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鹅口者,乃胎热蕴蓄心脾,上蒸于口,舌上遍生白屑,如鹅之口。更有小儿舌下有膜,如石榴子样,连于舌根,令儿言语不发不转,可摘破之。若血出无害。不止,烧发灰掺之。
垂痈(胎症)
垂痈、悬痈者,宛如芦箨盛水之状,治宜刺之,令泄去青黄赤血,盐汤洗拭,蜜调一字散少许,敷之,再生再刺可也。
重重龈(胎症)
重 者,附生上 ,有物胀起,宛如悬痈者是也。如着齿龈者,即名重龈。是脾胃挟热,气血不能收敛,治法速宜绵缠长针露锋,刺肿之处,去其恶血则消。若再生再刺,否则有妨乳食。总小儿出胎之后,血气收敛成血,则口肉舌上喉颊皆净。若血气不敛,胎毒上攻,则乃成矣。
滞颐(儿科)
脾液为涎,脾胃虚冷,不能收摄,故涎流出,而溃于颐间也,宜用温脾敛温为主。
《经》又曰:舌纵涎下,皆属于热,当兼脉俗参详可也。更有时时吐唾者,由肾气先天禀受不足,玄池不能收摄精华,宜用地黄丸服之。
滞颐(儿科)
温脾丹
治脾冷滞颐,廉泉穴不能收摄所致。
丁香 木香(各一两) 半夏(一两) 同生姜六两,捣细,炒,令黄,去姜,青橘皮、白米、干姜(炒)各五钱,为末,面糊丸饮下。一方加人参、肉豆蔻。甘草。又方加益智仁。
滞颐(儿科)
清脾饮
治脾经蕴热,而舌下廉泉穴,不能挟制而下者。
人参(四分) 黄连(酒炒,四分) 茯苓(八分) 山药(饭锅上蒸熟,炒黄,六分)米仁(炒黄,一钱) 石斛(五分) 石膏( ,一钱) 半夏(四分) 微姜水拌,加莲子去心七粒,灯心七茎,水煎,食远服。
考变蒸(儿科)
凡视芽儿之病,须审变蒸之期,当此误投药石,蒸长生气全消。凡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蒸。三十二日一变者,以人三十二齿相应也。共有二十八齿者,以不足日变也。人有三百六十五骨,内除手足中四十五碎骨外,则止三百二十数,自生下一日,则主十段,十日即百段,三十二日,则三百二十段为一变,其骨之余气,自脑分入龈中而为齿,自生下三十二日一变,而生癸肾脏气,属足少阴经,主身热而耳 俱冷,唇起白泡。六十四日则二变一蒸,而生壬膀胱腑气,属足太阳经,主寒热将发而频喷嚏, 乳多嗔,上唇微肿,肾与膀胱属水,水数一,故先变生之。九十六日则三变,而生丁心脏气,属手少阴经,主体热汗出,恐畏虚惊。一百二十八日,则四变二蒸,而生丙小肠腑气,属手太阳经,主壮热浑身,心与小肠俱火,火数二,故二蒸成之。一百六十日则五变,而生乙肝脏气,属足厥阴经,主掌骨成而学匍匐。一百九十二日则六变三蒸,而生甲胆腑气,属足少阳经,主情昏神倦,眼闭不开,盖肝胆属木,木数三,故三蒸成之。二百二十四日,则七变而生辛肺脏气,属手太阳经,主情思 惶,而爱多哭。
二百五十六日,则八变四蒸,而生庚大肠腑气,属手阳明经,主微利肠鸣,而蒸热,盖肺与大肠属金,金数四,故四蒸成之。二百八十八日,则九变而生已脾脏气,属足太阴经,主身热吐泻。三百二十日则十变五蒸,而生戊胃腑气,属足阳明经,主不食腹痛,吐乳微汗,盖土数五,故五蒸成之。心胞络为脏,属手厥阴经,三焦为腑,属手少阳经,二者,俱无形状,故不变,而又不蒸。若至十变五蒸既讫,则共三百二十日矣。复有三大蒸焉,以六十四日一蒸之数而计之,则又有一百九十二日,与前变蒸之数,共五百一十二日矣。自后再加一蒸,而至五百七十六日之期,变蒸方定,儿乃成人,方生寸脉,变者,变生五脏而易其情态也。蒸者,蒸养六腑而长其骨节也。凡变始得之一日以至七日,上唇中心,必有白珠泡子,形如鱼目,目睛微亦,轻则身热有汗而微惊,耳与尻冷,重则壮热或汗或不汗,脉乱不食而呕哕,如身耳尻皆热者,则又兼犯他证也。其受兼蒸者,必上唇微肿,如卧蚕类,身休壮热,头额颅热,或乍热乍凉,唇口鼻干,哽气吐逆,而脉乱汗出或不汗不食,时惊多啼 乳,自始得之一日,至十三日变蒸既足,方无所苦,其三大蒸者,则必唇口干燥。咳嗽喘急,闷乱哽气腹疼,身体骨节皆痛,或目上视,时多惊悸,然七日之内有病,但数呵其囟门,勿轻服药。若有不惊不热,无他苦者,是受胎壮实而暗变也。然前之论变蒸者,以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为论,自内而长,自下而上之义也。复有以东方甲乙木为首之义,则一变肝,二变胆,三变心,四受小肠,五受脾,六变胃,七变肺,八变大肠,九变肾。
十变膀胱,此主于子母相生之义,相生所以相继也。更有以《素问》春应木,而亦以肝为首,则一变肝,二变肺,三变心,四变脾,五变肾,此主于夫妻相克之义,相克所以相治也。然大抵阴阳造化,五行五脏相生者顺,相克者逆,况变蒸者,是长养气血,滋荣五脏,相生之义,此理昭然者耶。
《灵枢》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考变蒸(儿科)
惺惺散
治小儿变蒸,发热咳嗽,痰涎鼻塞声里。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芍药 天花粉 桔梗(各五钱) 细辛(二钱五分,去叶,只用根) 为粗末,每服二钱,姜一片,薄荷一叶,水煎服。
齿迟(儿科)
《经》曰:丈夫八岁肾气实,齿更发长。盖以阴阳交与。阴气不胜其阳则成男,阴精蕴蓄于内,阳中有阴,老阴之数,极于十,少阴之数次于八,男为少阳之气,其数当七,而反八者,因阴蓄于中,故以少阴合之。少阴者,肾经也。肾主骨,遇八则少阴之数正而肾气动,故男子八月而生齿,八岁而 ,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体也。又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者,亦以阴阳交合,阳气不胜其阴而成女,阳精蓄于内,阴中有阳,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为少阴之气而属于八,今以少阳七数偶之者,亦以阳蓄于内,放至少阳之数,则内蓄之气始动而肾气盛,故女子七月而生齿,七岁而 。有齿迟者,禀受肾气不足,而髓不强,齿为骨余,骨为肾余,骨之所络而为髓,髓不足,故不能上充于齿而迟也。若能调养血气,固本复元,则齿自生,而骨力坚凝矣。更有二三岁后,或乳食互进,或醉后房劳,乳儿致成肾疳,啼时满口皆血,名曰宣露。或齿黑碎片,名曰崩砂。久则秽甚,牙根俱落,名曰腐龈。亦有风热相搏,忿怒烦劳,其齿痛肿者,是手阳明足太阳之脉,系于齿,故牙根肿涌,名曰龋齿。有喜嗜甘肥而生虫,即名虫齿。若跌扑所伤者,或急疳所坠者,则久落难生矣。
齿迟(儿科)
芎黄散
治齿迟。
川芎(四钱) 山药 当归 芍药(炒) 甘草(各三钱) 熟地黄(一两) 为末,白汤调化,食后服,并将干药末搽齿根。
齿迟(儿科)
固齿膏
治齿根摇动。
何首乌 生地 牛膝(各等分) 旱莲草取汁,上煎百沸,将成膏,入食盐在内,每日取用漱口。
一方治齿落不生。黑豆三十粒,将牛粪裹煨,令烟尽,入麝少许为末,先将挑破不出齿处,令出血,方涂药上。
发迟(儿科)
足少阴之经,其华在发,发迟者,胎元不足,血气有亏,不能上荣于发也。外用涂擦以治标,内迸滋补以救本。
发迟(儿科)
香粉膏
香蒂(一两) 胡粉(五钱) 猪胆(二钱五分)水煎香薷三分,入胡粉,猪胆调匀涂头上,一日三次。
语迟(儿科)
夫言为心之音,有由妊胎卒被惊恐,内动于胎,故令心气不足。舌本不通,而不能言者,有因其父肾气耗损,而禀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者。如面黄肌弱,嗜饮便泻,手足心热,发枯若绒者,是病在脾而兼疳也。如颧赤多惊,五心厥热,烦啼不时者,是病在心也。如面青多筋,目急发逆,口秽肢细,是病在肝也。如白晴多而颐 白,肌粟毛焦,时咳飧泄者,是病在肺也。如肢软色黧,齿迟睛白,气短神薄者,是病在肾也。至于大病后而失音不语者,非肾虚不能上接清阳,即清阳之气自病也。
语迟(儿科)
补心菖蒲丸
治心虚语迟。
人参(五钱) 石菖蒲(二钱) 丹参 赤石脂 天冬(去心) 远志 麦冬(各二钱) 为末,蜜丸,黍米大,米饮食远服三十丸。一方有当归、乳香、川芎、朱砂。
语迟(儿科)
菖蒲丹
治数岁不语。
菖蒲(一十九节者,佳) 远志 桂心 人参 黄连 枣仁(各五钱) 为末,蜜丸,枣汤下。
失声(儿科)
卒然失声者,有因寒气客于会厌,会厌不发,发而无声。或风热聚于心胸,舌为心亩,故不能转运而无声。更有痰厥而喉中声嘶,亦有食厥而清气不升,复有中恶客忤,或尸厥或 而然者。至若惊风衔沫,颐赤额青,目直睛白无声者,及诸久病之后,而卒然不语者,俱为不治。
失声(儿科)
菖蒲汤
治中恶惊搐失声。一方加薄荷。
石菖蒲 天麻 全蝎 僵蚕 附子(制) 羌活 人参 甘草(炙) 远志荆芥 桔梗(各等分) 水煎服。
失声(儿科)
竹沥膏
治牙关紧急,失声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