世界“变天了”,曾经被很多心理学家奉为经典的构造主义失势,机能主义和行为主义成了心理学的主流。1925年,铁钦纳的一位学生麦迪逊·本特利也说:“再没有任何构造主义者了。”
此时的铁钦纳,一定非常痛苦。他远离了心理学领域,开始转行搞古钱币收集。
1927年,铁钦纳死于脑瘤,享年60岁。构造主义的创始人、最后一位坚守者也没了,构造主义从此成为历史名词。
与铁钦纳不同,雨果·闵斯特伯格所开创的应用心理学,则得到了发展和继承。
闵斯特伯格出生在普鲁士的丹泽(今日之波兰),少年时在莱比锡大学求学,并成为冯特的弟子。
1887年,闵斯特伯格还在德国佛莱堡大学担任讲师,只不过是无薪讲师——学校不给工资,只能从学生的学费中收取一部分讲课费,学生多就挣得多,学生少就挣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