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友人何敬才诗歌的评点
我的朋友何敬才君,自青年时代便喜欢吟咏,即物即事即兴便有句,有句有联便苦酿成篇,这使我想到蜜蜂。读他的诗,感到他篇篇不枉作,要么给你情味,要么给你境界,要么给你思想。
对于诗,我是素有成见的。我在许多文章中说过:诗的艺术任务,是从事特定的、有意义的感叹的再生产。人生在世,感叹良多,喜、怒、哀、乐、爱、恶、欲,在它们产生的一刻,凭着心里反射的本能喊出来就完了,空气震动一下便烟消云散。诗人不这样做。他要把一样一样的感叹先在自己的心中生产出来,然后再在别人心中生产出来。唯此,诗才成为艺术。
我读敬才君的诗,最高兴的时候是感觉到他的感叹在我心中实现了成功的复制。当我带着体验再读他的作品时,原来只属于他自己的那份感叹,已经脉脉地转变成我的感叹。读他的《夜航上海》:
烟波江上夜空晴,
但见江船烛火明。
遥望金山佛塔寺,
更深人寂忆蛇精。
他是在何种情境中想起了白蛇呢?是在由南京轮渡顺长江到上海抵镇江时。那江上的夜空是晴的,远近江船隐没在夜色中,只有烛火的光亮,在这时他望着南岸的金山寺,想起了为自由而斗争的美丽的白蛇来。四句话写得入景入情入味。另有一首:
江横夕阳风送船,
舱灯夜半照无眠。
扬州感叹潇湘梦,
起看朝霞已漫天。
这首诗给出的情境是“舱灯夜半照无眠”。在这时船过扬州,想起林黛玉来,感叹她的身世,她的诗才,她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连绵怀想,不觉天已大亮。啊,敬才君,多情人也!
他的《喀什行》,写了南疆风景,男女装束:“蝉巾纱袂娜尔汗,角帽长衫阿买提”;写了市场的繁荣。最馋人的是收尾两句:
疏勒河畔朦胧月,
舞曲轻烟遍喀什。
我读过若干赞颂喀什的诗文,像这样钉橛子似的将作者的印象、感叹钉在我心里的好句子还没碰上。杜甫说“终篇接混茫”。什么叫混茫?就是无穷的回味。有人为了做到这一点,每首诗都咬牙切齿地收束,弄得常常是意胜情空而味寡。这两句诗好就好在非常自然。
《罗马城图腾》一诗,写了传说意大利罗马城来历一个有名的神话:一只母狼,用自己奶水喂养两个男孩儿,其中一个男孩成了罗马城的缔造者。何敬才君感叹道:“落难兄弟相煎煮,狼心要比人心慈!”在古代汉语中,狼,良犬也。传说的源头是:八千年前,共工帝娶有犬氏女犬姬,生二子随母姓,一名犬夏,一名犬戎。后来犬戎族群西去,对上古地中海文明影响巨大。试将“罗马”的词根Rom的鼻音m延长,不是立刻就会发现“戎”字发音的残留吗?不过此处作者借题发挥,批判了人间手足的自相残杀。
敬才君诗中多叙亲友情谊,读之每觉真切。我感到自己受感染较深的,是《吊儿时伙伴》:
来福未来福,
一世多寒苦。
出入闭窑门,
晨昏只影顾。
生年不惑亡,
蒿草没坟土。
南望秋山云,
怅然难再叙。
历来悼亡之作多动情之句,如潘岳“遗挂犹在壁”、元稹“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解眉”等等,但多为悼亡妻之作。悼亡友之作也有佳句,如杜甫悼房琯诗,有“泪近无干土”的话,但由于注入的细节体验较少,读后并不容易动情。敬才君这首诗,悼童年朋友来福,牢牢抓住情绪记忆不放,全以动情的细节写出,它的成功便是必然的了。请看,“出入闭窑门”“蒿草没坟土”两句,全是白描,并无夸张,但阅读以后悲悯之情油然而生。另外悼长兄、三兄、四兄的诗,也都是带着回忆的抒情,读来感人。
敬才君的子女都很争气,“军子”“英子”均勤奋好学,事业有成。杜甫有“所愧为人父”之叹,世上又有多少人不是这样?敬才君写到两个孩子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是老父情怀,更有味外之味。《英子生日感吟》篇末云:
阖目祈心愿,
灯红映杜康。
女儿过生日,老父闭目为她祈祝,桌上一盏红灯照着一杯酒。这是多么的有味道啊!
好了,该结束我的评点了。书中的诗意,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吧。
诗是真情实感的艺术。世界上最难伪造的是诗。但如果以为世界上没有伪诗,那又错了!真的诗,为情造文;假的诗,为文造情。在为文造情的作品里,情是按照意念捏制出来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为情造文的路线,写真的感动,真的诗。我所以乐意为敬才君写这篇评点文字,就是由于我的心灵感受到了他的真情的亮光。
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