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吸烟经济之怪现状
世界上,中国的烟民最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人多,另一方面,大概与人的文明素质不无关系吧。大家知道,树林大了以后,鸟的种类就会多起来,这应该不是什么稀罕事。烟民多了,有关吸烟方面的现象也就会多起来,这似乎也不应该是什么稀罕事。
近来,有媒体披露,洪湖市政府就下发红头文件,把全年15900条公务用烟指标,分解到114家县直机关和基层乡镇,实行摊派消费,并奖惩分明。或许是涂鸦孤陋寡闻,不知道在我们的公务消费项目中也有香烟,而且也是有计划有指标的。你吸烟可以,但是你不能随便吸,不能想吸什么烟就吸什么烟,你必须按计划吸有计划的吸,必须按照文件指定的香烟品种吸,少吸了不行,吸了别的烟也不行。这一切是因何而发生的?一个字,利,或者叫钱。
洪湖市政府显然是有些急了,急到了要用香烟提高财政收入的地步,急到了要大力发展吸烟经济的地步。为什么这样让人发笑的举动,竟然能够成为政府行为?大约无外乎两种因素吧:一是盲目而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思想的作祟,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病根,动不动就想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哪怕是经济上的问题,甚至是思想上的问题。GDP增长不是坏事,体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GDP的增长速度和幅度,但这样的发展必须是在有效的、科学的前提下。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发展,统而言之,就是这样的意思。有经济学家曾经套用过这样的话,“把恺撒的还给恺撒,把市场的交给市场。”就吸烟而言,本身就属于私人行为,吸多吸少,吸好吸赖,都应该是私人行为,都不应该是强加的事情。世界卫生组织多年来倡力于戒烟行动,现在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很显然,洪湖市的这一做法,是有悖于人类健康理念的。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消费品项目中,香烟和白酒所占的比重特别是价格比重,要大于其他的副食品品种,尤其是这部分产品的价格尚未上调之前。如果一个地区的香烟和白酒产量形成一定的规模,且性价比处于优势,那么这个地区的相当一部分的经济总量都可能有赖于这些产品。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当然,前提应该是性价比优势。倘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被消费者所认可,甚至受到抵触,情况就显然不会乐观。如果依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这样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政府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也应该着力于产品本身,也应该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如果都像洪湖市这样,打地方保护主义的牌,“最好不吸烟,要吸就吸省产烟”,尝到甜头后,再扩大“侵略”范围,再缩小“包围圈”,由香烟连带到白酒,连带到副食品,连带到日用品,再由省缩小到市,缩小到具体哪个企业,缩小到某个品牌——好家伙,这样的场景我们想都不敢想啊!解决怪现状的胎生,根本的办法,还应该是那一句老话:进一步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