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在跷上 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直阳之脉。督脉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贯脊直上。故曰直阳。其原起于肾下胞中。循阴器。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故取跷上 下者。循足太阳之络以泻之也。按会阴节后。当有刺条。刺直阳前。宜有腰痛。或简脱与。抑督与任交病在阴而取之阳耶。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歧。一在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又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小腹直上。贯脐中央。入喉上颐。会太阳于晴明穴。是任督二脉。阴阳合并。分而上行。然其间又有交会之处。张兆璜曰。饮已欲走。是阴入于阳。故当从督以泻任。且任脉循于腹。而其痛在腰。是所病之因在任。而所成之证在督也。)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此论阴维之脉而令人腰痛也。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阴维之脉。起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 。故名飞阳者。谓阴维之原。从太阳之脉。走少阴而起者也。怫怫、郁怒貌。肾病者。意不乐。气并于肾则恐也。朱永年曰。任督二脉。
与阳维阴维阳跷阴跷。皆阴阳互相交会而起。)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阴维之脉。在内踝上五寸。 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腹。故于此取之。盖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乃足少阴与阴维交会之处。)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 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此论阴跷之脉而令人腰痛也。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其脉起于跟中。同足少阴。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 。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出人迎之前。至咽喉。交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是以痛引膺。目 然。交足太阳。故甚则反折。循咽喉。故舌卷不能言也。马莳曰。昌阳、即足少阳穴名。一名复溜。又名伏白。)刺内筋为二 。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内筋谓大筋之前分肉也。太阴后。大筋前。上踝二寸所。即阴跷之 。交信穴也。)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此论冲脉为病而令人腰痛也。冲脉者。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灌于皮肤。渗于脉外。故名散脉也。冲脉为十二经脉之原。心主血脉。故痛而热。热甚生烦。其循于腹者。出于气街。挟脐下两旁各五分。至横骨一寸。经脉阻滞于其间。故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起于胞中。故甚则遗溺。)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 。(冲脉者。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故取膝前外廉者。
取冲脉之下俞也。以上论奇经之八脉。皆循腰而上。故并主腰痛。)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此论肉里之脉而令人腰痛也。肉者分肉。里者肌肉之纹理也。经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分肉之间。溪谷之会。
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盖谓溪谷分肉之间。亦有穴会。循脉往来。邪气淫溢。用微针取之。与取络脉之法相同。夫分肉起于筋骨。属于气分。咳则动气。故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也。)刺肉里之脉为二 。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为二 者。取左右二足穴也。足少阳阳辅穴。又名分肉穴。在太阳膀胱经之外。少阳绝骨穴之后。去足外踝四寸。乃其脉也。夫肌肉之纹理。属骨而生。从筋而起。足少阳属骨主筋。故取少阳之分肉穴也。按分肉之间。溪谷之会。小痹淫溢。循脉往来。能令人腰痛也。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令人腰痛。是以首论横解之络脉为痛。末论肉里之间。亦循脉而为腰痛也。)腰痛挟脊而痛。至头 然。目 欲僵仆。刺足太阳 中出血。( 音除。此论经俞为病。而令人腰痛也。夫五脏六腑之俞。皆在太阳之经。而足太阳之脉。挟脊抵腰。上至于头目。是以腰痛挟脊。而上及于头目者。邪入于经俞也。 短羽之鸟。背强欲舒之象。
阳盛者不能俯。故欲僵仆也。夫邪之伤于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络。孙络满则传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俞。邪中于人。虽有浅深。然皆在于形身上下之间。故并主腰痛。是以论肉里之肤腠。解脉之横络。足之三阴三阳。及奇经之经脉。以至于太阳挟脊之经俞。为痛之见证。各有不同。而取刺亦各有法也。)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 中出血。(此论阴阳之气不和而令人腰痛也。痛上寒者。腰以上寒也。痛上热者。腰以上热也。夫阴阳二气。皆出于下焦。阳气不能上升。则腰痛而上寒。阴气不能上升。则腰痛而上热。盖气阻于阴阳上下之间。故腰痛也。太阳、巨阳也。为诸阳主气。阳明间于二阳之间。为阳盛之经。故上寒者。当取此二经。以疏三阳之气。少阳主枢。故不可俯仰者。当取足少阳也。厥阴主一阴初生之气。故上热者取足厥阴。少阴之气。中合于阳明。上合于肺脏。阴气逆于下。故中热而喘也。 、隙也。谓经穴之空隙为 。阴 者。足少阴之筑宾穴也。)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按此以下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系衍文。
谨照王氏原注。王冰曰。上寒。阴市主之。在膝下三寸。伏兔下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不可顾。三里主之。在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肉分间。足阳明脉之所入也。)上热刺足太阴。(王冰曰。地机主之。在膝下五寸。足太阴之 也。)中热而喘。刺足少阴。(王冰曰。涌泉大钟悉主之。涌泉在足心陷者中。足少阴脉所出。大钟在足跟后街中动脉。足少阴之经也。)大便难。刺足少阴。(王冰曰。涌泉主之。)少腹满。刺足厥阴。(王冰曰。太冲主之。在足大趾本节后内间。动脉应手。足厥阴脉之所主也。)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王冰曰。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俯仰。京骨昆仑悉主之。不可举。申脉仆参悉主之。束骨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阳脉之所过也。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脉之所行也。申脉在外踝下五分。容爪甲。阳跷之所生也。仆参在跟骨下陷者中。足太阳阳跷二脉之会。愚按王氏所取之穴。不过承袭前人。或彼时医家任取。非出于经旨也。)引脊内廉。刺足少阴。(王冰曰。复溜主之。从腰痛上寒不可顾。至此件经语。除注并合朱书。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并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并无。乃王氏所添也。
今注云。从腰痛上寒。至并合朱书十九字。亦非王冰之语。盖后人所加也。)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此复结足太阴之络而为腰痛也。控、引也。 、季胁空处也。足太阴之络。从髀合阳明。上贯尻骨中。与厥阴少阳。结于下 。
而循尻。内入腹。上络嗌。故腰痛引少腹而控 也。腹 拘急。故不可以仰息。按此篇承上章之论腹中。而并记刺形身之腰痛。足之三阴三阳。皆循腰而上下。而足太阴之脉。从股内廉。入腹属脾。以主腹中。是以首节只论少阴厥阴。而不及于足太阴也。然太阴之支别。从髀贯尻。亦令人腰痛。故复记于篇末。以使后学知形身外内经络之各有别也。)刺腰尻交者。两踝胂上。以月生死为 数。发针立已。(胂音申。腰尻交者。腰下胯骨间。乃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交结于其间。故曰腰尻交也。两踝即腰下两旁起骨。胂即两踝骨上陇起肉也。以月生死为数者。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渐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渐少之。盖月生则人之血气渐盛。月亏则人之血气渐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数。盖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故以月之生死为期。张兆璜曰。月晦始苏曰朔。每月朔日。是月始生之一日也。)左取右。右取左。(脉之大络。左注右。右注左。此邪客于大络。故当以左右两间取之。若在横解之浮络。是又当总取 外廉之横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