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篇章阅读
★题型释义
篇章阅读题是根据文章设置若干个问题,要求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意思的答案。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
篇章阅读和片段阅读的考查形式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篇章阅读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完整,在一篇文章之后设置3—4道题目,题目类型具体包括主旨概括题、词句理解题、细节理解题、意图判断题、标题填入题等。
一 重点解题策略
篇章阅读一般会在以下几方面命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即“词句理解题”,可细分为“词语理解题”和“语句理解题”。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即“细节理解题”。
(3)将文章、段落大意进行归纳概括,即“主旨概括题”。
(4)对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或者态度观点进行推断,即“意图判断题”和“态度观点题”。
(5)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正确恰当的词汇或者语句,即“选词填空题”和“语句衔接题”。
不难发现,篇章阅读实际上就是将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片段阅读进行整合,成为篇章类的考点。因此考生若想将篇章阅读掌握得好,首先应该从片段阅读的解题角度入手,扎实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再以篇章阅读作为载体,进行强化练习。具体的解题技巧考生可以参见片段阅读的章节,针对性的解题策略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阅读原文,注意筛选重要信息
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是指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通篇阅读时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它们标注出来,抓住了它们,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和脉络,也就是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考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及时概括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等。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考生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就能迅速概括出以上几个要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最好不要盲目做题,应该把与题目相关的句子、段落找到进行针对性阅读,方能达到以上所言的效果。
3.找到问题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确定答案范围
一般来说,问题所在位置应该和答案所在位置不远,一般可根据关联词语或代词等标记性词语与文章结构来确定答案是在问题之前还是之后。先找位置,再找答案,这是做一切篇章阅读题的基础。
4.确定解题技巧,对应原文打开解题之门
确定好答案的范围之后,再找出该范围的关键性词语,将每个问题进行逐一对照,仔细取舍,合理推断,注意选择答案时要切实符合原文,而不能主观臆测。
二 正确的阅读顺序
对于篇章阅读来说,首先要明确做题的顺序。通常考生会先阅读文章,然后阅读题目,接着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最后对每道题目进行作答。事实上这种顺序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人的瞬时记忆是短暂的,尤其在强大的考试压力下更容易遗忘,如果按照这个顺序去答题,往往到具体解答时已经忘记了阅读内容,势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查找信息的困难。
那么怎样的顺序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呢?经过我们的对比研究发现,以下的作答顺序对于公务员考试的篇章阅读题目来说最为适合:首先阅读题目要求,在阅读每道题的过程中寻找该题的关键词,换言之即对考点加以瞬时强化记忆,达到阅读时能够及时反应的程度。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考生可以通过做题来训练自己这种寻找关键词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
此外,在阅读题目要求时,要注意以下表述:“对‘×××’理解正确的是……”意味着首先要到原文中通过快速浏览寻找到其位置,提醒自己阅读到此有题目出现。“第三段的……”意味着第三段会出现题目,要注意有效阅读。总之,在读题的过程中,考生要高度紧张,尽量能够从题目要求中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并印在脑中,可采取对原文进行标注的方式,或默念几遍强化记忆的方式。
在明确题目要求之后就要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考生在作答时一般并非是从第一题顺序做到最后一题,而是要有选择性地安排顺序。很多题目并非需要通读全文方可作答。此外像选词填空题、标题结语题等题目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解决。最后对于细节理解题,考生可以通读原文后再进行作答。
可以说上述做题的顺序是最为科学合理的,也是最为有效省时的。但是由于各位考生平时的做题习惯不同,可能一时难以改正,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自己这种良好的做题习惯。
三 题型分类
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篇章阅读,从文体表达的风格和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人文社科类和科技说明类。
(一)人文社科类
所谓人文社科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一般包括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这类文章的考查是篇章阅读的重中之重。其考查的内容一般为重点词语的语境意义,关键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某些信息的作用,文章主旨的理解等。人文社科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文字理解难度较小,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较少,考生对阅读的文章理解较为容易。但是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文章,尤其是文章段落、具体语句甚至个别词汇的使用。这些都将成为命题的考点,体现在题目之中,因此可以说人文社科类的文章是“读时容易做时难”。
例1 现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相声明显竞争不过小品。为什么呢?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整体上不如小品的思想性深刻。
按说,相声艺术发展到今天,在艺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了,说学逗唱的功夫和技巧,应该不会比小品逊色多少。小品是舶来品,直接借鉴了西方许多艺术手法,尤其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独领风骚,这是它顺应时代风尚,后来居上的首要原因。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往仅仅有趣的艺术形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这“有益的”,不能理解为政治说教,也不能理解为道德说教,它更多地倾向于知识和哲理,倾向于生活中的真理。
每年的春节联欢电视节目中,那些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小品总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值得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欣赏。人们在观赏的同时,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相反,那些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
有人说,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说教,现在都有点厌烦了,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中国人是受了几千年的说教,这不假,但那是什么样的说教呢?如果违背科学、违背真理的说教,不要说中国人,更不要说现代的中国人,就是外国人不是也同样反感吗?但说教并不意味着就非要违背科学,违背真理,它不许传播科学、弘扬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吗?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决不会排斥真、善、美的教诲。向往真理,探究生活的哲理,是人的本能,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
这几年,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重新拉回了大量的读者,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大量的哲理美文,正风行于网络和各种期刊中,也是一种佐证。它证明人们永远不会拒绝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不会拒绝有益的启迪。
所以,我愿意为说教争鸣,愿艺术永远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是( )。
A. 人们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
B. 艺术不要脱离主题和应有的思想内涵
C. 说教应既有艺术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
D. 人们向往真理,热爱探究生活的哲理
2.人们的审美层次的质的变化表现在( )。
A. 人们已不会被有趣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B. 同时追求艺术享受和有益的教诲
C. 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D. 倾向于追求知识哲理及生活中的真理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是( )。
A. 某些电影作品情节简单,画面制作精良,票房收入屡创新高
B. 某些小品中无厘头的情节设置和夸张表演受人诟病
C. 一些在思想性上有些落伍的相声逐渐失去了观众的喜爱
D. 某影片体现了对小城镇居民的人文关怀,成本低,叫好又叫座
4.第7段中,画线处“强心剂”一词指的是( )。
A. 知识
B. 故事
C. 趣味
D. 哲理
5.作者认为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是一种错觉,是因为( )。
A. 纯艺术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并不存在
B. 现代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反感违背科学的说教
C. 追求真善美是所有艺术形式的终极目标
D. 人们并不反对传播科学、启迪人生智慧的说教
解析:1.文章是分总结构,由结论词“所以”引导的尾句是文章的主旨句,其主旨是:艺术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故答案是B。
2.根据文章第4段第2、3行“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可知,这是人们审美层次质变的表现。故答案是B。
3.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部分。本文的观点是“艺术不要脱离主题和应有的思想内涵”,论据可分为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选项B 中提到“小品无厘头的情节设置和夸张表演受人诟病”,意思是“没有思想内涵的小品不受欢迎”,故B项可作为反面论据;C项“思想性落伍的相声失去观众的喜爱”同样是反面论据;选项D“某影片体现了人文关怀”意味着“该影片是有思想性的”,D项可作为正面论据。选项A中仅提到“情节简单、画面制作精良”,没有阐明是否有“主题和思想内涵”,故A项不能作为本文论据。故选A。
4.根据文章倒数第2段中提到“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由此可知“强心剂”是指“哲理”。故本题答案为D。
5.文章第6段首句引用他人观点,引用的观点可理解为因果关系,即“有人说,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说教,现在都有点厌烦了,(所以)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接下来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反驳引用观点的原因部分(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说教,现在都有点厌烦了),反驳时分了两个层次:(1)如果是不科学的说教,世人早就烦了;(2)说教中也含有真理、科学、智慧,人们不排斥真善美的教诲。在反驳过程中,作者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人们不排斥真善美的教诲,所以艺术可以说教,艺术不应该只向纯艺术方向发展”,所以本题答案为D。
(二)科技说明类
科技说明文是研究并反映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类科学技术性的文章。它也是历年篇章阅读理解题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类文章除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之外,还会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术语。这就需要应试者在平时要有对一些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必要的了解。这类文章的考查内容一般有文章内容的把握,关键信息的提取或理解,关键句子的理解等。对科技说明文文章的阅读,首先应该定位在“读懂”上,题目的设置基本上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上,一般不会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考查,也不会考主观性的评论等。因此,材料虽然难,可是要求却不高,仅仅是“读懂”就够了。
例2 “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负担研究2010(GBD 2010)”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与评估研究所牵头,囊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论文对比了中国与20国集团中的其他国家,凸显了中国在卫生健康方面的急剧变化。举例来讲,在考虑了人口结构以后,中国2010年的60岁以下死亡率低于20国集团中的所有新兴经济体,仅略高于美国的同期水平。
在1990年,中国的健康状况与包括越南和伊拉克等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非常类似。当时,导致中国健康损失的主要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下呼吸道感染、中风、先天性畸形和新生儿脑病。然而20年后,这些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2010年,中国健康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腰背疼痛和道路伤害。
在非传染性疾病中,与其他高收入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癌症情况相对来讲比较特殊。在2010年,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低于20国集团中大多数的高收入国家,这其中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但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都是在中国位列前15位导致早亡的主要病因。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中国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同时从1990年到2010年,传染性疾病、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下降了59%,儿童死亡数从100万左右减少了近80%到21.3万。自1990年以来,死于痢疾和下呼吸道感染的5岁以下儿童减少了90%以上。
在包括滥用药物、自杀等在内的对青年人有显著影响的行为上,中国少于大多数国家。在全球范围内,20到24岁的年龄段中滥用药物者在1990年和2010年间增长了38%,而在中国则下降了5%。就自杀而言,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年轻女性自杀率急剧下降了75%,年轻男性自杀率下降了49%。
“中国在减少一些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和残疾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成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健康测量与评估研究所主任Christopher Murray教授说,“年度疾病负担评估将使中国在国际对比中更好把握自己发展和改善的进程,并由此更加妥善地明确政策的优先之处。”
1.根据上文,在2010年,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特别之处在于( )。
A. 中国青少年的死亡率很低
B. 中国导致健康损失的主要疾病变得不同
C. 中国癌症死亡率低
D. 中国传染性疾病下降迅速
2.根据上文,中国在1990至2010年间,在公众健康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不包括( )。
A. 儿童死亡率的下降
B. 癌症得病率降低
C. 下呼吸道感染等传染病得病率下降
D. 青少年自杀行为急剧下降
3.文末画线的“更加妥善地明确政策的优先之处”是指( )。
A. 将更多经费投入公共卫生事业
B. 将卫生事业发展方向从治疗调整为预防
C. 根据变化制定政策优先解决主要问题
D. 妥善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医疗经验
解析:1.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可知,1990年时中国的健康状况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致,而到2010年,“这些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导致健康损失的主要疾病发生了变化,B项为其同义替换。中国青少年的死亡率与癌症死亡率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排除A、C两项;D项,根据文章第四段可知,中国传染性疾病下降迅速是在1990年至2010年之间发生的,并不仅在2010年,且文章中并未交代2010年中国的传染病情况,排除。故本题选B。
2.A、C、D三项在材料当中均可以找到,而B项“癌症得病率”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答案选择B。
3.文章中并没有提到发达国家的医疗经验,排除D项。文章通过罗列数据说明中国健康卫生情况发生的变化,体现在非传染性疾病正成为中国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而传染性疾病等的发生率急剧下降,相比之下,未来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已有变化,优先解决当前的主要问题,即明确政策的优先之处。故选择C。
典型真题
例1 (上海2015A)“侯世达”是Douglas Hofstadter 的中文名,这个1997年由他的中文出版商所定的名字,如今已是他在中文世界里的通称,这个名字也确实比他的父亲、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按照姓名音译规则对应过来的中文名要好听。不过,侯世达还有一个更私密、也更漂亮的中文名,那就是1976年他的第一位中文老师高先生为他取的“侯道仁”。
与他的中文名字同样精彩的,是侯世达的成名作“Gödel,Escher,Bach:an Eternal Golden Braid”的译名——《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侯世达的这本书在英文世界里被简称为“GEB”——取哥德尔(Gödel)、埃舍尔(Escher)、巴赫(Bach)的首字母,而中文则以“集异璧”应对。
《集异璧》探讨了庞杂的主题,正如侯世达本人在该书出版20周年的再版前言中所写:“……包括赋格和卡农,逻辑和真理,几何学、递归、句法结构、意义的本质、佛教禅宗、悖论、脑和意识、还原论与整体论、蚂蚁群落、概念和心理表征、翻译、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DNA、蛋白质、基因编码、人工智能、创造性、意识和自由意志——偶尔还写到了音乐和艺术,它写到了所有的一切!很多人觉得不可能找到这本书的重点。”
但这本书还是有重点的。总体上说,《集异璧》被归为人工智能的经典著作,就像研究认知科学、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比较文学和物理学的侯世达被视为人工智能领域不可忽视的代表一样。20世纪70年代,侯世达痴迷于“思考是什么?”,投身于其时刚刚兴起的人工智能领域,他在《集异璧》中对计算机、程序、思考和大脑的描绘,开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一个高潮后,侯世达却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算法很巧妙、也能完成不少实际任务,但依托这种思路做出来的计算机并没有真正在“思考”。意识到这一点,侯世达对普通的人工智能彻底失去了兴趣,他自己的研究也转而建立在跟常规人工智能完全不同的技术上面。侯世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小组叫做灵活类比研究小组(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FARG),“在FARG我们没有致力于开发实际的应用,诸如翻译引擎、答问机器、网络搜索软件此类的东西。我们只是在努力地理解人类概念的本质和人类思考的根本机制。我们更像是哲学家或试图探究人类心智奥秘的心理学家,而非旨在制造聪明的计算机或机灵程序的工程师。我们是一群老派的纯粹主义者,我们的动力源于内心深处的哲学好奇心,而不是制造实用设备的欲望(遑论赢得大笔金钱的欲望)。”
这些年来,关于“思考是什么”,侯世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更多的还是失败——FARG开发的程序常常得出可笑的结果,远远谈不上“智能”。不过,侯世达看着这些失败“很开心”,因为“要是我们的任何系统真的在其微领域中获得了与人类相颉颃的智力,我们将痛心至极,因为那将是很可怕的:这意味着人的智力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复杂或深奥。这意味着短短几十年的研究就足够人类解开人类思维的奥秘”。在他看来,程序真正具有智能将是人类的悲剧。
侯世达认为,思考的关键在于美、在于品味,与逻辑或真理无关。这与大数据、大算法的现代人工智能格格不入。“形式化的研究方法得出的是极其生硬的‘智能’,毫无洞见可言。”他的人生目标是创造出许多绝美的事物。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研究道路,他在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至臻至美的事物,他说:“我宁愿当个独立思考的人,不总是站在人们注意力的最前端。我觉得不被大多数人注意到没什么不好;但我相信最终我的想法会被更多的人知道。”
“至于有没有可能我选错了路,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我并不担心这一点。人生苦短,我相信我自己的观点,而且我会捍卫它们。毕竟,俗话说得好,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会呢?”
1.关于本文主人公的名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侯世达”和罗伯特·霍夫施塔特是同一个人
B.“侯道仁”和“侯世达”是同一个人
C.“侯道仁”比“侯世仁”这个名字更广为人知
D.“侯世达”是“Robert Hofstadter”的中文名字
2.关于《集异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集异璧》探讨了庞杂的主题,但仍可归入人工智能领域
B. 很多人找不到《集异璧》的重点,但这本书还是有重点的
C.《集异璧》建构了跟常规人工智能完全不同的技术线路
D.《集异璧》开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热情
3.“灵活类比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 )。
A. 解决机器翻译的算法
B. 开发实际应用程序
C. 培养聪明而灵活的工程师
D. 理解人类思考的机制
4.侯世达领导的小组开发的程序经常失败,但他却很开心,其原因是( )。
A. 失败是成功之母
B. 每一次失败都能排除一种错误的研究路径
C. 每一次失败都证明了人类智能的复杂性
D. 不论成败,研究本身就能给人带来乐趣
5.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判断,这是一篇( )。
A.《集异璧》书评
B. 侯世达介绍
C. 人工智能最新进展的科普文章
D. 侯世达专访
解析:1.根据文段第一段可知,A、D两项当中罗伯特·霍夫施塔特与“Robert Hofstadter”是同一个人,均指侯世达的父亲,说法错误,均排除;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侯世达还有一个更私密、也更漂亮的中文名,那就是1976年他的第一位中文老师高先生为他取的‘侯道仁’”可知,B项正确,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B。
2.根据文章第五段的“侯世达对普通的人工智能彻底失去了兴趣,他自己的研究也转而建立在跟常规人工智能完全不同的技术上面”可知,侯世达之前研究的是常规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因此,《集异璧》也应阐述常规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C项说法错误,其他三项均可在文章中找到相应依据。故本题选C。
3.根据文章第五段的“我们只是在努力地理解人类概念的本质和人类思考的根本机制”可知,其主要研究的是人类概念的本质和人类思考的根本机制。故答案选择D。
4.根据文章第六段的“因为‘要是我们的任何系统真的在其微领域中获得了与人类相颉颃的智力,我们将痛心至极,因为那将是很可怕的:这意味着人的智力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复杂或深奥……”,即看着失败开心的原因在于验证了人类智力的复杂,C项为其同义替换。A、B、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文段介绍了侯世达和其著作《集异璧》,并介绍了侯世达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思考,故文段属于一篇人物介绍。《集异璧》只是文段介绍内容的一个部分,排除A项;文段介绍的主体是侯世达及其研究与思想,C项对象错误,排除;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根据文段内容可知,文段只是专访前的人物介绍而并非专访,排除D项。故本题选B。
例2 (上海2014A)你曾经在白天看见过星星吗?当你蹲得太久又起身太快,或者刚好被球场上飞来的足球砸中了脑袋,那你就一定看见过或者说经历过“眼冒金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个学名,叫做“压眼闪光”。
你也许发现了,看见“金星”跟看见别的东西不太一样:即使你闭上眼睛,冒出来的星星也不会因此不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盲人们虽然看不见,却也同样会有“眼冒金星”的感觉。这是因为控制压眼闪光现象的是大脑的初级视皮层(也称作V1 区域)。这个区域即使在失明数十年后依然不会受到损害。
既然失去视觉的人不会丧失“看见”金星的能力,那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帮助盲人恢复视觉呢?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彼特·希勒博士带着这个念头,对压眼闪光开始了新的探索。
对于人的压眼闪光现象已有过不少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看到的“金星”大致是星星般散落分布的点或小圆形,比较暗,白色或彩色都有。但这些有限的了解距离找到视觉恢复方法的目标还差很远,探索过程中较多实验无法直接在人体实行,所以寻找适合的动物做“替身”很有必要。
恒河猴可算是实验室的常客了,在压眼闪光的研究中心它也是非常理想的实验对象。它们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且初级视皮层面积大、无沟回,便于定位和操作。想要推进人类视觉恢复的研究,就先要在恒河猴身上进行较为透彻全面的了解。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把恒河猴的视野内“金星”出现的位置和初级视皮层对应神经元位置定位得很好,刺激V1的什么位置产生的“金星”会出现在哪里,尽在科学家的掌控之中。
但只知道位置还远远不够,想要利用“金星”成像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重要信息:恒河猴看到的“金星”具有什么特点?这就是希勒此次研究的主题。
假如猴子会说话,这个问题就好办多了。但鉴于我们和这灵长类的亲戚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想知道“金星”的具体特征就需要依靠精巧的实验了。
希勒对猴子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使它们在视野中出现两个点时,目光会移向更大更亮的点。这个巧妙的训练方法,和猴子目光的移动方向,成为判断“金星”特征的利器。
在这个实验中,猴子的视野里会先出现一个光点(对照点),接着对照点下方再出现另一个光点(实验点),如果猴子的注视方向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小或者更暗;如果猴子的目光下移,则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大或者更亮。
通过插入恒河猴V1区域的电极刺激,产生不同大小的“金星”让它们判断大小。猴子先生在重复70多次实验后,“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衡量视野中光斑半径的单位),并且改变电流大小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
这组实验中,猴子的视野正中心会预设一个很小的光点(对照点),而电极激发产生的光点(实验点)在对照点下方。实验中视野的背景颜色会不停改变,当背景颜色与实验点颜色不同时,猴子可以看到实验点,于是会一直盯着实验点看。一旦视野背景颜色与实验点相同,实验点将消失,猴子的目光便会上移,看着中心的对照点,每当这时研究人员就会知道激发产生的光点的颜色即为当前的背景色。
同样经过70多次实验后,研究者发现“金星”其实色彩多变,但总体而言颜色比较暗淡,都是不饱和色,包括灰暗的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不单调的色彩对于视觉恢复是个大好消息,假若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
希勒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摄像机影像向电刺激的转换,使用一台电脑,一端连接摄像机,一端连接用以刺激人脑V1区域的电极,将摄像机拍下的景象转换成刺激人脑的电信号,让产生的“金星”组成相应的图像,让盲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看见”这个世界。
他希望更好地了解人的大脑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但目前的研究进展还只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倘若有一天这项技术得以实现,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盲人眼中本不起眼的黯淡“星空”竟可以照亮他们的世界,让他们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星空。
1.根据上文,用猴子来进行实验的原因不包括( )。
A. 很多实验无法在人体中进行
B. 猴子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
C. 猴子的初级视皮层与人类相同
D. 在猴子身上已经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
2.关于猴子眼中的“金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改变初级视皮层的刺激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
B. 经过训练,猴子能准确地指出“金星”的大小和颜色
C.“金星”色彩多变但是颜色暗淡
D. 猴子产生“金星”的原理与人类相同
3.对“压眼闪光”治疗盲人目前的研究进度,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
A. 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
B. 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C. 已开始临床应用
D. 在动物身上已经实现,等待人体实验
4.根据上文,用“压眼闪光”来治疗盲人的工作原理是( )。
A. 修复盲人的视网膜
B. 让初级视皮层代替视网膜
C. 让盲人直接看摄像机的图像
D. 让盲人感知到闪光显示的图像
解析:1.C项猴子的初级视皮层与人类是否相同,文段没有提及,根据第四段和第五段,可以得出A、B、D三项。故选C。
2.由倒数第五段“‘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可知,B项“准确地指出”说法错误。故选B。
3.根据“假若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这句话中所使用的“假若”“可能”等词语可以看出,目前只是依据动物实验的一种假设。因此答案为A。
4.依据文段中“让产生的‘金星’组成相应的图像,让盲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看见’这个世界”一句可知,治疗盲人的工作原理是让盲人感知到闪光显示的图像。因此答案为D。
请登录砖题库www.zhuantiku.com,免费获取更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