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6)
第五个玩牌的人是厨娘的儿子安德烈——自己赢了也好,别人赢了也好,他都不关心,因为他全副精神注意着这种游戏的数字,注意着那不算复杂的原理,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不同的数字呢?它们怎么会算不错?
葛礼夏、阿尼雁、阿辽夏、索尼雅与安德烈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导致他们玩牌的动机不一样,所以不同的需要决定了不同的动机。
哈佛心理学家指出,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就是说,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如果需要不迫切,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
第二,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的刺激,它既包括物质的刺激也包括社会性的刺激。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例如,人处荒岛,很想与人交往,但荒岛缺乏交往的对象(诱因),这种需要就无法转化为动机。
按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欲求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并驱使人选择目标,并进行实现目标的活动,以满足需要。需要满足后,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为何饥肠辘辘时难以自我实现
哈佛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人们对必需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倾向的取舍,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存在着不同的情感倾向,且随之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能满足或者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或褒奖,或喜爱,或积极地支持;反之,则会产生否定的情感,或贬斥,或厌恶,或消极地反对。根本的原因是看其是否符合需要。
当一个人饥饿难忍时,他一心所想的就是如何寻找食物,而不会顾及其他事情。在这个时候,其他需要无论是安全感也罢,爱欲也罢,或争强好胜也罢,都显得无关紧要。然而当他对食物和水的需要已经获得满足之后,该需要就不再位居中心地位而其他方面的需要就可能变得更为重要。这些现象为一个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提供了部分事实依据,该理论就是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他把人类所有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为阶梯状。
1.生理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等的需要。它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这是人在生理需要获得相当程度的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新的要求。这种需要主要是免于生命危险,避免基本的生理需要被剥夺。
3.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在前两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遂成为强烈的动机,即希望归属或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团体,成为群体中一员。爱也是一种归属,包括爱与被爱两个方面。
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和社会尊重。这种需要若得到满足,就会感受到自信、价值和能力,反之,则会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才赋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用马斯洛的话来概括就是: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
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例如,当一个人饥肠辘辘,或为自己的安全而感到恐惧时,他是不会追求归属或爱的需要的。因此,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得较晚。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与水分,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看到了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的区别,要满足高级需要,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但他并没有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他认识到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地得到满足就可以了。他还认识到,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为实现理想和事业胜利,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生命的人,是不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同样,一些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忍受着低级需要的缺失,过着贫穷和困苦的生活,以此来实现他们更完善的潜能。
此外,个体对需要的追求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有人对自尊的需要超过了对爱的需要和归属需要。他们只有在感到非常自信并觉得有价值时,才会追求爱与归属的需要。
一心想考好成绩却偏偏发挥失常
动机除了具有激活和维持行为的功能以外,它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哈佛心理学家认为,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学生为了不愿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优秀人物的影响下,希望学好本领,将来有一番作为;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散步,有的去划船等。
哈佛专家同时指出,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动机占主导地位,称主导动机,有些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称从属动机。例如,一个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是学到真才实学,能有所建树,但是,同时他也有成为优等生、实现家人期待的愿望,这些动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的结合,组成个体的动机体系,推动个体的行为。所以,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强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强的学生比成就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成绩也更好。
洛厄尔曾选择两组成就动机强弱不同、其他条件差不多的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实验比较他们的学习效率。实验任务是要求他们将一些打乱了的字母组成单词,如将字母w、t、s和e组成单词west等。结果表明,成就动机较强的学生在这种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进步较快;成就动机弱的学生则没有明显的进步。
学习成绩的好坏有激发或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成绩好,满足了原有的学习需要,可以促进学习动机的增强;学习成绩差,原有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使学习动机受到削弱。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动机太强,急于求成,反而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学习效率降低。在考试时动机过强的学生,一心想考出好成绩,但临场发挥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过于担心考不好,结果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出真正的水平,甚至不及格,这便是动机过强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典型例子。所以说,为了使行为效率提高,就应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而应使其处于最佳水平。当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行为效率。
哈佛心理学家讲,各种活动都有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会因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R.M &; Dodson.J.D,1908)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另外,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还会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进行同样难度的学习活动,对有些人来说,动机强度的最佳点比较高,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动机强度的最佳点可能要低一些。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动机强度,使其达到最佳水平,这样才能使工作效率最高,也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抢得火把的山匪为何没有走出山洞
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这里的效果是指社会效果。一般说来,良好的动机应该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哈佛心理学家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统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一个孩子想帮父母收拾一下屋子,但是不小心打碎了窗户上的玻璃或是撞碎了桌上的花瓶。从动机讲无可非议,却产生了不好的效果。因此,好的动机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效果。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商人遇到了劫匪,劫匪把他赶到山洞里,并抢了他的钱,结果两人都在山洞里迷了路。
之后,两个人开始寻找洞的出口。在他们追逐时,并未细察,其实这个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于洞内,宛如身处一个地下迷宫。这时,劫匪又转回身来,商人想:“这下完了,看来这个劫匪还是要杀人灭口。”没想到,劫匪只是拿走了商人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
劫匪很庆幸,他点燃火把,就像点燃了生命之光。劫匪借着火把的亮光在山洞里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可以看清脚下的石头,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脚下的石头绊倒。但是,劫匪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山洞。为了避免在原路上重复,他把抢得的钱每隔一段路放一张,终于,所有的钱一张一张地都放完了,他多希望在他的路上再也不要看到它们。可是,他就是走不出这个山洞。最后,他终于绝望了,并因力竭而死在了洞里。
商人因为失去了火把,没有了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会碰壁,不时被石头绊倒,鼻子被擦破了、脸被摔肿了。但是,正是因为他一直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折射进来的微弱的光亮。于是他迎着这一束微弱的光摸索着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数日后,这个商人带了随从及火把、路标,再次走进了这个山洞,发现了劫匪的尸体,也看到了那一张张作为路标的钱,其中有的钱距离洞口并不远。
劫匪抢钱,目的在于过上不劳而获的好日子。正是这钱,使他进入了虎口一般的山洞。劫匪抢了钱财之后,返回身去抢火把,目的在于走出山洞,保全性命。可正是火把的光亮,倒使劫匪失了性命。劫匪的动机总是和目的不一致,每一次想法总以相反的结果出现。
上面我们讲了,不良动机导致结果变化的动机效果不一致,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善良动机导致美好结局的动机效果不一致情况。
很多年以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但客房已满,服务生一脸无奈,但服务生看着两个老人可怜的样子,同情顿生,于是把自己的住房让给了老人。
第二天一大早,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的时候,那位服务生婉言拒绝了老先生,说:“我的房间是免费给你们住的,我昨天晚上在这里已经取得了额外的钟点费,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这里面了。”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年轻的服务生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这对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一个笑话。
又过了几年,服务生突然接到老先生的来信,并要他去曼哈顿,给他一个旅馆,服务生如约而至。老先生果真给了他一个旅馆,这家饭店就是美国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这个年轻的服务生就是该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乔治·伯特。乔治·伯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小小的善心换来的竟是一生的辉煌事业。
小伙子留老夫妇住宿,当时的动机只有一个,即帮人于危难之中。而面对老先生要付住房费时,就会有两个动机,一是收钱,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另一个是婉言拒收,塑造自己的人格。
小伙子用自己的善良动机打动了老夫妇,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伙子的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但这样的不一致带来了极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