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7章 工政十二水利通论(1)

论水利日知录

顾炎武

欧阳永叔作唐书地理志。凡一渠之开。一堰之立。无不记之其县之下。实兼河渠一志。亦可谓详而有体矣。唐时为令者。犹得以用一方之财。兴期月之役。而志之所书。大抵在天宝以前者居什之七。岂非太平之世。吏治修而民隐达。故常以百里之官。而创千年之利。至于河朔用兵之后。则以催科为急。而农功水道。有不暇讲求者欤。然自大历至咸通。犹不绝书于册。而今之为吏。则数十年无闻也已。水日干而土日积。山泽之气不通。又焉得而无水旱乎。崇祯时。有辅臣徐光启作书。特详于水利之学。而给事中魏呈润亦言传曰。雨者水气所化。水利修亦致雨之术也。夫子之称禹也。曰尽力乎沟洫。而禹自言亦曰浚畎浍距州。古圣人有天下之大事。而不遗乎其小若此。自干时着于齐人。枯济征于王莽。古之通津巨渎。今日多为细流。而中原之田。夏旱秋潦。年年告病矣。

龙门县。今之河津也。北三十里有瓜谷山堰。贞观十年筑。东南二十三里。有十石垆渠。二十三年。县令长孙恕凿。溉良田沃亩收十石。西二十一里有马鞍坞渠。亦恕所凿。有龙门仓。开元二年置。所以贮渠田之入。转般至京。以省关东之漕者也。此即汉时河东太守番系之策。史记河渠书所谓河移徙渠。不利田。不能偿种。而唐人行之。竟以获利。是以知天下无难举之功。存乎其人而已。谓后人之事。必不能过前人者。不亦诬乎。

唐姜师度为同州刺史。开元八年十月诏曰。昔史起溉漳之策。郑白凿泾之利。自兹厥后。声尘缺然。同州刺史姜师度顷职大农。首开沟洫。岁功犹昧。物议纷如。缘其忠可嘉。委任仍旧。暂停九列之重。假以六条之察。白藏过半。绩用斯多。食乃民天。农为政本。朕故兹巡省。不惮祁寒。今原田弥望。畎浍连属。繇来榛棘之所。为稻之川。仓庾有京坻之饶。关辅致亩金之润。本营此地。欲利平人。缘百姓未开。恐三农虚弃。所以官为开发。冀令递相教诱。功既成矣。思与共之。其屯田内先有百姓主籍之地。比来召人作主。亦量准顷亩割还。其官屯熟田。如同州有贫下欠地之户。自办功力能营种者。准数给付。余地且依前官取。师度以功加金紫光禄大夫。赐帛三百匹。册府元龟又本传云师度既好沟洫所在必发众穿凿虽时有不利而成功亦多读此诏书。然后知无欲速无见小利二言。为建功立事之本。

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楚庄知其可以为令尹也。淮南子魏襄王与臣饮酒。王为臣祝曰。令吾臣皆如西门豹之为人臣也。史起进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西门豹不知用。是不知也。知而不兴。是不仁也。仁知豹未之尽。何足法也。于是以史起为邺令。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史记又按后汉书安帝纪元初二年修理西门豹所分漳水为支渠以溉民田则指此为西门豹所开为人君者。有率作兴事之勤。有授方任能之。不患无叔敖史起之臣矣。

汉书召信臣为南阳太守。为民作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晋书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修召信臣遗。分疆刻石。使有定分。公私同利。此今日分水之制所自始也。

洪武末。遣国子生人才分诣天下郡县。集吏民乘农隙修治水利。二十八年。奏开天下郡县塘堰。凡四万九百八十七处。河四千一百六十二处。陂渠堤岸五千四十八处。此太祖勤民之效矣。

论水利禹贡锥指

胡渭

陂亦堤也。而实不同。川两筑堤。制其旁溢。陂则环泽而堤之。此其所以异也。陂必有水门。以时蓄泄。考之传记。寿春芍陂。楚相孙叔敖作。有五门。隋赵轨修之。更开三十六门。穰县钳卢陂。汉南阳太守召信臣作。有六石门。号为六门陂。山阴镜湖。会稽太守马臻作。筑塘周回三百里。疏为二门。其北堤石闼二。阴沟十九。南堤阴沟十四。皆古法也。川水暴至。则开高门受水。使水得游荡陂中以分杀其怒。川平则仍闭以蓄水。遇旱即开下门以溉田。利民之事。无大于此者。故易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贾让言内黄界有泽方数十里。环之有堤。太守以赋民。民起庐舍其中。自战国开阡陌尽地方。即有废泽以为田者。其后翟方进攘汝南鸿隙陂。而郡人怨之。谢灵运求会稽回种岯崲二湖以为田。而太守不许。陂之不可废也如此。近世逐利而忘害。古时潴水之地无尺寸不耕。而昧其昔之为陂泽矣。就禹贡所载言之。荥播波为平地。非人之罪。余若大陆雷夏大野震泽菏泽皆失其旧。大抵由围田所致。而他泽从可知已。夫子之论政也。曰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今废泽以为田。而百川决溢。人无宁居。岁数不登。皆谋国者见小利之害也。

陆文裕深河汾燕闲录曰。晋水行类闽越。而悍浊怒号特甚。虽步可越处。辄起涛头作漰湃。源至高故也。夏秋闲为害不细。以无堰堨之具耳。某行三晋诸山间。尝欲命缘水之地。聚诸乱石。仿闽越间作滩。自源而下。审地高低以为密。则晋水皆利也。有司既不暇及。而晋人简惰。亦复不知所事。闽谚云。水无一点不为利。诚然。亦由其先有豪杰之士作兴。后来因而修举。遂成永世之业。故其谓闽水之为利者。盈科后进。晋水之不为利者。建瓴而下耳。朱文肃国桢涌幢小品曰。辛丑某南归。经磁州。野皆有水沟。深不盈二三寸。阔可径尺。纵横曲折。随地各因其便。舆马可跨而过。禾黍蔚然。异之。问舆夫水何自来。遥指西山曰。此泉源也。又问泉那得平流。则先任知州刘征国从泉下筑堤障之。高丈许。堤高。泉与俱高。因地引而下。大约高一尺可灌十里。一州遂为乐土。因悟溪谷之水。由山以注田。由田以注川。无南北高下。皆宜缓而不宜急。障其泉源。则田间无骤盈之水。深其沟洫。则川中无暴涨之流。聚石作滩。筑堤为障。亦即大禹陂泽之意。非独下流捐地。以为川水游波之所也。

昔贾让欲穿漕渠于冀州地。多张水门。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此亦用水门也。而其法则与后世减水河同。非陂障九泽之意。凿渠减水。施之于清川则可。施之于浊流则分水既多。水力缓弱。不足以冲刷泥沙。正道必至填淤而决于上游。害滋甚矣。因泽体之洿下以潴其水。启闭以时。川水暴至。得左右游波。及其退也。经流不分。永无填淤之患。此圣人之智。所以为大也。

或问汉书云。自郑渠成。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关中始为沃野。无凶年。然则前未有渠时。渭北之地。皆舄卤也。雍田何以称上上乎。曰此地之为舄卤。以沟洫废也。禹尽力乎沟洫。导溪谷之水以注之田间。蓄泄以时。旱潦有备。高原下隰。皆良田也。泾水在其旁。禹莫之用。岂其智不若后人哉。诚无藉于此也。自商鞅坏井田。开阡陌。而沟洫之制废矣。沟洫之制废。则水泉泻去。其地为咸卤。五谷不殖。秦人患之。此郑国之策所以行也。然渠成之后。舄卤仍不少。儿宽所谓郑国旁高卬之田。严熊所谓重泉以东故恶地是也。故又有辅渠白渠龙首渠之役。及后汉都雒。诸渠渐废。杜佑云。秦汉时郑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四千五百余顷。唐永徽中所溉唯万许顷。洎大历初。又减至六千顷。则两渠之利。至唐而益微矣。宋人以郑渠久废。不可复兴。唯修三白渠。其所溉者。泾阳富平等六县田三千八百余顷而已。熙宁中。于仲山旁更穿丰利渠。溉田二万五千余顷。元至正初。以新渠堰坏。乃复治旧渠口。溉田四万五千余顷。其数不减于汉。然未几亦废。何也。则以泾流愈深。渠身愈高。水不能入口故也。地有高下。势有顺逆。浚畎浍之水以距川。其势顺而易。引川之水以入畎浍。其势逆而难。顺而易者。行之万世而无弊。间有小坏。修治亦易为力。逆而难者。其始虽有不訾之利。而其后将穷而无所复。岁岁作堰浚渠。得不偿劳。子因舄卤之说。而致疑于禹贡。若雍州之田。非两渠无以成其美。不亦过乎。

论沟洫

陆世仪

遂人职曰。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注谓万夫者。方三十三里有奇。此亦大概以成法言耳。不可泥也。古人治地。必因水利。而水性趋下。河形无常。如伊洛瀍之类。皆川也。然不可以方计也。即如我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三江皆川类也。然不可以方计也。乃若遂人之法。则可因三江以明之。三江之水。自湖达海。长亘百余里。深广亦数十丈。而江之两旁。或十里。或五里。则有纵浦。纵浦者。江之支流也。故其深广则稍减于江。纵浦之两旁。或三里。或二里。则有横塘。横塘者。又浦之支流也。故其深广又稍减于浦。至于塘之两旁。又有港汊。港汊之两旁。又有沟渠。其深广以次更减。而凡江浦泾塘之上。莫不有岸。是可以知遂人之法矣。万夫有川。三江也。川上之路则江岸也。千夫有浍。纵浦也。浍上之道则浦岸也。百夫有洫。横塘也。洫上之涂则塘岸也。十夫有沟。港汊也。沟上有畛。则港岸也。夫间有遂。沟渠也。遂上之径。则塍圩也。此即遂人之法也。不征之实境。而拘拘求纸上之图。岂不悖哉。

治地之法。与治兵不同。治兵由寡以及众。治地自大以及小。故善治兵者。必先定队伍。队伍定而后千夫百夫以至数十万之众。无不可就约束。善治地者。必先浚大川。大川浚而后纵浦横塘以至汊港沟渠之属。无不可就条理。知队伍而后可以谈八阵。知浚川而后可以论沟洫。今之谈八阵者。泥八门之说。而队伍之间。亦欲以八起数。是由众以及寡也。论沟洫者。泥遂人之制。而万夫之川。亦必以为周三十里。是自小以及大也。何怪乎议论烦多。迄无成功哉。

五省沟洫图则四说

沈梦兰

沟洫之法。先视通河以为川。次视支河小水及地形低洼便于疏浚省工力者。每距二十里为一浍。川纵则浍横。除山泽城邑及沙砾不可耕外。每沟七百二十步为一洫。方二十里则十洫而为一终之地。画为一百通。每横距八十步为一遂。据东亩言七百二十步则九遂。纵距二百四十步为一沟。七百二十步则三沟而为一通之地。皆经营标识之。合方二十里造一册。其田若干户。户若干亩。逐一注明。择其老成众素信服者董司其事。不可假手胥吏岁冬十月。农事既登。开浚洫浍。广深如法。其土即堆两岸以填涂道。人工按亩科计。田率人耕三十亩。工率日挑二百尺。人十日而洫浍毕。次开沟遂。又十日而皆毕矣。如天寒冻早沟遂至明春开亦可其田多非自种者。即着佃户开浚。照佃科工。产主量给饭资。亩率谷米一升。工毕之后。丈量地亩。亩折四步。均摊以归画一。每岁春冬。各令捞取洫浍新淤以粪田亩。亩率三四十尺。以为常例。

沟洫之设。旱涝有备。利一。淤泥肥田。硗确悉成膏腴。利二。沟涂纵横。戎马不能踰越。足资阻固。利三。商贾贸迁。舟载通行。车费省。物价可平。利四。蝗蝻间作。沟深易于捕治。不致越境。利五。东南耕田。人不过十余亩。西北人力无所施用。俗语所谓望天收。沟洫既开。缦田悉作甽田。利六。西北地广人稀。而岁入无多。家无盖藏。惟水利兴。将饶沃无异东南。利七。东南民奢而勤。西北民俭而惰。以西北之俭。师东南之勤。民食自裕。利八。邪教之起。由多游民。百姓皆从事于陇亩。风俗自靖。利九。东南转输一石。费至数石。故昔人谓西北有一石之收。则东南省数石之赋。利十。河流涨发。时忧冲决。使五省开沟洫。计可容涨流二万余千丈。利十一。涨流既有所容。河堤抢筑。岁费渐次可裁。利十二。军政莫善于屯田。沟洫通利。荒土开垦。悉可耕种。因此召募开屯。不费饷而兵额充足。利十三。经画一定。邱段分明。民间无争占之端。里胥无分洒之弊。利十四。每地方二十里。同沟共井。相救相助。联保甲。兴社仓。诸事便易。利十五也。又似不便而实极便者三。每亩须折地四步。一不便。然无沟洫。车行皆在田间。蹂躏无算。今折地亩六十分之一。而禾稼无践踏之患。实一便也。每岁须挑淤三五十尺。二不便。然河淤足以肥田。故并河淹地。年来多得丰收。今东南种地。冬春必河泥两次。以粪田亩。以间时三五日之功。而获终岁数倍之入。实二便也。沟洫既开。道涂或至迂远。三不便。然无沟洫。积潦不能宣泄。行旅困滞。有守至十数日者。有舍车复登舟者。有翻车被压损者。今迂远不过十余里。而道路无泥泞之患。实三便也。

沟洫之制。无地不宜。而西北为尤亟。西北地势平衍而多散漫。河流劲而多浑浊。自古称黄河一石水。六斗泥。他如陕西之泾渭。山西之沁汾。直隶滹沱永定等河。皆与黄河无异。故其涨也。则浑流汹涌。而冲决为患。其退也则河泥滞淀。而淤塞为患。古人于是作为沟洫以治之。纵横相承。浅深相受。伏秋水涨。则以疏泄为灌输。河无泛流。野无熯土。此善用其决也。春冬水消。则以挑浚为粪治。土薄者可使厚。水浅者可使深。此善用其淤也。自沟洫废而决淤皆害。水土交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