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何以成大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年少不羁,大志天成——立志践行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2)

成功之道

出名要趁早

孔子的弟子常常感叹“不吾知也”,今天的年轻人也经常慨叹“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总是幻想着明主的“三顾茅庐”,然后直接“书生拜大将”,这基本近乎天方夜谭。要知道,刘备的三顾茅庐也是事先经过司马徽、徐元直等人的推荐,而你如果不搞出点动静,做出点名气,明主就是想访贤也无处寻觅的。年纪轻轻的就世故老成、藏拙自保,最后只能把中庸诠释为平庸。要成功,就要学曹操,露锋芒、别隐藏,出名要趁早。

3.不当“孙子”,怎么学“兵法”

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每个人的情形时刻都有改变的可能,或是高山峰巅或是万丈深渊,要想在强烈的反差中不被困难挫折击倒,就要能够在不利的条件下忍气吞声、委屈求全,以求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上文提到,担任洛阳北部都尉的曹操因为棒杀蹇叔事件得罪了当时在大汉朝廷中呼风唤雨的宦官集团,已很难在朝中立足,做好了一切准备为自己的“冲动”埋单,随时准备卷铺盖卷走人。不久,一纸调令发到了“曹局长”府上,升顿丘令,即由副县级升为正县级干部,由专职管理治安工作的二把手升为抓全面工作的一把手。

这着实有些令人费解,怎么得罪人还得罪出好处来了?其实这步升迁也要归功于曹操本人,也就是要归功于曹操的杀人行为:因为他是明着杀的,还是大张旗鼓杀的。这是怎么说?就从宦官集团说起,他们虽然是权倾天下,却是臭名昭著。这一点,不但文武百官、黔首百姓这么看,连他们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曹操那轰动京师的一杀虽然是恨得宦官集团咬牙切齿,却令大多数人大快人心,加上曹操在洛阳北部都尉任上恪尽职守,丝毫没有把柄可抓,蹇硕等人只好暂退一步,将这位曹青天放到地方任县令,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赶出京城了事。

正当曹操卧薪尝胆,准备在地方一展拳脚的时候,曹操“有幸”又被“升官”了,还是回朝廷去,这次被任命为议郎,地地道道的闲差,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调研员。

正当宦官集团痛快地看着冤家对头曹操在闲差上蹉跎岁月、自生自灭的时候,他们自己又把机会送到了曹操面前。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由于大汉王朝长期以来的外戚、宦官专权,搞得百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爆发了浩浩荡荡的黄巾大起义。巨鹿农民张角以太平道的宗教形式,经过多年的蛊惑煽动,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揭竿起义,公然对抗大汉朝廷。黄巾军划分为36方,各设统帅,由张角统一指挥,势力发展至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大汉王朝顿时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黄巾起义的兵火使本就困苦的人民变得更加困窘。而对于曹操来讲,这却是个最好的机遇,正是因为烽火连天的时局,本已“提前退休”的曹调研员有了一次入职军旅、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来证明,正是这次机会,让已近而立之年的曹操首次见识了“枪杆子”的威力,这是上天赐给曹操最宝贵的机会。

面对汹汹而来的黄巾洪水,原本一手遮天的宦官集团一筹莫展,而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肩负起了率兵平叛的重任。这时的大汉王朝也只能如此,毕竟何进同张让这帮宦官相比,至少还有些军旅背景(何进以前是杀猪的,妹妹嫁给灵帝成了皇后)。这位何大将军临危受命,点将发兵,分路剿除黄巾军。

在何进的点将名单中,有曹操的名字。我们可以揣测一下何进征募曹操的想法,估计在政治上,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的原则,认为被己方政敌宦官集团排挤的曹操应该是自己一党;而在专业(军事)上,除了他是前总司令(太尉)曹嵩之子,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之外,曹操自己的青年时代也曾经显示出某些军事之才,比如说好打群架,好走狗斗鸡。

不管是出于哪种考虑吧,总之,原本长期在朝廷内玩“笔杆子”的曹操要玩“枪杆子”了。

这次曹操的官职是骑都尉,都尉是低于将军的一级武官,在古代,将军的标准定义是万人将,而骑都尉曹操所属的兵马,有的书说是五千骑兵,放在今天应该是营团级干部。官职并不高,但对于初入军旅的曹操来讲,此次出征确实是一个天赐良机。因为他不但有机会接触军事,更有机会亲身学习军事、实践军事。曹操这次的老师,是当时较有名的两位将领——日后官至太尉的皇甫嵩和朱儁。

平叛初期,黄巾军声势浩大,战力远在官军之上。平叛军北路的卢植和南路的皇甫嵩、朱儁双双为黄巾所败,卢植因遭诬陷被罢官;南路两帅也因作战不利,双双被黄巾军重兵包围于长社。而在这时,骑都尉曹操率所部前往长社助战解围。当曹操的兵马到达时,发现自己的任务已经无法完成了,原因是:长社城已经解围,不但解了围,围城的黄巾军还阵脚大乱。面对这一幕,曹操也顾不上纳闷了,就挥军掩杀过去,轻松斩获无数。

就这样,曹操受益匪浅地上完了他的第一堂军事课,这节课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日,被围长社城内的皇甫嵩登上城楼察看敌情,亲见到对手黄巾军的“农民本色”,不但武器以锄头、钉耙为主,包括他们结下的营垒,也是乡间的茅草屋一路。于是,夜黑风高,火光染红了那晚长社的天空,接下来就是曹操赶到时看到的那一幕……历史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曹操对自己人生的首节(重要的)军事课——火攻,理解极为深刻,在他一生的军旅生涯中曾无数次以此计赢得胜利,却也曾一次次被对手以此计击败,可以说是成也大火,败也大火啊。

由于皇甫嵩、朱儁的南路汉军主力和曹操率领的偏师在长社一战并力合作,杀敌无数,造成了全国战局的“蝴蝶效应”,朝廷整体的平叛形势有了明显好转。长社战后,朱儁留在南方扫荡残敌,皇甫嵩则挥兵北上,协助作战不力的北路军继任统帅董卓(代卢植者),进逼张角兄弟亲自率领的北方黄巾军主力。

就在这一年,张角病死,其两兄弟张宝、张梁兵败被杀,黄巾之乱平息。就在这一年,平定黄巾有功的曹操再次升迁,成为职同郡守的济南相。在乱世中,想要混好人生,应不问结果而求过程。在屈伸之间,伸是最终目的,屈为伸而服务,只伸不屈,就会撞得头破血流;只屈不伸,则又无作用无意义,到最后只能窝窝囊囊地活着。因此,无论承受多大的委屈,都要能屈能伸,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成功之道

能屈能伸也是一门学问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生本来就是坎坷多变的,谁都会遇到困难和考验。需要低头时,我们只能选择低下、暂时忍受,在这个过程中积聚足够的力量,等到机会降临的时候再奋力崛起。所以,我们要在该屈时就屈,能伸时则伸。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空杯”心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创业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4.傲然独立,自信的男人更容易成功

自信的男人,在任何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对万分之一可能性的执着,都会让人吃惊。正是这种不放弃一点点机会的秉性,才使他们傲视群雄、成为强者。对于一个有志于成就大事的男人来说,不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而立之年的曹操因平定黄巾有功,升任相当于郡守的济南相。这位青年才俊的仕途可以说是峰回路转,一跃成为独当一面的地方大员,好不得意。初到济南的曹操踌躇满志,决心把这块刚刚经过黄巾兵祸的地方治理成为人人安居的乐土。

正当曹操要在济南这个地方大展拳脚的时候,他这才惊奇地发现:事实上他根本无从施展!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两汉的地方官制说起。汉承秦制,两汉继续沿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的郡县制,郡直属中央,长官叫作郡守;郡下设县,长官叫作县令或县长。但是,高祖刘邦在完成西进灭秦和战胜项羽这两件建国大业时,其他一些诸侯和韩信、彭越等大将战功卓著、裂土封王,建立国中之国。西汉初年,刘邦利用各种手段,先后削平各诸侯王,但这些原本为诸侯领地很难重新设立郡县,只得分封刘姓子侄继续为王。大汉王朝事实上形成了“一国两制”的地方官制——封国制和郡县制并行。虽经汉武帝“推恩令”,诸侯王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他们内为皇室宗亲,外为地方大员,势力仍然很大。

曹操供职的济南正是过去的封国所在,在这里身为济南相的曹大人实际上并不处在权力的中心,世居此地的城阳景王刘章,才是这里大权独揽的“土皇帝”。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初到济南的曹操对此是深有体会。济南是个大郡,所属之下有十余个县,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但腐败的政治却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各县大小官吏多趋炎附势、依附权贵,一面贪赃枉法,另一面唯刘章之命是从。之前几任国相或置若罔闻,或同流合污,搞得济南全郡上下乌烟瘴气。

千头万绪,从哪下手,这是一个问题。兵法上历来有擒贼擒王之说,曹操把目光对准了幕后真正的老大——刘章。而此次的“斩首”行动,曹操决定从拆除“违章搭建”开始。

所谓的“违建”,是指刘章倚仗自己既是皇亲国戚,又有功于国,在济南境内大兴建祠之风。数年间,济南一地的祠堂达到六百多座。而这些祠堂,又为当地邪教——“天龙教”所用,成为他们散布异端邪说、敲诈百姓钱财的“根据地”,而天龙教的背后,仍然是在济南一手遮天的皇亲刘章。

这次,曹操并没有耍更多的手腕,而是快刀斩乱麻,直入主题,以一套令刘章眼花缭乱的组合拳闪电式地完成了移风易俗的“运动”:

(1)颁布禁令,取缔一切与天龙教有关的邪教活动。

(2)鉴于天龙教诸人并未遵行第1条禁令,缉拿主犯,当众斩首。

(3)拆毁焚烧“违建”祠堂,将天龙教不法所得物归原主。

(4)有求情者是为同谋,斩首。以上四条彻底打懵了原本趾高气昂的刘章,尊贵的王爷不禁冷汗直流——他仿佛看到了在首都棒杀蹇叔的那个“酷吏”,又仿佛看到了在长社斩杀黄巾军的那个“人屠”。软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我刘章最多也就算个横的,这曹操肯定是那不要命的啊,算了,他不要命我要命,还是不跟他斗了。

这次的“战斗”和许多人估计的不同,可能也出乎曹操本人的意料,出奇得顺利,轻而易举地打了个“大胜仗”。很快,嚣张的刘章哑巴了,学着夹起尾巴当他的王爷了;如麻的贪官老实了,彻底认清济南谁才是“老大”了;横行的暴徒跑了,知道济南今后就不是咱爷们儿待的地方了。新任济南相曹操接任不久,济南从官风到民风都骤然一变、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众口齐夸曹孟德。

与曹操治下济南的清平盛世正相反,此时的朝廷中央是一塌糊涂。黄巾起义的烽烟刚刚平息,汉灵帝却更变本加厉地荒疏朝政,纵情声色。在这种情况下,谁接近不安心“工作”的皇帝,谁就能代替他发号施令。于是,朝政又重归宦官集团手中。许多正直的大臣实在看不得群丑横行、肆虐大汉,纷纷想起了“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的古训,纷纷辞官,退而“独善其身”去了。

正在这政治“退”潮成为主流的时候,身在济南的曹操再次接到任职命令,还是升官。这次是真正独当一面的东郡太守,但历经十余载宦海漂泊的曹操已经不是那个初入江湖的毛头小子了,这次他称病回乡,以退为进。

做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智慧,遇到强手不气馁、不怯阵、不手软,而是敢于对敌、敢于出手,从气势上震慑对手,从狠劲上占据优势,才可以获得生机,取得最后的胜利。

成功之道

正者无敌

毛泽东主席曾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有时,邪恶的力量看似占据上风,正义的一方看似无计可施,而一旦真正的交锋开始,形势往往会发生雪崩似的逆转。因为从原始动物的搏斗,到人类的战争,举凡一切争斗,斗争的对象其实都是自己。如果你代表不义的一方,那么你很难战胜自己,其时,你很脆弱。而如果你代表正义,那么你只需做一件事:战而胜之!其时,你很强大。

5.男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所为”

男人一生中要经历无数纷纷杂杂的事情,只有审时度势,找准自身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的放矢,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济南相任上政绩卓越的曹操,却拒绝了进一步升迁为东郡太守,毅然辞官归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此时,大汉中央政权不但是病入膏肓,而且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仅需一根小小的导火线就能让任何身处其中的人都难以幸免。这就是曹操对朝局做出的判断。

事实证明,曹操的判断准确无误。在黄巾军主力刚刚剿除,余党仍然到处肆虐的时候,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内部又爆发了两次叛乱。

第一次是王芬废立事件。冀州刺史王芬联合朝中大臣许攸、周旌等人,密谋废黜只知宠幸宦官、自己却“不作为”的汉灵帝,另立刘姓皇室的合肥侯为帝,改变朝政混乱的局面。据说他们在起事之前也曾邀请此时赋闲在家的曹操“共谋大事”,但遭到了明确的拒绝。曹操的理由很简单:虽然现在的皇帝确实昏庸无能,但废立皇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最不祥的事,尤其不应该由臣下来做,我们应该做的只能是恪尽本分,对皇帝多加劝导,相信皇帝是能够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