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蔡元培
【大师素描】
他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在学识上,他曾是清朝的进士,国学的“通儒”;在为人上,他胸怀坦荡无垠、待人谦和宽仁。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倡导美育等等办学思想为中国的教育迎来了新生。他是一位民主革命家,一生为中国的民主自由进程奋斗不已。他给人的印象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博大,学识博大、心胸博大、视野博大、人生博大……正是他的博大,成就了百年北大、成就了新文化运动、成就了中国的现代教育、成就了万千国之栋梁。
他就是蔡元培,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这里,我们将感受的是他博大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和博大的人生;倾听的是他经典到无与伦比的学习智慧;领略的是他高山苍苍、河水泱泱般宽宏的为人风骨;聆听的是他一生教育思想中最富含启发和哲理的话语。
第一章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人生三步曲
聆听蔡元培先生的人生三部曲,你将如同置身于塞外的草原,欣赏到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美丽图画;
回味蔡元培先生的人生三部曲,你将如同浸泡在日本的温泉,感受到一股由内而外的舒畅和神清气爽;
感悟蔡元培先生的人生三部曲,你将如同攀登上珠穆朗玛峰,放眼于四周而深感山高人为峰的自豪。
大视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有一位穷苦的牧羊人,他的妻子在几年前离他而去,留下两个很小的孩子给他。他没有土地,只能靠给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艰苦。
一天,他和他的两个孩子在山坡上放羊的时候,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顶飞过,消失在天边。小孩子总是好奇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大雁要飞到哪里去?”
“他们要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牧羊人回答说。
“如果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样我们就能飞到天堂上看我们的妈妈了,她一个人在那里一定很孤单,她肯定想我们了。”大儿子说。
儿子的话让牧羊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短暂的沉默后,牧羊人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有飞翔的信念,我相信你们肯定能飞到天堂见到你们的妈妈。”
“我们现在就有这样的信念,我们现在就要飞起来,我现在就想去看看妈妈。”两个儿子伸开手臂试了试,但他们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看了看父亲,很明显,他们在怀疑父亲所说的话。
牧羊人说:“我可以试给你们看。”于是张开双臂,但是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也没有飞起来。“我想肯定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能飞起来。”
父亲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兄弟两人的心中,为了能飞到天堂去见自己的妈妈,从此飞起来的梦想就深深地扎根在这两兄弟的心中。后来他们开始致力于飞翔的研究。在他们研究和试验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吃了很多苦,也饱尝了无数次失败,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小时候的梦想。当别人认为他们俩是痴人说梦时,他们一笑置之。后来,他们终于飞上了天空,他们就是莱特兄弟——飞机的发明者。
人没有翅膀也能飞起来,在而今有飞机的时代大家都深信不疑。然而在没有飞机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那是痴人说梦。但莱特兄弟他们有独特的视野,他们看到了“飞不起来的人”所不曾看到的东西。正如中央电视台一句很经典的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颗“飞到天堂见妈妈”的心,让莱特兄弟拥有了蓝天这个舞台。
莱特兄弟飞到天上去的梦想都么博大,在旁人都认为那是天方夜谭的时候,他们的视野又是多么恢宏远大。青少年时期,是树立理想,播撒信念的关键时期。每个青少年朋友都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以一种博大的视野来确定前进的目标和方向,那么未来才能与众不同,才能有巨大成功的可能。
在我们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有一个有着博大视野的人。他八股文写的很好,所以考上了清朝的进士;当了官后,他又先后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拉丁语等七门语言,以便直接阅读原著,了解世界;他41岁时还去德国留学,靠编书和做家教谋生。他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他死后,周恩来总理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毛泽东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出了他是谁,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不但催生了我国最著名的学府北京大学,更影响了以后我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虽然,蔡元培先生没有说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但是,他将这句话以一种更为独特的方式加以诠释,来告诫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有宽阔的人生舞台。
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为了鼓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开阔恢宏的视野。他倡导学生丢掉读书做官的思想,树立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的信念;他号召学生们“去运动场、去结社、去办刊物、去研究室、去雄辩、去开展一切有益身心的活动”,正是在他的号召下,才有了现在大学生社团的雏形;他主张学习要“中西融合,兼容并包”,正是在这种大视野的推动下,他自己成为一个学者眼中的“通儒”,也促使北大培养了数以千万学贯中西的栋梁之才……
古人们曾说:眼睛能看到多远,你才能走多远,目光能看到多长远,事业才能有多长远。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很多东西都尚未确定的时期,如果仅仅把视野局限在自己周围的小小天地,那么可能你一生都走不出这块天地。如果你把自己将来的视野放之于世界,正如李宁品牌的广告词所说:一切皆有可能,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时代骄子。但是如果你没有一种大视野,没有一颗大“野心”,你人生的舞台将很可能小到——想跳支芭蕾舞而旋转不开的狭小境地。
大胸襟:放大镜看人优点,显微镜看人缺点
在现实的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人因为一些磕磕碰碰便和他人吵架斗嘴,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很多青少年朋友甚至认为,对于别人的冒犯就应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他们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丁点侵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把别人身上的缺点无限扩大,动不动就会责怪他人。对于别人身上的优点呢?则以“这有什么了不起”来加以嗤之以鼻。这种现象其实是非常可悲的。因为当一个人以刻薄小气的胸襟为人处世时,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一个用“显微镜看人优点,放大镜看人缺点”的人,绝对不会获得美好的友谊和得到别人的帮助。
我们的古语说:“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他的身边便会集结大群知心朋友。大度,表现为对他人、对朋友能“求同存异”,不以自己的个人观点和爱好来要求别人。除此之外,大度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当朋友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记前嫌,一如既往。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才是正确的道理。也只有以这种“放大镜看人优点,显微镜看人缺点”的心态,才能有宽广的大胸襟,才能取得别人的敬重和成功。
蔡元培先生就是一个有着大胸襟的人。在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有这么两个“另类”的教授。一个是“持复辟论者”和“主张一夫多妻制”的辜鸿铭。辜鸿铭当时应蔡元培先生之请来讲授英国文学。辜鸿铭的学问十分宽广而驳杂,他上课时,竟带一童仆为之装烟倒茶,他自己呢?则是“一会吸烟,一会喝茶”,学生焦急地等着他上课,他一点也不管,“摆架子,玩臭格”成了当时一些北大学生对辜鸿铭的印象。很快,就有人把这事反映到蔡元培那儿。然而蔡元培先生并不生气。他对前来反映情况的人解释到:辜鸿铭是通晓中西学问和多种外国语言的难得人才,他上课时展现的陋习固然不好,但这并不会给他的教授工作带来实质性的损害,所以他生活中的这些习惯我们应该宽容不较。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也没有人来告状了,因为辜鸿铭的课堂里挤满了北大的学子。很多学生们为他渊博的知识,学贯中西的见解而折服。辜鸿铭讲课从来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方式更是大受学生欢迎。
另一个人,则是受蔡元培先生的聘请,教《中国古代文学》的刘师培。根据冯友兰、周作人等人回忆,刘师培给学生上课时,“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便谈起来”,且他的“字写得实在可怕,几乎像小孩描红相似,而且不讲笔顺”“所以简直不成字样”,这种情况很快也被一些学生老师反映到蔡元培先生那儿。然而蔡元培先生却微微一笑,说到:刘师培讲课带不带书都一样啊,书都在他脑袋里装着,至于写字不好也没什么大碍啊。后来学生们发现刘师培讲课是“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而且文章没有做不好的。
从蔡元培先生对辜鸿铭和刘师培两位教授的处理方法,我们可见蔡元培先生量用人才的胸怀是何等求实、豁达而又准确。他把对师生个性尊重与宽容发挥到了一种极高明的地步。为了实现改革北大的办学理想,迅速壮大北大实力,他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把尊重人才个性选择与用人所长理智地结合起来。他曾精辟地解释道:“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
正是这种博大的胸襟,才使蔡元培先生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也才使当时的北京大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和许多人都是朋友,其中包括若干被认为是孤僻、不好接近的人。有人很奇怪地问卡耐基,说:“我真搞不懂,你怎么能忍受那些老怪物呢?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一点都不一样。”卡耐基回答道:“他们的本性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细节上难以一致罢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戴着放大镜去看这些细枝末节呢?难道一个不喜欢笑的人,他的过错就比一个受人欢迎的夸夸其谈者更大吗?只要他们是好人,我们不必如此苛求小处。”
青少年朋友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就应该学会以一种大胸襟来对待别人的缺点和过错。学会“容人之长”,因为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学习才能进步;学会“容人之短”,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就只会成为“孤家寡人”;学会“容人之过”,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伟人,都能容人之过。
青少年朋友们,当我们拥有“以放大镜看人优点,以显微镜看人缺点”的大胸襟时,我们便拥有了众多的朋友,拥有了无尽的帮助,也拥有了通向成功的门票。
大人物: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
最近两年来,“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加油好男儿”等娱乐活动如火如荼。成千上万的人参与投票,尤其以青少年居多。
为了支持自己喜爱的选手,很多青少年盲从于组织者的号召,不惜高额话费,因此出现了短信投票的狂潮。
据报载,一位女孩为了支持“超级女声”的选手,用母亲的手机投票,花费了相当于家里两个月生活费的手机通信费。而另一位女生为了到湖南卫视“超级女生”现场去观看比赛,竟然偷走了家里的存折,然后逃课去长沙看比赛,结果钱用的一分不剩后,打电话让爸爸去接她。
在这场比赛的过程中,很多青少年朋友们,对于自己喜爱的选手,他们狂热地追捧,甚至对其短处进行掩饰、美化;而对于不喜欢的选手,则跟从“同志们”指责、批评,甚至谩骂,互揭隐私,反映出种种不冷静、不健康的心态。这是青少年因为心理行为盲从性和肤浅性,缺乏深层独立思考而使自己无法对行为负责的具体体现。
生活中,许多青少年朋友从小到大,从日常生活、交友、学习、报考专业、工作,甚至恋爱,都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和安排,或者盲从周围朋友的选择。他们或者依赖,或者无奈、或者盲目。然而,真正的杰出青少年,应勇敢地自己做出决定,应该有着蔡元培先生所说的: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
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就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那就是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他力倡“尚自然、展个性”,指出“守成法”与“尚自然”、“求划一”与“展个性”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为此,强调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养成自由之意志和独立之人格。正是在他这种教育方法的指导下,才涌现了许许多多具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个性的北大学子。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9年8月,有一位叫李鸣的考生以总分659分的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学。在报考专业一栏中,李鸣填的是生命科学。
李鸣之所以填生命科学,是因为北京大学的潘教授唤醒了他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那是他初中毕业的那一年,李鸣参加全国青少年生命科学夏令营。在那里,他邂逅了北大著名生物学家潘教授,潘教授送给他一本自己的书——《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书的扉页上写着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哪一种物种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了呼吸,就意味着地球又有一段灿烂而不可再现的历史将悄然逝去,我们的子孙也就失去了这份宝贵的自然遗产。让我们用共同的智慧和努力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潘教授的话如同火种般点燃了李鸣对生命科学的热情,激发了李鸣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考上北大生命科学系成了李鸣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
然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傻了!录取他的不是北大生命科学系,而是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原来是他的母亲听说电子计算机是最热门的专业,她知道事先和儿子商量肯定行不通,便偷偷地到教育局修改了档案。这样的打击对李鸣来说是残酷的,它粉碎了李鸣几年来的梦想。绝望的李鸣伤心地大哭了一场,他扔了通知书,一再表态第二年要接着考。一直到临近开学的前几天,李鸣还在坚持己见。面对这种情况,整个家都慌了手脚,最后李鸣的母亲哭着求他去北大报到。李鸣妥协了,他带着一种无可言说的遗憾,来到了北大。
然而,在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求学的过程却成了李鸣从未有过的痛苦经历,他的学习成绩曾一度出现不及格。刚开始李鸣还将希望寄托于转系,然而当他得知北大对转系的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必须都及格时,他再度绝望了。
由于发愤学习,李鸣从二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大有起色,但他还是选择了退学重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想像,他的这个决定对他的父母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震动。但这次李鸣没有妥协,主意已定,他要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再做父母的木偶。一年后,李鸣以某省有史以来高考的最高分——703分,摘取了当年该省高考状元的桂冠,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清华大学。
李鸣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自己以自由的意志来独立思考自己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世界上杰出的大人物们,无一不是有着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人,蔡元培先生不但提倡培养学生这种能力,而他自己也切身实践,他多次辞去官职和公职,游历他国,41岁时还到德国去求学。在别人眼里很不值得,然而正是这种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才促使蔡元培先生成为我国“学界之泰斗,人师之楷模”
青少年时期养成的信念会影响自己的一生,我们唯有养成“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才不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漂浮不定,才能明晰地看出前进的方向,才能朝着成为大人物的目的地不断迈进。
第二章 品味中国教育之父“恒、变、动、勤”的学习四字诀
他被誉之为“中国教育之父”,一生桃李满天下。自然他的教育思想是最为精粹的。面对这样一位教育大师,我们当然最想从他身上挖掘出学习的秘诀。当然,如果我们直接问他,他肯定会责怪我们“舍本逐末”。而这里,我们从他的著作中,终于挖掘出了他的学习的四字诀。一定要仔细品读它哦!因为蔡元培先生说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变”字诀:在学习中一定要“善变”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吴国有一位大将吕蒙,他十几岁就从军打仗,由于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0多岁就升为中郎将。但吕蒙不喜欢读书,常常闹出“张冠李戴”式的笑话。每逢给孙权上书,只能口述,让别人代笔。这样,很多时候就难免词不达意,有的时候甚至弄得孙权哭笑不得。
其实,吕蒙的很多亲朋好友都曾劝诫吕蒙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可是吕蒙总是以强调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学习为理由来搪塞了别人的建议。直到后来因为一次战争情报的汇报出错,导致了吴国军队的惨败后。吕蒙才知道自己不学习的危害,于是开始发奋读书。
后来,吴国军事统帅周瑜病死,鲁肃担任了吴国都督。鲁肃最初瞧不起吕蒙,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看望吕蒙,故意为难他,提出了许多战略上的问题。他原以为吕蒙一问三不知。但出乎意料的是,吕蒙有问必答,且对答如流,特别是如何对付蜀国大将关羽,吕蒙讲了五条应敌之策,讲得很有见地,令鲁肃折服。
鲁肃大为惊喜,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原来认为你只有武略,是个粗莽武夫,今天同你谈话,才知道你是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你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回答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看。”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常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来源。它告诉我们: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我们必须用变化的思维来对待一切事物,否则我们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一样的。必须以“变”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不生搬硬套知识,我们才能学到真知识。就好比解答数学方程式,如果在解方程的时候我们不懂得变通,硬套公式,那么肯定是不会算出答案的。
蔡元培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伦理学史》中,就曾这样写道:“世所谓道德者,非有定实,常因实地而迁移。故曰:‘水行无若用舟,陆行无若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推之于陆,则没世而不行寻常。’”蔡元培先生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绝对不能用僵化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因为掌握了游泳技术,在过河的时候就忘记了可以划船;也不能因为学会了走路,在去别的地方时就忘记了可以坐车。要时刻变通的考虑问题,将这种“变”的思维运用到其他的各个地方,那么在学习生活中,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了。
的确如此,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变”的思维,才能解决遇到的各类难题。因为很多问题,一眼看过去的时候感觉很难,其实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来迷惑我们罢了,如果我们也在自己的思维中,加点“变”的元素,将自己掌握的公式、知识、技巧转变一下,再困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倘若,我们缺少这种“变”的思维转换的话,盲目地生搬硬套,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学习和掌握真正的知识。
有一位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作。他将一篇篇改了又改的文章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社和杂志社。可是,好几年过去了,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
终于在29岁那年,他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寄来的,总编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却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他叫张文举,现在是一位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可见,“变”的思维多么重要,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认识、挖掘自己的潜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善于“变”,我们才不至于虚度了光阴。“变”的思维,在我们高中阶段选择文理科时,则更为重要。比方说,如果你对文科感兴趣,而因为觉得理科重要而埋头扎进理科的学习中,结果你会发现:你付出比别人几倍的努力,而你所做的都是事倍功半的无用功。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10万美元。两次共赔将近30万美元,不仅把自己多年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个精光,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
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新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青少年朋友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思维时刻停留在“变”字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变”应万变。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生活中获得快乐。
“恒”字诀: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许多青少年朋友们以为,学习只是现在在学校里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如果放假了,自己不在学校里面了,就应该充分地享受自己愉快的生活。等到自己成人以后就更不用再努力地学习了,除非为了取得文凭上大学。
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而走出校门后更要学习。因为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的教育思想中,“终身学习”便是其中的一点。他告诫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习要像孔子一样:“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蔡元培先生这样解释孔子的这两句话。他说:孔子的一生都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而且孔子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准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没有感觉的人,有时候连吃饭都忘了。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也忘了。蔡元培先生还进一步说,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因此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会有新的境界。
中国古代曾有“江郎才尽”的故事,警示人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金紫光禄大夫中名叫做江淹的人的故事。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是真有其事,但他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说的那个还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前辈有成就的人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却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来自于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这就是他前半生誉满朝野的根本原因。到了后半生,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需及时行乐了。于是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不求刻苦砥砺了。他自己说他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就属于“随”的劣性。“随”导致他事业心消磨,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学疏才浅,诗文褪色,“绝无美句”,这是必然的结局。
学习必须要持之以恒,因为学习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有大学问的人,往往有着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一点成就面前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可以说,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我们不持之以恒地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将来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邃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是一个持之以恒学习的人。在他求学阶段,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他都把自己关在家中的书房里,翻阅父亲的藏书。
事业有成之后,在《花花公子》杂志上刊登的一次采访中,比尔·盖茨透露说他已不看电视了。他这么做不是因为他不喜欢看,而是那不值得他花费时间。在他的别墅里,盖茨有一间藏书14万多册的大图书馆,而工作之余这里便是他最常呆的地方。比尔·盖茨说他一直翻看《金融家》杂志来关注世界新闻。为了确保最有效地利用时间,他总是在最后一分钟才起身去机场。
为了紧紧跟上新科技发展的速度,盖茨会召集某一科技领域的最出色的专家给他详细讲解技术发展的情况。他把这段时间叫做“学习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他可以对某专题有新的深入了解。在这段时间里,盖茨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的甘露。
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让比尔·盖茨的思维能够紧跟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微软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
青少年朋友们,我们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有所成就,就应当持之以恒的学习。因为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懂得“恒”字的分量、树立持之以恒的学习观念我们才能学到真知,才能不断进步。
“动”字诀:学习和运动绝不能分开
几乎每个青少年朋友们,都曾被劝诫过要多运动,运动对健康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仍有许多青少年不能把观念化为行动。他们宁愿多睡会儿懒觉,多看会儿电视,甚至多做几道数学题,也不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去从事身体锻炼。这是因为他们对运动的重要还没有切身地体会,在他们认为:运动只是强身健体的手段。对他们来说,体育运动是一项任务、一种负担,需要强迫自己去做。
这种看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蔡元培先生就曾经说过: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康强之精神,必寓于康强之身体。尝有抱非常之才,且亦富于春秋,徒以体魄孱弱,力不逮志,奄然与凡庸伍者,甚至或盛年废学,或中道夭逝,尤可悲焉。
蔡元培先生的话告诉我们:身体才是一切学问道德的根本,那些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在强健的体魄中孕育。历史上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早早的在学习的道路上停止了步伐,很多学问很好的人,因为身体不好,早早地去世了,留下很大的遗憾。由此可知,运动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忽略自己的身体,忘记运动,那么即使我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但拖着一具孱弱的身体,那么我们也很难有所作为。所以,在我们努力学习的时候,适当地锻炼自己的身体,才是唯一正确的观点,那些花运动的时间来学习的观点是最愚蠢的。其实,运动不但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而且非常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哈佛女孩”刘亦婷很小就培养了“随时活动”的观念,她甚至从小学直到高中,只要一下课,她就离开教室去做一些体育活动。她的一个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就是跑楼梯。由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刘亦婷不仅有充沛的精力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且还能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女子400米跑的冠军。正因为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她在高三的时候才能顺利通过繁重的托福考试,并且还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运动确实需要花一些时间,但无论如何,比起生病或呆在医院所花的时间要少很多,何况你每天的精力与能量都会十分充沛。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阶段注意科学地锻炼身体,不仅对于体质增强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一生的健康水平也影响深远。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特别重视体育教育的工作。他大力地提倡学生们多运动,而且鼓励学生们成立各种体育锻炼社团,并给予场地和资金的支持。因为蔡元培先生认为:惟有“动”起来,学生们才能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有健康体魄的保障。所以,“动”便成了蔡元培先生学习智慧的一个特别的秘诀。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高剑峰博士,一出生就体弱多病,身体素质远不如一般的孩子。他从5岁起,每天跟随父亲长跑。正是这个从小养成的长跑习惯,使高剑峰的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学习的精力总是很充沛,并且增强了他的自信和毅力,培养了他做事坚持到底、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
高剑峰博士认为,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从小学到大学,真正能让他拿名次的也就是长跑。但是,长跑可以增强体能,促进思维,长跑中培育出的精神力量,对他从东北农村进入沈阳读中学,再从沈阳到上海读大学、读博士,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说:“运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虽然高中的学习生活很忙,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并不觉得运动会浪费时间,相反,运动让我快乐,也让我精神抖擞地投入紧张的复习。正是因为我不断坚持运动,才使自己在高三的繁重复习中,没有因为感冒或者生病而耽误我的学习。后来,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因为平时不注意锻炼,在高考的那两天,竟然病倒了,结果可想而知,影响了她的考试成绩。”
青少年朋友们,要想有个好成绩,就多运动吧!锻炼你的身体,不但不会影响你的学习,而且在给你强健的体魄的同时,会让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勤”字诀:一份辛勤一份才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在学习的时候,因为疲倦而拿一根针来扎自己的大腿的经历啊?答案应该是绝对没有吧。如果真有人这么做的话,很可能他会被人看成疯子。但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名叫苏秦的人,就拿针扎过自己的大腿,来使自己提起精神继续学习。这就是“悬梁刺股”典故的来源。
现在我们生活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中,学习的压力的确也很大,但是绝对不需要那么残酷地对待自己。但是,苏秦那种勤奋的精神使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缺少勤奋养成懒惰的习性,那么我们一辈子就只能庸庸碌碌地度过。即使我们现在拥有很多的财富,掌握广博的知识,如果我们忘记勤奋,忘记拼搏,那么我们终将失去一切,变成一个十分可怜可悲的人。而要是我们勤奋的话,即使我们现在很贫穷,天资很差劲,将来我们也会取得成功。可以说,勤奋对一个人来说,比拥有财富、天资、聪明都要更为重要。
蔡元培先生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这样写到:人之一生,凡德行才能功业名誉财产,及其他一切幸福,未有不勤勉而可坐致者。人生之价值,视其事业而不在年寿。尝有年登期耋,而悉在醉生梦死之中,人皆忘其为寿。亦有中年丧逝,而树立卓然,人转忘其为夭者。是即勤勉与不勤勉之别也。
蔡元培先生的话告诉我们,人这一辈子,道德、品行的养成;才能掌握、事业的成功、名誉的取得、财富的拥有以及其他一切的幸福,都是来源于勤奋。勤奋是一生都不能忘记的,很多人年纪很大,但是要是他懒惰的话,别人也不会因为他年长而尊重他,而很多人因为勤奋拼搏,即使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人们还是会牢记他。可见,勤奋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张海是一位凭借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在回顾自己的中学生活时说:我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英语经常不及格,同学们都说我笨,有时连老师都说我天赋很差。只不过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我不知怎么地竟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自己不该继续混日子,不能让别人继续笑话我。就这样我开始努力地追赶同学。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中考的成绩并不足以使张海进入省重点学校。为了张海的将来,他的父母花了两万多块钱使他进了一所重点中学。由于担心跟不上会被开除,高一上学期张海便疯狂地学习,即使其他人玩的时候他也在学习。除了一些课外活动,他几乎都在学习。那段时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的成绩迅速升到年级前几名。
从此以后,张海不但树立了信心,而且学习起来轻松了很多。但是面对重点中学的高手如云,张海的成绩还不算是最好的,而以当时他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进清华。张海回忆自己那时的情形说:因为自己的懒惰,物理一直是自己的偏科,每次考试总是败在物理上,于是自己开始了专攻物理的行动。从那时开始,张海几乎每天都要做30道物理题。就这样过去了一年,结果在高二的全国物理竞赛中,张海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当时全校物理老师都视这为奇迹,一个物理考试总是不及格的学生,竟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取得全国物理竞赛的第六名好成绩,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后来张海进入了国家集训队,进而被保送进入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张海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勤奋不懈,我们的“先天不足”也会得到转变。以前的弱点,乃至自身的缺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缺少勤奋。一个勤奋的人,即使他身体残疾,天生不足,但是只要他能够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最终他将比那些浅尝辄止、懒惰的人取得更大的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才离不开勤奋就像勤奋离不开天才一样,如果你有着很高的才华,勤奋会让它绽放无限的光彩。如果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
青少年朋友们,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勤一分才。不管我们现在有多么地不足,不管我们现在和别人相比有多么大的差距,只要我们勤奋努力,掌握学习中的“勤”字诀,那么拥有丰富的知识,取得巨大的成功将是迟早的事情。
第三章 感悟伟大教育家德育智慧中的良言箴语
“德育,是我们最不爱关注,甚至最容易被老师忽视的教育。讲道德智慧,又不能让我们考试多考几分。如果说要是品德好,能保送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话,那么我肯定会学学这德育智慧。”也许,你会这么说,而这里,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并不是告诉你要品德好哦!他是要提醒你:不要一不小心成了杂草、蝗虫和牵牛花哦。
别让生命的花园长满坏习惯的杂草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习惯,习惯有好有坏。良好的习惯能使我们呈现出积极的风貌,有利于我们走向成功。不好的坏习惯则使我们呈现出消极的精神风貌,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习惯的养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了,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不要让我们的行为朝着坏习惯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养成了坏的习惯,则要努力地赶走它,因为它的危害实在太大了。
蔡元培先生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就曾经这样写到:习惯者,第二之天性也。其感化性格之力,犹朋友之于人也。其于平日亲炙之事物,不知不觉,浸润其精神,而与之为至密之关系,所谓习与性成者也。故习惯不可不慎。
蔡元培先生的话,告诉我们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种坏的习惯,对人的不利影响,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察觉到它的坏处,可就在不知不觉中,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精神当中,等到它变成我们的一种习性了,那个时候我们想改变它就已经非常之难了。蔡元培先生的话可以说把坏习惯的危害讲述的非常深刻。所以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这个故事,可以说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远古时候,轩辕黄帝要到具茨山去寻找一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良策。出发前,黄帝请了一些很有经验的人做向导和随从。可是,当他们行至襄城郊外时,还是迷了路,绕来绕去总是找不到出路。
黄帝一行正在万分着急的时候,忽然看见空旷的野地里有个牧马的男孩,黄帝就赶快过去问他:“你知道去具茨山的方向吗?”男孩说:“当然知道。”黄帝心中大喜,连忙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什么地方吗?”男孩看了看黄帝说:“知道。我什么都知道。”黄帝见他果然聪明伶俐,于是逗他说:“你的口气真大,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我问问你,如何治理天下,你知道吗?”男孩爽快地回答说:“那有什么难的。”说完男孩却跳上马背要走开。黄帝拉住男孩再问,男孩回答说:“治理天下,与牧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只不过是要把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男孩说完,骑马离去。
黄帝闻听此言,茅塞顿开,连向牧童离去的方向叩头拜谢,然后驱车打道返回。
治理天下需要清除害群之马就可以了。可见害群之马的危害有多么的大。那么同样,如果我们要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须清除掉自己习惯中的“害群之马”——不利于成功的坏习惯因素。蔡元培先生说:“养成习惯则其影响至大,其于善否之间,乌可以不慎乎?第使平日注意于善否之界,而养成其去彼就此之习惯,则将不待勉强,而自进于道德。”蔡元培先生的话告诉了我们纠正坏习惯的方法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区分去自己行为的“善否之界”,即区分出好坏,好的我们就做,不好的我们就坚决不做,这样慢慢地我们就能把坏习惯给铲除了。
孔子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到他隔壁的邻居家去。他的邻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老石匠,一块块岩石经过他的刻凿,便成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花鸟石刻。
一天,孔子又踱至邻家,那个老石匠正叮叮当当为鲁国一位已故大夫刻石铭碑。孔子叹息道:“有人淡如云影来去无痕,有人却把自己活进了碑石,活进了史册里,这样的人真是不虚此生啊!”
老石匠停下锤,问孔子说:“你是想一生虚如云影,还是想把自己的名字铭进碑石,流芳千古?”
孔子长叹一声说:“一介草木之人,想把自己刻到一代一代人的心里,那不是比登天还难吗?”老石匠听了,摇摇头说:“其实并不难啊。”他指着一块坚硬又平滑的石块说:“要把这块石坯刻成碑铭,就要雕琢它。”老石匠说完,就一手握凿一手挥锤叮叮当当地凿起来,一块块石屑很快在锤子清脆的敲击声中飞起来。不一会儿,岩石上便现出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图案。老石匠说,如果想使这个图案不容易被风雨抹平,那就要凿得更深些,要剔掉更多的石屑。只有剔凿掉许多不必要的石屑,才能成为浮碑铭。
青少年朋友们,我们要敢于剔凿掉自己不良的习惯,不断割舍生命中多余的“石屑”。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雕刻出别样的景致。如果我们对自己身上的小毛病,听之任之,那么这些坏习惯就会像杂草一样蔓延我们的一生。那样的话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一个杂草丛生的花园,没有半点美丽可言。
做节俭的蚂蚁而不做挥霍的蝗虫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在小的时候有没有唱过这样一首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可能现在这首歌已经成为了绝唱。如今的我们,别说看到地上一分钱而把它拣起来,就算看到地上躺着一块钱的硬币,我们也可能不会再弯腰捡起它了。现在的青少年花钱如流水,胡乱挥霍早已经是各个学校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青少年朋友,对任何物品都讲究时髦,比如服饰、日用品、饮食等都想要最好的、最流行的。节俭的观念,对于他们来说,好像从来就不曾有过。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好而且极其有害的行为。
蔡元培先生曾说:节俭者,自奉有节之谓也。人之处世也,既有贵贱上下之别,则所以持其品位而全其本务者,固各有其度,不可以执一而律之,要在适如其地位境遇之所宜,而不逾其度耳……为善如此,不亦乐乎!这些话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说:一个人的家境有好有坏,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要求每个人的消费和支出,肯定是不可行的。然而一个人绝对不能没有节俭的观念,花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在金钱的使用上不浪费,不过度,养成节俭的习惯。
有一个青年在某个企业做事,从进厂起就养成了良好的储存习惯,几年下来,已有几万元的存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交流越来越重要。这位青年看准市场,毅然辞去外企工作,租了两间房屋,购置了两台电脑,搞起了小型信息服务中心。两年下来,获利几十万元,公司也由当初的两人发展到十几人,自己还做了个小有名气的经理。
这就是节俭的巨大作用,今天节省下来一块钱,明天又节省下来一块钱,几年下来,将是不小的一笔钱。这个青年通过养成节俭的习惯而获得的成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但指出了节俭对个人的重要,而且也指出节俭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他曾说:家人皆节俭,则一家齐;国人皆节俭,则一国安。盖人人以节俭之故,而资产丰裕,则各安其堵,敬其业。自古国家以人民之节俭兴,而以其奢侈败者,何可胜数!意思就是说:一家人都节俭,那么这个家一定会兴旺,一个国家的人都节俭,那么这个国家的必然安定。每个人都节俭的话,那么社会就会非常富裕,大家都各安其分,各敬其业。那么国家肯定会发达,反之大家都浪费挥霍,社会就会贫穷,国家也就会衰败而导致灭亡。
可见节俭是多么重要,我们的民族历来都是推崇节俭的民族。一个节俭的人,他不但使自己更加懂得珍惜劳动的所得,而且也能给他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而一个奢侈挥霍的人,他不但使自己身陷浪费挥霍的泥塘,给别人留下的也将是不好的印象。
李强和何勇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有一次两个人到一家公司应聘,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复试阶段。聘试公司总经理交给李强一项任务,要他去指定的那家商场买一打铅笔。距离要去的商场只有一站路,总经理建议他乘公交车去。自己买车票,回来报账。
过了一会儿,总经理好像忘记了一件事,又吩咐何勇去那家商场买一瓶墨水。
他们两个先后都回来了,在总经理面前报账。李强除了买铅笔的钱,来回坐车的钱是2元。而何勇除了买墨水的钱,来回坐车的钱是4元。
原来,时值正夏,天气酷热,李强坐的是普通公交车,所以票价只1元,而何勇却坐的是空调公交车,上车就要2元。所以,何勇的车票钱和李强的车票钱不一样。
很自然,李强被公司录取了。总经理是这样对他们说的,具有成本意识,懂得为公司节约的人,将来也才能为公司赚钱。
这个看似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节俭的人懂得珍惜所得的来之不易,自然也懂得珍惜他人的所的,能为他人节约。而这样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道德高尚的具体表现。奢侈浪费的作风,大手大脚地习惯,在我们青少年朋友中可以说不乏其人,说穿了奢侈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爱慕虚荣的愚昧之举罢了!这些挥霍的青少年朋友,就好比《蚂蚁与蝗虫》这则寓言故事中的蝗虫。在夏季的田野里,到处都是蝗虫吃的草叶,而此时的蝗虫却挥霍无度,从来都不知道节省储藏冬天的食物,在蚂蚁为一粒稻米而不辞辛劳的时候,蝗虫却嘲笑蚂蚁的贫穷,结果等到冬天来了,蝗虫因为没有任何食物饿死在田野中,自己反而成了蚂蚁的食物。
青少年朋友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一个节俭的人,养成节俭的习惯,不做挥霍的蝗虫,而做一只节俭的蚂蚁,为我们自己的未来留下一笔财富,为我们自己的将来锻造一种良好的品性!
绽放独立风采,不做攀附依赖的牵牛花
青少年朋友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求人帮助,还是自己马上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解决它?在你心里,是不是总想依靠冥冥中的一个人,以为别人能解决你的一切疑难?在人生旅途上,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如果将别人的帮助当成了一种依靠,就势必会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惯。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他的选择是:舍弃依靠,独立地去奋斗。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由于过分的心爱,把他视为珍宝,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儿子长大以后连起码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担心儿子饿死,便想了一个办法:临行前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他想吃的时候就咬一口。可是,等夫妻俩回来时,儿子依然饿死了,因为他只知道吃脖子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听完这个故事,你也许会抱以一声大笑,笑它过于夸张,过于荒诞。可它却说明,那些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多么低下,他们成人以后,别说是养育父母,报效国家,就是自理、自立也做不到。
蔡元培先生就曾经说过:没有独立精神就不会有伟大的人格。拒绝对父母的依赖是一个人成才的起点。当一个人跨进青春之门的时候,就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尤其是父母的依赖常常困惑着自己。随着身心的发展,你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担负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不能感到胆怯,要勇于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这就要在你面对责任、问题时,勇敢地站起来,自主地承担、解决。
拥有独立自主的个性和自立能力,是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基础。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须靠自己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立精神。只有独立自主的人,才能傲立于世,才能力拔群雄,也才能开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所以我们必须具有独立的能力和精神。
而要有独立的能力和精神,从近处说,要有自主地选择学校,选择书本,选择朋友,选择服饰的能力;从远处看,则要不被种种因素制约,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事业、爱情和大胆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在法国的文学史上,有这么两个大作家,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写出了《基度山恩仇记》,儿子则写出了更为著名的《茶花女》,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谁了。这里就有一个关于大仲马和小仲马两父子的故事。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接连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附一封短信,只要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好多了。”小仲马却倔强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编辑先生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在一起。
面对那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屡战屡败中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的编辑。这位编辑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仲马的地址丝毫不差,便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这位编辑又发现这篇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迥然不同,于是这位编辑带着兴奋和疑问,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这位编辑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这位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这位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的评论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度山恩仇记》。小仲马靠自己的力量登上了文坛高峰。
青少年朋友们,虽然不依靠父母,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必须克服自己心中的这种依赖意识,因为我们迟早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的生活。牵牛花虽然五颜六色十分漂亮,然而一旦暴风雨将它攀附的栅栏或者草木纸条吹折,那么牵牛花将转眼间匍匐在地,凋败枯萎。因此,挣脱凡事依赖的习惯,独立面对生活才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像小仲马一样,独立地拼搏!相信自己独立创就的人生,绝对比依赖的人生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