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常识判断模块宝典(第10版)(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我国重要经济问题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概述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在我国,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在宏观调控方面,对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体制进行系列配套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等。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行为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优势与局限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政府管理和调控的范围、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其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抑制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三)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干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但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许多不足。

(四)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要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第二节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

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平等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具有自主作出经济决策的权利,独立承担决策所带来的风险。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部门作出经济决策并承担责任的经济模式根本不同。

(二)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了各种市场,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种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来进行资源配置根本不同。

(三)间接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通过各种非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这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直接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根本不同。

(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的各种活动主要由各种法规进行规范。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一)优化资源配置

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地指挥着资源的流向,从一种产品流向另一种产品,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全社会的资源都得到优化配置,这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内在功能。

(二)提高经济效益

在资源配置既定的条件下,市场主体追求的利益,来自生产经营的收入;而收入的初次分配,按照生产要素在创造实用价值中的贡献份额进行。按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激活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重要功能。

(三)促进技术创新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生产者想方设法进行研究开发,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四)对企业优胜劣汰的选择

市场竞争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使其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对企业优胜劣汰的选择。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即资源配置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另一部分人福利水平的目的。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就需要政府干预。

(一)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包括:(1)技术进步;(2)市场扩大;(3)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一旦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二)外部负效应问题

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他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对环境保护、其他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

(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非排他性也就是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消费。因为这种排他,一方面在技术上做不到,另一方面却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他成本高于排他收益。所谓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而对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不产生拥挤也就不会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这类产品如国防、公安、航标灯、路灯、电视信号接收等。所以这类产品又叫非盈利产品。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它的满足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

(四)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出现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也越向资本与效率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五)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各种优质的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

那些落后地区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利益,在不同地区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也会出现相互损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负外部效应,即江河上游地区林木的过量开采,可能影响的是下游地区居民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危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因而呈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同的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封建主义自然经济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转变过来的,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自己建立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更系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扫描右侧二维码,看名师为你条分缕析。

视频精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以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外经济体制为支柱,以宏观调控体系为整合各个支柱的桥梁。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要创造条件积极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微观为主转为宏观为主,从短期为主转为长期为主,从管理为主转为服务为主,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四)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既提高效率,又促进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同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这几项社会保障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于“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要起主导作用。从公有资产占优势方面来看,公有资产的优势,不仅要注重量的方面,还要注重质的方面。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但这主要是就全国而言,至于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构建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决策系统、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宏观经济控制系统和宏观经济监督系统四个方面组成。

(一)宏观经济决策系统

宏观经济决策系统由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各级政府经济决策机构及调控经济活动总目标的各种决策单位构成。宏观经济决策由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进行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决策构成,这些决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实现全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

(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调控机构把各项政策、方针、任务、指令经过市场传递给企业,企业把市场上形成的信息反馈给国家宏观管理机构的体系。宏观经济信息系统主要由社会统计系统、社会簿记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科技情报系统、对外经济情报系统,以及各专业和综合性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构成。

(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

宏观经济控制系统即宏观经济决策的操作系统。它由计划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及金融部门三个大系统组成。

(四)宏观经济监督系统

宏观经济监督系统是国家及其管理机构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体系。宏观经济监督系统包括:法律监督;经济职能机构的监督,如财政监督、银行监督、审计监督等;行政监督,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物价管理部门的监督、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督、计量管理部门的监督等;社会监督,包括社会团体的监督、中介组织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舆论监督,主要是新闻界的监督。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保持货币供给和汇率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就是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价值量上相等,在实物构成上相适应。总量平衡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只有总量基本平衡,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既保持经济适当的、较快的增长速度,又避免大的波折和震动。因此,保持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二)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进程。经济结构除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以外,主要还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际上是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重大比例关系,这些关系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三)调控物价,达到通货基本稳定

物价随供求变化发生波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保持物价水平的绝对稳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利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但如果物价波动幅度过大,通货膨胀率过高,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政府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四)调控失业率,达到相对的充分就业

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周期性失业人员过多,将会造成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之一,就是运用各种经济政策,调控失业率,消灭周期性失业,达到相对的充分就业。

(五)调控分配,保障公平

国家对分配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就是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既要保证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又要使城乡居民个人收入总量的增长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长不超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六)调控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非常复杂,例如各个经济主体的地位、义务和权利,各种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经济运行的规则等都需要国家来规范。因此,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使经济总量保持平衡?扫描右侧二维 码,名 师 为 你 答 疑解惑。

视频精讲

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政府可以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计划手段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做出安排,为宏观调控提出目标和方向。计划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和进行宏观调控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经济手段指政府在依据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等工具。

法律手段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法律手段主要用于界定和保护产权,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运作的程序和市场秩序,明确政府的职能及权限以及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等。

行政手段指政府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颁布行政法规、制度等形式,按行政区域、行政系统、行政层级来管理国民经济活动的手段。从宏观经济的调控来说,行政手段是一种补充性的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经济手段是最主要的手段。宏观调控总是围绕一定的调控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达到预期目的。

宏观调控具体政策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行为准则,它通过各种调控手段的具体运用来体现。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财政调节手段以促使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和财政投资。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的政策。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影响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的变化,从而达到调控宏观经济总量,实现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的目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

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它不是一项孤立的措施,而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相对独立并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

收入政策是指国家依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政策。收入政策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实施措施选择。

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育市场主体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二要深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还必须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三要促使个人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市场活动,如自主选择消费方式、自主择业、自主投资等。

2.培育要素市场

发展规范的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还要积极培育产权市场,形成产权流动机制。

3.健全市场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它有传递信息、调节供求、刺激生产、调节收入的功能。

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

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和商会等,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这些机构的中介活动。

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加强市场管理

要加快建立使市场基本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和其他执法监督机构的执法监督职能,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以此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涉及多方面问题。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支配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其特征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些要素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而这四个方面又构成居民收入的来源。因而,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概括地讲,市场经济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或做出的贡献分配生产成果。一般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以市场机制决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国家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1.由市场机制决定初次分配,按劳取酬

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决定。这是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机制,也是市场经济属性所要求的。市场分配的作用范围主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部门,目的是为满足经济效益目标提供动力机制。个人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交换和转让生产要素实现的。

2.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平等和投入多少不同,按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进行的分配会导致较大的收入差别,形成贫富悬殊。为了防止收入差异的过分悬殊,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就需要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在社会收入再分配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克服市场分配所造成的差距过大的缺陷,为满足社会公平目标而提供安全和稳定机制。

(二)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格局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市场化的分配机制,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逐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格局。

1.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按照个人投入劳动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而进行的分配。它是社会对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承认所给予劳动者的报酬。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导形式。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经营管理、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这些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其所有者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中要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进行平等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优化配置。因此,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要并存。

3.由政府实施的再分配

再分配是指对市场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以达到分配的社会公平目标。实施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再分配的内容包括:公职人员工资调整、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等。

(三)共同富裕的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的社会标准是:首先,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平,过着富裕生活;其次,社会成员中不论是工人还是农民,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在脱贫致富的富裕程度上尚有一定的差别;最后,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能过大。因此,共同富裕不是完全平均,而要承认差别的存在。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不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一国的金融体系,如果着重从金融机构角度来分析,便是金融机构体系。它实际上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在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中央银行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是主体和基础,银行与非银行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一)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

1.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其特殊性质体现在:

(1)它是“发行银行”,独掌我国货币发行权。

(2)它是“银行的银行”,它不对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只同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关系,充当“最后贷款者”的角色。

(3)它是“政府的银行”,它经理国库,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生活,代表国家从事国际金融活动。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1992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国唯一的监管机构,在国务院领导下承担对全国所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成立,是中国证券业监管的最高领导机构。

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成立,保监会也是直属于国务院的正部级单位,是全国保险业的主管机关,依法统一监督和管理保险市场。

4.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3年4月29日,银监会的成立使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正式形成。

(二)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相对于商业银行及商业性专业银行而言的。它是政府出于特定目的而设立,或由政府施以较大干预,以完成政府的特定任务,满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专业银行。我国政策性银行包括:

(1)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是为国家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和基础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2)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以发行政策金融债券为主。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为主,同时发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主要对农业基础建设、农副产品、农业发展等提供资金支持。

(三)商业银行

1.国有商业银行

(1)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主要是对工业和商业领域进行结算的金融机构,也是目前中国存贷款规模最大的一家商业银行。

(2)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专门经营农村金融业务的一家专业银行,在广大农村遍设分支机构。

(3)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主要是对外币进行结算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组织、运用、积累和管理外汇资金,经营一切外汇业务,积极开展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4)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主要是对建设领域进行结算的金融机构。中国建设银行曾是办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的专业银行。

(5)中国交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是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2.股份制商业银行

主要有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

3.城市合作银行

在对城市信用合作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而成。其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泛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专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这类机构通常不冠以银行的名号,而以公司、信用社或基金相称。

主要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下列不同的种类。

1.按期限划分

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货币市场上融通的资金主要用于周转和短期投资,因为其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风险小,与货币相差不多,此类金融工具往往被当作货币的替代品,这也是它为什么会被称为“货币市场”的原因。我国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

(2)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主体所筹集的资金大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偿还期长,流动性相对较小,风险相对较高,被当作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本来运用,因此被称为“资本市场”。

2.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

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

3.按交易的阶段划分

按金融工具交易的阶段来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1)发行市场。发行市场也称为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是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供投资者认购投资的市场。

(2)流通市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是对已上市的金融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

4.按交割时间划分

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1)现货市场。现货市场是当日成交,当日、次日或隔日等几日内进行交割(即一方支付款项、另一方交付证券等金融工具)的市场。

(2)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是将款项和证券等金融工具的交割放在成交后的某一约定时间(如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或半年等,一般在一个月以上、一年之内)进行的市场。

5.按交易场所划分

按交易活动是否在固定的场所进行,金融市场可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1)场内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又称为有形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有制度的金融交易市场,如股票交易所。

(2)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又称为柜台市场或无形市场,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交易者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商的电话、网络等洽谈成交。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即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

充分就业目标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就业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

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利率让人好费解,请扫描右侧二维码看视 频,名 师 带 你 条 分缕析。

视频精讲

(三)货币政策的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如在经济萧条时,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刺激投资;经济高涨时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所付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收缩,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当降低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能相应降低利息率。

2.选择性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属于这类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

(1)直接信用控制。它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2)消费者信用控制。它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使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它是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过度投机。比如可以规定一定比例的证券保证金,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状况进行调整。

(4)不动产信用控制。它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主要是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最长期限以及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不动产信用控制的主要内容有:规定不动产贷款的最高额度、分期付款的期限、首次付款的金额及还款条件等。

(5)优惠利率。它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经济部门、行业或产品制定较低的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3.补偿性政策工具

补偿性政策工具是在利用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时,所采用的一些辅助性措施,主要有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方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其工具比较灵活,但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并拥有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补偿性政策工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货币政策类型

1.扩张性货币政策

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要素大量闲置、产品严重积压、市场明显疲软、国民经济处于停滞或低速增长情况下,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有价证券。

2.紧缩性货币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过高、通货膨胀压力趋强、投资和消费明显过热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是紧缩名义货币供应量,适当提高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适当压缩再贷款及再贴现限额,在公开市场上应大量出售有价证券,以便回笼资金。

3.中性货币政策

当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以正常速度递增时,中央银行应采取中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表现为货币投放量适度,基本上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和消费需要,利率、汇率基本不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维持正常水平,既不调高也不降低。

财政政策

(一)财政的构成

1.财政收入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所得税、财产税和货物税等。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的开支,包括政府用于国防、公共安全、社会福利、公共卫生、教育、环保、农业、公债利息等方面的支出。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即按照财政支出是否能直接得到等价的补偿进行分类,可以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或者进行政府投资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组成。它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较大,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有以下类型:

1.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的相关政策。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在减税与增加财政支出同时并举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赤字。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又被称为赤字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

2.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的相关政策。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增税与减少支出同时并举,财政会出现盈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又被称为盈余性财政政策。

3.中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的政策,即既不抑制减少社会总需求,也不扩张增加社会总需求。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因此,中性财政政策又叫平衡性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需要注意:(1)价格上涨不是指一种商品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指价格的普遍上涨,即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价格水平的上涨要持续一定时期,而不是一时的上涨。一般价格总水平通常以物价指数加以衡量,物价指数表示某些商品价格由一个时期到另一时期的变动程度。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资和原材料的产品的价格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从而推动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之后,又要求增加工资,再使成本提高,这又要提高价格,引起通货膨胀。

(3)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4)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主要有供求结构的不平衡、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生产率结构的不平衡、开放结构的不平衡。

(三)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宏观紧缩政策;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也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

1.控制需求的措施

(1)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银根。一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以相应减少货币存量;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缩小货币乘数;三是提高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和市场利率,以抑制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达到减少货币流量的目的;四是控制政府向银行的借款额度,适当减少或控制国际收支净收入,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等。通过以上手段,保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

(2)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可以压缩企业和个人支配的货币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或财政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量;压缩财政支出可以削减财政投资的公共工程项目,减少各种社会救济和补贴,使财政收支平衡。

(3)紧缩性收入政策,是对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温和办法,即政府通过“协商恳谈”或“道德规劝”,使工会降低工资要求,限制企业提高商品价格;二是强硬措施,即政府制定法令冻结工资和物价,或把工资和物价增长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严禁哄抬物价和乱涨价。

2.改善供给的措施

(1)降低税率,促进生产发展。

(2)实行有松有紧、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在压缩总需求的同时,货币当局要实行产业政策。对国民经济中的“瓶颈”部门、事关国计民生的主要产业和产品,要实行比较优惠的信贷政策,而对那些产品积压多、投入多、产出少的产业或产品,要紧缩信用。这样,产业结构才能得到优化,社会资源才能得到合理配置,货币流通状况才能得到根本好转。

(3)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供给状况。通过对外贸易,不但可以调节供给总量,还可以改善供给结构。当国内供求矛盾比较尖锐时,可动用黄金外汇储备进口商品,增加供给总量。当国内市场上某种商品供给过多,而另一些商品供不应求时,通过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供给结构。

(4)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5)稳定币值。

(6)精简规章制度,给企业松绑,刺激企业创新积极性,提高生产率等。

3.价格政策

通过反垄断法限制价格垄断,这是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价格垄断有可能出现定价过高和哄抬物价的现象,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限制价格垄断

4.币制改革

如果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上述任何一种反通货膨胀的措施都不能扭转局势,整个货币制度,已经处于或接近崩溃边缘,那么,唯一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实行币制改革。一般的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