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尔弗莱德·诺贝尔
1867年一种黄色的炸药进入市场,它作为一种猛烈力量的象征,对人类和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1901年,诺贝尔奖金首次颁发以来,该项奖金和获得者已经引起了整个文明世界的兴趣。
黄色炸药的发明者及这种奖金的创始人、瑞典人阿尔弗莱德·诺贝尔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和仰慕。
阿尔弗莱德·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降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体弱多病的阿尔弗莱德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让他和两个哥哥一起进入了斯德哥尔摩一流学校——雅克布斯小学。当时他是年级中最优秀的学生。然而,他短暂的学校生活很快由于家庭的外迁而终止了。
1842年10月,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和他的母亲哥哥一起到了俄国。
阿尔弗莱德在语言和化学方面显出非凡的才能。在俄语方面的进步很快。除此之外,他还非常爱好文学,甚至自己写诗。
1850年,当阿尔弗莱德17岁的时候,这位年轻人被送出去进行首次学习旅行。这次旅行长达两年,除到了他的祖国瑞典外,还去过德国、意大利和北美,在旅行中阿尔弗莱德参观种种实验室,拜访大学的研究所,尽量多了解发达国家的科学成果。
两次的旅行结束了,阿尔弗莱德回到了瑞典,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由于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对研制炸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在帮助父亲研究鱼雷和炸药时,又积累了不少实际知识和经验。诺贝尔在欧美各国游历期间,看到了开矿和筑路时工人们的繁重劳动。他想,如果能利用爆破的威力,定能减轻体力劳动,并且提高工效。于是,他决心从事炸药的研究和制造。
诺贝尔最初见到硝化甘油是在彼得堡的时候。有位名叫西宁的教授,曾在诺贝尔面前进行过实验。他把硝化甘油滴在铁砧上,然后用铁捶捶击,受到捶击的部分立即发生爆炸。这次实验给诺贝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他便对硝化甘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长期思考和反复实验,他认识到,要使硝化甘油发生爆炸,除了重力捶击或剧烈震动外,就是把它加热到较高的温度。这个温度,实际上也就是硝化甘油的爆炸点。于是,诺贝尔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试图寻求一种引爆硝化甘油的装置。这种引爆装置既不减弱硝化甘油的爆炸力,同时又要尽可能保证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把硝化甘油制造成一种可供实用的炸药。
为了解决硝化甘油的安全引爆问题,诺贝尔在彼得堡进行了多次试验。1862年夏天,他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水下爆炸试验。他先把硝化甘油装入玻璃管内,封闭起来,再把这只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里,最后装上导火索。诺贝尔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来到河边。当他点燃导火索并将装有玻璃管的锡管投入水中后,立即发生了爆炸。这次爆炸的威力超过了一般的火药。诺贝尔高兴极了。通过这次实验,他发现可以利用火药引爆硝化甘油。但是,火药的用量远远大于硝化甘油的用量,这样大量的引爆物没有实际使用的价值。为了使引爆物的用量小于硝化甘油的用量,他以顽强的毅力继续进行研究和试验。
诺贝尔在找到了办法后,又进行了新的试验。诺贝尔发明的少量火药引爆硝化甘油的方法,获得了专利证书。
当诺贝尔在彼得堡研究炸药的时候,已经回到了瑞典的父亲也在从事炸药的研究。
但诺贝尔发现用火药做引爆物还不很理想,便继续研究,希望用一种新的引爆物来代替它。然而就在这期间,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1864年9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家住宅附近的实验室里,硝化甘油发生爆炸,损失惨重。除了实验室被炸成一片废墟之外,诺贝尔的5名助手被当场炸死,其中有一位是他的小弟弟奥斯加。诺贝尔本人当时不在实验室,才得以幸免。这次事故对诺贝尔打击很大。由于爆炸力特别猛烈,周围的居民以为发生了大地震。事后,当他们得知是诺贝尔的实验室发生爆炸时,认为诺贝尔是一个“科学疯子”,并向政府提出要求,禁止诺贝尔在市内进行炸药实验。
可是,诺贝尔在悲痛中并没有动摇研制炸药的决心。
1867年秋天,他找到了一种代替火药的引爆物雷酸汞。雷酸汞是一种褐色晶状粉末,灵敏度很高,一遇震动即可爆炸。诺贝尔用它来做引爆物,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获得成功。于是,一种新型的引爆物——雷管诞生了。雷管的发明,可以说是爆炸科学发展过程中一次重大的突破。1868年2月,瑞典皇家科学会授予诺贝尔父子金质奖章,奖励他们研制炸药取得的成就。
自从诺贝尔发明用火药作为引爆物的方法之后,硝化甘油炸药就开始得到实际应用了。诺贝尔在德国汉堡建立的公司,顿时成了销售炸药的中心。
但是,硝化甘油炸药遇到强烈震动后就会发生爆炸;在使用过程中,重大事故不断发生。
为了解决炸药的安全使用问题,诺贝尔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经过研究,他决定用一种固体物质来吸收硝化甘油,以提高它的化学稳定性。于是,一种新型炸药便诞生了。
诺贝尔在选择吸收硝化甘油的固体物质时,曾经试用过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木炭粉、木屑、水泥、砖灰等。但是,经过爆炸试验,这些东西都不理想。最后,他找到了硅藻土。硅藻土不仅化学性质稳定,而且有较大的吸收力,用来作炸药配粉非常合适。诺贝尔把硝化甘油和硅藻土按3: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了一种新炸药。名为“硅藻土猛烈安全炸药”,或称“猛烈药”。这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黄色安全炸药。
到1873年,诺贝尔在欧洲13个国家一共开办了15个生产安全炸药的工厂。这时,40岁的诺贝尔已经成为名扬四海的“炸药大王”了。
诺贝尔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发现,硅藻土猛烈炸药虽然解决了安全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缺点,就是它的爆炸力不如硝化甘油炸药。1873年诺贝尔在巴黎创办了一座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继续从事炸药新品种的研制工作。
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实验中把手指割破了,便用胶棉包扎伤口。胶棉又称火棉,是用一种硝化纤维制成的,含氮量低,可溶于乙醚或酒精,成为胶状物。突然,他想到,可以把胶棉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制成新型炸药;于是胶质炸药问世了。胶质炸药不仅比硝化甘油炸药具有更大的爆炸力,而且具有更安全、不溶于水、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等特点。胶质炸药发明后,不久便在许多国家的爆破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接着,诺贝尔又开始研制无烟火药。研制工作直到1887年才最终完成。这种火药呈颗粒状,是将赛璐珞的配方加以改变,用硝化甘油代替其中的樟脑而制成的。它的燃烧速度极快,爆炸时不冒烟雾,而且没有残渣,因此常用于制造炮弹。
1890年,诺贝尔在一封信中就曾说过:“我希望我能够制造一种东西或是机器,具有极端可怕的破坏力,使一切战争因此而完全不可能发生。”诺贝尔的主要科学活动是从事炸药研制,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有着非常广泛的研究兴趣。他的多项研究工作是交替进行的,因此取得了多方面的科学成就。
诺贝尔对化学研究情有独钟,这当然与研制炸药的兴趣有关。他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涉及高分子化学、电化学等领域。特别对于电化学,诺贝尔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一直坚持到晚年。1895年他曾资助别人建立食盐电解厂,从事苛性钠和氯气的生产。
诺贝尔非常重视应用化学。他认为,科学成果只有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才是有意义的。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研究和发明了许多实用技术和产品。例如:他开展过用硝化纤维制造人造丝、人造橡胶和人造油漆的研究。
诺贝尔的发明创造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中因发明创造而获得的专利多达255项。其中,有关炸药的专利有129项。在非炸药的发明专利中,有气体测量器、硫酸浓缩器、防爆锅炉、弹壳无声退出法、改良电池、改良电话、改良发动机、人造丝喷丝头,等等。
诺贝尔是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皇家学会和巴黎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会员。他曾获得瑞典国王倡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和法国的大勋章。
诺贝尔不仅致力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而且还爱好文学,写过不少诗歌、小说和剧本。
诺贝尔一生非常谦虚,并对自己的成就保持着最大的沉默。他曾说过:“我不知道我是否应得到名望,我不喜欢那样的谀词。”诺贝尔拥有一笔巨大的财产,可是他对金钱却毫不在意。诺贝尔在去世前一年即1895年11月27日写的遗书中表示,将他的财产部分赠与亲友,其余大部分作为基金。这些基金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形式颁发给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他还具体地安排了奖金的分配办法,把奖金分为五份:“一份奖给在物理学领域中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领域中完成最重要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生理学和医学领域完成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领域产生带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佳杰作的人;一份奖给曾为各民族间的友谊,为废除和裁减常备军,以及维护和促进和平事业作出了最大和最好贡献的人。”从遗书的内容来看,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中所包含的五个方面,也就是他一生中曾经涉足的领域以及为之奋斗的事业。也可以说,诺贝尔晚年作出的这一决定,是他内心深处长期蕴藏的愿望。
1896年,诺贝尔的病情恶化了。12月10日清晨,诺贝尔的心脏病突然发作,在意大利的圣雷莫与世长辞,享年63岁。
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每年颁发一次“诺贝尔奖金”。为了纪念诺贝尔,颁发奖金定在他去世的日子即12月10日进行。受奖人不分国籍;奖金可以发给一个人,也可以由两三个人分得。后来,除以上五种奖外,从1968年起,又增设了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诺贝尔奖奖金的数额,也随着诺贝尔基金规模的扩大而进行了适当调整。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作为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象征,一直激励着人们勇攀科学高峰。诺贝尔奖的设立和颁发,既体现了这位著名发明家对科学、艺术与和平事业的关心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诺贝尔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