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就是你的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忠于职守,与船同命运

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

船和船员是一个共生体,船的航行,要靠船员的维护和推动。船员要靠船的承载才能够顺利驶向目的地。同样,公司和员工也是一个共生体,公司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靠公司这个平台。公司兴,员工兴;公司衰,员工衰。

员工的身价与企业的兴衰密切相关。员工的身价是和企业的价值密切相关的,就如同交易所里股票的价格与股份公司的盈亏密切相关一样。在一个成功的企业里,一个小职员可能身价3万,当他成长为部门经理时,他可能身价10万,当他成长为副总经理时,身价可能就是50万元了。这是人才自身价值的增长。另一方面,企业价值也会反应在人才的身价上面。当企业很小时,它的一个部门经理可能只值5万元,当企业较强大时,同样一个部门经理可能值10万元,当企业很强大时,同样一个部门经理可能就值100万元了。

某杂志曾经对一百家企业的经营业绩及其高级管理人才的市场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企业的人才的市场价值总是随着企业经营业绩起伏而起伏的。如图2-1所示(所有数字,都是取100家企业的平均数。企业盈利额以千万元为单位,人才的市场价值指的是年薪,以十万元为单位)。

人们通常会认为:能够胜任一个成功企业的部门经理,其能力一定比一个不成功企业的部门经理强。成功企业里的经理人,在社会公众看来,是这个企业的功臣,是经济社会的英雄。相应地,失败企业里的经理人,就成了这个企业的罪人,是经济社会的败军之将。高额的回报只会给英雄。

当你在找工作时,你如果说:“我是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高级经理。”你很自豪,对方也会另眼相看。如果你说你是某个不知名的企业的高级经理,你自己底气不足,对方也会不屑一顾。如果你再说你是某个刚刚倒闭的企业的经理,你就别介绍了,因为对方难免会这样想:一个倒闭企业的人,会有什么本事呢?如果你真有本事,企业就不会倒闭了。这想法固然有些偏激,但这么想是人家的权力。

千万要记住,人才是随企业增值而增值的,随企业贬值而贬值的。韦尔奇为什么成为世界商界的风云人物,因为通用公司是世界商界的风云企业。张瑞敏为什么获得那么多荣誉,是因为海尔非常成功。

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兴衰密切相关。当企业衰落时,一个部门经理可能只能拿到10万,当企业兴盛时,同样一个部门经理可能收入100万!

员工的薪水来源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增加。企业发展壮大了,员工的发展空间自然会跟着变大;企业的利润增长了,员工的利益自然也会随着增长。相反,如果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少,那么企业内部员工的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员工自身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少。

一个企业的兴旺发展靠的是所有员工的努力,企业的兴衰与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员工为企业付出时间和精力,企业一定会给员工带来更好的生活保障。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带动员工发展,才能稳步增强员工的收入,因此,明智的员工都要有这样的意识,企业先赢,个人后赢,这才能实现双赢。

要想拿高薪水,就要忠于企业,积极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发展了,薪水自然水涨船高。

中场时分,人群忽然沸腾了。联想北美大区总裁戴维·斯克穆克走上台,被当众剃了光头。操刀者,正是杨元庆。原来,这是一个赌局的“赌注”。2011年初,戴维和北美大区副总裁、大客户业务负责人托马斯·鲁尼等人一起和杨元庆喝酒聊天。在谈到2011年的销售目标时,众人给出了一个数字。

戴维觉得有点高,但勉强答应了。一旁的杨元庆劝他再加高些:“我会给你重奖,你随便打电话回家问(太太想要什么)吧?”戴维问太太要什么奖,太太答:“一个游泳池。”于是戴维又调高了标准。其实他自己也心存疑虑,毕竟北美市场前两年才刚刚扭亏为盈。他当场打赌:“如果完成,你们随便给我剃光头。”戴维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冒险,2011年联想集团在北美的市场份额增长了2倍,达到了7.5%。

聚光灯下,平时沉默内敛的杨元庆和集团高级副总裁格里·史米斯一起,干脆利落地给戴维剃了一个光头。台下的人们跺脚,高喊,兴奋不已。

有人说:“公司跨了那是领导的事,与我没关系,大不了换个地方。”这是典型的没有责任感的员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用到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应该是:企业兴亡,员工有责。

台湾有位校长叫高震东,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演讲,叫“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在这里,公司员工也应该有这样一个理念:“公司兴亡,我的责任。”

一个公司,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公司兴亡,我的责任”,这样的公司才能有竞争力和凝聚力,并且能够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因为,如果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能主动负责,哪有不兴盛的道理?所以说,每个职员都应该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无论哪个企业,与员工之间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他们之间共谋发展,同时也共享利益。因此,员工必须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且能够为企业实现目标而努力;同时,企业也应该把员工的各种权益和他们应该得到的各种利益维护好。这样,企业才能够兴旺发达,员工的利益也才能够得到保障,员工和企业之间就能做到“双爱、双赢”,企业不断成长,员工的薪水自然会水涨船高!

同舟共济,驶向彼岸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提倡一种“同舟共济”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船”文化。将“公司”与“船”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延伸出主人翁精神、事业心、忠诚、责任、激情、团队意识等现代企业所必需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这也是我们将公司之船这一思想作为本书的核心理念之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航程——在风平浪静,或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艘船载着你和其他一些同道的人执著地前行。作为这艘船上的一员,船的命运就是你的未来,船的方向亦是你的人生。船在水面上且浮且沉,需要每个人的操纵与掌控;船在风浪里且进且退,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同舟共济,一起驶向成功的彼岸。

从你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你的命运从此就和公司这艘船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公司是承载员工事业的船,而员工则是推动公司不断前行的水手,让船乘风破浪、安全前行,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

2013年11月11日,淘宝的日成交金额超过350亿,这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谁有想到打造阿里巴巴这个商业航母的团队曾经一起风雨飘摇、顽强支撑的故事。

1999年3月,给当时的外经贸部打工的马云决定回到杭州重新创业。

回去时,当初从杭州跟到北京的6个人一个不少,加上其他人一共18个人。当时马云只给他们3天时间考虑,回去的条件是每月只有500元工资,在加拿大MBA毕业的也一视同仁。而这些人在外经贸部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与此同时,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好在招兵买马,但他们都跟着马云回到了杭州,大家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凑了50万元,开始创办阿里巴巴网站。

当时,他们没有办公室,就在马云家办公,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埋头苦干,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

苦到尽头了,甜头终于来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为了这一天,有人等待了12年,有人等待了8年,还有很多人没有等到这一天。

阿里巴巴创业时,天下IT精英蜂拥而至。其中不少人是为了阿里巴巴的上市,但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们或是在阿里巴巴的冬天逃走了,或是在阿里巴巴大裁员时被裁掉了。

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以及阿里巴巴团队中的骨干,他们不是为了上市、为了股份而来的,他们是为了“做一家伟大的公司”的理想欣然而至。刚开始的18个人中,有做到总裁级的孙彤宇,也有还是经理的麻长炜,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阿里巴巴流失。

当年跟着马云艰苦拼杀的阿里巴巴创业者们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回报。在创业初期,马云给他们的允诺是:“阿里巴巴一旦成为上市公司,我们每一个人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都会得到回报。”马云当年的允诺超值兑现了,但别忘了马云当年最先给他们的允诺是“一天12个小时的苦活、不到2000元的低工资、苦难、屈辱和不被理解”。

如果没有阿里巴巴的完美团队,相信阿里巴巴的今天绝对不会如此美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整个团队的不离不弃、团结合作成就了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的壮大也成就了员工。

只有与公司同患难,才可能与公司同成长。最令人陶醉的成就,是与公司一起同舟共济、历经艰难取得的成就。如果你能敬业负责,与公司一起同舟共济,那么你得到的回报必定丰厚无比。

1、公司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能后退。

公司遇到危机就辞职不干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公司发展好的时候,很多人趋之若鹜;公司一旦不行了,那些平日里口口声声“忠诚”的人却纷纷离去。这样的员工只能与公司同享乐,却无法与公司共患难。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技能的人,而是缺少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无数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这样的人,但是,许多员工似乎从没有视公司的生存为自己的责任,一旦公司出现危机,这些人心里永远只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跳下这艘漏水的船,而不会想着如何去抢救和保护它。这样的人也许能够谋取一份可以生存的工作,但永远也难以取得大的成就。

2、在公司危难时伸出援手。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实现成长的机会,因此我们有义务在公司危难时伸出援手,更何况帮助公司就是帮助自己,公司发展了,我们自然会得到发展。当公司面临种种艰难的考验时,身为其中的一员,我们也都在接受各种不同的考验。如果我们能够经受住最艰难的考验,能够在危急时刻与公司并肩奋斗,那么我们才能与公司携手共进,才能成为在公司中成长最快的员工,无论是在思想素质上,还是在业务能力上,我们都能获得成长。

3、维护和建设公司这个平台

只有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公司里生存的员工才会得到发展。因此,员工应该树立维护和建设公司这个平台的意识,只有这个平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的兴衰不仅和公司里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受到在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

企业和员工是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该负起责任,与公司共命运,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把小事情当成大事业来做。只有这样,公司这艘船才能载着每个员工驶向成功的彼岸。

那些比较知名的公司,如IBM、海尔、华为、联通,它们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陷入困境,每一次困境都如同一把筛子,把那些急功近利的、目光短浅的员工筛走,留下的都是有责任心、能同甘共苦的精英。

与公司一起乘风破浪,与公司共命运,既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是一个员工成长的必要条件。商业社会到处充满了竞争,充满了变化,员工必须站在公司的角度,与公司一起完成成长过程中的痛苦蜕变。只有与公司同甘共苦,共同经历风雨,把个人前途与公司未来紧密相连的员工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

把自己绑在船桅上: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的大英雄,以智慧和口才著称。后来,他被迫率领希腊军队参加了特洛伊战争,并凭借着聪明才智攻破了特洛伊城——著名的木马计便是他想出来的。在返回伊塔刻的途中,他所率领的队伍和大部队因为风暴走失了,又遭遇了独眼巨人的迫害、女巫喀尔刻的诅咒。聪明而又勇敢的奥德修斯一一化解了这些难题。后来,他们又碰到半人半鸟的海妖赛壬,他们用歌声迷惑水手。就在这个时候,奥德修斯再次挺身而出,用他的聪明才智战胜了这一切。他让水手们用蜡封住耳朵,继续划船,而把依然能听到歌声的自己绑在桅杆上……最后,奥德修斯被仙女卡莉普索救了,并在7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与家人团聚。

奥德修斯虽然是个神话人物,但他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勇敢与担当,的确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不少像奥德修斯一样的勇敢者,像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便多次在海上遭遇风暴的时候让水手们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以便更好地观察风暴、帮助船员。在许多危急时刻,一个团队最终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往往也是由于有了他们这些能够挺身而出的人。

你还记得抗洪中感人的情景吗?当堤坝上出现缺口的时候,谁在附近谁就用身体堵上去,因为那是关键时刻,刻不容缓。同样,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意外的事件和棘手的问题,有些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解决,这时候身为公司的一员,你就应当勇敢地挺身而出,把解决难题看成自己的职责。

90年代初,36岁的董明珠辞掉了南京某研究所的工作,来到深圳一家化工厂打工,不久后又来到珠海。彼时的格力远没有今天壮观,还是一个叫“海利”的空调小厂,技术水平落后市场10年,空调年产量2万台,年收入2000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难以要回的债款。她主动要去做业务员。

董明珠给自己下了一个狠任务,就是务必追回这笔款。之后的40多天里,她经受了各种白眼和欺骗,硬着头皮试过各种方法,最终追回了这笔本不是她的责任的债务。

两年之后,所负责的安徽地区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全公司总收入八分之一。而在竞争激烈的南京,她在冬天签下了一张200万元的空调单子,一年内个人销售额升至3650万元。随后,董明珠成为经营部部长部长、销售经理、总裁。

从销售人员,主动承担责任为企业追债,到市场部经理为企业提升销售业绩,到公司总经理,努力提升格力的市场份额。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谈到成功心得时指出,学会对企业、对他人负责,同时具有拼搏与奉献精神,具备这样的素质后,在任何岗位都可以做得很成功。

正如董明珠自己所说,“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小部分人忘我付出,才能成就大部分人的事业。”格力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辉煌,与董明珠在内的这样的一部分格力人是分不开的。

作为公司船的主人,面对问题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帮助自己的老板或上司排忧解难,而不应当置身事外。只有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员工,才是对企业帮助最大的人。

当老板被公司事务缠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作为他的下属,应该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为其分忧解难。特别是在老板遇到难题、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优秀的员工应该像江湖豪杰那样主动站出来,施以援手,而不能像平庸者那样袖手旁观。

当产品打不开销路时,你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联系销售渠道;当老板需要某一方面的人才时,你积极帮助老板物色、推荐人才;当公司发展遇到困境时,你不妨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老板决策打开思路,提供方法;当老板忙不过来时,你可以主动承担一部分工作,让老板处理特殊事件等。

敢于担当就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胆魄,在危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挑重担、担重任,不能逃避责任。应勤思考、勇开拓,不能因循守旧。

敢于担当就要有“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果敢作风,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工作中,我们往往会碰上错综复杂的局面,特别是在无法预见结果而且决策的后果需要自己付出一定代价时,要敢于拍板、敢下决心、敢作决策。一旦出现问题和事故时,要敢于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挽回困局。

敢于担当就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在利益面前敢抓敢管、敢作牺牲。一事当前,不要让功名萦于心,私利计于前,不要为了一己私利、一官半职,拈轻怕重,偷奸耍滑,见了困难就让,见了好处就抢,甚至损人利己,与民争利。

这是我的船:工作不分份内外

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仅仅做好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一家企业中,除了每个员工要各自完成的职责外,总是还有一些没有人做或者有些人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尽管大家都各有分工,但总有些工作的空白地带没有具体到哪一个人,而这些工作就需要员工自动自发地去做。

可以说,工作是无“疆界”的,不分分内分外。优秀的员工总是与企业同舟共济,竭尽全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而不去计较是否是分内的事,也不会把“不关我的事”挂在嘴上。

世界著名的酒店希尔顿,把饭店酒吧分为四个区,每个区仅有两名服务员负责。要使酒吧提供的服务能够准确、及时、到位,最重要的就是补位。

在这里,主要分为三重补位。一是两名服务员在各自的服务责任区域内相互补位,勤巡视、勤观察、勤走动;二是两名服务员中有一名服务员需要兼顾周围其他区域内的服务,以弥补临近区域可能因忙碌而出现的疏漏。同时,对熟客、老顾客,更是跳出区域界限,每隔一会就主动过去打招呼,听意见,征询需要什么服务;三是领班、主管和部门经理等各级管理者的补位。管理者主要从事现场管理,他们的具体岗位并不确定,但是也必须对现场服务及时补位。问题绝不暴露在客人面前,而是由管理者无声无息抢先补位,先满足客人的需要。事后,在班前会和班后会(各10分钟时间)上找出症结,予以解决。

作为企业的成员,要树立“这就是我的船”的思想,养成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成功之路:“通向最高管理层的最迅捷的途径,是主动承担别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并在其中展示你出众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人认为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完成了就行,至于其他的都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私的,团队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团队好了,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受益。团队中的分工是为了成员能够各司其职,让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地发挥出来,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之间都毫无联系。

相反,分工让每个人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同的工作步骤之间紧密相连,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意味着整个商品都会出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有的事情都与“我”相关,而不是“不关我的事”。

一天,已是晚上7点多钟,烧结公司专业从事皮带硫化的副主任盛作争同志在烧结公司参加抢修工作刚回家,连口水还没来得及喝,就接到烧结公司领导的电话,叫他立即回厂,协助物流中心抢修皮带。

盛作争同志放下电话立即打车来到物流中心抢修皮带现场,同时还叫来了另一位专业硫化工张衍旭同志。他们来到现场经过了解,这是一条专业给银钢炼铁供应原料的皮带,全长450m,烧毁的长度约为90m。如果全部更换将

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可能因延长抢修时间耽误供料,为了保证生产,只能临时简单处理,搭按皮带,重新安排时间进行硫化。

该皮带隶属物流中心,却处于焦化厂汽车受料槽下方,且距地约6m多深,给维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于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皮带机接触比较少,缺乏对皮带抢修的经验,此时盛作争同志临时客串起了现场指挥并准确测量计算出皮带的长度,在现场物流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了5个多小时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皮带临时处理完毕。

在整个工作中,由于灭火的原因,抢修现场地面到处是水,到处是灰,他们的工作鞋、裤脚全粘满了水和稀泥,脸上布满了灰尘,他们全然不顾,一心只想着早点完成任务,不耽误给炼铁供料,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术得到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他们工作完成后连脸都没有洗就回家了,此时已是下半夜1点多钟。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公司安排的另外硫化工作点,和银钢炼铁公司的硫化工一起完成了皮带的硫化工作。

像盛作争这样的员工,在任何一个企业都大有人在,但更多的人需要学习他在工作中的积极态度。为了能积极主动地工作,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主动自发地寻找该做的事情。不要消极地等候别人的指令。主动自发地去寻找该做的事情。

1、不等待命令

如果你习惯于“等待命令”,首先,就会从思想上缺乏工作积极性而降低工作效率;其次,你还会养成只做你喜欢的工作的习惯。一个人一旦被这些不良思想左右,他就很难要求自己主动去做事。即使是被交代甚至是一再交代的工作,他也会想方设法拖延、敷衍。事实表明,“等待命令”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平庸的结局。

2、工作时不要闲下来

工作中不让自己闲下来,主动找点事做,你就能更加完善自己,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优秀的员工每当完成一项工作时,总去翻工作日记,问自己是否所有的目标都已达到?有什么项目需要加上去?还需要向别人学习什么,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扩大和充实?总之在任何闲暇的时候主动出击,你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3、是主动满足周围的人对你工作的期望。

想方设法推进那些对你和你的领导有着重要意义的事情发生。为你的领导带去好的解决措施,而不是林林总总的问题。在提出计划的同时,为工作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将它们付诸实行。不用领导一连串的提示或你不断的请求,主动自发地把事情做好。在领会你身边的人的需要上,领先他人一步,判定客户的要求,主动予以协助。

4、主动承担别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

这种态度能够分担团队的困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为团队做更多的事情,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那些愿意主动去做一些份外工作的人,常人看起来似乎吃了大亏,但悉数起来,最后成功的往往就是这些人最多。因为你只有愿意主动去做份外的工作,才能在实践中学到更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拥有更多的表演舞台,才能走向更高的职业层面。

船长,与船共存亡

公司就像一条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每个人和公司是生死与共的关系。公司如果在风浪中倾倒了,不仅老板要受损失,员工也要受损失,所以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位老板曾这样形象地说:“员工和我们走到了同一条船上,大家都一起担负着与船共存亡的责任。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上了同一条船,就好像桃园三结义一样,那就可能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了。因此,如果我们的员工与舵手齐心合力,向一个方向划,哪里漏了我们赶快补,我想我们就能够绕过险滩暗礁,驶向光明的彼岸。”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象,当船出现了问题以后,乘客们多是慌慌张张地逃生。而船上的工作人员呢,从船长到水手,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种救生工作,或是发SOS求救信号,或是放救生艇、救生筏,或是指挥各方营救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当能够实施的措施都用完了之后,船长则整理好自己的制服,回到他的办公室,与其他誓死恪守自己岗位的船员们,安静地选择了与泰坦尼克号同生死、共命运!真实的世界也有这样一幕:

2011年7月10日,一艘名叫“布加尔”号的客船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境内的伏尔加河段沉没。13日,俄罗斯媒体曝出了更多沉船事件的内幕:“布加尔”号船长亚历山大为了拼死挽救即将沉没的客船,泳技高超的他毅然放弃穿救生衣跳河逃生机会,至死手里仍抓着船舵!

据伏尔加河地区紧急事务部负责人伊戈尔·潘辛介绍,潜水员击碎了全封闭的驾驶舱玻璃后,发现了船长亚历山大的遗体。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手里还死死抓着船舵。而在驾驶舱后面船舱发现的众多乘客的遗体身上,发现近半数人都穿上了救生衣,可惜由于船体在顷刻之间沉没,他们甚至连逃出船舱都来不及。

然而船长亚历山大却连救生衣都没有穿,显然他压根没有逃生的准备,视死如归。

“布加尔”号于1955年在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建造,船龄高达56岁,由于年久失修,机械故障不断。船长亚历山大曾数次打报告,请求负责经营的旅游公司拨款维修,可是经费却迟迟拨不下来。

据亚历山大的前妻塔特亚娜介绍:“过去几年中,亚历山大多次自己垫钱,前后花费了35万卢布(约合8万元人民币)修理客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想过逃跑。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原本可以逃生的,他的游泳技术棒极了。

1、绝不逃避责任

只要有一线的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绝不轻言放弃,这就是公司需要的责任精神。心怀责任,在危难时刻和公司坚守在一起,只有恪守这个准则的员工才能被老板认可,才能赢得老板的信任与尊重,才能获得事业与人生的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逃避责任而选择另一份工作,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勇敢去面对它们,在战胜痛苦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成就感。

2、要有承担意识

华为总裁任正非:什么人会对工作无所谓?就是那些;没有感恩思想和人生抱负的人,没有主体承担意识的人,没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他们既想继续在这个企业浑水摸鱼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又想轻轻松松换来收益的人。

3、把职业当做事业

土光敏夫在担任东芝株式会社社长时对员工的要求很高,他认为: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能够因为事业的价值聚集在一起的才能真正把事业做大,即使企业面临困境时,这些人也会和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而那些因为工资才来的人,只是看重企业的福利和待遇,并不是企业本身对他有吸引力,如果有一天,公司出现困难,他们肯定会拍拍屁股走人,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公司已经不能再给予他们了。他们自然会到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满足的企业,但绝不是现在的企业。

现在,职场中的工作机会虽然相对多了,但如果没有与公司共发展、同进步的思想,也很难做出什么成就来;如果出于职业道德和职业需求,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与公司同舟共济,真心付出,就能在事业的道路上有所收获,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