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病有水肿相类者,曰肤胀、鼓胀、肠覃、石瘕、脾气横泄五种,治法亦复不同,除鼓胀见胀满门,肠覃、石瘕见妇人门,今具肤胀及脾气横泄如后。

四料简

附子绿豆汤

治寒客皮肤,壳壳然而坚,腹大身肿,按之陷而不起,色不变,病名肤胀。一剂未知,再作。

大附子(重七钱者,一只,生,去皮脐,半破) 绿豆(二两)上以生姜一两切,水二碗,煎至一碗,绞去滓,分三服,空腹温服;次日将前附子破作四片,再用绿豆二两、姜一两,如前煎服;第三日,复将附子作八片,如前煎。

四料简

无碍丸

治脾气横泄,四肢浮肿,心腹胀满,喘不得卧。

蓬术(煨) 三棱(煨,各一两) 大腹皮(炙,二两) 木香(炮) 槟榔(一分,生)上为末,炒麦 捣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

小三棱煎 治如前。(方见 瘕门)

四料简

茯苓分气饮

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满,饮食不进,呕吐不止;兼脾气横泄,四肢浮肿。

五味子 桔梗 茯苓 甘草(炙) 陈皮 桑白皮 草果 大腹皮(各二两半) 紫苏叶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盐少许,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四料简

麻黄甘草汤

治气急,积久不瘥,遂成水肿,如此者众。诸皮中浮,以水攻面目身体,从腰以上肿,当以此汤发汗。

麻黄(二两,去节汤) 甘草(一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腹温服。

四料简

茯苓苏子丸

治面肿,小便涩,心腹胀满。

茯苓 苏子 杏仁(去皮尖,各二两) 橘皮 防己 葶苈(纸炒,各一两一分)上为末,蜜丸,如小豆大。以桑白皮汤下三十丸,食后服。

料简

夫洪肿,门类极多,自正水之余,有风水、皮水、石水、黄汗等,分入水门,如脾气横泄,香港脚支满,肤胀鼓胀,肠覃石瘕,与夫造作干犯土气,皆作浮肿,属血属气,理自不同。奈外证相类,未易甄别,若不预学,临病必迷,错乱汗下,皆医杀之。更有气分血分,亦入肿门类,治法颖别,其可不学?古方类例虽明,多见不学人抄写数方,一道施治,倘非其病,妄投其药,盛者致困,困者必死,况有饮食禁忌,种种不同,学人勉HT 。不可轻玩,以病试药,甚为不仁,戒之戒之。(血分方见妇人门,气分方论附于后)

气分证治

气分与胸痹、中满皆相类,但胸痹属气实,中满为气虚,气分则挟涎饮。气为涎饮所隔,荣卫不利,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则身冷,阴气不通则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乃知气挟涎饮之所为也。其脉寸口迟而涩,迟则为气不足,涩则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寒,斯证也,名曰气分。

四气分证治

桂附汤

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名曰气分。

桂心(三两) 甘草(炙) 麻黄(去节汤,焙干秤) 细辛(去苗,各二两) 附子(四个,炮去皮脐)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三个,煎七分,去滓温服,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四气分证治

枳术汤

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名曰气分。

枳实(一两半) 白术(三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阴叙论

夫阴 ,属肝,系宗筋,胃阳明养之。世多不识,谓之外肾,非特名义差错,亦使五内不分,其可不辨。古方虽出四证,但曰肠 、气 、水 、卵胀,殊不别其所因。如肠 ,则因房室过度,元脏虚冷,肠边 系不收,坠入 中,上下无定,谓之肠 ,属不内外因;病者久蓄忧思,恐怒兼并,随脏气下坠阴 ,肿胀急痛,名曰气 ,属内所因;病者久坐冷湿,湿气下袭,致阴肿胀,名曰水 ,属外所因;病者劳役无节,及跨马坐车,致卵核肿胀,或偏有大小,上下无常,名曰卵胀,亦属不内外因。有小儿生来便如此者,乃宿疾也。

卵胀、肠 ,皆难治;气 、水 治之易愈。又寒疝下注,入于 中,名曰狐疝,亦属 病。世人因此并以 病为疝气,不审之甚。妇人阴门挺出,亦称 病,名义不分,有如此者。

阴证治

凡 病,唯肠 无问贵贱多有之,有睡卧 系延入胁下者,有坠入囊中者,或遇疲劳,及天色变动,逼上囊根,肿急作痛,过于寒疝,得暖则下,其如卵胀,有作热生脓为痈溃烂者,比比有之。

四阴证治

茱萸内消丸

治阴 偏大,上攻脐腹 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腿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服之内消,不动腑脏。

川楝(三两,锉炒) 大腹皮 五味子 海藻(洗) 玄胡索(各二两半) 茴香(炒) 桂心 川乌(炮去皮尖) 吴茱萸 石茱萸 白蒺藜(各二两) 枳实(麸炒去瓤) 橘红 桃仁(麸炒,各一两,别研) 木香(一两半) 桔梗 青皮(各二两) 山茱萸(二两)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温酒下三十丸。

四阴证治

大戟丸

治阴 肿胀,或小肠气痛。

大戟(去皮锉,炒黄,半两) 葫芦巴(四两,炒) 木香(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舶上茴香诃子(煨去核) 槟榔(各一两) 川楝(五两,后入) 麝香(半钱,别研)上为末,独留川楝,以好酒一二升,葱白七枚长三四寸,煮川楝软,去皮核,取肉,和上件药,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五七丸至十丸;姜汤亦得。潮发疼痛,炒姜热酒下十五丸。

四阴证治

炼阴丹

治阴器下坠肿胀,卵核偏大,坚如石,痛不可忍。

玄胡索(微炒去壳) 海藻(洗) 昆布(洗) 青皮 茴香(炒) 川楝(去核) 马蔺花(各一两) 木香(半两) 大戟(酒浸三宿,切片焙干,一分)上为末,别将 砂、阿魏、安息香各一分,用酒、醋各一升淘三物,去砂石,熬成膏,入麝香一钱、没药一分,入前药和丸,如绿豆大。用绵灰酒下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服。

四阴证治

抵圣丸

治膀胱有热。多因天气热而发阴 ,肿满赤痛,大便秘,欲饮水,按之脐腹痛。

续随子 薏苡仁 郁李仁 茵芋 白牵牛(各一钱,略炒)上为末,滴水丸,如梧子大五丸。用《博济方》香姜散咽,黄昏服,五更利下恶物效。

四阴证治

兼金丸

治热入膀胱,脐腹上下兼胁肋疼痛,便燥,欲饮水,按之痛者。

大黄(湿纸裹煨,八钱) 硝石 桂心 甘草(炙,各四两) 桃仁(四十个,去皮尖)上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五七丸至十丸。妇人血闭疼痛,亦宜服之。

四阴证治

应痛丸

治败精恶物不去,结在阴囊成疝,疼痛不可忍,久服去病。

阿魏(二两,醋和,用荞麦面作饼浓三指,裹阿魏慢火煨熟) 槟榔(大者,二个,刮作瓮子满盛的乳香,将刮下末用荞麦面拌作饼子,慢火煨熟)上同研为末,入 砂末一钱、赤芍药末一两,同为面糊搜和丸,如梧子大。温酒、盐汤下十丸至二十丸,食前服。

四阴证治

蒺藜丸

治囊核坚大,行动艰辛,发作牵连,偏坠疼痛。

白蒺藜(微炒,去刺) 海藻(浸,洗去咸) 泽泻(各一两) 茴香(炒,一两半) 桂心 木通牛膝(锉酒浸) 五味子 木香(煨) 槟榔(各二两) 茯神(去木) 人参 远志(水浸,去心,姜汁炒,各三两) 川楝(去皮核,麸炒) 桃仁(去皮尖炒,别研) 赤芍药 续断 山茱萸苁蓉(酒浸) 青皮(各四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食前温酒、盐汤下三五十丸。

四阴证治

三白散

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 肿胀,大小便不利。

白牵牛(略炒,二两) 白术(半两) 桑白皮 陈皮 木通(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腹服,初进一服未觉,再进。此药不损脏气,只导利留滞。疝方大率多用热药,此方唯壅热证宜服之。

四阴证治

蜘蛛散

治阴狐 气,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胀人。

蜘蛛(十四个,熬焦) 桂心(半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十丸。

四阴证治

牡丹散

治 偏大,胀不能动,坐卧不安。

牡丹皮 防风(等分)上为末。酒服方寸匕。《短剧》有桂枝、豉、铁精共五味。婴儿以乳汁调一字许。

四阴证治

香附散

治 胀。

香附子(不拘多少)上为末。每用酒一盏,煎海藻一钱重,至半盏,先捞海藻,嚼细,用所煎酒调香附末二钱服。

四阴证治

雄黄散

治阴肿大如斗,核痛,人所不能治。

雄黄(一两,研) 矾(二两,研) 甘草(生,半两)上为锉散。以水五升煎,洗之。

痈疽叙论

发背痈疽者,该三因而有之。论云∶痈疽瘰 ,不问虚实寒热,皆由气郁而成。《经》亦云∶气宿于经络,与血俱涩而不行,壅结为痈疽。不言热之所作而后成痈者,此乃因喜怒忧思有所郁而成也。又论云∶身有热,被风冷搏之,血脉凝泣不行,热气壅结而成;亦有阴虚阳气凑袭,寒化为热,热成则肉腐为脓者,此乃外因寒热风湿所伤而成也。又服丹石,及炙爆、酒面,温床浓被所致;又尽力房室,精虚气节所致者,此乃因不内外所伤而成也,故知三因备矣。又论云∶疖者,节也;痈者,壅也;疽者,沮也。如是但阴阳不平,有所壅节,皆成痈疽。又曰∶阴滞于阳,则发痈;阳滞于阴,则发疽。而此二毒,发无定处,当以脉别之,浮洪滑数则为阳,微沉缓涩则为阴。阴则热治,阳则冷治。治之之要,虽有四节八事,所谓初觉,则宣热拔毒;已溃,则排脓止痛;脓尽,则消肌内塞,恶肉尽;则长肌敷痂。次序固明,若不别其因,施治亦昧。故治法中,有用远志宣热者,得非内因乎;至于外因,则用大黄;不内外因,则用甘草。世医但泥方书,多用五香连翘与漏芦二汤,更不知三因所自,其可守一法而普攻之。既得其因,又须观病浅深,与证候吉凶,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导以针石,灼以艾炷,破毒溃坚,以平为期,各有成法。近胡丞得一方,甚宝秘之,持以献洪丞相,丞相与之作序,言重于世,已遍行矣。其方乃《千金》内补散添黄 加人参减桂。间有轻者,服之稍效,若真痈疽,为害反甚。内补散当用在第四节,当前服内消等药,俟脓尽,方得投。苟专用之,亦所谓守一法也。孔子不尝未达之药者,良有旨哉。士夫当深味斯言,无轻信医方,误天下后世。谨之谨之。

痈疽证治

病者脉数,身无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背发其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为无脓,此亦大略说也。自有脉不数,不热而疼者。盖发于阴也,不疼尤是恶证,不可不知。凡热盛脉数,即用漏芦,并单煮大黄等汤;不甚热,脉缓弱,只投五香连翘汤。其它根据四节八事次序,及推三因以用药,未有不全济也。

四痈疽证治

远志酒

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即痛;有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可忍,敷之即不痛;或蕴热在内,热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即清凉;或气虚血冷,溃而不敛,敷之即敛。此本韩大夫宅用以救人极验,若七情内郁,不问虚实寒热,治之必愈。

远志(不以多少,汤洗去,泥捶去心)上一味,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

四痈疽证治

大黄汤

孙真人云∶缓急单煮大黄一味为汤,服即快利。此要法。

四痈疽证治

独圣汤

治服金石,及食炙爆、饮酒、房劳为痈疽,及诸恶疮疼痛。

甘草(半斤,生锉)上一味,以水一斗,浸一宿,煎至五升以下,去滓,入银石器煎熬为膏,分二服,温酒下,临卧一服,次日五更一服,当取下恶物为效。

四痈疽证治

通圣双行汤

治伤风寒暑湿,或泣或散,使气血滞凝,肉腐为脓,壅结成痈疽,随处发作。

大黄(蒸,一两) 木鳖(去壳切) 防风 枳壳 桔梗 甘草(各一分)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入朴硝两钱重,煎熔,热服,得疏转一两次,即服万金汤;若阴证,只服万金,不可用通圣双行也。

四痈疽证治

万金汤

治痈疽、发背、发眉、发髭须、发脑、妇人乳痈等。定痛去毒。

甘草(半两) 没药(一分) 栝蒌(一个,去皮)上为锉散。以无灰酒三升,煮至一升,去滓,随量旋饮尽,或出血,或出黄水是效。

四痈疽证治

五香连翘汤

治一切恶核瘰 、痈疽恶肿等病。

青木香(即舶上木香) 沉香 薰木香(即乳香) 丁香 麝香 升麻 桑生寄生 独活连翘 射干 木通(各二两) 大黄(蒸,三两)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煮一盏以上,去滓,取八厘清汁,空腹热服,半日以上未利再服,以利下恶物为度。未生肉前服不妨,以折去热毒之气。本方有竹沥、芒硝,恐泥者不能斟酌,故缺之,知者自当量入。

四痈疽证治

漏芦汤

治痈疽发背,丹 恶肉,时行热毒,发作赤肿,及眼赤生疮。

漏芦 白芨 黄芩 麻黄(去节) 白薇 枳壳(麸炒) 升麻 芍药 甘草(炙,各二两)大黄(三两,蒸)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煎七分,空腹热服,以快利为度。本方有芒硝,可去之,只加大黄作五两。

四痈疽证治

忍冬酒

治痈疽肿毒甚效。

忍冬草(取嫩苗,一握) 甘草(八钱,炙锉)上同研,入酒一升半,砂瓶塞口煮,去滓温服,仍以滓敷肿毒上。又木莲叶四十九片,揩去毛,研细酒解温服,功与忍冬草不相上下。又龙鳞薜荔一握,细研,以酒解汁温服,亦能泻下恶物,去其根本。

四痈疽证治

转毒散

治发背痈疽,不问浅深大小,利去根本,不动元气,神效。

车螯(紫背光浓者,一名昌娥) 甘草(生,一分) 轻粉(半钱重)上以盐泥固济车螯火 ,取末一两,入甘草末,同轻粉研匀,浓煎栝蒌酒,调下四钱匕,五更初服,转下恶物为度;未知再作。栝蒌每用一个,酒一碗,煎一盏为一剂。

四痈疽证治

灵宝膏

治发背痈疽。宣热拔毒,排脓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