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眼光如水眼眶红烂羞明赤肿眼泪生翳第七十四

眼光如水是何因。肝肾之热极而兴。未发初潮必见此。如无斯候别病侵。

目赤弦烂泪常淋。非因被风即烟熏。治若不早成痼疾。急为疏通奏奇勋。

热毒余毒上攻目。羞明怕日眵泪多。暴赤肿闭目生翳。眼眶皮烂宜清毒。

眼光如水。此肝肾两经热极所致。乃麻之正候也。未发热与初热之间。有此症者。方为出麻之候。如无此症。即非麻候。如有麻毒入目、生翳障者。以蝉菊散主之。如热毒上攻、眼目生翳。并暴赤羞明者。用羌菊散主之。(朱曰 麻后白翳攀眼不退。有秘方用鸡肝一具。麝香少许。拌入鸡肝内。隔水蒸熟食之。食七次。必见效。)大便滑者。去大黄。少加生枳壳微导之。如麻后余毒不解。上攻眼目。羞明怕日。云翳眵泪俱多。红赤肿闭。用羚羊角散。去黄 、升麻。加连翘、牛蒡子、黄连主之。如麻后眼目生翳。目赤红肿。眼眶皮烂。俱宜用朱纯嘏加减清毒拨翳汤主之。其有眼眶红烂常多泪者。其症多因麻之正收时及麻收后。不避风寒。为风热所侵。或被烟熏。皆能令目赤弦烂。而常流泪。当即为疏解。急以柴胡饮子治之。若日久不治。则为终身痼疾。

朱曰 眼眶红烂。小儿麻后。往往有此。皆因不避风寒。风挟热上攻所致。

蝉菊散 治痘麻入目。或病后生翳障。

蝉蜕(去土净) 白菊花(去梗叶净) 各等分。为末。水煎。加蜜汁少许。再煎。食后温服。

羌菊散羌活 白菊花 蝉蜕 防风 木贼 栀仁 大黄 谷精草 白蒺藜 黄连 沙苑 蒺藜甘草为末。清米水调下一钱。

羚羊角散羚羊角(镑屑) 黄芩 草决明 车前子 防风 大黄 芒硝 黄 升麻 水煎。稍热服。

朱纯嘏加减清毒拨翳汤 此方最验。可随症加减。

生地黄(一钱五分) 甘菊花 黄芩(酒炒) 牛蒡子 连翘(各七分) 当归尾 柴胡(各八分) 川芎(六分)红花 木贼(各五分) 草决明(炒) 白蒺藜(炒去刺各一钱) 甘草(去皮三分) 水煎服。

柴胡饮子 治风热眼眶赤烂。

柴胡 羌活 防风 赤芍 桔梗 荆芥 生地黄(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热服。

眼闭第七十五

未曾睡着闭双眸。脾经火旺欠清消。正收收后多见此。急宜利水清上焦。

眼闭之症。非熟睡而两目闭。谓未曾睡着。而双目自闭也。其症多见于正收及收后。盖因脾经之火旺盛未消而然。治宜清上焦之热。兼以利水为急。以泻白散、加木通、薄荷叶、玄参、牛蒡子、连翘、荆芥治之。火退而目自开矣。或问脾火旺、当用泻黄散。而用泻白散。何也。曰。土为金之母。实则泻其子。

朱曰 眼闭一证。亦有因多服清凉之剂而然者。盖太阴主开。多服清凉。脾阳受耗。失太阴主开之效用。

泻白散 治肺热咳嗽。手足心热。

桑白皮(姜汁和白蒸) 地骨皮(去骨各一两) 炙甘草(五钱) 淡竹叶一把。糯米一百粒引。水煎服。加陈皮、桔梗。亦名加味泻白散。有热。更加知母、黄芩。或问地骨皮乃三焦气分药。而泻白散用之。何义也。曰、三焦属肾。肾为肺之子。实则泻其子也。

眼多眵涕第七十六

眼多眵涕本属热。脾肺二经火未息。无分初起与收后。清降肝脾火为急。

眼生眵涕者。脾肺火甚故也。见此症者。无分前后。即当清降肝脾之火。以泻白散(见七十五条)除甘草、加龙胆草治之。

白珠红赤第七十七

白珠络属手太阴。初热红赤是本经。正收收后仍赤红。肺家风热犹未清。

目之白珠属肺。今麻之发、正合本脏。故初发热之时。未出麻之际。目即赤红。此正候也。如出现后、及正收、与收后。而白睛仍前赤红者。此乃肺经风热未尽所致。宜清肺泻火为急。以泻白散(见七十五条)加荆芥、薄荷叶、连翘、元参、牛蒡子治之。赤而肿痛者。风热上壅也。以加味导赤散(见四十九条)加荆芥治之。

朱曰 凡风热白睛红赤。此二方皆可生效。

雀盲第七十八

麻发于心火烊烊。丙子反侮壬癸乡。以致麻后患雀盲。照月夜灵四六汤。

雀目者。每至日暮、而眼不能见物、是也。又名鸡目瞎。又名高风障。经曰。眼得血而能视。肝脏血。肝血有亏。兼之火邪旺盛。熬于壬癸。津血亏耗。致病雀目。至日暮属阴之时。而目不能视物矣。治法宜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合六味地黄汤。加石决明、夜明砂主之。或以照月饮、决明夜灵散治之亦可。

六味地黄汤熟地黄(一钱) 山茱萸(五分) 淮山药(炒五分) 白茯苓(七分五厘) 牡丹皮(去骨七分五厘) 泽泻(七分五厘) 水煎。空心服。

照月饮 治雀目立效。

真雄黄(研细水飞过) 用活鸡剖开。取热肝捣极烂。入雄黄末五厘。温酒调服。

决明夜灵散 治男妇大小眼目、至暮则昏。夜间虽有灯光月亮。不能视物。(朱曰 此方治雀盲颇有奇效。惟必多食。)石决明(炒) 夜明砂(水淘净各二两) 公猪肝(一两、母猪及瘟猪之肝、切不可用、用羯羊肝、更妙。)右肝勿犯铁器。以竹刀切肝作两片。将药末铺于一片肝上。将第二片肝盖合。用线扎紧。勿令药末漏出。放入砂罐内。以淘米泔水一大碗。煮肝。煮至米泔仅存小半碗时。去火。于卧时。以药肝与汁。一齐与服。

前方石决明、镇肾益精。以之为君。夜明砂、升阳主夜。以之为臣。米泔水、主脾胃。以之为佐。肝与肝合。以类相从。引入肝经。以之为使。

口气臭第七十九

足阳明经有蕴热。口中因之有秽息。倘或臭气不可闻。纵是神仙医不得。

口气秽浊。乃热邪蕴积于胃。宜用清金降火之剂为急。以清胃散、少用升麻。以开提胃气。加连翘、牛蒡子治之。如麻收之后。有口臭、口疮、唇烂。兼之咽喉疼痛者。以生地败毒散。除去赤芍、桔梗、甘草、柴胡。加黄连治之。其有口臭不可闻者。此是胃烂。必死之症。若其人原有口臭者。则不在此例。当详问施治。

朱曰 口臭一证。有自少至老不愈者。惟麻时口臭。不可不注意。

清胃散 症治与六十二条加味清胃散同。

生地黄(四钱) 当归 黄连(酒蒸各三钱) 升麻(一钱五分) 丹皮(五钱) 石膏引。

生地败毒散生地黄(一钱五分) 丹皮 黄芩(酒炒) 柴胡(各七分) 牛蒡子(炒) 连翘 天花粉 元参 金银花桔梗(各八分) 薄荷叶 黄柏 赤芍(各五分) 生甘草(去皮三分) 熟石膏 淡竹叶(各一钱) 灯心五十寸引。水煎。另以犀角磨汁对服。

口疮第八十

心脾胃经毒未降。热壅上焦口生疮。满口唇舌俱赤烂。独有牙龈不受伤。

口疮之症。满口唇舌生疮。或黄、或赤、或白、而烂。独牙龈无恙者、即是也。其症多见于正收及收后。乃心脾胃三经火甚。余热未尽。而毒壅上焦。下必大便燥结。小便赤涩。治宜清利心脾之火。兼润大肠之剂。以导赤散(见二十五条)去甘草。加猪苓、泽泻。以导脾胃之火。火麻仁、杏仁、以润大肠之燥。若得大便通利。小便频行。其毒自退。外以绿袍散吹之。如乳下婴儿。乳母有热。

亦当服药。使乳无热。儿亦清安。以 乳方、去甘草、与乳母服之。若麻收之后。口疮唇裂者。均宜以秘本洗心散去麻黄、或以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芒硝、甘草。俱加石膏、牛蒡子下之。如系牙疳之症。则又从牙疳门施治。

绿袍散 治一切口疮腐烂。(朱曰 绿袍散治口疮神效。)荆芥穗 薄荷叶 青黛(各三钱) 元明粉 硼砂(各二钱) 百药煎(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五分) 为末。点舌上。令其自化。或用新汲井水。和蜜、调点舌上。亦可。

乳方木通 泽泻 猪苓 生地黄 赤茯苓 天花粉 连翘 黄芩 西茵陈 甘草梢 灯心引。水煎。

上药、候乳母食后。令捏去宿乳服之。服后。令乳母仰卧。使药味传贯于乳。再令乳母略去乳汁少许。然后以乳哺儿。仍以此药与儿同服。

秘本洗心散 专治口舌生疮。

当归 生地黄 木通 黄连 大黄 薄荷叶 麻黄茸 各等分。灯心引。水煎服。

舌生白珠第八十一

舌上累累生白珠。心脾郁热致灾危。急宜清心与降火。根据法调治症自除。

舌者心之苗。而脾脉又络于舌。心脾二经之热。无所泄而发于舌。故舌生白珠。累累如粟。甚则上 牙龈。满口遍生。其症多见于正收及收后。法当以朱氏洗心散。去甘草、加黄连。或加味导赤散(见四十九条)加麦冬治之。如大便不通者。以洗心汤去赤芍、甘草。合泻心汤加石膏、牛蒡子。或以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芒硝、甘草。加黄连、石膏、牛蒡子治之。外以桑白皮捣自然汁涂之。或用涂方涂之。或用绿袍散(见八十条)点之。如食乳孩子。以 乳方(见八十条)去甘草。与乳母服之。

朱曰 凡一证当知从何经发出。如此证读内经者即知发于心脾二经之热。据经用药。自可迎刃而解。

朱氏洗心散 治心经有热。口舌生疮、白珠、等症。

生地黄 枯黄芩 麦冬 归尾 知母 薄荷叶 甘草 鲜藕节、侧柏叶引。甚者、加黄连。

水煎服。

洗心汤 治心热、白珠满口、二便不通。

防风 荆芥 黄芩 木通 大黄 连翘 生地黄 归尾 赤芍 甘草 灯心引。水煎服。

一书无赤芍。有黄连。有潮热加柴胡、羌活。一书有潮热加黄连、骨皮、元参、黄柏、栀仁。

泻心汤川黄连 为末。临卧。蜜水调服。

涂方 治口疮甚者黄柏(去粗皮锉碎以蜜炙黄色) 青黛 各等分。为末。以蜜调涂患处。

涂方薄荷叶 黄柏 硼砂 冰片 黄连 为末。以蜜调涂患处。

牙疳第八十二

阳明胃火留为殃。毒上冲牙生疳疮。此症非同口疮比。顷刻能令性命伤。

麻毒流连走马疳。牙龈黑烂食难尝。败唇崩鼻牙齿落。漏颊穿腮旦夕亡。

牙疳者。专于上下牙龈腐烂。其毒最重。其症最危。非若口疮舌珠之比。此乃胃火留而不去。

余毒上冲所致。急宜清胃凉血。佐以润大肠之剂。以秘本加味清胃散。加石膏、荆芥、火麻仁、杏仁治之。大便秘者。以秘本洗心散(见八十条)去麻黄。加牛蒡子、石膏微利之。(有用当归散者。

实属无济。方仍存之。)外以桑根白皮煎汤漱洗。以马鸣散、文蛤散、救苦散、无比散、烧盐散等方。随用以涂之。若麻一出即收。麻毒收入于里。致生牙疳。大热、谵语、不食等症。内宜用凉解之剂。以加减清胃汤去陈皮、桔梗、甘草。加黄连、葛根、牛蒡子主之。外以熟附子切片。将水煮软。

敷患者两手心、两足心以拔之。如麻后牙疳肿痛者。以清胃散(见七十九条)加荆芥、元参、牛蒡子主之。外以尿桶中白垢。火 如盐。加冰片研。和蜜调、搽之。凡麻后、牙龈黑烂、肉腐出血。呼吸气息、臭气冲人者。名为走马牙疳。急用尿白火 。加冰片。以蜜调频涂。或用马鸣散等方。或以龙硼散、黄龙散、雄黄散、神授丹等方吹之。又或以黄连、硼砂各一钱。胆矾三分。冰片五厘。研末搽之。再加白盐梅、烧灰存性。人中白、火 、同研。搽之更应。内急以生犀地黄汤、加石膏治之。俟症平。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用生地黄、加木通、栀仁、生犀角、西茵陈以利小便。使热血下行。而毒火不致上冲矣。若牙疳白色。为胃烂不治之症。有用栗树根白皮。煎水洗患处。而以五倍子、雄黄、百草霜、枯明矾、为末吹之者。间有取效。未必全验也。若通龈白色。自外延入内者。无脓血者。牙眶烂而口臭者。喘促痰鸣者。面颊浮肿者。环口青黑者。颊漏腮穿者。喉穿齿落者。唇崩鼻坏者。皆不治之症也。

朱曰 牙疳证虽危险。内外治法极多。按法治之。自可奏效。尚有一种似牙疳者。如小儿口内生毒块。不能食乳。名螳螂子。用生地酒浸捣烂涂脚心。男左女右。自愈。

又一外治法。用生香附、生半夏等分为末。鸡子白调作饼。贴涌泉穴。男左女右。

一周时愈。

秘本加味清胃散 治斑疹口舌生疮。牙龈腐烂。

丹皮 当归 生地黄 黄连 犀角 连翘 升麻 甘草 水煎服。

马鸣散 治走马牙疳良方。

人中白(即尿桶中白垢、以竹刀刮取、用新瓦盛、以火 之、俟其色白如盐、取用五钱。) 蚕蜕纸(又名马鸣退、烧灰、二钱) 生五倍子(一钱) 明矾(研细二钱) 又五倍子(一个、入明矾末于内、装不尽、再用五倍子一个、装尽、以火 之、俟以矾枯为度、取用。) 同为细末。先用米泔水、洗患处。然后以末搽之。

文蛤散雄黄(五钱) 枯明矾(五分) 蚕蜕纸(烧灰一钱) 生五倍子(一钱) 又五倍子(一钱同明矾炒枯用) 为末。先将米泔水、洗患处。然后以末搽上。一日数次。以愈为度。

救苦散 治口疮牙疳。

人中白(火 五钱) 寒水石(飞过三钱) 青黛(五分) 僵蚕(炒) 黄柏 冰片(各一钱五分) 牛黄(二分) 为末。先以苦茶洗患处。然后以末搽上。三五次少愈。十次全愈。

无比散 治牙疳腐烂。

黄牛屎( ) 冰片(少许) 为细末。吹患处。

烧盐散 治牙疳溃烂 取椽斗大者。实盐满壳。合起。将铁丝扎定。烧化存性。以 复地片时。取起。加入麝香少许。研细。涂之。椽(音许、即栩字。诗陈风宛丘之栩柞栎也。一名杼。三四月间开黄花。八九月内结子。子如皂斗。子外有房。可染皂。)加减清胃汤 治麻后口疮。

元参 连翘 生地黄 黄柏 麦冬 木通 白茯苓 天花粉 陈皮 桔梗 甘草 灯心引。

龙硼散 治麻后口疮。

牡黄牛屎尖( ) 明矾(五分) 冰片(一分五厘) 朴硝(一钱) 硼砂(二钱) 为末。以鹅管盛末。吹患处。

黄龙散牡黄牛屎尖( ) 冰片(一分) 为末。以鹅管吹患处。

雄黄散雄黄(一钱) 黄柏(二钱) 麝香(一分)为末。先以艾叶煎汤洗患处。然后以末搽之。以愈为度。

神授丹枯明矾(七分) 麝香(一分) 白毡灰(三分)为末。以竹管盛。吹患处。

生犀地黄汤连翘 葛根 元参 黄连 生地黄 荆芥穗 升麻 甘草 生犀角(另磨) 水煎。入犀角汁二三匙对服。

狐惑第八十三

上唇生疮虫食脏。下唇生疮虫食肛。此名狐惑非佳候。化 丸儿酌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