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选词填空

★题型释义

在行测试卷中,选词填空的出题方式是设置一段大约150字、留有空白处的阅读材料,要求考生根据句子和所给选项选出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得体。

选词填空的阅读材料一般设置1到4个空白处留待考生补充完整,选项词语则包括实词、成语和虚词。从2015年的试卷看,选词填空以三空的为主,考查的词语以实词、成语为主,虚词也有涉及。

第一节 实词辨析

实词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叫概念意义,它是词负载的核心意义。辨析实词的理性意义是做实词填空题的根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义轻重、词义侧重、搭配范围

一 词义轻重

近义词意义基本相同,但两个词之间存在着程度深浅、轻重的不同,这种语义上的不同常见于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之间。使用语义轻重不当的词语会影响语句的准确表达。

例1 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说:“税收这种技术,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此话不免有几分,但却形象地说明,制定税收政策,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戏谑 切入

B. 夸张 落脚

C. 揶揄 平衡

D. 幽默 增长

解析:此题可从第二个空入手。B、D两项显然不符合文意。用“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来形容税收,形象地说明制定税收政策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而非“切入点”。故应选“平衡”一词。另外,“揶揄”和“戏谑”相比,其讽刺的程度更深一些。故本题选C。

选词填空实战技法之一——造句分析法

造句分析法是指通过把不同的词语放到句子中辨析它们的差异的方法。这需要考生结合词义辨析的多个角度和一定的语感来强化理解词语区别,这也是积累词汇的有效途径。如“迟疑”和“犹豫”这组易混词,本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的意思,到底区别在哪儿?此时可以放到句子中以便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区别。

如:(1)“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此句用“迟疑”好于“犹豫”,据语境可以知道“迟疑”常指行动。

(2)“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此句用“犹豫”更好,它常指态度。

二 词义侧重

词义侧重主要体现在形近近义词之间,根据词语侧重点的不同,其表达的角度或意义方向就有一定的差异,做题时可根据词义的侧重点进行辨析、选择。

例2 在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后,三维动画技术在最近两年进入一个期。不是因为技术本身无法再,而是技术前进的脚步太快,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这些技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平台 革新 应用

B. 瓶颈 创新 驾驭

C. 停滞 突破 消化

D. 平稳 发展 适应

解析:从第一个空来看,“平稳”指没什么波动,不符合文意,可先排除D项。第二个空主语为“技术”,后面又加上一个“本身”做同位语,故用“突破”比较合适,意为无法突破自身,“革新”或“创新”指用新技术替代旧技术,强调的是创新性,而非前进性,后文说到“技术前进的脚步太快”,故应选择“突破”,排除A、B项。故本题选C。

选词填空实战技法之二——异字考察法

异字考察法指抓住实词的相异语素,通过组词或是字义来分析其意义差异,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的细微差别。比如“勉励”和“勉力”一组易混词,考察不同语素会发现“励”多和“鼓励”“激励”相关,所以“勉励”的意思是劝人努力,鼓励别人,句法功能上作动词;“力”和“尽力”“努力”相关,因此“勉力”就是努力、尽力之意,常用来修饰动词。

三 搭配范围

词语的搭配范围主要是指不同词语有着不同的搭配对象和使用范围。对与之搭配组合的词语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

词语的搭配对象往往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需要考生在实践中积累和掌握。

例3 科学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摆脱了无数的困境,成为改造自然,降灾伏害的强大武器,成为提高工作v,改善生活______,推动社会______的巨大动力,成为人类信心与力量的源泉。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效果 质量提升

B. 效率 素质 提升

C. 效率 质量进步

D. 效果 素质 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固定搭配。“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是惯用搭配。故本题选C。

选词填空实战技法之三——反义推究法

反义推究法是指可以通过词语各自相应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探究它们之间差别的方法。如“麻痹”“麻木”这组易混词,“麻痹”与“警惕”构成反义词,着重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错误倾向疏忽大意,失去警觉,多是精神意识上的;“麻木”与“敏感”构成反义词,着重指生理(身体)或思想上对外界事物没有感觉。

如:(1)“对于敌人的烟幕弹,我们思想上不能______大意。”横线处填“麻痹”。

(2)“大雪纷纷,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的手和脚冻得______了,我成了雪人。”横线处填“麻木”。

(3)“鲁迅先生经常批判中国人思想______,缺少真正的觉醒。”横线处填“麻木”。

实词的色彩意义

有些实词中的近义词从词义本身来说相同或接近,但是由于它们本身所带有的文、白、雅、俗以及感情上的倾向、情调色彩等不同,使它们适用于不同场合。具体而言这些色彩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一 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是指词语所蕴含的对人或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除了常规意义上的褒义、贬义、中性三类感情色彩外,题目中的一些句子也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我们可以根据语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文段作者的态度倾向性,即文段或作者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而选择与文段感情色彩相符合的词语

例1 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文艺创作时,为了使人物表现得更为______,可以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适当”创作,但是大的历史事实、人物命运、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层面”进行______和歪曲。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完整 杜撰

B. 真实 虚构

C. 形象 改编

D. 丰满 臆造

解析:文段提到对人物进行“适当”创作,在此意味着进行合理地加工,以使人物更加丰满、有血有肉。“完整”是指不片面,“真实”是指不虚假,不合句意,排除A、B两个选项。第二个空从色彩上看应是个贬义词,和“歪曲”构成并列,“臆造”是指无根据的创造,而“改编”是个中性词。所以本题选择D。

二 语体色彩

语体风格通常可划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种。一般来说,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在日常交往对话、文艺作品对白中常常使用,而书面语则具有文雅、庄重的语体风格,多用于正式场合、理论性强的文章中。选词填空的题目多选自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文章,用语比较正规,因此,选词填空中的词语多用书面语

例2 事实上,任何一个不可避免的灾害原本就是社会人口因素与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破坏性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就舟曲泥石流而言,人类活动的______和社会管理的______显然是灾害的要素之一。但在地质专家们看来,这些原因还远不足以将舟曲之灾______为人祸之故。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加速 疏忽 断言

B. 破坏 漏洞 归咎

C. 频繁 忽略 断定

D. 加剧 疏漏 妄定

解析:A项“加速”修饰“人类活动”不妥,排除。C项“忽略”指疏忽,没注意到,社会管理并非没注意到,而是存在不合理之处,故排除。B项和D项相比,“疏漏”重在疏于管理,比“漏洞”更符合题意,且“妄定”一词用在此处符合书面语色彩。故本题选D。

三 形象色彩

现代汉语中,实词除了具有一般的意义,附着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之外,还可能附有一种形象色彩。就是说,某些词语往往表现出事物行为、状态、颜色的形象特征,给读者非常形象的感觉,生动、具体、亲切,让人浮想联翩,它可能是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的感受,这种词语就具有形象色彩。

公考中单纯涉及感官色彩的词语不多,多是用来形容事物的整体形态的词语,尤其是成语。

例3 叶片眷恋地______,栖息在行人的身上,或是顺着头发身体______,无所依托地静卧在褐色的砖道上,深褐、暗红、浅黄及那些许丝丝绿色,在叶脉中若隐若现地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回旋 滑落 流淌

B. 回旋 飘落 交织

C. 舞动 滑落 交织

D. 舞动 飘落 流淌

解析:“回旋”和“舞动”比较,与“眷恋”搭配更为恰当的为“回旋”,排除C、D项。“滑落”指从线轴或其他包装或缠结中滑脱;“飘落”形容物体飘荡降落的下沉状态。根据“顺着头发身体”可知“滑落”更合适,所以本题选择A。

常见实词近义词辨析

1.变换VS变幻

变换:“换”即改变、更换。“变换”侧重指事物的变化更换,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

变幻:“幻”即不固定、不可猜测。“变幻”侧重指没有规律可循的变化。例:在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我们党如中流砥柱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2.次序VS秩序

次序:“次”即名次之意。“次序”侧重指先后顺序。

秩序:“秩”即规则。“秩序”侧重强调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例:记者从客运中心站了解到,虽然昨日旅客众多,但是车站内秩序良好,没有出现什么混乱的情况。

3.陈规VS 成规

陈规:“陈”即陈旧,过时之意。“陈规”侧重指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例:这些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规陋习,早该被我们摒弃了。

成规:“成”即现成,成形之意。“成规”侧重指现行的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

4.处世VS处事

处世:“世”即世界、世态。“处世”侧重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例:追求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这是做人处世的一种境界,一种哲学观念。

处事:“事”即事情。“处事”侧重指办具体事、处理事务。

5.遏制VS遏止

遏制:“制”即压制、控制。“遏制”侧重指通过压制、控制阻止其势态,强调制约性。例:虽然他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没能遏制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遏止:“止”即停止。“遏止”侧重指努力使之停止。

6.伏法VS服法

伏法:“伏”即降伏。“伏法”侧重指罪犯被执行死刑。

服法:“服”即服从。“服法”侧重指罪犯认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例:聚众赌博危害社会,认罪服法从轻处罚。

7.简洁VS简捷

简洁:“洁”即干净利索。“简洁”侧重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没有多余的内容。例:他的文章立意很好,行文也简洁流畅。

简捷:“捷”即快捷。“简捷”侧重指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8.滥用VS乱用

滥用:“滥”即泛滥。“滥用”侧重指过多地、无限制地使用。例:抗生素药品虽然能够治疗疾病,但是不能滥用,否则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产生依赖性。

乱用:“乱”即胡乱。“乱用”侧重指错误地、胡乱地使用。

9.品行VS品性

品行:“行”即行为。“品行”侧重强调人品德行。

品性:“性”即性格。“品性”侧重强调品质性格。例:他这种温和善良的品性全出之于母亲的陶冶。

10.审定VS审订

审定:“定”即决定,“审定”侧重指审核之后决定。例:我们单位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待审定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审订:“订”即修订,“审订”侧重指审核后修订、改动。

实词的语境辨析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环境是指特定的阅读段落和特定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外部语境则指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在做题中,考生需要关注的主要是词语的内部语境,也就是要关注片段中对选项有提示性效果的信息,其中包括带有一定感情色彩、语义轻重、表达风格或指向含义的具体词汇,也包括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甚至标点符号。本部分将针对特定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讲述。

语境的逻辑关系的构成主要有解释、并列、相反、递进、照应等关系。由于大多数题目不是选择单一词语,一道题目中往往多种关系并存,因此需要综合分析。

一 解释关系

解释关系是指针对横线处的语词,其前或后的语境存在解释的语意,可以是“因为”“由于”“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等标志词以及冒号、破折号、括号等标点引导解释关系,也可以是举例解释,也可以只是单纯的文字解释。根据解释的意思,就可以概括出横线处的词义。

例1 知识,不是静止的,知识人总是与他的时代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看似______的书斋生活的背后,精神世界的丰富图景却使任何“一言以蔽之”的企图成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平淡 空谈

B. 雷同徒劳

C. 普通 泡影

D. 相同可能

解析:根据“一言以蔽之”可知,前面的内容必然是有着某种相同或相似之处的,排除A、C项。再比较B、D项,“雷同”和“相同”不易分辨,从第二个空入手分析。根据转折词“却”可知,“一言以蔽之”应该是不可能的,故应选择“徒劳”。综上,本题选B。

二 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是横线处词语的意思与语境前或后某个词、短语或是小句子具有意思相近、色彩相同,或是语法功能一致的关系,横线处的词义根据并列部分的内容,选择词义与之相近的词语。

例2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______、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______;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渗透 排挤

B. 结合 无视

C. 渗透 轻视

D. 结合 限制

解析:整个文段通过前后对比可以推知正确答案。第一空应与前文中的“融合”相对应,“融合”意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对应;“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根据词义可知不符合语义,且与“相互”搭配不当,排除B、D两项。第二空应与“漠视”相对应,“漠视”指冷淡地对待,不注意,“轻视”指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二者形成对应。因此,本题答案为C。

三 相反关系

相反关系是指横线处词语的意义与前或后语境的意思构成相反的关系,利用已知的语境的语意,选择与其词义相反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例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如果______锻炼某个部分,就会使该区域增强。科学家发现小提琴演奏家的大脑中用来控制左手的区域远大于常人,因为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比较______,而右手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同样,阅读盲文的盲人,其大脑中很大的区域______给触觉。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长期 紧张 安排

B. 反复 繁琐 分配

C. 直接 劳累 划分

D. 刻意 复杂 预留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后面的“右手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可以断定第二空应该选与“简单”相反的词语,排除A、C两项。再看第三空,“预留”有主动事先预存保留之意,显然,盲人在触觉上的优势并不是大脑“预留”的。故选B。

四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横线处的词语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构成递进关系,若是横线处是对前语境的递进,横线词语就是前面语意的加强;若是横线之后的语境是递进语意部分,那么横线的语意则是对后语境语意的减弱。

例4 做学问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______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者存在不同程度的______,越是______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异议 弱点 复杂

B. 偏差 瑕疵 前沿

C. 意见局限 真实

D. 争议 错误 严谨

解析:第一空后“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因此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与“错误”意思相近,且程度较“错误”轻。“异议”指有两个以上不同的结论;“意见”指对事情一定的看法或想法;“争议”指尚有争论,未达成一致结论,均与第一空要表达的意思不符,排除A、C、D三项。验证B项,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B。

五 照应关系

情景照应关系是指横线处与其前或后的语境语意,看不出明显的解释、并列、转折或是递进关系,前或后的语境却有某种特殊的照应,横线处的词义就需要体现出照应的语意,这种照应可能是色彩的框定,也可能就是词义本身的框定,也可能是语法结构的框定。

例5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敢于并善于______所有优秀的文化,如我们常常讲,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并没有使我们的文化出现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吸收 断裂

B. 接纳 蜕变

C. 借鉴 浮躁

D. 融合 停滞

解析:第一个空,根据语境,“如”一词后面的“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意思可知,第一个空格是有“包含”的意思,A项的“吸收”、B项的“接纳”、D项的“融合”搭配适合,C项“借鉴”的意思没有体现。第二个空,分析语境可知它依然是“健康发展”,并与第一个空格意思构成反义照应关系,即接受别民族的文化,并不会使自己的文化就变成了另一种文化。只有B项的“蜕变”填入后,前后句含义互相对应。A项“断裂”语意过重,C项“浮躁”没有任何依据,D项“停滞”语意过重,且与前一空格不构成最佳照应。故选B。

典型真题

例1 (上海2015A)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______安全;要闲散,就不能______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要愉悦,就别______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要前行,就得______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放弃,获得,计较,牺牲

B. 放弃,计较,获得,离开

C. 牺牲,计较,获得,放弃

D. 牺牲,获得,计较,离开

解析:文段要表达的是要过想要的生活就要勇于放弃一些东西。先从第三空入手,“获得”与后文“别人的态度”不搭配,应为“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排除B、C两项;再看第四空,横线处的词应与“前行”相对应,只有“离开”符合文意。故本题选择D。

例2 (上海2014B)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智慧与情感的枝叶______在蓝天下。无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滚滚尘埃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静默地______在那里等待,并接受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招摇,耸立

B. 摇曳,屹立

C. 摇摆,伫立

D. 招展,矗立

解析:文段的感情色彩是积极的,因此通过第一个空可首先排除有消极含义的A项。第二个空,C项“伫立”指人的站立,不能用来指“心”,排除C。“屹立”侧重稳,“矗立”侧重直,根据后文“既不倨傲,也不卑微”可知,形容心的一种正直的精神、状态,D项更合适。故选D。

例3 (上海2013A)下面空格处应该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因自然气候的变迁、无序的放垦、环境的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因素,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这个曾经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富庶之地,其羊绒的品质近年来也在______。

②一年一度的端阳节,各地的民间习俗同多于异,如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涂雄黄饮雄黄酒,吃咸蛋吃粽子、尝时令鲜果等,据说这些传统活动可以______百病。

A. 蜕化 祛除

B. 退化 祛除

C. 退化 驱除

D. 蜕化 驱除

解析:“退化”指事物衰败倒退,由优变劣,由强变弱。“蜕化”比喻变质、变坏,腐化堕落。从①的语义中可以分析出,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羊绒的品质也有所下降,故应选“退化”。排除A、D。“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邪祟等),适用于抽象的事物。“驱除”指驱赶、排除,多与具体的人或事物搭配。故②应选“祛除”,排除C。因此B项最为恰当。

例4 (上海2013B)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______,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______,一般认为都属于古史传说的范畴,不能作为信史来______中华文明五千年。

A. 起源 追忆 验证

B. 发端 补记 考证

C. 肇始 追述 证明

D. 滥觞 补充 考据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第二空。首先,“追忆”的意思是追思回忆,其主语一般是人,与“文献”不搭配,排除A项。而第二空后面又提到“一般认为都属于古代传说的范畴”,因此第二空填入的词语和“文献”搭配起来要能体现出“传说”的意思,故最恰当的是“追述”。可用其余两空验证,“历史的肇始”和“作为信史来证明”均搭配恰当。因此C项最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