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得发散之故。或年之月。月之日。如花如潮。至期而发。过期而又愈。久而不治。及因激发者。遂成其害。
未发问其所发之时。别其病本。在何经络。既发者。当验其形色经络。以别何部分。此症如治之。或发于春。宜服:洗肝散(治风毒上攻。暴作目肿。痛涩难开。眵泪不绝。)当归尾(酒洗)囗川芎囗苏薄荷囗甘草(减半)囗生地黄囗羌活囗炒栀仁囗大黄(煨)囗龙胆草囗防风(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滚汤送下。发于夏。宜服:洗心汤(治心经积热。四囗赤涩。)黄连囗生地黄(各一钱半)囗木通囗炒栀仁(各一钱)囗甘草(三分)囗当归尾囗菊花(各一钱二分)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发于秋。宜服:泻肺汤(治暴赤客热外障。白睛肿胀。)川羌活囗玄参囗黄芩(各一钱半)囗桔梗囗地骨皮囗大黄囗芒硝(各一钱)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发于冬。宜服:六味地黄汤(治肾虚不能制火者)熟地黄囗山茱萸(去核)囗山药囗泽泻囗白茯苓囗牡丹皮(各等分)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以上四时。虽定四方。不必拘执。仍须视其时症。诊何脏腑相克。然后加减。更变施治可也。
通明散(治气眼。凡人之目。必患后伤其经络。喜怒哀乐之情。多有伤于心肺。发作不时。
此乃气轮受病之故也。)升麻囗炒栀仁(各一两半)囗细辛囗川芎囗白芷囗草决明囗防风囗白芨囗白蔹囗夏枯草囗羌活(各一两)囗蝉蜕(去头足)囗杨梅皮囗五倍子(各五钱)囗甘草(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水一钟半。淡竹叶七片同煎。食后温服。
肿痛赤脉从上而下。太阳病者。服:东垣羌活除翳汤(治太阳寒水。翳膜遮睛。不能视物。)麻黄根(五分)囗薄荷(四分)囗生地黄(酒洗七分)囗川芎囗当归身(各六分)囗黄柏(酒制八分)荆芥穗(煎成方入)囗本(各一钱)囗川羌活(一钱五分)囗防风(一钱)囗北细辛(二分)知母(酒制八分)囗川花椒(去目五分)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加荆芥穗再煎。去滓。食远稍热服。忌酒辛热湿面等物。
肿痛赤脉从下而上。阳明病者。服:明目流气饮(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热羞明。堆眵赤肿。
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眩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应作眼病。并宜服之。)苍术(米泔水浸一宿焙炒二钱)囗细辛囗牛蒡子(炒)囗大黄(煨)囗川芎囗防风白蒺藜(炒去刺)囗栀仁(炒)囗黄芩囗菊花囗蔓荆子囗甘草(炙)囗木贼囗玄参(各七分)囗草决明(炒一钱)上锉剂。白水二钟。加酒一小杯。煎至八分。去滓。临睡温服。
肿痛赤脉从外走内。少阳病者。服:退云丸(治一切翳膜内外等障。昏无光者。)荆芥穗囗蛇蜕囗密蒙花(各二钱此三味同甘草焙干拣去甘草不用)囗川芎囗当归身(各一两半)囗枳实苏薄荷(不见火)囗犀角(锉末酒蒸)囗川楝子囗蝉蜕(去头足洗)囗家菊花(各五钱)囗生地(酒洗焙干)白蒺藜(炒去刺)囗羌活囗地骨皮(炒各三钱)囗蒌仁(生用六钱)囗木贼草(去节二两童便浸一宿焙干)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重。分作十丸。米泔汤调服。日进二三丸。俱食后服。妇人用当归汤化下。有气者广木香汤化下。使之在人。消息活变。
天王补心丹(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不眠。致目疾久而不愈等症。能清三焦。化痰涎。去烦热。除惊悸。疗咽干。养育心神。)当归身(酒洗)囗天冬(去心)囗柏子仁(炒)囗麦冬(去心)囗酸枣仁(炒各二两)囗丹参(微炒)囗拣人参(去芦)囗玄参(微炒)囗白茯苓囗远志(去心炒)囗辽五味(烘干)囗桔梗(各五钱)囗生地黄(酒洗四两)囗辰砂(五钱研细为衣)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每服三钱。白滚汤送下。或龙眼汤俱佳。忌胡荽、大蒜、萝卜、鱼腥、烧酒。
心者。神明之官也。忧愁思虑则伤心。神明受伤。则主不明。而十二官危。故健忘怔忡。心主血。血燥则津枯。故大便不利。舌为心之外候。心火炎上。故口舌生疮。是丸以生地为君者。取其下入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况地黄为血分要药。又能入手少阴也。枣仁、远志、柏仁。养心神者也。当归、丹参、玄参。
生心血者也。二冬助其津液。五味收其耗散。参苓补其气虚。以桔梗为使者。欲载诸药入心。不使之速下也。目病日久不瘥。以致虚甚。可间服后加味地黄丸并进。
加味六味地黄丸(滋阴。固精。明目。不寒不热。平和之剂。久服延年。)怀生地(酒制八两)囗茯苓(乳拌晒干)囗山萸肉(酒洗焙干)囗山药(各四两)囗牡丹皮(酒洗炒)泽泻(各三两)囗枸杞子(焙干)囗菊花(各六两)囗辽五味(焙二两半)囗蒺藜(炒去刺五两)除地黄膏另入。余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钱。空心淡盐汤送下。虚甚者地黄丸内再加紫河车一具。酒洗极净。瓷罐内酒水煮烂。捣如泥。或焙干为末入丸。临晚睡服天王补心丹。
二方朝夕并服。久久自效。今之治目多补肾。不知补心。然心者君火也。
眼科针灸要穴图像
正头风及脑痛-.此症针后。或一二日再发。如前痛甚。但头为诸阳会首。宜先补后泻。又宜泻多补少。或错补泻。再发愈重。
当再针百会、合谷、上星三穴泻之。无不效也。举发。另刺上星、太阳。
正头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医用心刺疗。如不然。难治也。端的正头风。十死之症。又名肾厥头痛。
口眼囗斜-.此症皆因醉后。睡卧当风。窜入经络。痰饮灌注。或因怒气伤肝。房事不节。宜先刺颊车、合谷、地仓、人中。如不愈。再刺地仓、合谷、承浆、瞳子囗。
头顶痛-.此症乃阴阳不分。风邪窜入脑户。故刺不效。先去其痰。后去其风。自然效也。宜先刺百会、后顶、合谷。不效。再刺风池。合谷。三里。
头风目眩-.此症多因醉饱行房。未避风寒而卧。贼风入于经络。宜刺解溪、合谷、丰隆。再发后刺风池、上星、三里。
外障眼-.此乃头风灌注瞳仁。血气涌溢。上盛下虚。故得此疾。宜刺太阳、睛明、合谷、小骨空。不效。再刺临泣、攒竹。
三里。
眼生翳膜-.此症受病既深。未可一时便能针愈。先刺睛明、合谷。不效。须是三次针之方可。如发。再刺太阳、光明。
迎风冷泪-.此症乃醉后当风。或暴赤眼痛。不忌房事。恣食热物。妇人多因产后当风坐视。贼风窜入眼中。或行经与男子交感。秽气冲于头目。故成此疾。宜刺攒竹、合谷、大骨空、小骨空。如未愈全。再刺小骨空。
暴赤肿痛眼-.此症乃时气所作。血气壅滞。当风睡卧。饥饱劳役。宜先刺合谷、三里、太阳、睛明。不效。后再刺攒竹、太阳、丝竹空。
红肿涩烂沿眼-.此症乃醉饱行房。气血凝滞。用手揩摸。贼风窜入。故有此症。宜先刺合谷、二间。不效。再刺睛明、三里。
内障眼-.此症乃怒气伤肝。血不就舍。肾水枯竭。血气耗散。初病不谨。恣贪房事。用心过多。故得难治。先宜刺临泣、睛明、合谷、瞳子囗。如不效。刺光明、风池。
羞明怕日眼-.此症乃暴痛。在路迎风。窜入眼中。血不就舍。肝不藏血。观灯则泪出。见日则酸涩。痛疼难开。宜刺攒竹、合谷、小骨空、二间。不愈。再刺睛明、行间。
偏正头风-.此症乃痰饮停滞胸膈。贼风窜入脑户。偏正头风。发来连半边皮肉疼痛。或手足沉冷。久而不治。变为瘫患。亦分阴阳针之。或针力未到。故不效也此症宜先针风池、合谷、丝竹空。后可针三里泻之。以去其风。针后穴前穴丝竹空、鞋带。
红肿疼痛眼-.此症因伤寒未解。却有房事。上盛下虚。气血壅上。或头风不早治。则血灌瞳仁。或暴赤肿痛。或怒气伤肝。
房事触毒心肝二经。饮食不节。饥饱醉劳。皆有此症。心火炎上故不散。及妇人产后怒气伤肝。产期未满。
非一时可疗。渐而为之。无不效也。宜先刺睛明、临泣、合谷。不愈。再刺风池、太阳、行间。
百会(一名三阳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心。容豆许。直两耳尖上对是穴。督脉七足太阳之会。手足少阳足厥阴俱会于此。刺二分。炙五壮。甲乙级曰。刺三分。灸三壮。一曰。
灸头顶不得过七壮。主治头风头痛)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手阳明所过为原。刺三分。留六呼。灸三壮。)(主治偏正头痛。面肿目翳。神农经云。治鼻衄。目痛不明。席弘赋云。睛明治眼若未效。合谷光明不可缺。千金十一穴云。曲池兼合谷。可彻头痛。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疗头疼并面肿。体热。身汗出。
目暗视茫然。)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壮。一云宜三棱针出血。以泻诸阳热气。)(主治头风头痛。鼻塞目眩。睛痛不能远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神庭(直鼻上。入发际五分。发高者发际是穴。发低者加二三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颠狂目失明。一曰灸七壮。至三七壮止。)(主治发狂。登高妄走。风痫癫疾。角弓反张。目上视。不识人。头风鼻渊。流涕不止。头痛目泪。
烦满。喘渴。惊悸不得安寝。)瞳子囗(一名太阳。一名前关。在目外。去囗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刺三分。灸三壮。)(主治头痛目痒。外囗赤痛。翳膜青盲。远视囗囗。泪出多眵。)颊车(一名机关。一名曲牙。在耳下齿颊端近前陷中。倒卧开口取之。刺三分。灸三壮。一曰灸七壮至七七壮。炷如小麦。)(主治中风。牙关不开。失音不语。口眼歪斜。颊肿牙痛。不可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凡口眼歪斜者。
则左泻右补。斜则左补右泻。玉龙赋云。兼地仓。疗口歪。)地仓(一名会维。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微有动脉。若久患风。其肝亦有不动者。手足阳明任脉阳跷之会。刺三分。留五呼。炙七壮。或二七壮。重者七七壮。病左治右。病右治左。艾炷宜小。如粗钗脚。
若过大。口反囗。却灸承浆即愈。)(主治偏风。口眼囗斜。牙关不开。齿痛颊肿。目不得闭。失音不语。饮食不收。水浆漏落。眼囗动。
远视囗囗。昏花无见。)后顶(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刺二分。灸五壮。)(主治颈项强急。额颅上痛。偏头痛。恶风。目眩不明。)临泣(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正睛取之。足太阳少阳阳维三脉之会。刺三分。留七呼。)(主治鼻塞。目眩生翳。多眵流冷泪。眼目诸疾。惊痫反视。百证赋云。兼头维可治目中出泪。)足三里(即下陵。出本输篇。在膝下三寸。囗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坐而竖膝。低跗取之。
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足阳明所入为合。刺五分。留六呼。灸三壮。千金云。灸二百壮至五百壮。
一云小儿忌炙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则生疾。秋月不宜出血。恐土虚。)(主治泻胃中脘热。与气冲巨虚。上下廉同。秦承祖曰。膝囗酸痛目不明。外台明堂云。人年三十以外。
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风池(在耳后颞囗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耳。一云耳后陷中。后发际大筋外廉。
足少阳阳维之会。刺四分。灸三壮至七壮。炷不用大。)(主治中风偏正头痛。颈项如拔。痛不得回。目眩。赤痛泪出。通玄赋云。头晕目眩觅风池。)丝竹空(一名目囗。在眉后陷中。甲乙经曰。足少阳脉气所发。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不幸。
令人目小及盲。)(主治头痛。目赤目眩。视物囗囗。拳毛倒睫。风痫戴眼。发狂吐涎沫。偏正头风。通玄赋云。
治偏头痛难忍。一传主眼赤痛。针一分出血。)人中(一名水沟。在鼻下人中陷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刺三分。留六呼。得气即泻。灸三壮至七壮。炷如小麦。然灸不及针。)(主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口眼囗斜。)承浆(一名天池。一名悬浆。在颐前下唇棱下陷中。足阳明任脉之会。刺三分。留五呼。
灸三壮。日可七次。至七七壮止。即血脉宣通。其风应时立愈。艾炷不必大。但令当脉。即能愈疾。)(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噤不开。一云疗偏风口囗面肿。)迎香(一名冲阳。在禾囗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刺三分。禁灸。)(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喘息不利。偏风口眼囗斜。浮肿风动。满面作痒。状如虫行。玉龙赋云。
能消眼热之红。)客主人(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门口有空。侧卧张口取之。手足少阳足阳明三脉之会。本输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