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十二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讲 35年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

宋建钢 张瑾 周欧作者简介 审处主任科员;周欧,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编审处主任科员。

改革开放35年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8次三中全会。历次三中全会都担负着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都是推进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方面的高度的历史自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农村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由此可见,这7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的改革,而且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就改革做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次部署。

当前,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共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回顾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凝聚改革共识、聚集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召开的。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标志着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经过十年动乱,中国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整个国家百废待兴,人心思定,人心思变,全党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拨乱反正。然而,“左”的理论和思想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阻碍着中国的发展,党的事业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一方面,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国家实现了安定团结,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质就是继续“左”的错误。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实现历史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了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实现历史转折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文章击中了“两个凡是”的要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责难,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旗帜鲜明地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他从解决思想路线这个根本问题着手,明确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号召要“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央工作会议则为实现历史转折奠定了政治基础。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决定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指出“两个凡是”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完全错误的。会议提出继续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会议对《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决定》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做了重大修改,决定提交三中全会审议。邓小平在闭幕会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新时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西方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地区竞相加快发展的形势,是实现中国历史转折的外部环境。20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61年到1969年,美国经济实现了106个月的连续增长,欧洲经济也走出了战后的困难局面,实现了恢复性发展。从1956年开始,日本相继实施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8年GDP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周边的“亚洲四小龙”,也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相比,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

面对竞相发展、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是实行改革开放、搭上世界科技革命的快车、加快中国的发展,还是闭关锁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在僵化的老路上蹒跚前行,关系国运的兴衰。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勇立潮头,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率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二)主要任务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出了关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提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2.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全会提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全会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经过重新改写的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关于“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要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等的贯彻落实,实际上启动了中国的农村改革。

3.端正了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全会在审议1979年和1980年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时,提出了基本建设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坚持积极而又量力而行的方针,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问题,开始端正了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4.恢复了党的组织路线

全会就“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进行了讨论,实事求是地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提出,要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坚持平反假案,纠正错案,昭雪冤案。全会决定永远废止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

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反对个人崇拜,少宣传个人,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叫官衔,任何负责同志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叫“指示”。强调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党内加强集体领导,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义,打击邪气。

全会加强了党的领导机构,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产生了由陈云任第一书记、邓颖超任第二书记、胡耀邦任第三书记、黄克诚任常务书记,由100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些措施为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的顺利实现和全会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重要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新起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这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使全党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八大确立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重新确立了党的组织路线。全会重新恢复了党的组织路线,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成立了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会开始形成了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实际上已经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并且形成了坚强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坚持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为起点开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二、十二届三中全会推动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扩展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标志着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进程的必然要求。

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同时也使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缩小差距、加快发展的任务更为严峻,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以迎头赶上全球发展的大潮。

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后,迫切需要进行城市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转变,并要求进一步疏通城乡流通渠道,为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开辟市场,同时满足农民对工业品、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这就需要把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城市改革试点中遇到的问题,要求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推进农村改革的同时,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远没有根除,有些甚至还没有触及,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以适应全面改革的形势要求。

同时,经过几年的调整,国民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日益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对改革的信心大为增强,加快改革、促进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把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并全面推进的条件已经成熟。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着手制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1984年10月1日,在国庆35周年庆典上,邓小平同志发表讲话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对妨碍我们前进的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有系统的改革。同时,要对全国现有的企业,进行有计划的技术改造。”

(二)主要内容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做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

1.确定改革的目标、性质和原则

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论断,确立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2.确定要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决定》赋予了企业六大自主权。即: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有权安排自己的产供销活动,有权拥有和支配自留资金,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自行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方式,有权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确定本企业产品的价格。通过改革,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3.提出要努力“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决定》提出,对外要开放,国内各地区之间更要互相开放。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比较不发达的地区,沿海、内地和边疆,城市和农村,以及各行各业之间,都要打破封锁,打开门户,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合理交流,发挥市场在商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

4.提出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

会议提出,在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中,要相应地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在保证公有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联合体。要在国家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5.提出要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

《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创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要起用一代新人,加强党对改革事业的领导。

(三)重要成果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推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全会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这个论断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明确了改革的市场化趋向。这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写上很重要的一笔”。

全会推动了改革向纵深发展。《决定》的制定,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解放,调动了各方面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全会之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各地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股份制试点、改革所有制结构、改变用工制度、实行厂长负责制等方面的改革陆续展开,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局面。

三、十三届三中全会着力治理整顿,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是在特殊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做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治理整顿”的决定,为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为解决国民经济面临的严重困难,进一步深化改革而召开的一次重要全会。

改革面临严重问题。198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10年改革,成效卓著。特别是1984—198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为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重复建设和经济过热等问题。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严重失调,严重影响了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使改革与发展陷入困境之中。

价格改革“闯关”受挫。为了解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1987年,全国计划会议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了实行“双紧”(紧缩财政和金融)、“双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和“双稳”(稳定经济大局和市场)的方针。1988年夏季,为了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中央决定进行价格改革,宣布放开大部分商品价格,实行价格改革“闯关”。但这一决策未能充分考虑国家、企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诱发了全国性抢购风潮,影响了社会的安定。8月27日晚,时任总书记赵紫阳宣布暂停物价改革方案。价格改革“闯关”受挫后,社会供需总量不平衡矛盾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经济秩序愈加混乱,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何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改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9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的汇报时说:“我赞成边改革、边治理环境整顿秩序。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他强调:“治理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无论如何不能损害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不能使经济萎缩,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

(二)主要内容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

1.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任务和措施

会议提出,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是:压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理调整投资结构;抑制消费资金的过快增长,特别要坚决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采取一系列稳定金融措施;克服经济过热现象,降低工业增长速度。

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主要措施是:坚决刹住乱涨价风,把物价、财务、税收监督制度和市场规则建立健全起来;整顿公司,政企分开,官商分开,惩治“官倒”;尽快确立重要产品的流通秩序;加强宏观监督体系;制止各方面对企业的摊派、抽头和盘剥。

2.确定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任务

全会确定,把1989年和1990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以扭转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态势。

3.提出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

全会提出,不理顺价格就谈不上真正确立新经济体制的基础,但深化改革又不仅仅是一个价格改革问题,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在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中,要深化企业改革,尤其是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改革。1989年,企业改革必须抓紧。一要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使有条件的企业真正开放经营;二要认真完善承包制,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和发展企业集团试点。通过建立在国家宏观控制下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4.提出改革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全会提出,要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的纪律,特别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同时,要通过治理环境、整顿秩序和深化改革的实践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治理环境、整顿秩序和深化改革为中心内容,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并以此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起点。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并运用法律的、制度的、纪律的、教育的手段,综合治理,克服腐败现象,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

5.提出必须牢牢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

全会提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总方针、总政策。

(三)重要成果

十三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扫清了道路。

全会扭转了国民经济中的混乱现象。根据全会精神,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整顿的措施,压缩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和管理,整顿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的各种混乱现象。到1991年底,治理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扭转了严峻的经济形势,有效控制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明显缓解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的局面,使我国经济发展恢复了正常发展速度,经济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全会为改革发展扫清了道路。历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次大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走向成熟、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转折点,为后来的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治理整顿,我是赞成的,而且确实需要。”“治理整顿有成绩。”“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

四、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路径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改革面临严重困境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谱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一)时代背景

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召开的。

国际格局大变动。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低潮,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结束了。世界格局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势头强劲,世界多极化方兴未艾,中国的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改革面临严重困境。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了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国内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也发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一些人对改革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一些人对党的基本路线也产生了动摇。能不能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困难面前,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就成为党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在此历史关头,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方谈话。他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精辟论述,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破除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的陈旧观念,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思想束缚,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中国改革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使命,就是制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1.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三)重要成果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战略决策,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蓝图,是指引我国加快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全会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的会议。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在一些方面还有所发展。这促进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会绘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的会议。《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形成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既有比较完整的总体设想,又紧紧抓住了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突破,便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有很强的指导性,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模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里程碑。它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体制,它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的一大发明,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五、十五届三中全会推动农村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是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发展做出了部署。

(一)时代背景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受到了亿万农民的热烈拥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村经济,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农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一直是国民经济中比较薄弱的部门,稍一放松,就会出现波动,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要素流失严重。1992年后,在新一轮的加速发展中,曾一度出现了农村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流向工业的现象,致使1992年至1994年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粮食出现连年减产,粮价上涨,进而又带动了整个物价上涨。对此,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从1995年起,开始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尽管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摆脱了一度出现的徘徊局面,但是,“三农”问题依然严峻。

党的十五大做出深化农村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党的十五大后,党和政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1998年初,中央在《关于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确定了“四分开,一完善”的思路,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粮食财务挂账分开,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5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三项政策和加快粮食收储企业自身改革的措施。

(二)主要任务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部署。《决定》是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1.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依靠农民运用现代科技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决定》按照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总体部署,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即: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2.确定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

《决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要继续完善所有制结构,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确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决定》提出,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三)重要成果

全会稳定了党的农村政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决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是保证农村长远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措施,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

全会推动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十五届三中全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对于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全会通过的《决定》,标志着党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增强了全党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自觉性。会后,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维护了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全会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全会提出的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各地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科教兴农力度;切实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取得新进展。

六、十六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号角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署后,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程度较低,仍不健全,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发展中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化改革。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用10年时间,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使我们的体制更加完善和定型;再经过30年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六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

(二)主要任务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是对我们改革开放全局有根本指导性意义的文件。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确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确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十个方面的改革做了部署

(1)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4)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5)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6)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7)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8)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9)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10)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4.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

全会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全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重要成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无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还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全会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是一篇充满创新精神的纲领性文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突破性的发展。其中,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关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观点,关于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的观点,关于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观点等等,特别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改革思路,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全会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全会实现了社会全面进步。全会召开后,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七、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时代

2008年在农村改革30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再次吹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集结号”。

(一)时代背景

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1978年,中国改革大业从农村发轫。30年来,9次中央全会专题讨论、10个中央一号文件等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思路,清楚记载了党领导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的历史轨迹。历经30年,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了农产品流通体制,促进了农产品和农村其他生产要素的流通;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启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业发展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呈现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但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农业面临市场和资源环境等约束的严峻形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偏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推进农村改革。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

(二)主要任务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分析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1.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3.确立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五个重大原则

(1)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4)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5)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4.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新部署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5.提出要加强党对农村改革的领导

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三)重要成果

全会做出的《决定》适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了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

全会推动了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继农村税费改革,国家启动了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2011年,明晰产权的任务基本完成。这项改革被称为是继实行“大包干”后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变革,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了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2009年,国家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1年,全面推开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这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出台的又一项强农惠农富农制度创新,逐步构建了“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社会捐赠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些改革,既有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也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打破了一系列约束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制度新机制,加快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全会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粮食生产连年增长,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搭建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了97%的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进,1亿多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农民工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工资水平、社会保障标准逐步提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快解决,劳动保护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八、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时代背景

改革进入深水区。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2%。中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观念已深入人心。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阻力与难度增大,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

改革需要协调推进。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各个领域的改革越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因此,改革不能囿于一隅、执于一端。零敲碎打式的调整,往往事倍功半;单兵突击式的改革,常常举步维艰。只有坚持全面改革,让各项改革综合配套、协同推进,才能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整体合力。

(二)主要任务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1.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2.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提出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4.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

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三)重要成果

全会通过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全会在解决重大问题方面形成了六大创新及亮点,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论断;政府职能和作用的新界定;更加公平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概念;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改革的新思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的新要求。

全会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首次定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确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通过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改革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提出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通过改革推动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利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完善我国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等等。这些重大突破,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必将带来新的重大跨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再次谱写伟大复兴历史的新篇章。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相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必将开启中国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时代,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