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苍老的年轮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白云山与白云寺

去年的“五一”长假,不少中学生都去了六盘山东侧的白云寺,我女儿也去了。回来说那地方真是不错,应该去看一看。有了这起因,便盘算着有机会也能到白云寺走一趟。但一晃就是一年,到了2000年。暮春时节,与明亮、国忠学兄相约,借星期天去了白云寺。

白云山处在六盘山腹地,按区域管辖属宁夏固原县境。由固原县什字路镇沿前往宁夏泾源县城的公路,行至六盘山下的东山坡村即进入便道,再向西南方向而行,过东山坡便进入蜿蜒曲折的峡谷地,约行20里地即抵达白云山下。民国《固原县志》载,白云山在固原县城南120里地,记载准确。白云山以南与宁夏隆德县十八盘、天爷顶相通;东南与泾源相连,直通甘肃平凉,是古代交通要道经过的地方。

白云山上的白云寺,曾有历史年代久远的寺庙建筑群,也是古人早就开发并旅游的景观。据白云寺遗碑碑文记载,清代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仲秋就曾重建过白云寺;清代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冬天仍有重修后的立碑记载文字。现在看到的立碑,是道光年间的。文字记载的是白云寺屡遭毁坏和数次重修的过程,也描写了白云寺的秀丽风景和建筑景观。民国《固原县志》载有清代人顿芳写的《重修白云山玄圣祠碑记》,说白云山自汉唐以来已无可考,但到了明代,这里的遗址上还存有一口钟,到了清代,就只有一方碑了。清代人重修时,白云山玄圣祠已是殿宇坍塌,塑像裸露的景象。《重修白云山玄圣祠碑记》文字虽很简略,但却准确地说明明代此处仍有古钟,白云寺的年代就更为久远了。由白云山的位置与泾河源腹地的交通和连带关系看,汉唐以来白云山也是与丝绸之路关系密切的,很难说这一时期白云山没有得到开发。我们有理由认为,白云山上的玄圣祠是固原境内开发最早的寺院之一。

白云山所在的东山坡,控扼泾源县向北的通道。在古人的眼里被视为形胜之地,是将东山坡与汉、唐瓦亭古关及弹筝峡(三关口)看作一个整体防御屏障的。因此,白云山开发较早。

现在白云寺的石碑,是近年东山坡周围几个村庄的农民自发捐款开凿的,是原碑的复制品。看上去虽雕凿得十分粗糙,但却反映了生活好转之后的农民们对旅游景观开发的新认识。白云寺的原碑,已在十年前被固原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现陈列在固原博物馆的石刻馆。

白云山的山峦奇险,风光十分秀丽。民国《固原县志》的总纂、曾任固原县县长的福建人叶超,不但饱览了白云山的秀色,而且在他总纂的县志里是将白云山的景观列入固原风景佳胜之地来描写的。

由东山坡到白云山相距10里地。我们沿峡谷而进,高耸青翠的山峦扑面而来,呈柳暗花明之势。峡谷蜿蜒,泾水隐现,游人行进在这幽静古朴般的世界里,唯有鸟的啼鸣和潺潺泾水穿峡而过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越是往里延伸,山的势态越奇,景色越秀。我想,暮春时节登白云山,也有夏秋时节所看不到的美妙景观。此刻远眺,但见苍松翠柏的“绿”与皑皑积雪的“白”交织在一起,宛若一幅松柏驭雪图,使游人能观赏到“松”与“雪”相融的洁静和清新,能感悟到生命的坚韧与存在。

登白云寺,应该说很轻松。在平台处粗粗看毕那块镶嵌在角楼里的碑文,与守山的“人”想聊聊有关白云寺的过去。这位姓苏的守山者其实也说不出太多,只是讲,听老人说,这里早年寺庙建筑很好,香火兴盛。山上大殿里的黑风洞长约40里,直通隆德县清凉寺……我想,这或许是真的,或许是传说,大约没有人去亲自证实。他断断续续说了几句,我们就告辞准备爬山。他说,拿一把香吧!我们说行。其实,他是在无所谓中说的,没有一点要让登山的人非拿不可的意思。他也不容易,常年一个人住在山上,陪伴着这曾经暮鼓晨钟的白云寺,因为他还年轻,才30岁出头。

白云山上的白云寺,庙宇殿堂的建筑很简陋,但殿宇的位置很险要,正在白云山的峭壁上。游人抬头仰望,便要想起山西的悬空寺来。山巅上的苍松翠柏将整个殿宇建筑半遮半隐地掩饰着,涧壑流水,林木蓊郁,各种花草生长其间,一片寂静,正如同古诗里写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这里是但闻泾水声了。叶超先生曾虔诚地游览和认真地考察过白云山,仅山上各种树木,他写出来的就有:紫荆、探春、白玉簪、松柏、栲椴、核桃、樱桃、山桃、野葡萄、甘棠、棠梨、山海红、林檎、石枣、甜梅、黑酸刺等近20种,真是娟秀苍苍,让人流连忘返。

登上白云山,爬上高高的殿宇,游人会偶然间发现两种奇异的景观:一是瞬间而过的白云;一是如波涛涌动的万顷涛声。白云山上的云,的确是白云山的一大景观,在白云山上观云,更让游人神情悠然,有随风踩云而去之感。在这里,感觉山高云低,山巅与松柏好像要直插云雾,云似乎覆盖着天穹。这里的云,真是白云,白得像寒冬覆盖山峦的雪,白得有如丝绒;这里的云,轻得如风,瞬间而过,大片大片如江河的波涛,后浪涌动着前浪。白云与游人不知接近了多少,虚幻中,感觉白云轻轻地抚摸着游人的脸颊而过。此刻,游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白云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白云寺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古人云:“万物静观皆有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身处大自然中,以情观景,山是有生命的,云是活的,与人相通,游人便融入了神与物游、物我合一的境界。

伫立在高高的山巅,在凝望着无休止的白云从天际穿过的同时,还会有一种让游人心动的声音,那就是叶超在民国《固原县志》里写的,“东苍松岭,南松柏峡”,是一望无际的林海,是因风而掀起的阵阵林海波涛。涛声时缓时急,时大时小,如同键盘上弹出有节奏的音乐。

望着疾驰而过的白云,再聆听大小有序的涛声,游人就陶醉了。先贤叶超先生感悟道:“其高高拂烟梢,迎同结响,几疑千山云涌,万壑泉鸣。”是耶?非耶?愿游人们去悠然领悟。

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