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夫论笺校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5章 志氏姓(8)

〔一〕襄卅一年左传。

〔二〕史记赵世家。

〔三〕史记秦始皇纪。

〔四〕“汉兴”二字旧脱,据汉书冯奉世传补。此言冯氏,俱本奉世传。

〔五〕史记。

〔六〕汉书。

〔七〕当云“曾孙”。

〔八〕后汉书。按传云:'子豹,字仲文,长好儒学,乡里为之语曰:“道德彬彬冯仲文。”’而不载敬通之号。

晋大夫郇息事献公〔一〕,后世将中军,故氏中行〔二〕,食采于智〔三〕。智果谏智伯而不见听,乃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四〕。

〔一〕左传“郇”作“荀”。广韵十八谆“荀”字注云:'荀姓本姓郇,后去“邑”为“荀”。’

〔二〕文十三年左传中行桓子,杜注:“荀林父也。僖二十八年始将中行,故以为氏。”史记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晋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

〔三〕下当云“故氏智”。宣十二年左传知庄子,杜注:“庄子,荀首。”“智”与“知”同。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逝敖生庄子首。”

〔四〕晋语。

晋大夫孙伯黡实司典籍,故姓籍氏。辛有二子董之,故氏董氏。〔一〕

〔一〕昭十五年左传。铎按:杜注云:“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

诗颂宣王,始有“张仲孝友”〔一〕,至春秋时,宋有张白蔑矣〔二〕。惟晋张侯〔三〕。张老〔四〕,实为大家。张孟谈相赵襄子以灭智伯,遂逃功赏,耕于囗山〔五〕。后魏有张仪。张丑〔六〕。至汉,张姓滋多。常山王张耳,梁人。丞相张苍,阳武人也〔七〕。东阳侯张相如〔八〕。御史大夫张汤〔九〕,增定律令,以防奸恶,有利于民,又好荐贤达士,故受福佑〔一0〕。子安世〔一一〕为车骑将军,封富平侯,敦仁俭约,矜遂权〔一二〕而好阴德〔一三〕,是以子孙昌炽,世有贤胤,更封武始,遭王莽乱,享国不绝〔一四〕,家凡四公,世着忠孝行义〔一五〕。前有丞相张禹〔一六〕,御史大夫张忠〔一七〕;后有太尉张酺,汝南人,太傅张禹,赵国人〔一八〕。司邑闾里〔一九〕,无不有张者。河东解邑有张城,有西张城〔二0〕,岂晋张之祖所出邪?

〔一〕六月。

〔二〕“白”当作“囗”,张囗见昭廿一年左传。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表距阳侯刘白,汉表作“囗”,误与此同。“蔑”字衍,与下行“灭”字相并而误。

〔三〕成二年左传。即解张。

〔四〕成十八年左传。

〔五〕赵策“囗山”作“负亲之邱”。铎按:“囗”疑当作“负”,负山即负丘。尔雅释丘:“丘背有丘为负丘”,是此丘所由得名也。赵策一作“负亲之邱”,“亲之”二字盖涉下文“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而衍。(“负亲”亦见赵策三,黄丕烈战国策札记卷中引吴正传云:'恐“燕”下“负亲”字衍。’非也。)

〔六〕魏策。

〔七〕并见史记。

〔八〕史记文帝纪十四年。

〔九〕汉书张汤传赞云:“冯商称张汤之先与留侯同祖,而司马迁不言,故阙焉。”

〔一0〕“佑”疑“祜”。诗信南山。桑扈。下武并云:“受天之祜”,郑笺:“祜,福也。”汉书扬雄传长杨赋云:“受神人之福祜。”铎按:长杨赋“祜”与囗。舞。胥。雅为韵,或作“佑”,非。然楚辞天问:“惊女采薇鹿何佑?”与“喜”为韵,则非“祜”之误。王逸注:“佑,福也。“是”福祜“亦可言”福佑”,非必字误。汉书王嘉传:“宜思正万事,顺天人之心,以求福佑。”尤其明证矣。

〔一一〕汉书附汤传。

〔一二〕“矜遂权”当作“务远权”,汉书称其“欲匿名迹,远权势”。按史记货殖传:“微重而矜节”,徐广曰:'“矜”一作“务”。’此务。矜相涉之证。铎按:传封侯在前,为车骑将军在后,此文两句当互转。

〔一三〕按汉书张汤传赞云:“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安世履道,满而不溢;贺之阴德,亦有助云。”贺,安世兄也。阴德,谓贺为掖庭令时,视养宣帝有恩。此以“好阴德”属安世,盖误。铎按:安世传称其隐人过失,即所谓阴德也。

〔一四〕按汉书:“安世五世孙纯嗣侯,恭俭自修,王莽时不失爵,建武中,更封富平之别乡为武始侯。”此叙封武始于王莽前,误也。

〔一五〕汤为御史大夫,安世为大司马;纯为大司空,纯子奋亦为司空,见后汉书纯传。

〔一六〕汉书。

〔一七〕汉书成帝纪阳朔二年。

〔一八〕并见后汉书。前。后,谓东。西京也。

〔一九〕司邑,谓司隶所部邑。

〔二0〕汉书曹参传云:“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东张”,苏林注:“东张属河东。”水经涑水篇:“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注云:“又西南径张阳城。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汉书之所谓东张矣。”

偃姓舒庸。舒鸠。舒龙。舒共。止龙。郦。淫。参。会。六。院。囗。高国〔一〕,庆姓樊。尹。骆,曼姓邓。优〔二〕,归姓胡。有。何〔三〕,葴姓滑。齐〔四〕,掎姓栖。疏〔五〕,御姓署。番。汤,嵬姓饶。攘。剎〔六〕,隗姓赤狄〔七〕。姮姓白狄〔八〕,此皆大吉之姓〔九〕。

〔一〕“偃姓舒庸。舒鸠。舒龙。舒共”旧作“优姓舒唐。鸠。舒龙。舒其”,据后纪七注引改。文出世本,见文十二年左传疏。后纪“止”下无“龙”字。按“止龙”当为“舒鲍”,左传疏引世本有舒鲍,此下列鲍姓在郦上可证。“共”世本作“龚”,又别有舒蓼,“参”疑即“蓼”之误。“淫”后纪作“谣”,按当为“繇”,后汉书郅恽传有西部督邮繇延,章怀注:“繇姓,咎繇之后。”“院”后纪作“阮”,当为“皖”,汉书地理志庐江郡皖县在舒与龙舒之后,国名纪二引地记:“皖,偃姓,皋陶后。”“白”与“”偏旁形近之误。“高”当为“鬲”,即汉志平原郡之鬲,国名纪引郡国县道记云:“古鬲国,偃姓,皋陶后。汉为县。”亦见国名纪六。“囗”后纪作“棐”,王侍郎云:'疑是“裴”。’广韵十五灰“裴”字注云:“裴姓,伯益之后,封于囗乡,因以为氏。后徙封解邑,乃去邑从衣。”铎按:“蓼”误作“参”,秦嘉谟说同。其上当据世本六舒补“舒”字,而移至“郦”上。“囗”程本作“筑”,秦氏据僖十七年春秋“齐人。徐人伐英氏”,及史记陈杞世家“皋陶之后,或封英。六”,谓“筑”当为“英”。考英即今湖北英山,六即今安徽六安,壤地相接;若伯益乃嬴姓,而解邑在今山西,去偃姓诸国弥远,则知王说谬而秦说是矣。今辄正其文如下:“偃姓舒庸。舒鸠。舒龙。舒共。舒鲍。舒蓼。郦。繇。会。六。皖。英。高国。”言此十三国皆偃姓也。(王绍兰说又有补证,见所为本书序中,徒劳无益,故不引。)

〔二〕“曼”旧作“嫚”。桓七年左传疏引世本云:“邓为曼姓。”九年传:“邓南鄙鄾人。”此作“优”当误。铎按:秦氏据晋语四改“庆”为“滕”,当是。

〔三〕国名纪六云:'世本:“胡子国,归姓。”’又云:'“有”本一作“洧”。’铎按:襄卅一年左传:“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杜注:“胡,归姓之国。”

〔四〕后纪五。国名纪一,“葴”作“箴”,“齐”作“济”。

〔五〕“掎”后纪十四寒浞传注。国名纪六作“猗”。按上云“黄帝之子”有葴氏。拘氏,此在葴姓下,疑“掎”即“拘”之误。

〔六〕“剎”旧作“杀”,据前纪三。国名纪六改。国名纪“剎”一作“利”。铎按:“嬛姓饶。穰。谷”,秦氏据路史。左传订如此。

〔七〕周语:'富辰曰:“狄,隗姓也。”’韦昭注:“隗姓,赤狄也。”

〔八〕昭十二年谷梁传范宁注:“鲜虞,姬姓白狄也。”疏云:“世本文。”此“姮”字疑“姬”之误。秦氏据程本作“陧”,以为即晋语黄帝后十二姓之酉。铎按:下文“短即犬戎氏”,“短”与“陧”形不相近,无缘致误。秦说失之。

〔九〕孙侍御云:'“大吉”疑“太古”。’

齐有鲍叔,世为卿大夫〔一〕。晋有鲍癸〔二〕。汉有鲍宣,累世忠直,汉名臣〔三〕。汉郦生为使者,弟商为将军〔四〕,今高阳诸郦为着姓。昔仲山甫亦姓樊,谥穆仲〔五〕,封于南阳。南阳者,在今河内〔六〕。后有樊倾子〔七〕。曼姓封于邓,后因〔八〕氏焉。南阳邓县上蔡北有古邓城,新蔡北有古邓城〔九〕。春秋时,楚文王灭邓〔一0〕。至汉有邓通〔一一〕。邓广〔一二〕。后汉新野邓〔一三〕禹,以佐命元功封高密侯〔一四〕。孙太后囗〔一五〕性慈仁严明,约敕诸家莫得权,京师清净,若无贵戚;勤思忧民,昼夜不怠。是以遭羌兵叛,大水饥匮〔一六〕,而能复之,整平丰穰〔一七〕。太后崩后,群奸相参,竞加谮润〔一八〕,破坏邓氏,天下痛之〔一九〕。鲁昭公母家姓归氏〔二0〕。汉有隗嚣季孟〔二一〕。短即犬戎氏,其先本出黄帝〔二二〕。

〔一〕见左传。按齐语韦昭注云:“鲍叔,姒姓之后。”

〔二〕宣十二年左传。

〔三〕宣见汉书。宣子永,永子昱,见后汉书。“汉名臣”上当脱“为”字。铎按:此三鲍并承上文言之,则偃姓十三国当有舒鲍明矣。

〔四〕史记郦食其传。

〔五〕见周语。按后汉书樊宏传云:“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为氏焉。”

〔六〕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修武,故南阳,秦始皇更名。有南阳城。阳樊,攒茅田。”刘昭注引服虔曰:“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

〔七〕昭廿二年左传“倾”作“顷”。

〔八〕“因”旧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