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禮政五學校下(2)
史記儒林傳論
楊紹文
記曰。無為而為仁者。天下一人而巳矣。余謂此非孔子之言。傳之者之妄也。夫學者以立志為本。昔者孟子著書明王道。務在去利。崇仁義。夫不去利而能為仁義者。未之有也。天下因利而行仁義者有矣。君子病之。以為久假而不歸也。況以利而誦仁義之言。而絕不為之者乎。余讀史記儒林傳曰。嗟乎。儒術之壞。自此始矣。古之養民也。立庠序學校以教之。升之司徒司馬以寵榮之。然必考之以孝友睦囗任囗。進之以智仁聖義中和。範之以禮。而和之以樂。使其心知道之實有可樂。而非以為榮寵也。其所以榮寵之者。亦為取其所有餘。以治民之不足。而非特為之報也。故學者多有廉恥之節。而士大夫無相冒之行。漢興幾百年。歷文景之治。而後學校立。寖寖乎固一時之盛也。然其所舉者。治六經之說已耳。非有古者三德六行之選也。而方汲汲乎以利誘之。為博士弟子。為郎中秀才異等。釋奠舍菜誦弦。書禮之教。蓋無聞焉。而自布衣為天子三公者。乃公孫宏等。而申公韓生董仲舒。皆以抗直黜去。則是風天下之為學者。治章句以為榮寵之資。而爭為阿謏之術。以取宰相卿大夫。抗顏而為儒林而不知愧也。當周之衰。攻戰從橫之術行。然孔子之門。弟子游夏之屬。各有徒數十人。後百餘年而有孟子荀卿。秦始皇盡燒天下之書。殺戮諸儒。然陳涉起而孔甲從。伏生之徒。猶守其遺經以至漢。豈非先聖人遺風流俗猶有存者。而無為而為仁者。人之良心未盡泯哉。漢之舉賢良孝弟。古庠序之法也。較唐宋為盛。其使天下騖於功利。而背乎先王之道。則學校之失也。公孫宏之曲學阿世。諸儒詆之。學校興而倖進之徒。得所資而起。而老師宿儒。不得復以道正其失。其有異己者。共擠而排之。而漢遂無儒矣。太史公敘云。建元元狩之間。文辭可觀。傷儒林之徒有文辭。自此始也。故學校不壞於周之廢。而壞於漢之興。則公孫宏之罪也。孔子曰。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叔孫通制禮。而先王之禮亡。公孫宏崇儒。而先王之教亡。其遺害百世。曷可道哉。
重儒官議
馮桂芬
先儒言師道立則善人多。師儒之盛衰。人才升降之原本也。今郡縣莫不有學。學莫不有師。諸生以百數。僅識面者廩生耳。增附皆陌路。歲時斂學租。候伺學使者按部。爭新生之贄。諸生獲譴。為州縣典守如獄掾。此外無事。絕無所謂教育人才之意。嗚乎。師道之不講久矣。無他。位既卑。權亦微。流品近益雜。漢成帝詔所謂為下所輕。非所以尊道德者也。今天下惟書院稍稍有教育人才之意。而省城為最。余所見湖南之岳麓城南兩書院。山長體尊望重。大吏以禮賓之。諸生百許人。列屋而居。書聲徹戶外。皋比之坐。問難無虛日。可謂盛矣。獨惜其所習不過舉業。所治不過文藝。而楚南多才。往往發跡其中。矧能由是而進於經史道德也哉。考宋史晏殊知應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蓋書院也。厥後因其制為學校。然則學校之初固如是。後乃陵夷衰微以汔於今也。朱子曰。須是罷堂除及注授教官。請本州鄉先生為之。陸氏世儀曰。教官不當有品級。亦不得謂之官。蓋教官者。師也。師在天下則尊於天下。在一國則尊於一國。在一鄉則尊於一鄉。無常職亦無常品。惟德是視。顧氏炎武曰。師道之亡。始於赴部候選。又曰。教官必聘其鄉之賢者以為師。而無隸於仕籍。昔賢論說如彼。今時情事如此。愚以為惟合書院學校為一。而後師道可尊。人材可振也。移書院於明倫堂側。建精廬可容一二百人。郡縣主之。省會則督撫學政主之。春秋祀事及學政試事。歸州縣。出納瑣。領以城紳。合通學之人而教之。舉貢願至者與焉。同其甲乙。童生則簡其尤者與焉。異其甲乙。擇師之法。勿由官定。令諸生各推本郡及鄰郡鄉先生有經師人師之望者一人。官覈其所推最多者聘之。不論官大小。皆與大吏抗禮。示尊師也。厚諸生廩餼。居院者為內課。使足以代訓蒙。不能居院者為外課。半之。月官課一。親詣以重其典。有事則改日。師大課一。小課一。家遠又不能居院者為囗課。季一課。不給餼。非游學連三季不至者。山長告於學政而黜之。有敗行亦然。小過降童舍。期而復之。篤疾給冠帶。愈而復之。其黜涉略用宋元明三舍積分法而變通之。法以大課名次并計。以得數少多為先後。造積分冊。隨課升降。歲終簡其積分居最而品行亦優者數人。送學政參定之。以次貢入太學。經歲科十試。凡十五年而出書院。願留者仍聽。行之數年。文風不日上。士習不丕變者。未之聞也。或曰。文風固進矣。士習何與焉。曰。亦在擇師得人而已。師得其人。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習與正人居之。不能無正。芳臭氣澤之所及。有潛移默化於不自知者。夫聞風猶將興起。況同堂乎。且夫觀人之法。不惟暫惟常。不惟顯惟微。不惟矜惟忽。而能見於常於微於忽。獨有朝夕與居之人。責之以保舉。其有濫焉倖焉者鮮矣。豈與夫一人之薦牘。一日之文字。所可同年語哉。於是太學中人。皆天下之選。非一百八金之流可比。司成諸職。必極天下之選。始足副人望。亦宜由諸生公推翰林官請簡。列屋以容千人為率。廩之如郡縣。居監讀書三年。與之官。所謂天下文章莫大於是。彬彬乎盛矣哉。
學官論
王寶仁
古無所謂學官也。古無人不學。無官不與於學也。唐虞契敷五教。又有典樂后夔。其所教皆學之事。則契與夔皆可謂之學官也。周禮司徒掌邦教。以佐王擾邦國。其屬有鄉師鄉大夫等官。宗伯兼掌禮樂。大司樂及大胥小胥隸之。自王公卿大夫之子以達於囗士。無一自外於教。下而州閭族黨之民。亦皆有官教之。故曰無人不學。無官不與於學。而非別有所謂學官也。此古之制也。後世則不然。內官六部九卿而外。國子監設祭酒司業。倣古司成之職。其屬有助教學正學錄。直省則督撫司道府州縣。而專主學校事宜者。有提督學政。其府州縣別設學官。曰教授。曰學正。曰教諭。曰訓導。教授學正教諭訓導。不得干預地方公事。專管學中諸生。故人統稱之曰學官。夫官以學名。必其學無不通。而後可當此職矣。學無不通而當此職。則雖不得干預公事。而凡府州縣所司。莫非其學之所及矣。乃為學官者。不盡從事於學。第樂其職之閒。不厭其分之卑。闒囗無能之士。以及耄老不堪者。俱得囗乎其列。其曾任有司而不稱職者。或貶之使居此官。於是人輒相訾曰學官學官。而為學官者。亦不思官之何為繫以學。與夫學之謂何。竟若學官之本自爾爾者。毋乃不自顧重。而忘乎吾學之固有在也。嗟乎。古非學官。而無乎不學。今雖學官。而無所為學。然則世之居官而名不符其實者。豈獨學官乎哉。
采風劄記各卷小序
李聯琇
聖賢之垂訓遠矣。六經語孟及宋五子之書。於修己治人之道。何所不具。吾今日在官。所為朝以考政。晝以囗職。夕以計過。無憾而後即安者。即匡居誦讀之時。由是而朝以考德。晝以修業。夕以計過。無憾而後即安者也。似不必別有所謂官箴。若夫前事之師。亦備見於名臣言行錄矣。而吾為采風者告。則不必遠取。而第於近人緒論。采其有關於教化之司者。輯之以為訓。而家修不與焉。涉夫他職者亦不與焉。惟其近而切也。抑有不能不取諸近者。提學之職。非古有之也。著官箴。 考試之為政。日聚千人而出入之。欲使人人情偽昭陳。日進千卷而分合之。欲使卷卷妍媸畢見。夫亦心勦而力瘵矣。而乘其隙。利其疲。以作奸而牟利者。大都即其所任用之人也。吾孤立於上。牢閉於內。彼同而我獨。彼暇而我勞。彼闇而我彰。彼活而我窒。察之不易察。防之不勝防矣。惟先定其規模以從事。使立程不易。而妙用隨時。則察之有由。防之無擾。善乎諸葛君之言曰。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以敗。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以勝。夫考試獨可無制歟。著立程。 學政全書。參之禮部則例。載在功令。成法共遵矣。然有治人無治法。天下人皆奔役於名利兩途。而伺應官府之人。則並不為名而專為利。惟其知法。愈以玩法。而情獘叢於其間。安得所謂治人而信任之。惟深悉其獘。則有以密防其罅。而非躬行心得。亦不能燭照數計也。說命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惟由行而知者。言之親切而有味。雖臚舉瑣談。皆非無用。羅致詭狀。皆非無實。隨地可資以釐剔也。遷地可借以印證也。初任者以為先事之告語也。久任者以為不時之提撕也。著條說上中下。 批判之所出。號令之所積。書吏掌之。糟粕也。筌也。然非多儲以備用。熟練之在心。則有施之不當者矣。學政非必曾任是邦之官。而胥吏皆經數任。凡吾設一法。創一議。以為己所獨出昔所未經者。實則前人皆已籌及試行。為彼所習聞默喻。而不以明告者也。況幕中皆文士。無通曉政務之友。相助為理。又不宜設此一席。使干政而通外間消息。致隳諸友閱文關防。故閱文以外。無事不憑獨斷。噫。可勿慎哉。必也。囗任之初。盡取舊籍閱之。而錄以為式。乃能用人而不用於人。著雜式。
送張小軒督學安徽序
淩囗
道光三年。歲在鶉火窒陽。辟從王之候。太常卿張小軒先生奉 命視學安徽。將行。同郡某再拜而送之。且言曰。自漢至隋。惟孝廉與秀才常行。自隋唐至宋。惟進士明經常行。至荊公改取士之法。進士獨存而明經亦廢。明太祖始定文武科取士之令曰。應文舉者。察之言行以觀其德。考之經術以觀其業。試之書算以觀其能。策以經史時務以觀其政事。應武舉者。先之以謀囗。次之以武藝。俱求實效。不尚虛文。戊辰親策試舉人。賜進士九十七人。立石題名。始著為令。而更定歲貢生員例。府學歲一人。州學二歲一人。縣學三歲一人。易世而後。亦駸駸濫矣。論者遂謂帖括之學。閉隘而不閎。延移而無具。而主鄉會試者。又索之冥冥之中。其人之邪正。并其素所儲蓄。不可得知。其可得知者。惟督學使者而已。然魏敏果公以為文運不昌。病在有情面而無文章。有文章而無德行。拂天下大公之望。抑孔門首重之科。請託公行。廉恥道喪。俾人才所從出之地。既無真秀才。安得有真舉人真進士耶。此公第為不肖者言之耳。不肖者任之。知亦獘。不知亦獘也。今先生之學問文章。與性情之廉潔。才識之詳明。受知於 當宁夙矣。蓋天下有廉潔而無才識。具才識而愧學問文章者。鮮克從容斯任。先生則從容任之。濟濟者從而折衷之。吾知閉隘延移之習。一洗而為通經致用之才。自後之登進士榜者。得賢公輔若而人。必盡出自先生門下也。夫各直省非乏材也。經傳子史根柢之學。又非功令所禁也。其由縣州達府由府達院者。非濫入戾黴黧之輩也。其覆核至再至三。及儒師之月課而歲計者。又非止於場屋課試之蓺也。且優者必有賞。劣者必有罰。孝弟節烈之可表者必有旌。將貢於 朝廷之上太學之中者。必先自學臣拔之將付索於冥冥不可得知之所者。必先自學臣決之。然則先王觀風設教之權。於是乎寄。漢之所謂孝弟賢良孝廉茂才明經射策特舉辟召童子補試諸科。唐之所謂生徒鄉貢賢良方正俊士博學秀才明字諸科。於是乎該。誠得如先生之性情才識學問文章。丕克振率。嘉與諸令守學官約。凡德行著稱無間言。枕今汲古不求虛譽。及奇材異等專門名家有裨實用者。署其真。丹之於策。或薦之督撫。或旌其里閈。或獎以文章。其或有所論譔。由各屬得以上聞。所至加以訪察。申明條教。行檢不飭則褫之。浮誕不經則責之。荒隋不習勦竊不恥則黜之。更於發落時別白其尤者。示勸懲以勵其餘。試竣。延其人品學問如前所云者。優禮而拂試之。從容論述。各盡其所欲言。并分驗其所心得而後止。使人人道可傳。惑可解。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得之於心。徵之於事。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如是而經術不明。人心不正。治化不行者。未之有也。不數年後。天下當不復謂進士浮薄不通經史。若楊綰所云者矣。況宰輔大器。半出大江南北。今日所取。異日將轉以取人。師師相承賢賢相繼。先生之流澤遠矣。則今之所以拳拳嚮往者。更不僅於漢唐得人之盛已也。若夫不撓於埶。不溺於情。不惑於利。讀書自好者優為之。又庸敢喋喋於先生左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