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跳动的文字音符:你不能不知道的标点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古书标点第一人——汪原放

在我国古代,虽然有旧式句读符号,但写文章和印书绝大部分是不加句读符号的,既不断句,也不分段。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逐渐兴起,逐步使用新式标点,起初也只是用于新出的书刊杂志,至于古书还是照旧,既不用新式标点,甚至连旧式句读符号也不用,原来没有标点分段的,照原样印出,依然是眉毛胡子一大片。这就好像一条裤子有两条裤腿,一条是西式的,一条是中式的,很不协调。直到1920年亚东图书馆出版了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水浒传》,这种情况才有了逐步改变。

第一个用新式标点符号给中国古书标点的人,是安徽绩溪城的汪原放。汪原放生于1896年,5岁丧父,只念过7年书,经过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学识渐增,青年时期古文已相当精通,英语口语也不错。他13岁就进了叔父汪孟邹创办的芜湖科学图书社当学徒,16岁到上海协助叔父开设亚东图书馆,从事古典文学整理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汪原放的叔父汪孟邹是前清秀才,早年曾随其兄汪希颜(汪原放之父)在南京陆师学堂学习,不久,汪希颜病故,汪孟邹返回家乡做了几年私塾教师。1903年,汪孟邹到芜湖开设书店,叫“科学图书社”,后来又在上海群益书社内设立了分销处。群益书社是湖南人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主持的,资金比较雄厚,五四时畅销的《新青年》即由该社总经销。1913年汪孟邹的科学图书社歇业,便又在上海创办了后来很有名的亚东图书馆,并将原来在芜湖老店当了三年学徒的汪原放调到了上海。从此,汪原放就在亚东图书馆任职达四十多年。在整理古典文献中,汪原放体会到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给读者带来的诸多不便,有时还会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于是,他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曾有一股读古典白话小说的热潮,当时研究古典白话小说的风气也很浓。于是,亚东图书馆顺应新潮流,采用新形式出版了一套古典白话小说的标点本。在此之前,各书店所出的旧小说大都是布函线装的石印小字本,每回文字都是密密麻麻地直书到底,只有圈点,概不分段。亚东版的古典小说每句都加新式标点符号,分段较多,版面也较宽疏,在当时的确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其时,印刷厂还没有新式标点符号铅字,由群益书社的陈氏兄弟发起自铸铜模帮助解决。当时新式标点符号正在酝酿之中,使用还很不普遍,懂得新式标点符号的人很少,汪原放曾在上海青年会上夜校补习英文,学习过新式标点符号,便理所当然地担任了此项工作。汪原放用新式标点符号标点的第一部古典小说就是《水浒传》,时为1920年,这是我国古书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第一部。这种行动不但是敢于创新,而且是勇于向旧势力挑战,在中国出版史上无疑是有开创作用的。汪原放的工作虽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其首创大功不可没。

此后,北平文化书社也出版了一些加新式标点的古书,但基本上都是小说传奇笔记之类。1928年,上海出版了新式标点符号的《史记》,才为标点其他经史古籍开创了先河。

亚东出版的古典白话小说标点本,先后共出了16种,其中前10种都是汪原放标点的,有《水浒》(1920年8月)《儒林外史》(1920年11月)《红楼梦》(1921年5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续集》《镜花缘》《儿女英雄传》《海上花》《老残游记》等。另外,汪原放之兄汪乃刚标点了《醒世姻缘传》《宋人话本七种》和《今古奇观》,汪原放之妹汪协如标点了《官场现形记》和《十二楼》,俞平伯标点了《七侠五义》,该书原由俞曲园在《三侠五义》的基础上重加修订增补改为《七侠五义》,再由其曾孙俞平伯加新式标点问世。

汪原放对标点古书的工作十分热心而又极其认真,每种书籍都要校对12遍以上。《红楼梦》亚东本初版,汪原放不仅做了分段和标点工作,而且还反复进行了校改。过了不久,亚东初版本的许多毛病暴露了出来,汪原放决心依据当时最新发现的版本不厌其烦地再次进行了校改。到1927年11月,汪原放“乘着八版的机会”“把旧版子毁了”,终于完成了重印新版的心愿,这就是《红楼梦》亚东重排本。重排本改正了原来的标点错误、分段不当、校斟不精、错字不少等多种毛病,而且特地写了《校读后记》附于书前。

汪原放标点的古典白话小说,前面大都有胡适的考证、序或引论。《水浒》前边就有胡适的《水浒考证》一文,开头一段说:“我的朋友汪原放用新式标点符号把《水浒传》重新点评一遍,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这是用新标点来翻印旧书的第一次。我可预料汪君这部书将来一定要成为新式标点符号的实用教本,他在教育上的效能一定比教育部颁行的新式标点符号方案还要大得多。”1920年11月,亚东出版的汪原放标点本《儒林外史》卷首有胡适的《吴敬梓传》,文虽仅2000字,但却是近代学人所写的第一篇《吴敬梓传》。

汪原放标点的《红楼梦》在红学版本史上称为亚东本,亚东本《红楼梦》的出版,标志着新红学的发端。这样说来,汪原放为《红楼梦》的研究也有一定贡献。胡适的第一篇红学著作——《红楼梦考证》,当初就是作为这部号称“科学方法整理”的亚东本《红楼梦》的代序出现的。所谓“科学方法整理”指的是汪原放标点前的校读整理工作。亚东本《红楼梦》系白报纸32开本,精装本为3册,平装本为6册,正文每面12行,每行36字,均加了新式标点符号。重排本书前除附载程甲本中的程伟元原序外,还有三篇重要文章:一篇就是作为代序的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另一篇是陈独秀的《红楼梦新序》,还有一篇是汪原放的《校续后记》及《标点符号说明》。胡适在代序中说:“这件事在营业上是一件大牺牲,原放这种研究精神是我很敬爱的,故我愿意给他做这篇新序。”亚东本是五四运动最早“加新式标点和分段”的《红楼梦》版本,尽管有许多失误之处,但其意义是重大的。

对于汪原放的工作,鲁迅先生也是有公正评价的:“他的标点和校正小说,虽然不免小谬误,但大体是有功于作者和读者的。”(《热风〈望勿“纠正”〉》)鲁迅先生在《为半农题记〈何黄〉》后作(《华盖集续编》)一文中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以为许多事是做的人必须有这一门特长的,这才做得好。譬如,标点只能让汪原放,做序只能推胡适之,出版只能由亚东图书馆;刘半农,李少峰,我,皆非其选也。”汪原放是当时文化界公认的古书标点专家,其工作在文化出版史上无疑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有一桩现代文坛上的逸事因和汪原放有点关系值得一提。亚东老板汪孟邹曾和蒋光慈是至交。因为这个缘故,汪原放自然也成了蒋光慈的至交,蒋光慈的许多作品都是由汪原放主持在亚东出版的。1931年,蒋光慈病逝于上海同仁医院,丧事是亚东的汪孟邹、陈啸春料理的。蒋光慈逝世后的版税也一直由汪原放寄给安徽六安蒋光慈的遗族,其遗嘱也由他们叔侄二人长期保存。

亚东版古典小说由于胡适的考证和汪原放的新式标点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语丝》周刊四卷十六期(1928年4月16日出版)曾刊发育熙的《示众》一文,写到亚东本在当时的风行和各地书商群起效尤的情形,文中写道:“自从汪原放标点了《红楼梦》《水浒》,为书贾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于是一些书店掌柜及伙计们大投其机,忙着从古纸堆里搬出各式各样的书,都给它改头换面,标点出来,卖之四方,乐得名利双收。”文章揭露了许多滥竽充数者之后又说:“平心而论,标点家如果都象汪原放那样对于书的选择及标点的仔细,自有相当的功劳;若仅以赚钱为目的而大拆其烂污,既对不住古人,又欺骗了读者,虽不说应处以若干等有期徒刑,至少也应以杖叩其胫,惩一儆百,以免效尤的。”这篇文章发表时鲁迅曾加按语予以肯定。

顺便要说的是,汪原放的叔父汪孟邹在五四时代曾是陈独秀的挚友,曾协助陈独秀出版《新青年》,《新青年》起初叫做《青年》,称《新青年》是后来的事,创刊号就是由汪孟邹介绍在群益书社出版的,时间是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还在创刊号上发表了创刊词《擎告青年》。

1953年,汪原放叔父病故,亚东图书馆由汪原放主持实行公私合营。汪原放于1963年退休。晚年汪原放还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分段了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1980年4月,汪原放病逝于上海,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