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山大道
它是一条长长的路,
它横跨在广州城区的东部。
它几乎贯穿了整个天河,
从岗顶开始,
到珠村结束。
它跟体育中心这一带商业区接壤,
这里高楼林立公司密布,
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上班族。
它往东延伸到地方,
有着众多的楼盘和拥挤的城中村,
吸引着无数的外来人员居住。
太多的人,
在这里朝九晚五,
太多的车,
在这里驰骋飞速。
每一天都有新闻,
似乎都有它的影子,
每一日的话题,
似乎总有它的名字。
它总是有这样的热度,
让人们期盼、纠结、热爱、无奈、苦闷乃至于厌恶。
它的名字就叫作——
中山大道!
一、水浸街
落雨大,
水浸街。
这里是中山大道最西的一端,
由此过去就是天河的路段。
它的名字本来叫作岗顶,
但一下雨就会发生水患。
天刚刚才停下雨水,
行人们都已经从商铺出来,
但只能看着大水望洋兴叹。
一辆小车在马路中间抛了锚,
洪水已经完全淹没了车头。
司机湿着身子在路边打电话求救,
一边说话一边打颤。
手机城和商铺之间有那么三四米的距离,
已经完全被水覆淹。
很多人在水中挽裤而行,
更多人在高处磨磨蹭蹭。
四五辆三轮车满载着客人,
车夫们都在大声吆喝:
“一元一元,坐车一元。”
一辆公交车顺坡而下直奔水路,
哗啦啦一股股水浪涌上岸边,
人行道上的人们纷纷避往高处,
“哎,哎哎!”“我的脚!”“我的鞋!”“你的伞!”
尖叫声此伏彼喊。
天桥上滞留了很多人,
有的人打电话,
有的人拍照片。
有的人来来回回,
有的人匆匆而过。
这个地方从来都不缺乏小贩,
有个阿姨专门凑到别人面前喊:
“雨伞,要不要雨伞?十元,要不要雨伞?”
二、挤公车
一辆515路车从吉山开出,
才两三站就坐满了人。
一到了珠村站,
十几个人就争先恐后涌上车门。
车内的广播里说:
“人多拥挤,请站稳扶好。”
车子很快来到了东圃镇,
黑压压站台上全是等车的人。
司机才刚刚把车子停稳,
车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
司机站起了身,大声高喊:
“里面的人靠紧一点。
外面的人进去一点!”
司机打开了车门,
人们就在前门打卡投币,
后门上车站位。
此时车内的人们已是肌肤相触,
气息相闻。
车子过来两站就来到车陂路口,
站台上的人们早就纷涌而来。
但车门还没有开,
后边就有人喊:
“司机,上不了了,没地方了。”
但司机还是收了几个人的车费,
分别从前门后门挤上车来。
“哎,踩到我啦!”
“不好意思,再上去一点,我得站稳啊!”
“都没位置了,怎么挤?人堆在一起?”
……
车厢里一阵吵嚷声。
司机连忙打圆场:
“都要上班,不容易啊!
大家忍一忍,忍一忍。”
车到了棠东又停了下来,
车内的人早就大声抗议:
“司机,不要开门了。”
“司机,人挤死了。”
司机于是仅仅收了两个人的车费,
而站台上传来一片的叹息声:
“哎,又要迟到了。”
“妈的,又白等了。”
“都过去三辆车了,还是没坐上。”
司机盯着反光镜看了一会儿,
按了一下关车门,
“吱”的一声,就有靓女大喊:
“司机,门夹住我的鞋了。司机——”
“哐!”的一声,门开了,又关上。
车门边一个人说:
“每天都这样,挤死了。”
“我算好彩了,挤上来了。要不然迟到都有份。”
车到了上社站,不停。
站台上等车的人空欢喜一场。
车到学院站,停了;
下车两个人,上来三个人。
上来车的人在叫苦,
上不了车的人在悔恨。
再过去省邮校和师大暨大站,
都有无数的人在路边久等。
一到了岗顶,
终于下了十几个人,
车上终于有了松动的气氛。
再到了体育东站,
车上的人们鱼贯而下,
座位顿时空了大半。
有人在大声感慨:
“真要挤死人了,我满身大汗。”
另一个人则忿忿地骂了句:
“郁闷!”
三、红绿灯
中山大道是红绿灯最多的主干线。
每一天,在每一个路口,
都有热闹非凡的场面。
每一个红绿灯、每一刻通行或等待,
都有很多故事在上演。
东圃镇,交叉路口。
东西红灯刚刚亮起,
南北绿灯一闪一闪。
马路上车辆疾驰前进,
斑马线上人们恐后争先。
“嘀嘀!”
路边交警旗帜一举,手势一翻,
一个骑车的年轻人,赶紧下车推行。
一辆三轮车从斑马线退过,
迎面而来的人们纷纷躲闪。
有个人似乎听到别人叫喊,
回头望了一望。
他身后的人就差点撞了上来。
两个小孩子奔跑而过,
在脚步匆匆的大人们中间穿插。
交警见了哨子一吹:
“小孩子,不许玩。”
绿灯进入了倒计时,
交警巴掌一伸,对面行人止步。
还在路上的人们疾驰奔跑。
有人不小心踩到了前面的脚跟,
“不好意思!”
“怎么搞的?”
鞋子被踩的妇女一声尖叫,
想蹲下腰身来挽好鞋跟。
“喂!”的一声交警大喊,
她抬头就看见几辆车子并排开来,
“哇!”地大叫一声,
光着脚跑到了路中间的安全岛。
这边的斑马线刚通了车辆,
那边的斑马线开始行人来往。
南北转弯的红灯一闪,
其他车辆又各自奔忙。
一辆面包车在路口迟疑着,
司机左右寻找着想要的方向。
交警举着旗子跑了过来,
后边的车子喇叭“叭叭!”狂响。
远处有人见车在路口慢了下来,
就飞快地跳下人行道,横穿路中央,
从那头等候的车子中间穿过,
跑到对面的人行道上。
此时行人的绿灯又亮了起来,
路口却还有很多车辆没有转弯。
一时之间,人车混杂,
互相争位,又互相避让。
交警喝问一声:
“想抄牌啊?”
面包车慌不择路地开走,
也没有认真地辨别方向。
待滞留在路口的车辆都基本开走,
红绿灯才又恢复了起初的通畅。
四、BRT
最近媒体对中山大道最多的报道,
就是BRT。
顺带一个热门的词语,
就是围蔽。
以前人们曾经投诉,
公车乱停乱靠争抢位置。
造成公交车站险象环生,混乱无比。
交通部门一声令下,
公交车必须按先后停靠,
结果出现公车排长龙进站的局面。
前面的车没走,
后面的车不敢动,
于是人们更加怨声载道。
而排队停靠方案最终也不得不放弃。
有关部门又是听证又是调研又是学习,
决定在挤车最严重的中山大道,
上马——BRT。
BRT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的英文简称。
简而言之就是,
在马路中间开辟公交车专用道。
站台设在马路的中间,
乘客在中央站台上下车,
然后通过天桥或隧道,
走到马路的两边。
为了建设这一个BRT,
到处都在施工围蔽,
车子就好像遭遇了梗肠塞一样,
宽敞的马路立刻变得拥挤。
噪音飘满天空,
灰尘覆盖大地。
每一处工地的铁皮围墙里,
都写上这样的文字:
“BRT施工,为您带来不便,请谅解。”
人们都在计算着工期,
想着广州亚运到来之前,
就能够享受中山大道从此畅通的好日子。
就算在今天有再多的不便,再多的不满,
对工程也只能表示支持。
中山大道或许就因此改变了命运,
去广州,会因此有了更多的人气?
或许会告别过去的过路之险?挤车之难?塞车之苦?水浸之患?
或许真的如此,
那世道人生,将会有新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