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_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章 治體六治法下(2)

敬陳時務疏順治十七年

給事中姚延啟

伏讀上諭。因天旱災變。引咎省躬。令臣得極言時事。寬其忌諱。臣謹摘時務中有關君德。有裨國計民生者。列為七款。伏祈  皇上垂察焉。一建言諸臣首宜優恤也。言官之設。原以補袞批鱗為職。若止糾繩臣下。而不敢匡弼君父。則唯諾盈廷。何貴旴昲。今上諭所云。十二十三年有言官處分者。如季開生李等。戇直犯顏。業已身膏原野。伏祈皇上特准骸骨歸葬。家口還鄉。仍加優恤。以彰敢諫之忠魂。以昭轉圜之盛事。其餘流徙降革諸臣。亦各加存錄。次第擢用。則海內無不鼓舞稱慶。從此忠鯁之風。翕然丕振。不致徒以脂韋容悅。為保身家祿位之長策矣。一刑獄宜復舊制也。本朝律法。刊布天下。臣民曉然知所趨避。今屢奉上諭。增改律條。耳目惶亂。即如拾兩籍沒之令。原為懲貪。然法愈嚴而貪風不止。今又改為席北。大貪大惡。反漏網于吞舟之魚。又如因民間玩法者眾。故增杖罪罰贖之例。今貪汙官吏。反借此以害民。贖鍰盡入私囊。愚民不知。怨歸朝廷。又如欲警情之官。將承問不公者。擬大辟。立法太重。此後刑官承風希指。欲免己禍。枉入人罪。以刻為明。以殺為威。怨咨之氣。上干天和。此尤近日旱魃之所由致也。伏祈沛然更始。除去新法。盡復舊條。則天下歡呼解網。上帝必立降甘霖矣。一錢糧催科不宜太急也。天下之民有圈地之苦。有逃人之苦。有喂養馬匹供應大兵之苦。有封船之苦。有縴夫之苦。有打造戰船之苦。有藩府朘削之苦。有驛遞騷擾之苦。有盜賊焚掠海寇出沒之苦。又有水旱不時之苦。天下原未太平。民生原未豐裕也。今不問疾苦。概責之以十分之錢糧。而此外又有私攤私派。或一年三四次派。如河南地方。陳德兵馬經過。勒派車輛。即輸四萬餘金。如此之類。過于正賦者。不知幾許矣。近日閩浙用兵。百姓攤派之苦。供兵供馬。解草料。解釘鐵。解油炭。解船木桅木。行齎居送。十室九空。目前急務。謂宜起徵現年。將帶徵者寬緩。以示軫念民艱之意。至于用兵地方。更望格外加恤。此在皇上厚下安宅之仁。非臣愚所得臆揣也。一有司人才摧折急。宜從寬久任也。夫錢糧積逋。非因地方民窮。即由前官遺累。雖使龔黃復生。亦不能立起沉。今不敢多舉。摘其治行尤卓者。如原任松江知府李正華。太倉州知州白登明。常州知府崔宗太。衢州知府袁國梓。紹興知府王廷議。湖州知府劉愈奇等。皆有守有才。表表著聲。錢糧舊欠不完。概令謫罷。小民扳轅涕泣。莫可如何。皇上欲開久安長治之業。須重愛養百姓之官。臣愚以為凡考成應降應革者。乞敕撫按察其治行。如果民心愛戴。不妨特疏題留。帶罪任事。則久任廉能。可以免更易之苦。黎民得所怙恃矣。一兵餉不足度支告匱土木似宜停止也。今戶工二部錢糧日絀。即內帑所積。能有幾何。各處新舊大兵月餉。壓欠動至半年。呼庚呼癸。苦無以應。水衡金錢。與其耗之于神宮梵宇。何如儲之以飽騰士馬。賑恤飢荒。伏乞睿裁。酌其可緩者停之。其萬不容已者。亦乞敕部因舊增設。不得分外糜費。省一分即留無限脂膏。節一毫即養無窮命脈。昔漢文帝欲造露臺。而惜百金之費。以為破中人十家之產。故能馴至殷阜。府庫充盈。海內乂安。前事可為明鑑也。一賢路不宜太隘也。天生人材。原以供 國家之用。故宋太宗見制科取士。曰天下英雄。盡入彀中矣。

我皇上屢次開科。綱羅賢雋。超軼往昔。而邇者因士風靡敝。以為多收不若約取。遂將生童入學科舉之數。減之又減。大縣止進十五名。科舉亦裁其半。竊恐讀書者日少。既不為農。又不為儒。其抱才負氣者。好勇疾貧。必至棄詩書而為戎首。聞近日南方盜賊。多有廢書不讀之輩。夫學校之設。原為養成俊良。亦以羈靡奸猾。伏乞  睿裁。仍復三年兩次進學之例。其鄉會中額。亦再加擴充。或比舊例稍減三分之一。使跅弛之士。不至于牢騷放廢。鋌而走險。亦敉甯之最要著也。一服色不可不辨也。歷代帝王。創制典禮。衣冠之式。原不必同。但貴賤等威。豈容無辨。皇朝定鼎。十有七載。君臣章服。與官役弁冕。不甚分別。混淆孰甚焉。乞皇上詔禮官博采前代。斟酌損益。務于大清衣冠之中。仍示上下尊卑之體。以為萬民瞻仰。尊朝廷而重元首。名分亦不患于褻越矣。以上七款。皆臣素日懷之胸中者。今幸遇  皇上頒布德音。求言若渴。謹據實披陳。伏祈睿鑒。

與安徽李方伯

方苞

執事服官有年。聲績顯布中外。尚恐民治有缺。越二千里而詢於愚儒。今而知所至稱賢。不苟然也。安徽諸郡。吏民所公患。莫若採鐵。初額僅七萬斤有奇。大府上言宜撥移產鐵之地。部議駁責。轉以三倍。自是無敢及此者。倘能與有司詳議。白大府密奏聞。而陰有以慰戶部及內府諸郎吏之心。然後露章以請。則無曩者壅遏之患矣。又凡害之已見者。人知憂之。而伏積於無形者。則昧焉。往者遂甯張公子為懷甯縣令。謂周官荒政。弛山澤之禁。令民得縱漁樵。自是以後。歲小祲衰。惡民千百為。決隄防。毀墳墓。莫可禦止。古者山澤隸於官。故弛其禁以利民。今則民力所自營。而租賦之所從出也。可任其相奪乎。用此三十年中。陸陂池少遠於宅舍者。民皆棄置而不務孳息。薪材魚價踴三倍。使常利坐失於伏闇之中。而亂心生於理平之日。非早遏其流。異日必為亂。昔宓子治單父。齊師將至。父老請曰。麥已熟矣。請使邑人出自刈。傳郭者三請。宓子不許。曰。甯使齊人刈之。令吾民有自取之心。其創必數年不息。此仲尼之徒。深明於先王以道立民之意也。其他法久弊生而宜革者。如鋪設總甲以稽竊賊。而為賊謀主。江置汛地以防大盜。而為盜窟宅。里立鄉約保正以息爭察訟。而辯繁。壅蔽生。執事久官南中。聞此必熟矣。若能與所司詳議而改紀之。俾良有司奉行有成效。則下其法於諸郡。非一時之利也。凡茲所陳。或關於大府。或責之有司。或議於同官。執事皆可為之樞紐。若官中之事。以執事之仁明。必曲得其次序久矣。無待於某之瀆告也。

敬陳親政四事疏嘉慶四年

御史何道生

我  皇上當  親政之初。即下直言之  詔。凡在臣工。自宜各抒所見。以備採擇。臣職司獻納。謹將管見所及。列為四條。

一曰禁進獻。欽惟  大行太上皇帝至聖至明。無微不燭。前因各省督撫土貢之外。間陳玩好。曾經降  旨禁飭。誠以督撫為封疆表率。首重廉潔。若進獻之路一開。則不肖者得以藉口進 御。需索屬員。層層遞取。必至派累民間。是以加之戒飭。  聖意至深遠也。諸臣自宜凜遵  聖訓。不得復萌故志。惟是我  皇上親政伊始。誠恐督撫之中。有以此為嘗試者。不可不防其漸。伏乞  皇上申明  聖訓。曉諭諸臣。俾知 郅治之朝。不貴異物。諸臣惟當砥礪廉隅。潔清自矢。以佐上理。則吏治之源清矣。

一曰飭吏治。親民之官。守令為重。近年川楚教匪滋事。多由守令之不職。守令之不職。又多由督撫之徇庇。守令之賢不肖。惟視督撫為轉移。為督撫者。果能整躬率屬。潔[己](已)奉公。循良必擢。貪劣必懲。則一省之中。雖不能盡皆良吏。而上行下效。大法小廉。咸知媿厲。作奸犯科之徒。自無所容。今之督撫。不能整飭屬員者。半由於不能正[己](已)。半由於迴護處分。惟無瑕者可以責人。己之不正。何能御下。而守令獲罪。督撫司道。俱有失察之咎。故隱忍不發。以觀後效者有之。互相蒙蔽。苟圖無事者有之。因循姑息。遂致釀成事端者亦有之。此誠當今急務。不可不大為整飭者也。伏乞  敕下部臣。嗣後各省守令有以貪污不職敗露。或因科道論劾。或因士庶控告者。必嚴究其上司各官徇庇之罪。以儆官邪。至各該督撫自行參奏者。其從前失察之咎。不妨稍恕。如此庶地方大吏。皆知自顧考成。無所迴護。而吏治可以整飭矣。

一曰達民隱。伏讀  聖諭以民隱為念。而欲其上達。此誠  聖王宰治之要道也。民隱之未能盡達者。半由於督撫之徇庇。不能整飭屬員。半由上控之案情。不能徹底根究。向來凡有上控之案。或交該督撫提審。  欽差大臣質訊。而統計所辦之案。歸罪於地方官吏者。不過十之二三。歸罪於原控之人者。往往十之七八。否則不過顢頇了事。歸於兩敗俱傷。推原其故。皆由於外省迴護之惡習。牢不可破。而彌縫之巧術。更屬多端。故往訊之人。即使矢正矢公。長於折獄。而本省官吏。一聞  欽差之信。即將全案情形。捏飾裝點。不使稍留罅漏。查辦之人。鮮不受其蒙蔽。至於  欽差所過。州縣支應供給。其弊更有不可勝言者。  皇上所差大臣一二員。隨帶司員一二人而已。大臣司員所帶家人。較之定額不止倍蓗。所到之處。假  欽差之勢。鞭撻州縣辦差人役。徵求無厭。里閈不甯。公館鋪陳。空如席捲。即使所訊之案。毫無冤抑。而沿途已不勝其擾矣。伏乞嗣後凡有上控之案。其與督撫並無干涉者。即交該督撫據寔審辦。其干涉督撫。恐致迴護者。立即提犯進京。交部臣秉公嚴鞫。務期水落石出。以成信讞。倘有必須親至其地踏勘情形者。交鄰省大員。就近查勘。分別奏咨。歸案辦理。庶驛站不至騷擾。而民隱得以上達矣。

一曰釐驛政。 國家設立驛站。凡馬匹人夫。皆有定額。草乾夫價。皆有奏銷。原於閭閻毫無擾累。乃各省地方官奉行不善。借差使之名。開科派之路。馬價折之民間。草豆納之里下。一遇緊要差務。格外派累者有之。差拏民間行旅騾頭馬匹。充抵驛騎者有之。於是州縣之賢者。無不以衝缺為畏途。而不肖者反以衝途為要缺。至於一當衝缺。則無論賢不肖。皆以辦差為要務。其精神才幹。用於擘畫夫馬者半。用於奔走伺候者半。加以下程鋪墊。需索徵求。應接不暇。雖有循良之吏。亦惟有低首下心。以苟免賠累為幸。斷不能盡心民事。其無能者。又皆縱容胥役。多方勒派。地方之脂膏。朘削愈深。奸蠹之囊橐。分肥愈厚。而貪詐者之藉端入己。飽其谿壑。更不必言矣。伏乞  皇上敕下各省督撫申明定例。轉飭有驛州縣。遇有差務。務照部頒勘合夫馬定數支應。如有不遵定例。額外需索者。立即直揭部科。各督撫仍責成道府。不時稽察。所屬州縣。如有藉口辦差。派累百姓者。立即揭報參奏。倘隱不辦。別經發覺。即將該上司一併嚴議。如此嚴切  訓諭。俾各知儆畏。庶驛政清釐。而民無科派矣。

敬陳治滇實政疏雲南通志

蔡毓榮

滇省界在邊荒。甫離兵燹。迥非承平內地。可以優游坐理之時。一切整頓地方。撫綏民生。務以實心而行實政。如其因循苟且。粉飾太平。非  皇上責理於臣。與臣率屬以報  皇上之至意也。自受事數月以來。周諮利病。悉力興除。總期上下一心。勤求治理。無如官斯土者。或緣瘴癘易侵。接踵報故。是以荒殘難起。觸目灰心。率多旦夕求去之思。否則守邊俸為待遷之計。滇吏之實圖有造於滇者幾人哉。是非申嚴課績之條。特著考成之令。大加振刷。逐事講求。未易起積隳而成長治也。夫所謂實政者。一在復丁田。前此死徙人丁。拋荒田地。業據勘明題報矣。使徒覬蠲除之令。不為補救之謀。長此土曠人稀。成何景象。又或侈語招徠。而漫無安撫。捏申開墾。而攤泒包賠。從何時得庶且富耶。則所以闢榛蕪謀生聚者之力行宜亟也。一在廣樹畜。滇人既幸更生。而無以謀生。其勢不可以久。務因時地之利。為開衣食之源。今以無主荒山。勸民種樹。近郊隙地。給令灌園。但使瓜壺棗栗之微。各得其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安在絀之不為贏。而剝之不易復耶。則所以課種植稽畜牧者之力行宜亟也。一在裕積儲。滇在萬山之中。產米無多。運糧未便。臣前疏請開捐事例。用實倉廩。亦以官兵交瘁之區。常平義倉。雖經修舉。未能責效於旦夕耳。然使以常平義倉為故事。而虛報損積。塞責一時。又或不知貴粟重農。馴致耕三餘九。何以有備而無患邪。則所以勸積穀實邊儲者之力行宜亟也。一在興教化。滇人陷溺數年。所習見者。皆滅理亂常之事。幾不知孝弟忠信為何物矣。今既如長夜之復旦。反經定志。全在此時。臣已飭行有司。各設義學。教其子弟。各以朔望講約。闡揚  聖諭。以感動其天良。各選年高有德之人。給以月廩。風示鄉里。但人情率始勤而終怠。其或作輟不常。安能久道化成。而保民無邪慝邪。則所以革民心興民行者之力行宜亟也。一在嚴保甲。滇當反正之初。逃兵逃人。暨逆藩舊人之竄伏者。正復不少。臣前疏請責土司稽查之法。業蒙  睿鑑允行。尤須嚴督有司。肅清內地。但使深山窮谷。城市鄉村。無一脫漏牌甲之人。自無一容留姦宄之地。特恐奉行不善。反以編設擾民。又或徇編設之名。一報冊結。便為了事。漫無督察。是有治法無治人。其能以虛文收實效邪。則所以清逋逃弭盜賊者之力行宜亟也。一在通商賈。滇南道路險遠。舟車不通。商賈罕至。吳逆時。游棍夤充稅官。市棍夤充巡役。物無大小。地無遠近。或一地而兩稅。或二三十里一稅。到處搜求。甚于截。操奇贏者裹足不前。有由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