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历法日历(2)
为什么要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1/3、3/8、4/11、7/19、46/125,即每2年加1个闰月,或每3年加1个闰月,或每8年加3个闰月。经过推算,19年加7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19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7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闰”也只是一个近似说法。实际上,春秋时代的天文学家曾经首创19年7闰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年123闰、1021年376闰的提法,和回归年的差额更小。但自清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月、历年,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7个闰月安插到19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安插,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为什么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节气之间或中气之间相隔时间平均是30.4368日,而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一个节气了。
上文说过,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12个中气作为12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19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19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节气和7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是很不规则的,有时连续2至4个大月或连续两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19个回归年的日数与19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19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19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两天。每隔19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19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闰年和闰月
一年的准确的天数应该是365.24219日,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有365天,实际上是个约数。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0.2422日,这样4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1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2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二月二十九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闰月是我国阴历中的另外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二十四节气并行,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公历月份大小的简便记法
公历月份大小没有什么规律,因此比较难记住,有一种简便的记忆方法是:一手握成拳头,除拇指外另外四个指头的关节,在靠近手背的地方,形成四个凸起和三个凹窝,用凸起的代表大月,用凹窝的代表小月,从突起处开始数:1月大,2月小,3月大,4月小,5月大,6月小,7月大,这时数到最后一个凸起了,继续折回去:8月大,9月小,10月大,11月小,12月大。这种方法对于辨别大小月非常方便。
公历2月为什么是28天
公历,古时叫儒略历,由罗马的教皇儒略·恺撒在公元前46年颁布施行的。他规定每年分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一年共366天,但比一年应有的365天多了一天。当时,犯人判处死刑,在每年2月执行,2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恺撒就从2月份中减去1天。恺撒死后,奥古斯都做了皇帝,他发现恺撒诞生的7月是31天,而自己出生的8月却只有30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他又从2月减去1天加给8月,并把9月到12月的天数作了相应的改变。从此,2月份就只有28天了。
一周为什么是7天
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一周7天的制度,最早是由君士坦丁大帝编定的。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一周7天的英文名称是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这7天的名称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Babylon)。公元前7至6世纪,古巴比伦人便有了星期制。他们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有7天,即一个星期。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耀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耀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耀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耀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耀日。
星期制首先传到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用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一周7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这其个名称传到不列颠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又用他们自己的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4个名称,以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分别取代Mars's-day、Mercury's-day、Ju-piter's-day、Venus's-day。Tuesday来源于Tiu,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战神;Wednesday来源于Woden,是最高的神,也称主神;Thursday来源于Thor,是雷神;Friday来源于Frigg,是爱情女神。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英语中的一周7天的名称:Sunday(太阳神日),Monday(月亮神日),Tuesday(战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爱神日),Saturday(土神日)。
月和年的由来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了一圈的时间就是一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19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在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4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3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围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们是都可以看到的,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天到底有多长
一天的时间应该是23小时59分56秒,所以2月份才有润月和不是润月之分。
十二时辰小常识
【子时】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
又名日馎、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