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季羡林的“和谐”观(1)
张光璘
2006年8月6日,季羡林95岁生日,温家宝总理专程去301医院为他祝寿。据报道,在交谈中,温总理特意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与季羡林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温总理在季羡林病中为其祝寿,按常理,应该是说一些安慰祝福之类的话,可是却提出了如此严肃的政治话题,这让许多人感到诧异和困惑。其实,这件事说怪也不怪,温总理恐怕是有备而来的。温总理曾自称是季羡林文章的“忠实读者”,那么,季羡林十几年来,先后发表的几十篇谈“和谐”的文章,大概应该是读过一些的,而且早有所感,所以才会有这次颇为令人感到诧异的对话。
季羡林关于“和谐”的问题,究竟说过一些什么话,发表过什么高见呢?下面就来简要地介绍一下。
l998年,季羡林在《做人与处事》这篇短文里写道: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季羡林“和谐”观的高度概括。季羡林谈的“和谐”,不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兴邦治国的大道理,而是从个人品德与修养的角度,谈“一个人做人与处事”的原则,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和谐”之道。而这一点,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季羡林看来,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想“生活得愉快”,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个人内心保持和谐的心态。一个人这三个方面都处理好了,生活就愉快了。每个人这三个方面都处理好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下面,我们就对季羡林这段话逐一进行分析和探讨。
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
关于处理好第一个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把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当作“为人处世”之道的原则之一,过去我们恐怕是难以理解的。记得前些年,从电视上看见外国绿色和平组织成员,与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进行顽强的斗争,当时还觉得好笑,以为环保问题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环境严重污染,长江洪水泛滥,黄河断流,各地缺水现象日趋严重,新疾病不断滋生,北方沙尘暴肆虐,南方非旱即涝,甚至喜马拉雅山上的万年冰雪也开始融化,等等。面对这一切,谁也笑不起来了,反而对那些有先见之明的环保卫士倍加尊敬。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季羡林称得上是一位先知先觉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那场东西文化辩论中,季羡林就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大声疾呼,警告世人,现代化建设切莫走西方“征服自然”、破坏环境的老路,那是会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应该以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奉行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与大自然交朋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可惜,季羡林的这些忠告,当时不但没有人听,甚至还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和嘲讽。此后十几年中,地方官员和老板们,为了升官和发财,不但不问姓“社”姓“资”,也不问姓“中”姓“西”,滥砍滥伐,滥拆滥建,蛮干胡干,大肆破坏生态平衡,冲昏头脑地又来了一个“大跃进”。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有了,“高楼连成片,汽车满街跑”也有了,可就是不适宜人居住。中国现在排放二氧化碳量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十座城市,中国占其中八座。国家每年不得不斥巨资退耕还林,退田还牧,治理城市各种环境污染。虽然我国的GDP连年攀升,然而扣去治污费后,就要大打折扣了。而且,有的生态破坏了,几十年、几百年也难以恢复,有的永远也不能恢复了。这代价岂不太大了吗!
为什么我们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就不能听一听那些有识之士的“逆耳忠言”呢?50年代,如果听了马寅初先生关于“人口论”的建言,今天就不会有13亿这样庞大的人口数,我们的日子就会比现在好过得多。“大跃进”时,如果认真接受了彭德怀“万言书”的忠告,就不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那么巨大的损失。同样,十几年前,我国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刚刚开始时,如果采纳了季羡林“天人合一”的意见,也就不会付出今天这样惨重的代价。这真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是后来治国者不能不深思的问题。前两位进言者,不但意见未被采纳,还招来横祸。所幸的是,今天季羡林的意见虽未被采纳,却还未遭到“祸从口出”的厄运,并且还能与总理促膝交流意见,总算有别于前,有了一点进步。
在季羡林看来,“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大而言之,是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小而言之,对个人来说,常常表现为一种品格,一种感情,一种情操”。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深刻的认识,更精辟的论述。
但凡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无不悉心呵护,关爱备至。拿北京人来说,清晨公园里,遛鸟、遛狗的人不在少数,其爱鸟爱狗之态可掬。大杂院里,无论居住环境多么拥挤、简陋,总能在窗台墙角,看见几盆夹竹桃、西番莲、月季、绣球或兰花之类的花木。这是北京人热爱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大自然亲近的一种心态。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愫,是一种正常人的心态。但是,凡凶残无道之人,对人类尚且仇恨,更不用说对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会有什么感情了。10年浩劫期间,养花忽然变成了修正主义。“四人帮”一伙在北大,先批斗人,后批斗花木,把几十年上百年的老丁香树砍伐殆尽,把屡见于清代笔记中的几架古藤萝也斩草除根,最后,把办公楼前两棵颇有名气的西府海棠也连根拔掉。“四人帮”一伙要篡党夺权,整北大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可以理解。但是砍伐花木,铲除海棠,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宋代苏洵在《辨奸论》中说:“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音tè,奸邪之意)。”“四人帮”一伙干出砍花伐木之类不近人情之事,足见他们是一伙毫无人性的“大奸慝”。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常常表现为一种品格,一种感情,一种情操吗?
季羡林对草木鸟兽的关爱,超出人们的想象。就在上面提到的,北大办公楼前两棵西府海棠被砍伐20年后,他写了《怀念西府海棠》一文。文中写他独自来到办公楼前凭吊西府海棠,幻想着西府海棠之魂能重归燕园:
西府海棠之魂归来时,能有什么迹象呢?我说不出,我只能时时来到办公楼前,在翠柏影中,等候倩魂。我多么想为海棠招魂啊!结果恐怕只能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奈何,奈何!在这风和日丽的三月,我站在这里,浮想联翩,怅望晴空,眼睛里流满了泪水。
这是一种多么崇高、博大、真挚的仁爱之情啊!
季羡林不仅爱花木,也爱小动物,尤其爱猫。他家先后养过四只猫。他同每一只猫都有深厚的感情。白天,他亲自为猫们做饭;晚上,他与猫们同眠。他散步,猫便随其身后。猫病了,他辗转难眠。为了让猫能吃下饭,他再累,也要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几里路,亲自去海淀肉店,买回牛肉或猪肝来,做给猫吃。猫如果走丢了,他便会失魂落魄,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季羡林对自己这种钟爱草木鸟兽的情结,曾经做过这样的表白: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伟大的人是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息。
——《幽径悲剧》
其实真正伟大的人,才会对世界万物充满感情,如太史公所说:“仁者爱万物。”天下怀有博爱之心,富有感情的人,才会具有“爱万物”的高尚情操。正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宋代大思想家张载曾经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话:“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里的“物”,即指大自然的万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与”的意思是伙伴。“物吾与也”,意思是说:我们要把大自然万物都看成自己的伙伴。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季羡林对动植物情同手足,关爱有加,正是这种思想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长期以来,受所谓“斗争哲学”影响,我们只知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名言,而忘记了支撑我们中华民族三千年历史而不衰的“天人合一”哲学基础,实在是一件令人痛心扼腕的事。好在近来这种现象已有所转变。最近青藏铁路通车,在建设过程中,国家花巨资为藏羚羊开辟迁徙通道就是一例。这一举措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好评。但愿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思想能够为普天下人所接受,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那样建成的社会,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
再来谈一谈季羡林和谐观的另一条原则:“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过,季羡林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他说: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做人与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