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点美丽诗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秋冬之韵(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刘禹锡《秋词》其一

秋词 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1,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

1.寂寥:寂寞萧条。

2.碧霄:碧绿的云霄,也就是天空。

从古至今,人们提到秋天总是悲凉和寂寞,但是要我说秋天比春天还好呢。你看那仙鹤高高地飞在云上,我的诗意都被它们带上了云霄。

【乐观之美】

自从屈原之后的宋玉悲秋以来,诗人都觉得秋天是一个凋零、衰败的季节,常有悲秋的诗作问世。但是刘禹锡却不同以往的人,他要说秋天比春天更好,其实也没有特别地说明秋天怎么个好法,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只仙鹤就能让他高兴起来,因为刘禹锡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他的头脑中不是凋落的黄叶,而是一个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天空。这样的心胸宽度,怎么会为了自然的更迭而悲悲戚戚呢。

【写作指导】

刘禹锡是一个喜欢独树一帜的人,众人都说的,他偏不说,众人都怕的,他有偏爱说。他在年老体迈的时候,曾与白居易相约登高塔,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以此为乐。因此,刘禹锡就成了晚唐一个别具一格的诗人,留下了像《陋室铭》这样的好文章和好诗句。将自己的性格贯穿到文章当中,让人读来如见其人,这样的写作才是在用生命写作。

【智慧点拨】

很多自信的人都是幸运儿,而且越是幸运,越能助长一个人的信心。刘禹锡不是这样的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春风得意的他突然被贬黜,一般人肯定会长吁短叹,为自己的命运多舛而伤心,刘禹锡照样写诗做赋,而且还比以往潇洒。因为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能说明一个人的内心是否坚强,是否为外物左右。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能看淡一时的失意,坚信人生的美好在于自己。

体味生活的真意王维《山居秋暝1》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2,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3,王孙自可留4。

1.秋暝:秋天的傍晚。暝:日落,黄昏。

2.竹喧:指竹林间的喧笑声。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歇:春天的花草都已开过凋谢。

4.王孙:指诗人自己。

一场秋雨过后,原本人迹罕至的深山分外凉爽,傍晚时秋意更浓。夜空中,皎洁的明月透过松枝洒向大地,清澈的泉水从石上悄悄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喧闹,那是洗衣姑娘们收工回家的笑声;水面上荷叶频频摇动,一艘渔船划破了荷塘月色。春花春草都已开罢凋零,我且留在山中,欣赏秋景的美吧。

【禅意之美】

王维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个画家。人说他的诗是“诗中有画”,他的画则是“画中有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短诗勾勒出了秋天的黄昏,有明月、松林、清泉、溪石,组合而成了一副别具禅意的山水田园画。也展现出了诗人宁静的内心和悟禅的境界。只有真正敏锐而深刻的人,才能捕捉到大自然这样一个美好的瞬间。

【写作指导】

写诗的手法和作文的手法一样,不外乎对比、比喻、夸张等等手法。但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不同的景色又该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了。这首诗中也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静的是明月松间、清泉石上,动的是竹喧浣女、莲动渔舟。但是从整体上来讲,这动中还是有一股恬静的力量,整首诗的已经还是平和的。动静相宜,但也要有所侧重。

【智慧点拨】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是住在深山中,耐不住寂寞的人只会觉得百无聊奈,现代人没有了互联网、手机和游戏,更是像没头的苍蝇;但是王维却看出了乡下生活的美好,因为他心中本有一副美好的眼镜,透过这副眼镜看世界,世界也是美好的。不要抱怨我们没有遇到风景,先想一想自己是否用心去体会了。

思念是相互的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邱员外1

韦应物

怀君属2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3应未眠。

1.邱员外:指丘丹,当时隐居临平山,与韦应物常有唱和。

2.属(zhǔ):适逢。

3.幽人:隐居之人。

在这悲凉的秋夜怀念起您,我独自散步咏叹凉爽的秋天。空山寂静得能听到松子落地的声音,料想您也在思友而难以成眠吧。

【空灵之美】

在一个清雅的秋夜思念一位雅士,当是人生中美妙的一刻。在韦应物的这首诗中,他将这美妙的一刻放在秋夜中,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我们似乎也听到空山中一颗松子落地、滚动、的声音,能够感觉在松针上有多么松软舒适……想到这里,不仅猜着朋友正在做什么事情,料想他也能听到这大自然中神奇的一声,也在因为思念我而无眠吧。寂静中有动景,思念中有欢愉,这就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写作指导】

李白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里韦应物也自信,朋友应该同样在想念他。这种写法是在认定作者与对象之间的默契,虽然我们不能肯定青山是不是喜欢李白,邱员外是不是在思念韦应物,但读到这样的句子时,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愉快、乐观的心境。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替别人“做主”,猜想他们该如何应对我们假设的情况。

【智慧点拨】

朋友之间可以相互陪伴,也能相互激励。古代很多佳作都是朋友之间相互联络感情、交流思想的时候产生的,朋友的水平越高,我们能体会到的交流乐趣也就越大。生活中你是否只关心了自己的玩伴?有时候交上几个与众不同的“深度朋友”,或许能激发你的潜力,取得连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成就。

风霜让生命更坚强杜牧《山行》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1石径斜2,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3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2.径:小路,斜:读xiá

3.坐:因为;由于。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往山上走了很远,没有想到在白云缭绕的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我太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了,被霜冻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霜叶之美】

试想在一个深秋的早晨,出门看见的尽是打了霜的落叶,狼狈地铺满了小路。天气的凉意已经让人忍不住搓手跺脚了,这时还要去远足,看一看深山的景色。原本没有做什么打算,没有想到看到了火红的霜叶,在寒风中怒放,简直比春天的花更热烈,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惊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作指导】

杜牧的《山行》像一个亮剑的侠客,原本彬彬有礼,突然寒光一闪亮出宝剑,让人惊诧。山行所见本来最有趣的是枫叶,但他留在了最后,前面做漫不经心的描写,后来提到枫林,“红于二月花”是最高潮,也是结尾处。就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一样,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先藏好自己要说的东西,在平淡之中扭转话锋,在最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不过这种手法比较适合记事的文章。

【智慧点拨】

寒霜是深秋的利器,会将很多娇弱的草木折损,但是枫叶却不害怕风霜,越是在寒冷的时候,它红得越鲜艳。有人称赞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实在是因为他们不畏严寒的品格让人敬佩。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岳飞坚持抗金,这样的英雄也正是拥有菊花和双叶一样高贵的品质,才让后人念念不忘。

有爱的地方才有幸福杜牧《秋夕》

秋夕1

杜牧

银烛2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3扑流萤。

天阶4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秋夕: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2.银烛:白色的蜡烛。

3.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流萤:萤火虫。

4.天阶:天街:即天上的街市,可理解为星云星座。皇宫中的石阶。

空旷的深宫之中,只有烛光和月色冷冷地打在考究的屏风上,一个守夜的宫女轻举罗扇,追赶着飞舞的流萤打发时光。夜色如水,寒意逼人,那玩耍的姑娘停下来,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出神。

【凄凉之美】

七月七日,该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地上的情人也该在这一天重逢。但是在后宫之中,只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生活,寒秋气氛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侯门深似海,出入不由人,正是青春年华的宫女只得扑萤打发时光、排遣愁绪。玩闹倦了坐下,举头一望又是牛郎织女在闪耀,不禁更让人觉得孤独。这样一个孤独的宫女,打发着自己的人生时光,让人读来怜惜。

【写作指导】

编写《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评这首诗:“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意思是说,“卧看”两个字,写的是她看着牛郎织女星出神,我们也就能猜到这个寂寞宫女的心事了。写人写事,并以不一定要完全直白,“他觉得很孤独”、“很伤心”这样的话不灵动,如果写“他听着《高山流水》”,或者是“他瘫坐在地上”,这样的动作就能流露出人物的心境了,而且更加具体,让人可以想象。

【智慧点拨】

古时候的女子一旦得到皇帝的青睐,就会“鸡犬飞升”,因此有很多人正当妙龄,就被送到后宫。但是杜牧笔下的宫女,是这样凄楚可怜,她们就算拿着最美的扇子,用最好的布料缝制衣裳,也不能派遣心中的孤独。幸福与生活的环境好坏关系不大,破陋的茅草房,只要有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就是最好的住处。不要羡慕那些看起来很光鲜的人,也不要因为物质上的得失而忽略了亲人的关爱。

风雪让安宁更珍贵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1远,天寒白屋2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苍山:青山。

2.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不加油漆的木板房也叫白屋。

黄昏日落时,青山看起来更加遥远了。天一冷起来,茅草屋子也就露出了窘境。正在这样的夜里,突然听见门外有狗在叫,不多时,柴门打开,一个人带着满身风雪回来了。

【冲淡之美】

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来字,但其中却包含了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样八个画面,就像小短片一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冬夜的故事。在这密集的布景之中,却有一种冲淡的意境:路途遥远,茅屋贫贱,这是修道士一样的生活;大雪之夜,寒风怒号,这是一个适合休憩的气候。在这样的情境中,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归来的这个人其实就是诗人自己,它可以拍落身上的积雪,享受一段安顿而清苦的时光了。

【写作指导】

一个匆忙赶路的人,远远望见山里面的灯火,到他进入茅屋安顿就寝,这中间有一段时间,足够用来描写沿途所见或者茅屋中的设施,可诗人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走的情节,让诗格外精炼,节奏也更加紧凑。我们都说文章要顺畅,但是平铺直叙有时候就会像流水账,没有设计感。省略掉不重要的部分,剪掉多余的枝叶,这样的文章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现奇峰的新鲜感。

【智慧点拨】

诗人刘长卿先后两次被流放到当时称为“瘴疠之地”的湘楚,他将自己比作同样被流放的屈原,于是写下“独余湘水上,千载闻离骚”的诗句。但是屈原最终是一个悲剧,对于刘长卿来说,他宁愿活下去,活在一个阔远、苍茫、绝寂的背景中,做一个“风雪夜归人”。其实,从古至今,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挣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真正的勇者,选择了追求梦想、勇敢地生活下去。

有思想的人更寂寞柳宗元《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1,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2,独钓寒江雪。

1.飞绝:飞鸟绝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

放眼望去,千重山都看不见一只鸟,万里路上也找不到一个足迹。只有一个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独自坐在江畔垂钓,似乎是在钓江上的雪花。

【孤高之美】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是历来写冬景中的绝唱,因为只有他将寒冬的孤独写到了极致,也只有他将个人精神上的孤高写到了极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万径”凡是目光能够看到的,都囊括在其中;“绝”与“灭”,似乎是断了人所有的念想,走进了一个无声无息的世界中。但是就在这样的安静得可怕的世界里,仔细寻找,却看到这样一幕: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白雪,可是他还要垂钓,而且不是为捕鱼,而是在享受一个人的乐趣,这个蓑笠翁多么坚持,他不在乎寒冷,不在乎孤寂,什么都无所谓,就在这浩渺的白雪世界中自乐。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孤高,是文人骨子里最对抗世俗的代表。

【写作指导】

如果把柳宗元比喻成一个导演,那么他实在极尽远距离地描写寒冬的山水,给观众留下宏大的背景印象之后,他将镜头定格在一个小点上,慢慢拉近,那是一个孤高的渔翁。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交织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风格,也是我们写短文时候不错的模板。大背景,小细节,有大气与精致,也有大境界。

【智慧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