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章 胃腑方二

噎塞第六論方

五噎圓,治胸中久寒,嘔逆逆氣,食飲不下,結氣不消方:《古今錄驗》云:五噎者,氣噎、憂噎、勞噎、食噎、思噎。氣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噦不徹,胸脅苦痛。憂噎者,天陰苦厥逆,心下悸動,手足逆冷。勞噎者,苦氣膈,脅下支滿,胸中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溫。食噎者,食無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動,喜忘,目視囗囗。此皆憂恙嗔怒,寒氣上入胸脅所致也。

乾薑蜀椒食茱萸桂心人參各五分細辛白朮茯苓附子各四分橘皮六分

右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三丸,日三。不止,稍加至十丸。

又方,治五種之氣皆令人噎方:

人參半夏桂心防風一作防葵小草附子細辛甘草各二兩紫菀乾薑食茱萸芍藥烏頭各六分枳實一兩

右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五丸,日三,不止,加至十五丸。烏頭與半夏相反,但去一味合之。

竹皮湯,治噎聲不出方:

竹皮一用竹葉細辛各二兩甘草生薑通草人參茯苓麻黃五味子桂心各一兩

右十味,囗咀,以水一斗煮竹皮,減二升,去竹皮,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乾薑湯,治飲食輒噎方:《集驗》名半夏湯。

乾薑石膏各四兩栝蔞根《集驗》作桔梗人參桂心各二兩半夏小麥各一升吳茱萸二升甘草一兩赤小豆三+粒

右十味,囗咀,以酒五升,水一斗,煮棗二十枚,去滓,合煮取三升,分三日服。

通氣湯,治胸滿氣噎方:

半夏八兩生薑六兩桂心三兩大棗三十枚

右四味,囗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羚羊角湯,治氣噎不通,不得食方:

羚羊角通草橘皮各二兩厚朴吳茱萸乾薑各三兩烏頭五枚

右七味,囗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杏仁桂心各三兩

右二味,為末,蜜丸如棗大,稍稍咽之,臨食先含,彌佳。

治卒噎方:

滿口著蜜,食之即下。

又方:

捻取飯盆邊零飯一粒,食之即下。

又方:

刮舂杵頭細糠,含之即下,神驗。

治諸噎方:

常食乾粳米飯,即不噎。

又方:

末火炭,蜜丸如彈子大。含,少少咽,即下。

又方:

老牛涎棗核大,水中飲之,終身不復噎。

論日:凡療病者,皆以其類。至如治哽之法,豈宜以顱鷀主骨哽,狸虎治魚哽耶?至於竹篾、薤白、嚼筋、綿蜜等事,乃可通為諸哽用耳。

治諸哽方:

取鹿筋,漬之令濡,合而索之,大如彈丸,以綫繫之,持筋端吞之入喉,推至哽處,徐徐引之,哽著筋出。

又方:

作竹篾,刮令滑淨,綿裹,內咽中,令至哽處,可進退引之,哽即隨出。

又方:

用綿二兩,以蜜煎,使熱的的爾,從外薄哽所在處,灼瓠以熨綿上。若故未出,復煮一段綿,以代前用者,并以皂莢屑,少少吹鼻中,使得嚏,哽出。《肘後方》云:治哽百日不出者。

又方:

煮薤白,令半熟,小嚼之,以綫繫菰中央,捉綫,吞蓬,下喉,至哽處,牽引,哽即出矣。

治哽咽方:

以虎骨末,若狸骨,服方寸匕。

又方:

瞿麥末,服方寸匕。

治魚骨哽方:

顱鷀屎,服方寸匕。

又方:

口稱顱鷀,顱鷀,則下。

又方:

服橘皮湯。

又方:

服沙糖水。

又方:

燒魚網灰,服方寸匕。《必效方》云:取魚網覆頭,立下。

治骨經在喉,眾治不出方:

取飴糖,丸如鷄子黃大,吞之。不去,更吞,漸大作丸,可至十丸止。

又方:

燒虎狼屎,服之。

又方:

吞豬膏如鷄子。不瘥,更吞,瘥止。

治食中吞髮,咽不去,繞喉方:

取亂髮燒末,酒服一錢匕。

治吞錢方:

艾蒿五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即下。

又方:

服蜜二升,即出。

又方:

末火炭,酒服方寸匕。水服亦得。

治吞金銀鐶及釵方:

白糖二斤,一頓漸漸食之,多食益佳。

又方:

吞水銀一兩,再服之。

誤吞鐶及指彊方:

燒雁毛二七枚,末,服之。鵝羽亦得。

誤吞釵方:

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或生麥葉筋縷,如韭法,皆可用,但力意多食自消。

誤吞銅鐵而哽者方:

燒銅弩牙令赤,內酒中,飲之立愈。

誤吞釘、針及箭鏃等方:

但多食脂肥肉,令飽,自裹出。

治誤吞針方:

取懸針磁石末,飲服方寸匕,即下。《古今錄驗》云:今吞針在喉中而服磁石末入腹,若含磁石口中,或吸針而出耳也。

脹滿第七論方灸法

論曰:病者腹滿,按之不痛者為虛,按之痛者為實也。夫腹中滿不減,減不驚人,此當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得溫藥。腹滿,口中苦乾燥,腹間有水,是飲。跗陽脉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下部閉塞,大便難,兩胱下疼痛,此虛寒氣從下向上,當以溫藥服之,取瘥。腹滿轉痛,來趣小腹,為欲自下利也。一云: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小腹,為欲自利。

溫胃湯,治胃氣不平,時脹咳,不能食方:

附子當歸厚朴人參橘皮芍藥甘草各一兩乾薑五分蜀椒三合

右九味、囗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半夏湯,治胃中虛冷,腹滿塞,下氣方:

半夏一升大棗二+枚甘草附子當歸人參厚朴茯苓枳實各二兩桂心五兩生薑八兩蜀椒二百粒

右十二味,囗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附子粳米湯,治腹中寒氣,脹滿,腸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方:

附子一枚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

右五味,囗咀,以水八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一升,日三服。《集驗》加乾薑二兩。

厚朴七物湯,治腹滿氣脹方:仲景云治腹滿發熱數十日,脉浮數,飲食如故者。

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心二兩生薑五兩

右,囗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四升,服八合,日三。嘔逆者,加半夏五合;利者,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厚朴三物湯,治腹滿發熱數十日,脉浮而數,飲食如故方:

厚朴半斤大黃四兩陳枳實大者五枚

右,囗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內大黃,煎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腹中轉動者,勿服;不動者,更服。一方加芒硝二兩。

吳茱萸湯,治久寒,胸脅逆滿,不能食方:

吳茱萸半夏小麥各一升甘草人參桂心各一兩大棗二+枚生薑八兩

右八味,囗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桂湯,治虛贏,胸膈滿方:

桂心生薑各一斤半夏一升黃耆四兩

右四味,囗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男子卒勞內傷,汗出中風,腹脹,大饑,食不下,心痛,小便赤黃,時白,大便不利方:

大黃葶藶寒水石苦參黃連栝蔞根各等分

右六味,為末,蜜丸。以豉汁和飲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加至十丸。

灸法:

臚脹,脅腹滿,灸膈輸百壯,三報。

胸滿,心腹積聚,痞痛,灸肝輸百壯,三報。

脹滿,水腫,灸脾輸,隨年壯,三報。

腹中氣脹,引脊痛,食飲多,身贏瘦,名曰食晦,先取脾輸,後取季脅。

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灸三焦輸,隨年壯。

脹滿,雷鳴,灸大腸輸百壯,三報。

脹滿,氣聚寒冷,灸胃管百壯,三報。穴在鳩尾下三寸。

腹脹滿,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中守百壯,穴在臍上一寸,一名水分。

脹滿痕聚,滯下疼冷,灸氣海十壯,穴在臍下一寸。忌不可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小腹堅如石,灸膀胱募百壯,穴在中極臍下四寸。

脹滿腎冷,瘕聚泄利,灸天樞百壯,穴在臍傍相對,橫去臍兩傍各二寸。

痛冷積熱第八論方灸法

論曰:凡人中寒者,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凡覘病者,未脈望之,口燥,清涕出,善嚏欠,此人中寒,其人下利,以裹虛故也。欲嚏不能,此人腹中痛,凡寒,脈沉弦。脈雙弦者,寒也。弦脈,狀如張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雙弦而遲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右手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濇濇惡寒。師曰:遲者為寒,澀為無血。寸口脈微,尺中緊而澀,緊即為寒,微即為虛,即為血不足,故知發汗而復下之。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見第十七卷中。

匈奴露宿圓,治寒冷積聚方:

礬石桂心附子乾薑各二兩

右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後稍加之。

露宿圓,治遇冷氣,心下結緊,嘔逆,寒食不消,并主傷寒,晨夜觸寒冷惡氣方:

附子烏頭桂心礬石各四兩

右四味,為末,蜜丸如胡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藥耐寒冷,忌熱食近火,宜冷食飲。

治痼冷風眩,寒中,手足冷,胃口寒,臍下冷,百病五勞七傷。第一令人能食,二強盛,三益氣,四有子,神驗方:

大豆三升半生地黃十五斤,取汁烏頭一百五十枚

右三味,以除日囗咀烏頭,以酒一斗半,和地黃汁,浸烏頭,至破日,絞去大澀汁滓,內豆藥汁中,至除日出,曝之,有,更浸曝之,至汁盡藥成。初服從二豆起,可至二十豆,酒服之。有病空腹服,無病食後服。四時合,并得二月三月為上時。藥令人能食,益氣,強盛,有子,髮白反黑,齒落重生。先病熱人不可服。

治心腹痼冷,百治不痠方:

麯末三升白朮五兩乾薑桂心各三兩蜀椒吳茱萸各二兩

右六味,治下篩。以米飲服方寸匕,日二。不過五劑,諸冷頓愈。無忌,空腹服之。

治積年冷病方:

蜀椒二兩香豉一升

右二味,搗椒為末,和豉,更搗三千杵。丸如彈丸大,食前酒服,日再。

治諸冷極,醫所不治方:

馬藺子九升,爭治去土。空腹服一合,日三,飲及酒下之,服訖須臾,以食壓之,取瘥乃止。

赤圓,治寒氣厥逆方:

茯苓桂心各四兩細辛一兩烏頭附子各二兩射罔如大棗一兩

右六味,為末,內真珠為色,蜜丸,如麻子,空腹酒服一丸,日再夜一。不止,加至二丸,以止為度。一方用半夏四兩,而不用桂。

半夏湯,治胸滿有氣,心腹中冷方:

半夏一升桂心四兩生薑八兩

右三味,囗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服七合,日三服。

生薑湯,溫中下氣方:

生薑一斤甘草三兩桂心四兩

右三味,囗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一服五合,日三服。

甘草湯,治虛羸惙惙,氣欲絕方:

甘草五味子生薑各二兩吳茱萸一升人參一兩

右五味,囗咀,以水四升煮茱萸,令小沸,去滓內藥,煮取一升六合。分二服,服數劑佳。

茱萸消石湯,治久寒,不欲飲食,數十年僻飲方:

吳茱萸八合消石一升生薑一斤

右三味,以酒一斗,水解令得二斗,煮藥取四升。服二升,病即下去,勿更服也。初下如泔,後如污泥,若如沫滓。吐者,更可服之。養如乳婦法。

大建中湯,治心脅中大寒大痛,嘔不能飲食,飲食下咽,自知偏從一面下流,有聲決決然。若腹中寒氣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而痛,其頭不可觸近方:

蜀椒二合乾薑四兩人參二兩飴糖一升

右四味,囗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糖,微火煮,令得一升半。分三服,服湯如炊三升米久,可飲粥二升許,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大黃附子湯治脅下偏痛,發熱,其脉緊弦,此寒也,當以溫藥下之之方: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

右三味,囗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論曰:寸口脉弦而緊,弦即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飲食,弦緊相搏,即為寒疝。跗陽脉浮而遲,浮即為風虛,遲即為寒疝。凡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衝。不衝者,心下則痞。

大烏頭湯,主寒疝繞臍苦痛,發即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脈沉弦者方:仲景名二物烏頭煎。

烏頭十五枚,熬黑,不切,以水三升瀆煮取一升,去滓,內白蜜二斤,煎令水氣盡,得二升。強人服七合,羸人五合,一服未效,明日更服,每日止一服,不可再也。

烏頭桂枝湯,治大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盡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方:

秋乾烏頭實中者五枚,除去角白蜜一斤

右二味,以蜜煎烏頭,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許。初服二合,不止,更進三合,復不止,加至五合。其止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也。桂枝湯方見傷寒卷中。《外臺方》云:以水二升半煮桂,取一升,以桂汁和蜜煎,合煎之一升許服。又云:《范汪方》云:以桂枝湯和前烏頭煎服。

論曰:凡人患大熱,皆須候脈。若大大熱者,不得一準方用藥皆準病用藥。大熱不可那者,當兩倍、三倍。大大熱者,乃至十倍用之,乃可制之爾。有人苦熱不已,皆由服石所致,種種服餌不能制止,惟朴消煎可以定之。武德中有貴高人師市奴,謂之金石凌,非也。此方直用二硝、寒水石、石膏可也、即不勞金。有金者,貴高人所加也。

朴消煎方:

朴消一斤芒硝八兩寒水石四兩石膏金各二兩

右五味,先內二硝於八升湯中,攪令消,以紙密封一宿,澄取清,內銅器中,別搗寒水石、石膏,碎如豆粒,以絹袋盛之,內汁中,以微火煎,候其上有沫起,以箸投中,著箸如凌雪凝白,急下瀉著盆中,待凝取出,烈日曝乾。積熱困悶不已者,以方寸匕白蜜一合,和冷水五合,攪和令消,頓服之,日三。熱定即止。

五石湯,治胃間熱,熱病後不除,煩悶,口中乾渴方:

寒水石消石赤石脂龍骨栝蔞根牡蠣甘草黃苓各五分知母桂心石膏各三分大黃二分

右十二味,囗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諸本只有四石。

竹葉湯,治五心熱,手足煩疼,口乾唇燥,胸中熱方:

竹葉小麥各一升知母石膏各三兩茯苓黃苓麥門冬各二兩人參一兩半生薑五兩栝蔞根甘草半夏各一兩

右十二味,囗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竹葉、小麥,取八升,去滓內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小分五服。

半夏湯,治胸中客熱,心中煩滿氣上,大小便難方:

半夏一升生薑八兩前胡四兩茯苓白朮各五兩甘草一兩黃苓人參各二兩杏仁枳實各三兩

右十味,囗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胸中大熱者,沉冷服之。大小便澀,加大黃二兩。一方用梔子仁二兩,為十一味。

承氣湯,治氣結胸中,熱在胃管,飲食嘔逆,渴方:

前胡枳實桂心大黃寒水石知母甘草各一兩消石栝蔞根石膏各二兩

右十味,囗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熱氣,手足心煩熱如火方:

竹葉二升枳實三兩青葙子白前各一兩吳茱萸黃苓各分栝蔞根麥門冬各二兩生薑六兩前胡一作芍藥半夏各五兩

右十一味,囗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地黃煎,治熱方:

地黃汁四升三合茯神知母萎蕤各四兩栝蔞根五兩竹瀝三合,一用竹葉生薑汁生地骨皮生麥門冬汁白蜜各二升石膏八兩

右十一味,囗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諸藥,取汁三升,去滓,下竹瀝、地黃、麥門冬汁,微火煎四五沸,下蜜、薑汁,微火煎,取六升。初服四合,日三夜一,加至六七合。四月、五月作散服之。

治積熱方:

枳實黃苓大黃黃連芒硝各二兩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一服。

治膈上熱方:

苦參十兩玄參五兩麥門冬三兩車前子二兩

右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五丸,日二服。

細圓,治客熱結塞不流利方:

大黃葶藶各三兩香豉三合杏仁巴豆各五分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日飲服二丸,以利為度。

治骨蒸熱,贏瘦,煩悶短氣,喘息鼻張,日西即發方:

龍膽黃連栝蔞根各四分芒硝二分梔子十枚苦參大黃黃苓芍藥青葙子各二兩

右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二,以止為度。一方無苦參已下,止五味。張文仲為散,飲服方寸匕。

治骨蒸方:

天靈蓋如梳大,炙令黃,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人神方。

又方:水服芒硝一方寸匕,日二服,神服良。

又方:取人屎灰,以酒服方寸匕,日二

治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者方:

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小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