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系列:申论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参考答案

深 度 解 读

一、主题解读

本套真题由6个资料构成,每个资料的主旨内容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虽然给定资料中每个资料的主旨内容各不相同,但几乎都是围绕心理问题展开的,因此它们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心理健康。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与此同时,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是全民族素质的标志之一,而如今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且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本次申论考试主题将视角投注到心理健康问题上,既表明国家对精神卫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又说明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和社会,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使这一问题予以纾解。相比之前国考申论话题多关注国家层面的宏观问题的特点,比如文化遗产保护、社会道德建设、弘扬黄河精神等,这一次的话题由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切入,突出了国家及社会对个体的关心和重视。相信这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大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国家大政方针、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更要关注个体的生存状况。

二、资料概述

给定资料1:以小邹为例,通过对其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心理和思想状态的叙述引出观点,即当下社会人群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给定资料2:通过一组调查数据,提出“如何以有限的心理专家力量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迅速调整心态”这一问题,进而引出对“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发起目的及重要意义的介绍。

给定资料3:集中介绍F市近一年来的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大事记。根据活动类型和活动内容,这些大事记可大致划分为四类,即“政府主导、明确目标”“多种方式并行”“完善工作制度”和“营造社会氛围”。

给定资料4:引用文章《谈谈转型期青年社会心理问题》的内容,集中展示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金钱“焦虑”,百需待补;历史感虚无;缺乏诚信;心理承受力弱;自我调整能力差;困惑多,确定性不足;等等。

给定资料5: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说明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且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并指出要从思想、机制和法律等方面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给定资料6:通过列举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及心理医师B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幸福的体认,指出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从价值观方面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作 答 指 导

(一)“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思路导读】

根据题干可知,此题属于概括题。问题的主体是对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进行分类总结,答题的范围是“给定资料3”,那么我们就需要对“给定资料3”进行梳理。此部分材料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对F市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罗列,因此我们只需根据这些事件的类型进行合理分类,并准确全面地进行概括,即可组织完整的答案。

【答案提示】

1.政府主导,明确目标:推进心理健康工作,制订方案。

2.多种方式并行:(1)采用汇演等创新工作模式;(2)聘请、培养专业心理人才提供支持;(3)增加财政投入;(4)完善咨询室等硬件设施;(5)成立心理卫生协会等专门机构。

3.完善工作制度:(1)确定各部门工作制度,工会、妇联等共同参与;(2)构建领导小组主导、各组织配合的工作机制;(3)明确部门职责。

4.营造社会氛围:(1)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宣传活动;(2)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教育活动。

【答案来源探讨】

(二)“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思路导读】

根据题干我们可知此题为概括题,概括的内容是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具体表现,答题范围是“给定资料4”。因此,考生需要通过对材料进行提炼,进而全面、准确地概括出问题的具体表现。

【答案提示】

1.金钱“焦虑”,百需待补。

2.历史知识缺乏,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

3.缺乏诚信。

4.心理承受力弱,容易产生心理疾患。

5.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差,难以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

6.因规范缺失和标准多元化,产生了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出现各种困惑。

【答案来源探讨】

(三)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

(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

(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4)不超过500字。

【思路导读】

根据题干,可知本题属于贯彻执行题,要求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的主要问题。问卷的内容为询问某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题目要求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但答案范围并不局限于“给定资料1”,因此还应根据问卷涉及的内容顾及其他相关材料。

【答案提示】

关于某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的调研

为了解本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情况,更好服务于大家,特设计本问卷,请大家配合,涉及内容将会保密,请大家放心:

一、基本信息:1.您的年龄?2.您的性别?3.是否结婚?4.您的政治面貌?

二、工作情况:1.是否满意现在的工作环境?若不满意,请指明不满之处。2.工作当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3.是否满意当前自己的工作状态?4.是否满意当前的薪资水平?5.对日后的工作开展有无建议?

三、生活情况:1.当前工资水平是否能够满足生活开销,最大开销用于何处?2.是否计划购买住房,是否存在购买和还贷压力?3.日常采取何种交通方式上下班,是否有购车计划?4.是否存在结婚、生育、赡养老人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有,请指明具体问题。

四、心理情况:1.是否存在焦躁不安的情绪,具体是何原因引起?2.遇到不良情绪,以何种方式发泄或者以何种途径求助?3.周围人对您的工作、生活状态是否满意,是否对您的心理构成影响?

五、思想情况:1.有无宗教信仰?若有,具体是何宗教信仰?2.是否经常参加宗教活动?

【答案来源探讨】

本题难度不大,只需按照一定的逻辑,根据题干提到的三个方面,同时结合“给定资料1”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写出设问即可。

(四)“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不超过400字。

【思路导读】

本题要求写倡议书,属于贯彻执行题,解题思路应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形式上,应符合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即“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内容上,题目的重点是要说明白两个问题,即在救灾中为什么采取“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以及如何具体落实“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

1.标题:可以直接用“倡议书”三个字,在首行居中。

2.称呼:可用“尊敬的各位爱心人士”,在第二行顶格写。

3.正文

第一部分:呼吁救灾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引出“心理救援”。

第二部分:说明为什么采用“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

第三部分:说明“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应该如何开展,即倡议的具体内容,包括系在哪儿、给谁系。

4.结尾:要表明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是这篇公文的升华部分。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在右下方写明倡议集体——“心理援助专家团”,并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答案提示】

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爱心人士: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灾难不仅使灾区经济发展受挫,还严重影响了灾区民众的精神健康。为了帮助灾区人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灾后生活,当务之急是对其进行心理援助。

在心理专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准备采取“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通过代表“心理救援在进行”含义的火红绸带在灾区的广泛传递,传播火红绸带本身所蕴涵的温暖、安全、激情和希望,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激励暗示,减少人们的恐惧和焦虑,并将这种心理关怀迅速传播到灾区每一个角落,为救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行动,我们倡议:

将飘扬的火红绸带系在废墟上,系在寻找亲人的公告栏上,系在每一辆过往车辆的车镜上,系在从废墟中抬出的生还者、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专家和志愿者以及幸免受创的人们身上,系在你所能看见的所有人的身上。

总之,心理援助到哪里,我们就要把火红绸带系到哪里,让灾区人民在跳动的火红中感受到党和国家无处不在的温暖关怀,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召唤和重建家园的信心。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为救灾作出更大的贡献!

心理援助专家团

××××年××月××日

【答案来源探讨】

本题的答案来源已限定在“给定资料2”,因此应按照倡议书的格式,对“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意义和具体举措进行说明,注意表述应避免生硬苍白,可适当发散思路,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五)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思路导读】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这句话进行理解。该句说明幸福和缺陷是相伴而生的,这里所说的“缺陷”,根据“给定资料6”的提示和暗示,我们可以理解为“挫折”。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挫折,有的人更注重事情的结果,有的人更重视战胜挫折的过程;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的享受,有的人追求的是精神的升华。而材料中彰显出来的正是过程、是精神,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缺陷和幸福相辅相成。而当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打败它,进而去追求幸福呢?这些内容在文章中应该有所体现。

【参考范文】

缺憾也是一种美

——让幸福在逆境中前行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然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千差万别。有人认为衣食无忧是幸福,有人认为家财万贯是幸福,还有人认为功成名就才是幸福。殊不知,还有一种幸福是“历经一番寒彻骨,赢得梅花扑鼻香”。正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幸福,虽与苦难、艰辛相伴,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脚步的不断加快,大家的目光越来越关注物质的增长和富足,对利益的盲目追求遮挡了寻找幸福的双眼,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蒙蔽了眺望幸福的视线。2012年,央视掀起的一场关于“你幸福吗?”的调查,开启了人们对当前生活幸福指数的叩问:到底什么才算幸福?怎样才能拥有幸福?归根结底,幸福不是一条单行线,它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富有;它不只在于结果的完满,还在于追求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在幸福缺失的年代召回我们的幸福感呢?

培养幸福感需要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成功不会自动生成,就像今天每一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完美作品都有其创作者背后数不尽的艰辛和汗水,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绚丽的彩虹,只有经历挫折才能更加清晰地体会到幸福的味道。这也是每个社会成员需要明白的道理,不要一味试图走捷径,而应努力克服浮躁心理,培养良好的心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通过自身努力收获成功的良好社会风气。

培养幸福感需要榜样的激励和渗透。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他们在作品完成那一刻拥有的幸福感是我们难以体会的,就像我们无法体会他们的痛苦一样。虽然我们不必像古人那样遭受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但这也告诉我们,成功往往与艰辛相连,幸福常常与苦难相伴。如果我们时常用这些事迹敲打一下自己的灵魂,必会为自己当前的碌碌无为而感到悔恨和自责,或许也会找到那份为幸福去奋斗的动力与激情。

另外,培养幸福感还需要个人的自我努力。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问题与困惑,保护自己的价值观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并且以更加阳光的心态去影响身边的人;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努力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幸福,是我们内心最本真的呼声。而对幸福的认知正确与否,决定了我们能否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处于“改革”深水区、“转型”攻坚期的我们,要敢于接受缺陷,乐于享受挫折,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对幸福作出正确的诠释。只有如此,当幸福来敲门之时,我们才能明白幸福的真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实现我们的民族之梦!

(王春芳)

亲爱的读者,本试卷的二维码为对应的题目视频讲解,只要二维码软件“扫一扫”,“码”上有名师,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