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_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兵政三屯餉(2)

又宋遼金如歐陽修范仲淹吳充耶律昭田琢亦各建此議。前後皆互相發明。至明邱濬之大學衍義補。言此事又獨詳。蓋未有不以此為扈邊實塞足國裕民要務者。兵法有云。取敵一鍾。可當吾二十鍾。屯田一石。可當轉輸二十石。誠有味乎其言之也。然臣尤以為天下有必不可不屯之地。則邊地之荒棄者是也。有必不可不屯之人。則士卒之游惰者是也。載觀漢唐之興屯于邊地者。行之莫不有功。而宋之興屯于腹裏者。行之莫不有弊。又魏晉至宋之凡以民屯者。則時聞其擾民。而漢之兵屯者。則未聞其苦民。固昭然可知也。然猶慮各邊士馬置星羅。既難議減。恐興屯已為不易。去協餉終亦大難。況國計之盈虧。與戍卒之多寡。皆關生計。何可不並為熟籌。殊未思今日之兵。固并不多于古。無論周初之封建。多至千八百國。凡幅百里者。皆可有調發之兵七千五百。守土者尚未可以數計。即五霸兼併之餘。其大國亦不過止得如今日一省。而兵車一出。動以數萬計。且有稱帶甲百萬者。再如漢季當三分未定時。袁術袁紹馬騰張魯輩兵常至十餘萬二三十萬不等。晉末東遷以後。劉淵石勒李壽等兵亦各數十萬不等。延及梁陳。蓋二百八十餘年。無一日非割據世界。若兵餉一有匱乏。計必無取資于敵國之理。故地方之需協與不需協。誠不在守兵之多與不多也。臣則謂今日之可以耗 國家之物力者。經理之。即無一不可益 國家之豫大。如四川一省。通計需餉。歲不過百萬而止。其地則素所稱沃野千里。民殷國富。一大都會。今猶然荊榛蔽野。若使之開墾。豈難復成膏腴。粵西需餉。又不過止得蜀省之半。其荒蕪非盡石田。若使之開墾。當亦可資飽騰。是四川廣西之協銀。可盡省也。若廣東福建則需餉較多而閒田較少。然沿海固皆可屯。況屯政一舉行。且見邊要所在。無地非屯。無地非兵。則海禁可開。食用益饒。再減額兵。即廣東福建之協銀。亦可盡省也。惟滇黔以平定獨後。戍兵視前代不啻加倍。雖尚有故明沐英世守田產。誠不足供今日多兵之贍養。又偽永歷以養兵最多。致民重困。其陋例亦無足法。但我兵則固不更多于偽永歷時。且藩下丁壯。已照八旗圈給田土。其食用自應即於田土中取足。今止是備查邊荒分兵墾種。務期足用。當亦無難。其各營汛綠旗官兵。亦各查其附近荒田。諭令墾種。則不但可使地無遺利。固亦古人善守門戶者守藩籬之意。然要在藩鎮大小。手足齊而心力一。庶滇黔西省之協銀。亦可盡省也。從來所最難得者。承平無事之時。臣實以時不可失。備陳管見。惟冀皇上垂察。特該部確酌詳議。勿以為目前可支。而畏言遠算。勿以為成效難期。而祗事因循。即從此億萬斯年。 國與民皆實享其利矣。

請停查屯田疏乾隆十一年

御史趙青藜

查屯田一項。沿自前明以至于今。其各衛所多有。以年代久遠。冊籍散失。無從稽查者。亦有冊籍僅存。而陵谷變易。坐落界址無可徵實者。有軍逃地荒。係民自開墾者。亦有運丁貧乏。將田典佃于民。而展轉相售。屢易其主者。更有典佃之久。民從而建造廬舍。營治墳墓者。是以順治十三年。漕臣即請清田歸運。而究未辦結。非奉行之不力。勢不能也。今部臣議令清田歸運。意不過丁以濟漕耳。臣竊以為現行津貼之例。民出費以贍丁。丁得項以承運。其於漕。非不濟也。法無容更議者。就使清田歸運。果有益于丁。猶得病其累民。謂 朝廷赤子。不應歧視。況丁雖得田。不能自耕。南北輓運。曠日持久。勢必召佃布種。收其租息。與未贖之津貼。同一得項承運。不見其益也。且該丁等素封有幾。贖田之費。勢必貸之富人。朝得田而暮轉售。轉年以後。又循故轍。徒令丁之狡黠者。藉以行其挾制詐騙。而民失其業。含冤赴訴訟庭。將無虛日。誠不如現在津貼之無礙于漕。而軍民得以相安也。乃部議之尤難行者。謂船已減運。不當仍給屯田。是必取減運之田。以予現運之丁。而不知此日之減丁。即當年之現運。目下之現運。又即他年之減丁。效力于前。備簽于後。各有減歇。各有現運。輪流既周。無不均平者。安用官之勞勞于忽取忽與為也。取與之間。冊必更造。案愈煩而緒愈難理。恐軍與軍亦不得相安也。近蒙特恩截漕。覺此項減運。不在輪流之內。未免稍優。然以 國家深恩。人被其澤。而運軍適逢其會。稍沾優渥。似不為過。且每年減運。丁數不少。奪其屯。將必致流離失所。殊非矜之道。仰荷皇上如天之仁。各丁經費。俱屬有餘。現在條例已為周詳。但飭各督撫諭令縣衛等官。清津貼之冊。嚴典賣之禁。而軍民固已相安。漕運可永無誤矣。利不十不變法。故臣愚以為不若照舊辦理為便。

停止加餉疏康熙元年

給事中李鵬鳴

近因軍需不敷。暫加練餉。戶部初議。每地一畝。加銀一分。其法大為不均。夫地土有肥瘠。錢糧因之為多寡。如各直省田地有分上中下三等者。有分金銀銅鐵錫五等者。有以一等分為三則。三等共分為九則者。其起科之數。或每畝征銀一錢。或不止一錢。或遞減至一分。而且有不及一分者。則壤成賦。次第較然。載在全書。班班可考。若概以一分加之則止。照原額有加十之一二者。有加十之六七。而更有不止過倍者。上之為法。軒輊異等。下之為力。難易殊勢。易者誠樂輸矣。難者何以勉圖。此中艱苦。不待各直省撫臣之繪圖入告。始知其難行也。及其入告。而部覆謂其借口控籲。請敕務照原定一分之數。酌量完解。如復鳳撫林起龍遵徵練餉一疏是也。又謂酌量通融。與原派一分之銀數。俱不虧少。請敕確議完解。如復浙撫朱昌祚各省鎮兵餉找撥屆期等事一疏是也。又云各直省乃有稱未便照一分之例派征。若照銀數派征。仍遵前旨。照一分之例。原定限期。作速征解。皆奉有依議行之旨矣。軍餉至急。功令至嚴。各該撫臣誰復敢辭難取戾。而不極力催科乎。臣謂 朝廷立法。期于中正。百姓急公。要在能行。若強之以不便之法。即能行之于暫時。必不能行之于將來。敢為皇上悉陳其故。據浙撫疏稱。則壤異等。山蕩殊科。應照歲征額銀算派。可無輕重懸殊之歎。倘計臣以照畝加餉之議。必不可更。合無令各印官酌量通融。總期無虧照畝加分之數。可見照糧算派。本是不易之良法。各省通融。乃為不得已之變計。夫照畝加餉之議。安見其必不可更。而又委曲以就功乎。且通融豈為長策。今天下額編賦稅。較若列眉。而奸胥吏。尚有飛灑裁派舞文撓法之弊。矧明明示以無定之法。自州縣及于府司吏胥。層層作奸。增減在手。欺罔任意。該管各官豈盡精明廉幹。無為鼠者。而部議謂如有混派多征等弊。該督撫題參重處。臣恐上下積。通同作祟。詭秘之狀。非督撫耳目所能及。究竟賣富擠貧。開無窮詐騙之門。而民間之物力。先為此輩耗其大半。兵餉又何賴焉。此通融二字之為厲階。斷乎不可為訓者也。至鳳撫疏稱江北田地。當江南十分之六。其額編賦稅。止及江南十分之三。今江南以三百三十六萬七千之原額。新增不過四十餘萬。而江北以一百一十六萬七千之原額。驟加至五十七萬八千。較之上下兩江。不啻過倍。乃部議亦云酌量民便征收。夫此五十七萬八千之數。總不出一百一十六萬原額之中。任其酌量。無處求寬。何以便民。至于部臣所謂各直省仍有稱未便照一分之例派征者。臣雖未詳其說。大抵不外鳳浙撫臣二疏之意。如是。則每畝一分之例。到處難行。而原定一分之數。究竟不移。其新增無多者。倣浙省通融之規。則蠶叢滋弊。萬萬不得均平。其新增特重者。倣江北征收之例。則土瘠民貧。亦萬萬不能支持。勢必民逃地荒。賦逋餉缺。即將經征各官嚴加處分。究于軍需何益。夫經國大計。自有至公至平行之無弊者。何不取而效之。乃爭此必不可得之數乎。如直隸各省歲征地糧。皆有酌定額則。今將天下歲征銀數。通盤打算。共有幾許。以新增之五百餘萬。按其舊額之數。從公均派。每銀一兩。應加若干。照例通行。普天一體。不論地數而論賦額。自無畸輕畸重之紛紛。又豈尚有稱艱告苦而不早圖完納者乎。此于事理最安。于民情極便。吏不得為奸。官無所棘手。其于餉額。毫無虧短。又完之甚易。亦何憚而不為此簡易直捷之舉乎。況正賦皆有差等。而新加獨欲混同。一事兩例。何以服人。如謂照銀加派。不便于地糧之原多者。此又一偏之見也。夫原糧多者。其地力本厚。原糧少者。其地力本薄。今反為力厚者圖寬便。而使地方薄者受重累。據理而談為不公。審勢而圖為不順。果係明季舊例。敗國敝政。正宜急為主張。奈何因之以自誤。否則民生既困。 國計亦詘。異時方圖改絃。亦已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