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禮政一禮論(2)
人主之治天下。舉一世而整齊約束之。而人不敢貳。無異術也。禮與兵二者而已。二者其功相輔。不可偏廢。然人主之用。必有所獨重。而世亦因之以為治亂。不可不慎也。故禮不足則任法。法不足則恃兵。兵者。禮之窮而法之變也。兵可止亂。亦可生亂。以生亂者止亂。是取黃良烏喙之效。愈而不已。其病將大於未愈也。己強而欲人之弱。己暴而欲人之仁。己猜而欲人之愚。是皆恃兵之弊。而秦之所以亡也。孔子曰。以禮讓為國乎何有。古之治居其功。而亂不居其弊者。其惟禮乎。禮之說微矣。其最著而易見者。別親疏。分貴賤。嚴進退。謹取與。忠孝所由出。而廉恥所由生。人道之所賴以立也。三代之時。上下前後。截然而不相踰。衣服起居。秩然而不相亂。其人主垂裳正紳。不深求天下。而世已循循稱治焉。秦之無禮也。自商鞅始矣。至李斯之徒。又從而甚之。奸而獲利。猾而避法。薄親讓而仇名義。相為賢智。世溺而不返。趙高所云。時不師文而決以武力。貧者富之。賤者貴之。遠者近之。是固商鞅李斯之遺意。而高襲取之耳。夫禮猶飲食菽粟也。今使人日絕其飲食。而又加之黃良烏喙之藥。未有不殆者矣。秦之亡也。豈徒趙高之罪哉。秦亡。漢帝以布衣取天下。時未能偃兵。而幸有叔孫通者起而救之以禮。至為綿蕞野外習之。其心岌岌矣。漢不危於鴻門滎陽。而危於拔劍擊柱之時。通之功豈可與絳灌並論哉。若魯二生者。必俟百年積德而後起。是不知禮之為飲食菽粟。而宜乎求即效者之以黃良烏喙雜然而並進也。
禮論綠野齋文集
劉鴻翱
自三代後唐虞夏商周之典章文物。徒為學者考古之資。而帝王之治天下。不獲其用。其弊一在於趨時者之滅古。一在於矯時者之泥古。滅古者習為刑名法律之術。以輕簡便易率天下。謂先王之委曲繁重。乃厭苦斯人之具。一切掃除而更張之。秦之所以為二帝三王之罪人也。而拘牽之士。曲曲拾灰燼之餘。必尺寸爭古人。不辨真偽傳聞之跡。其有扞格難通。則強為之解。此執一說。彼又執一說。致世主有聚訟之歎。嗚呼。古道之不可復。豈盡在趨時者之滅古與。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聖人之所謂因。乃君臣父子年婦昆弟朋友之倫。 親義序別信之道。天之經。地之義。人之紀。雖更衰亂。猶相與維持而不敢盡泯者。至於郊廟朝廷享祭燕會之度。宮室車旗服物采章之制。升降拜跪周旋裼襲之文。雖夏之禮不盡可用於殷。殷之禮不盡可用於周。故必損之益之。而後一代之制定焉。今儒者生秦漢以後。必盡執夏殷周之儀文。謂毫釐不可復議。亦已惑矣。且夫周官之為害於天下也。論者謂新室之所增益也。若儀禮。乃周公之遺。孔子所歎為郁郁者。在聖人當時。未嘗不起以義。而在後世。未必盡順乎情。善哉郝敬之言曰。儀禮有不宜於今日者。如士冠禮。不論有爵無爵。輒用命服。今可乎。士婚禮。女子既許嫁。笄矣。出教於宗室三月。今可乎。士相見。賓五請。始得主人一出。又不升堂。止於大門外一拜。今可乎。臣侍食於君。不待君命。先飯。嘗飲食。今可乎。古人無紙筆。故書必刀。文必篆。冊必竹簡木板。古人無棹椅。席地而坐。故食必用用豆用鼎。祭祀之孫為祖尸。父拜其子也。喪紀之父在母喪與妻同服也。庶子後父為其母緦也。此皆禮之難用者也。夫堯舜禹湯文武之盛。固非後世所及。然即聖人復生。古禮之宜於今者。聖人復之。其為眾之所不安者。聖人亦必不盡復也。今禮之為有道君子所病者。聖人去之。其乖於人情而或大害於義者。聖人去之。其適於人情而無大害於義者。聖人亦必不去也。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此四者。豈足備為邦之制哉。四者之外。聖人之創造豈少哉。然則如之何。曰聖人一以酌古。一以準今。
請修禮書疏康熙二十六年
御史陳紫芝
伏聞經世安民。莫大乎禮。歷代人君。每當功成治定之後。必命儒臣詳定典禮。專輯成書。以綱紀四方。而昭垂萬世。如周有周禮儀禮。至今奉之為經。是後兩漢叔孫通曹褒之禮。不傳於世。他如唐之最備者開元禮。宋之最備者政和五禮。明之最備者集禮。其書皆流傳至今。條目卷帙。鑿鑿可據者也。我 朝今日海宇蕩平。車書萬里。正當治定制禮。功成作樂之盛世。而恭值 皇上千古制作之聖君。伏讀數番 上諭。祀事必極誠敬。朝儀必期整肅。民用必歸節儉。天下萬世。咸仰我 皇上之神明齋戒。恭己正人。事事以典禮為念矣。至所行 郊 廟 宮 朝之儀制。八旗滿漢人等服用之式。與婚喪之禮。固本 祖宗家法。節經酌定。見入會典。而特未有專輯之禮書。且我 朝開局纂修。無書不備。獨此典禮大節。尚少一書。傳之萬世。似為闕事。雖會典總括六部。為 本朝法度之書。而未可為禮書。如明時亦有會典。唐宋有六典會要。而禮書皆在其外。再即今日吏部有品級考。戶部有賦役全書。兵部有中樞政考。刑部有大清律。皆在會典之外。合而觀之。有會典又不可無禮書也明矣。查康熙二十三年間。部覆原任刑部尚書魏象樞疏。俟會典成後。擇禮制之關官民者。另編簡明一書。頒刻民間在案。此只就曉諭民間而言也。若為萬世垂示。終須彙集通輯。方號全書。況就會典所載。止見行禮制。大綱固已畢舉。細目未必悉張。非專輯而詳定之。何能一一無遺耶。如前五月二十日。 皇上躬親求雨。萬姓歡呼。固係常祀而外。為民祈 天之曠典。諸臣未深明雩禮。以致清道陪祀。舉措多愆。則他禮之或闕。可類而推矣。查唐宋明禮書。大同小異。皆分吉凶賓軍嘉五禮名色。而益以冠服儀仗鹵簿樂歌等項。合無請於今八月間。會典告成。進呈 鑒定後。特選老成宿學熟於典故者。專修 皇清典禮。仍倣歷朝體式。分項成編。以會典已定者為主。有未定者增之。其已定而尚未詳明者。稍加修飾之。至民間則倣明書參用文公家禮之意。撮其大綱。略為釐定。務使貴賤咸守。小大皆由。既以制禮作樂。示一代之典章。亦以止僭防侈正四方之風化。將 本朝制度。上與周禮儀禮垂。非漢唐宋明可同日語矣。
請釐定制度疏康熙 年
胡煦
伏見我 皇上自御極以來。凡一切利民之事。罔不興舉。一切病民之事。罔不剔除。業已周詳盡善。毫無滲漏。臣蓬蔀庸才。學識短淺。烏能仰佐高深。第念古之帝王。稱盛治致隆理者。莫不奉道以為樞衡。故其創制立法。亦皆有深意存乎其中。今觀三重之道。以考禮制度為先。而萬國遵行。惟一道同風為盛。故成周初政。遂有謹權量審法度之文。而月令所頒。亦明著角斗甬正斛之事。法度不一。則商賈或迷於所往。而奸人罔法。皆得顯然各遂其私。恐非使之必尊必信必從之深意也。臣謹按各省之斗斛。有以十二筩為一斗者。有以十三四筩。十七八筩。及三十六筩。而始為一斗者。是多寡之在各省。原不一其量也。又按各省之戥秤。有蘇法廣法之不同。其秤亦有十四兩。十六兩。十八兩。二十四兩之不同。是輕重之在各省。原不一其衡也。又按各省之尺度。有以兩手為一尺者。有以三手為一尺者。又有以一度為一尺者。又有直立於此。伸手挈布疋而上之。俟其下垂至地。始為一尺者。是長短之在各省。原不一其制也。且非特省殊制異也。即在一省。已先不能齊而一之。臣思法制不彰。恐非所以立無外之模。示建中之極。將愚賤之信從。亦無自而定矣。請 下該部。酌量多寡輕重長短大小之宜。定為一成不易之制。頒發直省。務使家守其程。戶遵其度。薄海內外。罔不傾心懾志於 國家之盛制。於以鼓守典奉法之心。啟一道同風之盛。將遵王之道。順帝之則。未必不由制器尚象中。振興而激勸之也。
定制崇儉疏
陳廷敬
竊惟 國家久安長治之計。關於風俗。風俗盛衰之故。繫乎人心。正人心厚風俗之機。存乎教化。故品節度數。必有定制。所以辨上下定民志。使天下移風易俗。回心向道。尤教化之急務也。洪惟 皇下堯仁舜哲。禹儉湯勤。總攬天下之大權。先教化而後刑罰。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而宏獎官方。廉為尤重。臣愚謂貪廉者。治理之大關。奢儉者。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當先使儉。然而不能遽致者。則積習使之然也。臣伏見我 皇上盛德淵純。躬先節儉。御服無奇麗之觀。尚膳鮮兼珍之味。早朝晏罷。謹小慎微。與中外臣民。共登古之風。一時公卿大夫。是則是傚。宜蒸蒸有丕變之機矣。臣謂風俗未能盡儉者。蓋古者衣冠輿馬服飾器用之具。婚喪之禮。賤不得踰貴。小不得加大。今或等威未別。因而奢僭之習未盡化也。百金中人之產。一裘之費。奚啻百金。綺紈之服。機絲所織。花草蟲魚。時新日異。舊者猶新。新者已舊。貧者循舊而見嗤。富者即新而無厭。轉相慕傚。積以成風。外官之任者。或擁傔從數十百人。衣輕策肥。車馬闐咽。震驚道路。泥沙之用不惜。貪饕之行易成。由是則富者黷貨無已。貧者恥其不如。冒利觸禁。妄冀苟免。幸不罹於法。則以高貲誇耀閭里。愚民無知。見其如此游末趨利。多離南畝。棄其本業。賈誼所謂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無飢。不可得也。百人織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無寒。不可得也。其始由於不儉。其繼至於不廉。其卒至於天下飢寒。飢寒切於其身。姦宄因之而起。此所以刑罰未能衰止也。然則風俗何以厚之。亦曰正人心而已。夫好尚嗜慾之中於人心。猶水之失隄防也。是教化之所宜先務矣。伏祈 敕下廷臣。博考舊章。詳議定制。 御賜之衣物。許其服用。及近御之人。照常不議外。官員士庶。冠服衣裘飾用之制。婚喪之禮。有宜更定者。斟酌損益。務合於中。其淺近易行。如貂猞猁猻。昔有官品之分。今則庶人服之矣。如緞綢。昔有官民之別。今則雜然無辨矣。並宜釐正。使永遠遵行。至若外任官輿馬僕從。不得過侈。制度既定。罔敢陵越。則節儉之風可以漸致。工者不必矜能於無用。商者不必通貨於難得。奇技淫巧棄本趨末之民。將轉而緣南畝。田疇闢則民無飢寒。民無飢寒然後可以興於禮義廉恥。而國之四維以張。太平無疆之盛治端在於此。又豈惟勸廉吏而已。
請禁宴會疏順治四年
給事中楊時化
臣聞亂亡之禍。多濫觴於荒淫。創垂之猷。必作法於勸儉。未有革命維新之世。猶仍敝朝侈靡之舊。而加甚焉如今日者也。即如宴會一節。自恒情視之。不過往來之常。縱極暴殄。有何關繫。不知廢職誨貪。養交亂政。此為厲階。豈徒糜費貨財。敗傷樸已耶。請為我 皇上備陳之。明季萬歷天啟之際。海內富庶。盛極而衰。浸淫奢靡。固其宜也。爾時雖朝夕過從。觴籌交錯。一席之費。未滿一金。而有識者。已預憂夫官邪賂彰。民窮財盡。既而果然。今海內幸蒙 聖武底定。然瘡痍未起。閭里蕭條。此正君臣吁咈相戒。殷鑒不遠之時。而諸臣年來日從事於宴會。籩醢之費。三倍於昔。加以優伶戲劇。五倍於昔。俸入幾何。堪此淫縱。臣不知於何得此財。而於何償此費也。欲其飭簠簋而禁苞苴。不可得也。且臣子朝乾夕惕。猶慮曠官。今纔出公署。即赴賓筵。甚有一日幾家徵召者。人止有此精神。精神既疲於宴會矣。欲其勤於政事。無尸厥官亦不可得也。孟子所謂流連荒亡。乃見於 聖作物睹之際。豈翼為明聽之英。所宜有耶。 聖天子在上。三尺森嚴。萬萬不敢淫朋比德。第當絲竹迭奏。優伶獻笑之時。欲其言必及義。思切贊襄。商政事之得失。問民生之利病。有此迂腐不近情之事乎。臣故曰。廢職誨貪。養交亂政。此為厲階也。覆轍在前。勢所必至。非敢過為不必然之慮。妄瀆 聖聰也。伏望我 皇上鑒前警後。崇儉退奢。塞貪墨之原。革偷惰之習。 下禮部嚴為申飭。制之度數。庶人知廉勤。風還樸矣。
請酌定家禮頒行疏
甘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