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与败的分寸(1)
成败在一念之间,成功与失败,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造成的,就在于你有没有目标,你的目标是否清晰。成功与失败,其实不是差得很远,而只差一点点。这就是成与败的分寸。
1.成败一念间,清晰自己的目标
成功法则中有这样一条:“目标越清楚,成效越显著,”这就是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成功人士大多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比别人更多的工作,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目标很清晰。
也许你会说:“不对呀,我一直对自己的目标很清晰,我的目标就是取得成功。”没错,你说的很对。但是对于你的近期目标是否清晰呢?也许你又会说:“我的近期目标也很清晰,就是把我现在的公司做大做强。”但是对于如何做大做强你是否清晰呢?这就是症结所在,成败一念间,清晰自己的目标。
在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他的孩子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往哪里?”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它们那样飞起来该多好呀!”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父亲。牧羊人却肯定地说:“只有插上理想的翅膀,树立了坚定的目标,才可以飞向你们想去的地方。”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向目标努力着、奋斗着。后来,他们果然飞了起来,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著名的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之所以最终能成功发明飞机,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晰。
目标不仅应当时刻存在于心中,还应当把它清晰地写在纸上,把它贴在床头上,或者记在你的日记本里,或者把它贴在办公桌上,一日诵念数遍,它会提醒你努力努力、抓紧时间,而这会促使你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取得成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清晰自己的目标呢?
(1)确定你生活各方面的具体目标,越具体越好,尽可能想得清楚些。有时你可能想不全面,但是比如先想一方面的,尽量想得全面些。即使想得不全也不要紧,等想起来的时候再加进去,或是求助于亲戚朋友们帮忙。
(2)动动笔头,把你的每一个目标都写下去,绝对不能略去细节。写得越详细越好。
(3)给自己制订一个实现目标的具体期限。如果目标很大,就把它分解开来,逐步制订出实现每个阶段目标的期限,把它们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4)把你所列出的清单上的目标按优先级的顺序编制成一个计划,然后把它贴在自己随时都能看到的地方,如床头。
(5)立即行动,去做你所编制的计划中你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记住:只能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仅制定一个目标是不行的,还得对它进行尽可能多的思考,为它进行反复的修改和记录。只有当你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的时候,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2.确立人生旅程的航向
每个人都有欲望和梦想,但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便是成功和幸福总是钟情于少数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生的胜者占总数的1%,抑或更少,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与他人截然不同,这就是生活和奋斗鲜明的方向性,即由欲望和梦想演化而成的行动目标。
人的一生,征途漫漫,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便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终将一事无成。
曾经有两名瓦匠,在炎炎烈日下,同样辛苦地砌筑着一堵墙。一名过路人走过,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砌砖。”一个人答道。
“我们在修建一座美丽的剧院。”他的同伴回答。
以后,再以后……将自己的工作看作砌砖的瓦工砌了一辈子的砖,而他的同伴则成了一名颇具实力的建筑师,承建了许多美丽的剧院。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种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就是事业目标策划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欲望和梦想,但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便是成功和幸福总是钟情于少数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生的胜者占总数的1%,抑或更少,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与他人截然不同,这就是生活和奋斗鲜明的方向性,即由欲望和梦想演化而成的行动目标。
欲望和梦想在没有化成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之前,是模糊不清的。只有将这模糊不清的印象化成人生明确具体的大小目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与卓越。
目标不但使我们的行动有依据,人生有意义,还能激发我们的斗志,挖掘我们的潜能。就像跳高,只有设定一个高度目标,才能跳出好成绩来。
成功者,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有目标也有行动,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确立目标,同时又决定通往那个目标必须走的路。
目标的达到或者成功,也可定义为有价值的前进的具体表现。
“人”的基本行动系统,在“设计阶段”就被确定为“目标探求型”的系统。它的基本部分似乎与自动诱导鱼雷系统或自动操纵装置系统相像。例如,一旦确立了目标,自动推进系统就自动跟踪目标地区的反馈信号,随时调整和修正航海诱导计算机设定的路线,决定击中目标前一切必要的即时行动。
如果计算机的软件不完备,目标不固定,监视雷达的覆盖范围与射程的最大距离不一致,那么配有再先进的自动诱导装置的鱼雷或推进系统都可能会出现故障,不规则地茫然徘徊,甚至自行毁坏。
人世间各式各样的“人”的系统也有同样机能、同样特征。当目标设定以后,人的“自我动机确立系统”立即开始“监视”与目标有关的反馈信号,并对意识下的“自动机”装置里的“自我形象”进行修正,同时下达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决定”。如果制定计划的意图含糊不清,或者选定的目标过于脱离实际,那么“人”的系统会寻来找去,徘徊不定,白白消耗自己,甚至自我灭亡。
胜者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失败者相反。失败者的目标似是而非,总在徘徊,极端者甚至自我消灭。
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事实最贴切地说明了“人不能没有目标地活着”的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精神医科专家弗兰克尔不幸被俘,后被投入了纳粹的集中营。三年中他所经历的极其可怕的集中营生活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是为寻求意义而活着。他和他的伙伴们被剥夺了一切——家庭、职业、财产、衣服、健康甚至人格。他不断地观察着丧失了一切的人们,同时思考着“人活着的目的”这个“老生常谈”的最透彻的意义。他曾几次险遭毒气和其它惨杀,然而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着、研究着集中营的看守与囚犯双方的行为。据此他撰写了《夜与雾》一书。
可以说弗兰克尔极其真实、有力、生动的论据和论点,对于世界上一切研究人的行为的权威学者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他的理论是在长期的客观观察中产生的。他观察的对象是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即所谓失去生命的人们。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觉了弗洛伊德的谬误,并且反驳了他。
弗洛伊德说:“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态度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能,所以行为变得几乎无法区别。”
而弗兰克尔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犯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有的人消沉颓废下去,而有的人却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他还从实际中悟到,“当一个人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没有目的活着的人,都早早地毫无抵抗地死掉了。
据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1/20,他们差不多无一例外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活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心里存着明确的目的——“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期待着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在那充斥死亡意味的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的一位好友曾对他说:“我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了。”弗兰克尔否定了这位朋友的悲观人生态度,他鼓励说:“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而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当然,怎样做才能有所贡献?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人生的目标——应战的擂台,它能给你摆脱逆境和恶斗力量的特效药。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
“有了清楚的梦想,加上反复地充实与描画,梦想就能变成目标。”目标经过细致的研究,对胜者来说,就可看成行动的计划。成功者认为,当目标完全融于自己的人生时,目标的达到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不甘平庸的你,为自己的人生设立了什么目标呢?
3.目标要长远,不要鼠目寸光
所有成功的人都不会把目光只投向眼前的一片空地,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这也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的原因。相反,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如果你想取得,就必须确定人生的远见。
所有成功的人都不会把目光只投向眼前的一片空地,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这也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的原因。相反,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如果你想取得,就必须确定人生的远见。
名模施薇的成功就是因为从小有了一个比较长远的计划与打算。
1996年,施薇14岁。这一年,她初中毕业。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这么小的年龄,她已经长到了175厘米的高个儿,在同学中像个小巨人。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学们都考高中,按常理她也应该按照这条约定俗成的路子走下去,难道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但是施薇有自己的主见,她不能让自己的“身高资源”浪费了。她报考了南昌市第一职业学校模特表演与设计班。这不失为一个远见之举。
1997年,念到二年级的她得到消息:江西时装表演艺术团面向社会招生。她心里翻腾起来,去还是不去?去,学业没完成;不去,机会难得,一个人一生能遇到多少机会呀。她把自己放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来考虑,又是有远见的表现。经过反复思考,她觉得机会更重要,毅然决定放弃学业,报考时装表演艺术团。当时她仅有15岁,却非常有主见。
随之而来的是艰苦的训练。同学受不了就哭,她不哭。她说必须得付出。她咬紧牙关挺着。1998年去北京训练,准备参加第二年的“模特之星大赛”。阴错阳差,大赛却没参加成,同学们吃了不少苦,都打道回乡,她却留下了。她说:往远一点儿看,总会有机会。
果然有了机会。她参加了一次比赛,虽然因为特殊原因没能获奖,但是请她拍摄企业形象和电视广告的公司找上门来。短短的几个月就有6家公司聘请她。又过了几个月之后,她又遇到了机会,她在一次比赛中摘取了“1999最佳中国职业时装模特”的桂冠。
一年多的周旋,她看清了一个又一个模特比赛的内幕。她说,与其把精力耗在比赛夺冠上,还不如自己另外再开辟一条路。小小年纪就已经具有这样成熟和有远见的见识。于是她迈出了与她的年龄很不相称的人生一大步。她用自己拼搏挣来的钱注册了模特培训公司。17岁就开始创业。
她忍受着超负荷的压力,一步步干起来了。有远见的人都先成熟。20岁时,她又说了一句话:“两年后,要走向国际。”她已经把眼光盯向了未来。
2002年她20岁时又与澳大利亚澳联集团合作,在家乡建起了施薇国际艺术学院。施薇说:“这所学院会按照国际化标准运作,让孩子们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施薇俨然一副大人物的口气。可是,她才20岁呀!她哪里来的这么大气魄和口气?
这来源于她的远见和行动,来源于她的勇气和气魄。
斯蒂芬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销售汽车的公司工作,刚接触工作不久,就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应该得到更高的薪水。他越想越觉得不舒服,心中总觉得愤愤不平。他开始消极怠工,对自己的工作再也不认真对待,干起活来也是心不在焉。上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几个月后,公司内部调整,斯蒂芬的同事,一个兢兢业业但能力尚不如斯蒂芬的员工成为了部门主管的候选人,而直到斯蒂芬离开公司的那一天,他的工资还和最初进入公司时相同。
斯蒂芬在工作中就是过于计较薪水的多少,目光比较短浅,缺乏长远的目标与打算,使自己最终受损失。计较报酬会让我们失去宝贵的经验、难得的训练、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无论我们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不要时时刻刻地把眼睛盯在钱上,看眼前的一些利益,而应该把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在制定目标时都必须要考虑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美国作家唐·多曼在《事业革命》一书中说:“把眼光放长远”是踏上成功之路的一条秘诀。要想成大事,不能没有远见,必须把目光盯在远处,要确定自己人生的方向,用远大志向激发自己,并咬紧牙关、握紧拳头,顽强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