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打造优质环境,培养一个优秀小孩(2)

所谓“个性”,就是个体的特性,是区分每个孩子的最重要的依据。国外一些心理学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有四种个性要素对于人的影响最大。

第一,责任心。有个性的人才有责任心,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从而感应到自我应当承担的责任。连自我的独立性都不够肯定的人,自我责任感当然也就淡化一些。

第二,情绪的稳定性。有个性的人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表现在情绪方面,就是敢于肯定自己,遇事心态比较平和、不易激动,对他人也能保持一定的宽容态度。而没有个性的人,急于表现自己,喜欢通过与别人的争执来让自己得到肯定。在情绪方面表现为容易激动,对事情过于敏感,喜怒无常。虽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笑称后者是“个性”强烈的人,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后者恰恰是个性不强的人,他们的个性不稳定,容易怀疑自己,因而总是想通过对外界强烈的反应来证明自己。比如,一个个性很稳定的孩子,在别人面前常常不那么注意自己,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与别人的交往之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个性稳定,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而总是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尊重、是否受到别人否定的孩子,往往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唯恐外界对自己这个个体不肯定。所以,有个性的孩子的情绪往往也是比较平稳的。

第三,好奇心和创造力。有些孩子从小好奇心就很强,什么事情都想知道“为什么”,天文地理、运动艺术样样都有兴趣,遇到事情就喜欢自己动手,这是他们个性的体现;有些孩子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遇到事情懒得思考,巴不得别人都帮自己做好,这就是缺乏个性的体现。

第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个性成熟,或者说有个性的孩子,通常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健谈,喜欢结交朋友,办事有主见,也很果断,说出的话很有“分量”;缺乏个性的孩子,则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很被动,性情沉默,碰到事情一般没有自己的见解,总是人云亦云,经常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哪种孩子有能力广交朋友、将来可堪大任,哪种孩子只能形单影只、“泯然众人”,在这里就一目了然了。

显然,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个性的,长大之后能够独当一面,完善地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但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否有个性,是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强势抹杀了孩子原本可以拥有的个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精神胚胎学说”。这个学说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就存在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儿童一出生就决定他如何发展,要去抓什么、摸什么……这就是“精神胚胎”。简言之,就是在胎儿时期,每个人就已经有了自己潜在的个性。而出生之后,有的孩子能够在自我个性的指导之下去做事、思考,逐渐形成自我完整的个性;有的孩子则常常被父母灌输的思维模式、强加的行为规范所影响,逐渐失掉了自己的个性,最后成为“无个性”孩子。

琪琪打从生下来那一天起,妈妈就决定将她养成一个文静的女儿。所以,琪琪第一次用手抓饭、第一次在地上爬、第一次玩球时,都遭到了妈妈的喝止。在琪琪的内心深处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凡是“好玩”、刺激的事情她都不能去做。

3岁那年,琪琪知道爱美了。一次,琪琪跟着妈妈逛商场,看到一件印着“灰太狼”的T恤,非常喜欢,请求妈妈给她买下来,但妈妈说这太“男孩子气”了,不给琪琪买。

4岁的时候,琪琪靠着自己的“本事”,交到了第一个好朋友。但她将这件事告诉妈妈时,妈妈却很恼火地训斥道:“不是让你别随便跟人说话吗?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个好孩子?”琪琪既害怕妈妈的训斥,又担心真像妈妈说的那样,到处都是“坏孩子”,于是再也不敢交朋友了。

现在,琪琪已经5岁半了,她已经被妈妈训练了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在家里从来不敢乱动东西,没有妈妈的允许甚至连自己的玩具都不敢玩;在外面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在同龄人面前也特别“安静”;对妈妈言听计从,但离开妈妈就显得无所适从。别人都说:“琪琪这个小姑娘也太乖了。”但她的妈妈还没有意识到,琪琪已经丧失了孩子的童真和宝贵的个性。

强势和个性,就像是家庭中互相排斥的两个虚幻人物。做父母的太强势,总是帮孩子决定一切事情,不给孩子一点权力,孩子的个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教育界那句名言:“凡是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而当父母意识到自身的教育错误,慢慢消磨掉自己的强势棱角时,孩子的个性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父母小贴士

要想让孩子有个性,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一味强行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孩子怎么可能有机会发展自我意识?很多父母认为,有了孩子,自己必须强势,才能很好地保护孩子。但实际上,往往是“不作为”的父母,才最终保护了孩子的个性、孩子的主见,使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独立的人。

4.“三高家庭”阻碍孩子心理发育

父母对孩子“高期待、高要求、高度关注”,这样的家庭就是“三高家庭”。“三高家庭”下成长起来的不一定是具备高技能、高学历、高素质的孩子,而可能只是在高压力之下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要知道,在教育上操之过急,只会阻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和关注,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于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天赋高、聪明、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高期望之下,父母们必然就会对孩子有“高要求”。每到周末,并没有多少父母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游玩、放松,而是急匆匆地把孩子领到各种培训学校,去学习钢琴、书法、绘画。另外,父母往往还会对孩子“高度关注”。学习方面,他们关注孩子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生活方面,他们关注每一个细节,只要发现孩子所做的不利于学习,就加以干涉,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并不鲜见,但真的对孩子有益吗?

有人曾这样问过2012年重庆永川区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子周倩的父母:“如果你们也像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那样,给周倩量身定制一个‘北大清华成长路线图’并‘按图索骥’的话,周倩会考上清华大学吗?”周倩的父亲周曾奇的回答是:“根本不可能。”他说,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健康、善良、快乐比北大、清华更重要。

也有人研究过一些孩子,他们从小在父母的“高要求”之下,很努力地达到父母的目标,因此很小就成为大家眼里的“神童”“小天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所给压力的增大,他们往往由“人尖子”慢慢滑到了普通人的水平。部分“神童”虽然还保有优秀的成绩,但只会“埋头苦读”,适应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式生活,长大后难以适应社会、无法与他人交流,甚至顶着“高分低能”的“头衔”,连一份普通的工作也难以找到……

这一正一反两个事例说明,“三高家庭”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只能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相反,要想让孩子取得优异的成就,就不能给孩子制造压力,也不要对孩子过多关注,应给他一个轻松的氛围,让他自由发挥。

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家人奔波数日找到他之后,忍不住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的回答令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不管我多么努力,在妈妈眼里我都是一个失败的孩子。她对我永远不满意。”如此悲观的想法竟然深深地埋藏在孩子的心里,并且在这种压力下做出了离家出走的极端行为,可想而知,他的妈妈平时给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通过调查,大家才逐渐子解了这位妈妈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妈妈是一位高校教授,平时工作很忙,但对孩子的要求和管理却一点都不放松。她将“青出于蓝”四个字写在孩子的书桌前,不断用此期待来鞭策孩子。她对孩子的要求是,每天必须完成作业、复习、预习三件事,否则不准睡觉;每次考试必须取得年级前三名,一次拿不到就要写检讨、写保证书;在上初中以前必须有自己的“两技之长”——学好钢琴和绘画。孩子说,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真正的“星期天”是什么滋味,永远都处在不断的学习、被监督和检查的循环中。于是,逐渐产生了想摆脱这种“牢笼”的想法,到外面过几天“自由”的生活……

如今,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处在高压之下以及不快乐的气氛之中,甚至部分孩子有抑郁的倾向,这当然不是父母们的初衷,却实在是受了父母“高压政策”的影响。曾经有位高中辅导老师把美国心理学家、“正向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忧郁量表”给全校学生做,结果发现有70%的学生处在忧郁症边缘。忧郁症的特征之一是沮丧,在困境面前无能为力时,自信心就会崩溃。这不正是父母们将孩子的目标设立得过高的直接后果吗?

可见,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高愿景强加在孩子身上,这除了会给孩子造成过高的压力、导致心理出现问题之外,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任何益处。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要第一、不要第二”的教育方法,将会给孩子造成多种负面影响:胆怯、自卑、自负、输不起、经不起挫折、交际能力差、眼界狭窄、情绪低落……

还是回到周倩的事例当中。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周倩的父母并没有强迫她读多少书、上多少课外辅导班,只是尽力给她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给她自由发展的空间。就连高考的时候,父母也没有想过请两天假陪孩子去考试。他们只是淡淡地对周倩说:“你就当作一次作业。就算考差了,爸爸妈妈也不怪你。你只要努力了就好。”周倩的父母是愚昧、没有了解到高考的重要性吗?不是。相反,他们是最聪明的父母,他们说:“陪孩子去、鼓励孩子一定要考好,都只能给孩子制造更多压力。”看到这里,我们也许就会明白,周倩的优秀绝不是偶然,正是她的父母懂得给她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她才能放开手脚发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提升。

可见,父母教育孩子,要有一点“欲擒故纵”的智慧,即使内心盼望他成才,嘴上也偏偏要告诉他“不强求,努力就好”。因为孩子也是一个“弹簧”,适度的“压力”,可能使他反弹得很轻松、很高;但如果施压超过了他本身的承受力,那他就无法再强力弹起,久而久之,可能会失去原来的弹性,也就失去了“反弹”到高处的可能。

父母小贴士

为父母者,应该懂得给自己的期待松绑,别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也应该懂得为孩子松绑,给孩子一片可供飞翔的天空,让他自由发挥。凡事欲速则不达,过分期待反而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用心浇灌,静静等待,总有一天孩子会交给你一份充满惊喜的答卷。

5.家庭战火,“劫后余生”的孩子不好过

心理学家穆雷·鲍文(Murray Bowen)曾经提出过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三角理论:当一个由两个人组成的系统出现问题时,就会自然地将第三者扯入他们的系统之中,以减轻二人之间的情绪冲击。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孩子在面对不和的父母时,经常会被动地卷入“战争”中,形成矛盾的三角关系。

大家常说:“天底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但真正有感情的夫妻是吵不散的。”所以,很多夫妻将吵架作为生活的调味剂,甚至当作婚姻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因素,时不时就拿出来证明一下彼此互相“重视”。他们也许觉得,偶尔吵吵“无伤大雅”,甚至还能加深彼此的感情。但如果你们打算要孩子,或者说已经有一个可爱的“爱情结晶”,那就一定要管住吵架的嘴——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不管父母缘于什么事情而吵架,也不管这是否危及他们的婚姻关系,在孩子看来,吵架就意味着父母的感情不和,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

首先,父母经常吵架,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过多的消极情绪,比如恐惧、悲伤、无助等。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当看到两个最信任、最依赖的人,用高八度的嗓门大喊大叫,彼此怒目而视、口出狠话,哪个孩子能不害怕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如果长期处于不和睦的家庭之中,处在害怕的情绪之中,性格就会逐渐变得扭曲,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他人缺乏信任、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爱发脾气、性格内向且压抑等。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成年后还容易走入歧途。

其次,父母总是吵架,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孩子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小小年纪就总想靠着攻击别人来占据上风。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攻击性行为其实都是模仿来的。而模仿的主要来源,就是父母的行为、暴力影视节目等。很多父母都很注意保护孩子不受暴力节目的影响,但却经常在生活中上演“暴力秀”。试想,父母在吵架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合理的争论,而是失去理智地大吵,会说出许多刻薄的话、粗鄙的话,甚至大打出手。而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会记住父母吵架时的神态、眼神、语气、姿势,甚至打人的手法。日后,他们就有可能在和同伴的交往中,将这些记忆中的东西真实地“演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