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戶政二十八錢幣下(3)
交易之大且多者。令以銀而勿復以錢也。此皆洞悉其弊而不可以易者。今俱宜勿之弛也。銅店之移於內城。而察之綦嚴者。今亦知其無銷燬之弊。而聽之自便。夫豈謂竟無銷燬者乎。則小物銷燬。與銷錢賣銅之深弊。隱人於不覺。而為害最鉅者。其姦斷不可容。今欲治之無他法。惟有禁銅而已矣。禁銅不惟嚴於大。而更嚴於其小。民間已有之銅器。不必令其交官以滋擾。惟市肆之間。大小銅器。俱使不得鬻。毋為姑息之令。而限以歲年。令出三月之後。俱不許有銅器在市。或有惡銅貨之棄於家。而願交官者聽。量其值厚償之。勿使虧折。嚴官吏抑勒之令。將市無銅器可鬻。民雖欲銷燬無所用之。而銷錢賣銅之弊。不禁而自除。此仿禁賭之法。專禁賭具而賭自息。所謂去弊之源而濬之使清者也。而愚尤有請者。宜仿 國初各省鑄錢之法。江甯則曰甯。浙江則曰浙。山東則曰東。河南則曰河。福建則曰福。雲南則曰雲。山陜川廣諸省。莫不皆然。而一省只供一省之用。勿許出境。將不數年而各省之錢皆滿。寶源寶泉。但鑄京錢。供畿輔之用。雖載出他省。但可傳觀。為京師之國寶。不必需之以流通。如當年順治康熙之時。各省用各省之錢。京師則用京錢。其制小於各省。而各省未嘗待用京師之錢。即今京師之民。猶呼大錢五十為一百。一百則曰二百。其遺意猶然可想。且此法行而經紀鋪戶。一切諸弊皆絕。並各省盜鑄之患。亦永永無有矣。且 國初盜鑄之民。所在甚多。其時銅禁未嚴。銷燬既多。而盜鑄亦滋。故其時錢。日益多。而銅日益少。為累於辦銅之官者。至久未息。若今之法行。數年之間。各省之錢皆滿。可俱罷鑄。京師之錢。不取用於四方。寶源寶泉。亦可虛設。 國家經費。節省無窮。錢鑄不銷。而錢且日賤。銅器不鬻。而銅可不問。人主之利權不分。國家之體制俱嚴。歷年辦銅之官。皆得息肩而無累。民用不撓。民心自定。凡多方籌畫者。俱可無庸矣。所謂興其利之本。而守之使固者也。此當今錢法之亟務也。
通行錢法疏康熙十八年
給事中徐旭齡
今各省爐鑄已通行矣。臣竊有請者。定例錢一千。算銀一兩。民間則算銀七八錢。一也。寶泉局錢。論官價則增息。較民價則虧本。二也。民價賤。賤則不行。三也。遠近異價。異價則不通行。四也。不鑄省則難稽。鑄省則不流通。五也。披甲領錢。用不敷銀。六也。外營領錢。價無出。七也。營兵領錢。與民貿易。出入互異。輒見紛爭。八也。州縣領錢。轉派百姓。騷擾更甚。九也。放依官價。收則取盈。利歸有司。困重在民。十也。停爐銅觔。至今不清。十一也。凡物少則貴。多則賤。向因賤停鑄。今未貴開爐。十二也。凡物精則貴。麤則賤。今民價反賤。官弊可知。十三也。勢必至虛開爐。只市賤錢。以冒工料。十四也。價既參差。錢又不精。私鑄易行。官錢易滯。十五也。敢請 敕部。逐款確議。必使利歸於上。富藏於下。害絕於民。弊革於官。庶價一錢貴。可永遠而不敝矣。不然何以立法哉。
開銅源節銅流疏乾隆九年
晏斯盛
臣惟錢幣。 國家大政也。民生日用急需也。常苦於錢之少。而錢亦日鑄而不敷。價遂日昂。臣嘗計畫此事。未有成局。不敢上聞。而我 皇上念切錢艱。不便兵民。楚北尤甚。臣愚以為先當廣銅之源。尤當節銅之流。錢斯日盈而不竭也。禹貢荊州之地。厥貢惟金三品。則銅固其所自有。第恐其地。有妨於廬墓。有荒於田。或舍本趨末。招流集匪。易聚難散。是以守土者雖有其地。不敢輕言是矣。然而深山大陵。無關廬墓之氣脈。無致田畝之荒廢。而就其本地之民。百十里之內有戶。可稽其丁壯之夫。耕作而外。許其赴廠。足沾餘利。所得之銅。亦足供本地鼓鑄。而止不許售賣別用。則聚人不至過多。倘礦竭而散。亦不過百十里內戶中相識之人。仍有家可歸。有業可作。無慮其譁聚而滋事也。查范毓所辦洋銅。足供六年之用。而其間或有緩急之需。則本地所產。實為近便。上年十一月內。鄖陽府民人陳爾言等。呈稱竹山縣楓樹埡地方。銅線甚旺可採。又房縣鄖西縣地方。亦產銅礦。均可開試。經臣準行鄖陽府。令該縣雇倩匠工。確行採試。并行安襄鄖道督試在案。如果礦旺可採。即議立章程。規其久遠。似可舉行。以裕銅源。雖然。以採銅為源。或有旺不旺之分。而使已去之錢皆返而為銅。則節銅之流。而源可自裕而不匱。尤要務也。今寶泉寶源之錢行久矣。然自京師及畿輔近省而外。至於湖廣南北稍遠之省。制錢之重一錢二分者。既不多見。惟康熙年間。重八九分一錢之小錢。通照大制錢行使。中間雜以翦邊鎚扁沙板。及鉛錫各種在內。而錢之濫極矣。夫制錢行將十年。而千百中僅見一二。雍正錢距今二十餘年。康熙大制錢。距今百年。而千百中存者。亦僅一二。其見且存者。又多翦去其邊。鎚扁其質。則人情惟銅之為利。而銷燬之形。亦大可見矣。是何不禁之早哉。或曰。民間目前。惟有此錢。禁之將盡困。而錢恐更致大貴。殊為未便。非也。因循久之。日鑄日銷。何所底止。且禁之有漸。何至重困哉。請先行出示。限三月內將沙板翦邊鎚扁鉛錢古錢一切繳地方官歸局。仍給與銅價。其康熙年間小制錢。不關銷燬。亦平減其價。不得與現行大制錢等。如此則錢之流稍清。而不至以官錢為弊藪也。雖然。此猶急則治標之一端也。攷太公始立九府圜法。函方輕重以銖。即周禮地官泉府之制所由行也。夫圜者。均而通之之謂。輕重以銖。即均之之用也。又周景王欲鑄十二銖錢。單穆公以為廢輕作重。民失其資。且曰。民患輕則為作重弊以行。於是乎有母權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則多作輕。而行之亦不廢重。於是有子權母而行。大小利之。是固權時輕重。而均之之遺意。自秦以下。如半兩五銖四銖三銖八銖五分赤仄兩柱榆莢荇葉鵝眼綖環。皆旋行旋改。大約本重則銷燬多而患錢少。本輕則私鑄多而患錢濫。其勢然也。我 朝順治元年。錢重一錢。二年改鑄一錢二分。十四年加至一錢四分。康熙二十三年。以銷燬弊多。乃改鑄一錢。嗣又慮滋私鑄。四十一年仍復一錢四分。雍正元年以後。錢文精緻。工本愈重。行之稍久。慮滋銷燬。改照順治二年。每文重一錢二分。然錢質仍重。銷燬猶然有利也。是以康熙年間小制錢尚存。而年年鼓鑄之大制錢。遠省遂不多見。莫若將制錢再輕二分。改照順治元年。每文以一錢為準。而與康熙年間小制錢行。則銷燬無利。錢可廣而不匱也。或曰。今錢加用點錫。不能銷燬。毋庸改作。是矣。然臣聞銅匠有分金爐一項。能使五金判質。是錢之加點錫黑白鉛者。仍可銷為淨銅也。是錢莫若再輕之。使銷之無利而自止也。康熙年間小制錢。至今尚存。前效可睹矣。
廣鑄錢
郭起元
聖人創制天下。後世無以易焉者。禹貢惟金三品是也。珠玉非常用之物。布帛菽粟。質重而艱於致遠。故惟三金為常幣。而黃金少出直高。白銀與鑄錢相需而行。此物理之自然也。自太公圜府以來。單穆公曰。民患輕。作重以行之。謂之母權子。民患重。作輕以行之。謂之子權母。母子相權。以衡萬物之平。後人以私意勝。因時逐利。重之則如吳之當千。蜀之直百。晉之比輪。梁之兩柱。輕之則如漢之榆莢。魏之鵝眼。宋之綖環。隋之皮紙。究且物價昂貴。而民生日敝。歷稽往制。惟漢五銖錢。唐開元錢。輕重適均。宋錢失之仄薄。元人黷貨。囊括天下之財。使民間用鈔。明沿元習。設寶鈔庫。禁用銀錢布粟。繼而知其不便。令錢與鈔兼行。民胥重錢輕鈔。雖多方行之。而鈔法終以壅格中止。嘉靖鑄金背錢。每文重一錢三分。萬歷鑄火漆錢。重一錢二分。鏇邊錢亦重一錢三分。與金背通行。終明之世。當十當五。及鉛錫等。未有能久行者。總之行質輕直重之錢。是以威力持。固無可久之理。而靳工費。貪贏羨。則錢麤惡而私鑄起。此錢弊之大較也。 本朝立法。大公至正。寶源寶泉二局。不惜工本。銅質精良。方員肉好。康熙雍正乾隆錢胥重一錢四分。可謂損上益下之至矣。每錢八十準銀一錢。法令畫一。無往代紛更之弊。宜乎民間樂生安業。欣欣然於泉布流通之日。而蚩蚩者氓。常咨嗟嘆息於制錢之少。姦人黠匠。私鑄鉛錫錢。販與市儈。雜用罔利。制錢七八。雜以私鑄二三。向時猶檢擇相爭。今則竟自持去。可見官錢日少。民共諒其不可多得也。為今計者。亦曰廣鑄而已矣。原鑄之所以不廣。由於買銅而非採銅也。 國家鑒前代開冶之害。一切銀銅坑。俱封不開。而民間括銅。往往胥吏侵漁。入官者少。故購銅於海洋。道遠費重。至不以時。竊以銅與銀異。銀坑利重啟爭宜閉。銅坑利輕用廣宜開。凡雲南江西湖廣等處。產銅坑場。胥宜以時開鑿。設官募工採煉。以資冶鑄。其民間舊銅。令捐例贖鍰之人。以是充辦。則銅至者多。而出錢必廣矣。然更有說焉。臣於康熙中年見用錢者。順治康熙錢相半。斤兩尚輕。每錢一百。準銀一錢。物不昂貴。銀本亦省。今以銀一兩。易錢八百。或七百餘。而物價不減。本銀多耗。竊疑制錢太重。是以私鑄易行。今誠於制錢之外。另鑄輕文重一錢。與制錢相輔而行。制錢六七輕錢三四。物價可平。銀本不耗。而私鑄無所容其姦。有合於以子權母。亦因時制宜之義也。
申銅禁酌鼓鑄疏乾隆十年
陜西巡撫陳宏謀
竊惟錢以銅為質。苟非銷燬。自可久而不敝。亦當積而日多。我 朝鼓鑄。已百有餘年。而錢文不見其多。日見其少。其為姦徒銷燬。情事已著。我 皇上念民用昂缺。各省漸增鼓鑄。屢頒 上諭。查禁銷燬。內外臣工。條議防閑。至詳且盡。而銷燬之弊。終不能除。查不產銅之省分甚多。廠銅洋銅。官收已居大半。流通於民間者。為數無多。而統計各省。每年打造銅器。需銅無算。若非銷錢。從何而得。訪聞各省。大概先銷康熙雍正之淨銅舊制錢。獲利甚厚。是以市上康熙雍正舊錢漸少。所行使者。多係新鑄之點銅制錢。但點銅錢鎔入淨銅。亦可造器。仍然有利。恐將來亦不免於銷燬。即如陜西錢價。向來每銀一兩。易錢八百以上。近則止易錢七百二三四十文。其昂貴為歷來所未有。欲籌開鑄。則洋銅未到。即使銅到開鑄。而銷燬不絕。杯水車薪。何能有濟。夫生齒日繁。民用日廣。專恃點銅新錢。已難流通足用。倘併新錢而亦銷燬。雖各省再增鑪局。費盡工力。終不抵姦徒俄頃之銷燬。 國計民生。均有未便。不圖善後。何所底止。臣於此事。時在胸臆。不揣冒眛。謬抒二策。一則絕銷燬之根原。一則使銷燬者。無利而自止。是否有可採擇。應為我 皇上陳之。一黃銅仍宜禁止也。錢出於銅。為錢計必先為銅計。考之歷代調劑錢法。皆有禁銅之令。我 朝康熙十二年十八年。皆曾禁止鑄造黃銅器具。雍正四年。又經禁止。計自禁銅以後。中間各省。并未增添鑄局。而每銀一兩。已易錢九百文以上。不至如此時之昂貴。未始非禁銅之效。祇因彼時民間所用黃銅器皿。俱令交官給價。官役奉行。實多紛擾。 皇上御極之初。允廷臣之奏。仍弛銅禁。原為銅觔足供鼓鑄。而開禁可杜紛擾。非為民間所用器皿必須黃銅也。今銷燬日甚。錢法難調。因時救弊。似宜變通。臣請仍仿照康熙年間禁銅之法。不禁現存之銅器。止禁以後之打造。通行之後。即取各銅鋪鄰右甘結。有再打造黃銅器皿者。各治以法。凡民間向日所用銅器。無論新舊。概不繳官。銅鋪已造未賣之銅器。定限三月。聽其售賣。過期不賣。交官給價。三月以後。尚有售賣黃銅器皿者。查拏治罪。銅鋪內如有未曾成器之黃銅。即令交官給價。各處銅鋪開張列市歷歷可數。地方官止須就現在銅鋪曉諭取結改業。於民間一無紛擾。於鋪戶亦無虧損。向後倘有打造。即使潛匿跡。而聲聞遠近人共見聞。無難捕獲也。其紅銅白銅響銅器具。仍許打造。此外如佛像袋事件紐扣之類。皆可用別項銅錫為之。一概不許用黃銅。自不用銷燬制錢。此杜絕銷燬根源之一策也。銷燬既絕。則新舊制錢。積而日多。銅觔盡供鑄局。又可源源多鑄。省費利用。莫善於此。鋪戶止於不打造黃銅。民間止於不用黃銅器皿。而率土兵民。便益已多矣。一鑄錢宜改銖兩也。歷代錢文。輕重本無一定。而過重則防銷燬。過輕則防私鑄。因時救弊。歷代不同。查 大清會典。順治元年開鑄。每文重一錢。作銀一釐。背鑄一釐二字。後因舊錢壅滯。因而改重。由一錢二分。以至二錢一分五釐。旋因過重。又改鑄一錢四分。康熙年間。改鑄每文足重一錢。旋因制錢易於攙和。改鑄一錢四分。新錢一串。作銀一兩。舊錢一串。作銀七錢。雍正年間。改鑄一錢二分。此 本朝錢文改鑄輕重之原委。惟在防銷燬兼防私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