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城市建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2 城市建设信息化的构成

从上述定义可知,城市建设信息化主要涵盖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环境和信息产业发展等范畴。其中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建设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建设工程与应用系统;信息化环境主要指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法制环境、制度安排、市场规则,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和价值取向;信息产业是信息化发展的产业基础,是支撑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条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建设信息化则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全面获取、收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城市建设信息化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等的建设,还将涉及信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伦理观念的变化与调整。

城市建设信息化由基本支撑平台、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建设工程及应用系统、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构成。基本支撑平台以快速的信息流和良好的信息高速公路为主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平台,以及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数据空间)。城市建设信息化要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及工程等,其描述如图1-1所示。

▶ 图1-1 城市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由图1-1可知,城市建设信息化构成的核心是为城市建设提供信息保障与服务的信息系统,整个系统的构成均围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展开。因而,系统构成的体系结构或者说从技术层面,就是前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三层结构,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分析、集成、显示与分发利用及信息安全六大功能;其次是系统的建设即城市建设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资源与网络、城市管理与运行、服务与社区、产业与经济等。以下将对城市建设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应用系统进行讨论。

1.城市建设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未来几年,我国数字城市发展重点将从建设基础网络、应用系统、公共平台等转向深化整合应用、强化公共服务,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内容如下。

1)公共服务电子政务

以公共事业信息化为重点,提升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公共事业信息化是城市建设信息化尤其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之一。推进公共事业信息化要深度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探索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模式,使城市居民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获取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要做好公共服务信息化,政府要减少市场干预,削减名目繁多的规制,简化政府管理的行政流程;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将部分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更多地发挥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功能分离,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等。只有把政府公共服务措施与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市民真正地享受到城市建设信息化发展成果。

2)城市管理信息化

以城市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城市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城管部门的办事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能够使城市居民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改革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盲目、落后方式向高效、敏捷、精确方式转变,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等政府管理难题。城市管理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实现技术支撑体制、体制保障技术应用的良性互动;支撑整个系统流程再造及系统的内生评价;支撑精确、敏捷管理方式的实现,做到需求引导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带动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信息化带动城市管理模式变革在城市科学管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以城市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优化城市管理的内部结构,应逐步明确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分配的框架,重点解决以往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将在功能设定、理念确立、组织设计、方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管理对象精确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3)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加强公共数据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在信息化过程中得到不断积累,只有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城市建设信息化综合效益才能得到提高。目前不少地方和部门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工作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一些纵向信息网络自成体系,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等,形成了许许多多“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面对我国新一轮的电子政务热潮,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重新建、轻整合”,违背了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整体推进”的基本要求。如果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势必影响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和协调,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和混乱无序。另外,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公众信息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数字城市的绩效评价缺乏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推进的难度和阻力较大。

4)城市安全保障信息化

以安全技术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完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随着数字城市快速发展和应用系统应用深化,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日趋严重,城市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大支持创新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业,是保障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新出路。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国外,自主创新一直是薄弱环节,这给我国信息安全留下了诸多隐患。未来几年,数字城市建设将对信息安全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市场。建设和完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全社会的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安全资源,促进城市建设信息化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大力提升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水平,通过区域合作、部门合作、产学研合作形成信息安全产业群,建立电子身份认证体系,提升个人隐私的保护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城市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5)社区信息化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大变革、大融合、大接轨机遇期,服务信息化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区建设现代化的动力。由于城市扩展速度很快,城郊地带新建的社区直接从农村划入城市,城市、农村在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经济条件、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的差别,必须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要注重完善深化,要从建立居民与社区信息互动渠道、应用社区管理数据、提高信息化技术能力着手,创建精品亮点,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提高社区事务管理软件应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快向城市化转变进程。将社区信息化作为成为社区居民实现自治与自我服务的有效手段,成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进行基层民生改善的信息平台。社区信息化通过电子商务进社区活动改善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6)数字城市保障体系

建立符合我国数字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数字城市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保障体系是数字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对城市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规划、建设、管理,为城市现代化提供保障;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企业信息化,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政府办公自动化和政务公开化,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鉴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各地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急需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政策、管理模式创新等问题尚未解决,制约今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健全保障体系的工作放在优先地位。

2.城市建设信息化的重要应用系统

1)城市规划管理动态监测系统

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工作任务是要建立省、市城市规划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对城市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管理。进行基于GIS的城市规划管理,通过建成覆盖该市行政区规划范围的多尺度基础地形图、多时相正射影像图、多光谱卫星遥感图,形成一整套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与服务的管理体系和共享、安全、更新的规划管理机制。

2)建筑市场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市场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建筑市场质量综合监管和企业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等信息系统,对建筑企业资质、从业人员、工程项目、工程监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程造价、招投标等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强化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职能及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实现建筑业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等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建筑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建设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任务主要是针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镇燃气、污水处理、道路、垃圾处理、风景名胜区及地下管网等,逐步建立起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构建统一的城市网络化数据整合与管理平台和城市网络化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在一个数据与开发平台上实现城市政府规划、建设和社区管理方面的各行业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大力提升城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高城市建设服务与管理水平。

4)房地产行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建设领域房地产行业通过实施信用档案、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已初步建立统一的数据监管和信息发布平台。在已有系统基础上,将分散于房地产开发、交易、租赁登记备案、权属登记、物业、评估、拆迁等管理环节的市场信息有机整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房地产基础数据库,形成房地产行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积极探索和开发基于GIS技术为发展方向的业务应用系统,在各地市逐步建设房地产及土地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化城市,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市民生活提供信息服务。

5)住房公积金综合信息系统

在实现国家、省、市、县、设区城市管理中心公积金监管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住房公积金业务运行和监督管理体系。通过业务系统与监管系统的一体化运行,实现公积金管理全过程(归集、管理、使用、增值收益分配等)和全方位(建设、财政、人民银行)的监管,保证资金安全,达到公积金业务管理和行政监管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健康发展。

3.推进建设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建设系统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建设系统各企业要将信息化作为加速传统产业管理和技术的升级、全面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根据行业的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做好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规划及实施方案,要从加强企业管理着手,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造。大中型企业要尽快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信息系统,如建筑施工、设计企业的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等。积极引导企业逐步从当前单项信息化技术应用阶段逐步向多技术集成应用阶段发展,将趋于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GIS等进行面向应用主体的有机集成,使多项信息化技术在集成中提高企业管理一体化、可视化和网络化水平。

规划、勘察、设计企业和城市规划咨询单位,应大力推进CAD、GIS和RS(Remote Sensing)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城市规划辅助设计系统和城市规划设计协同管理系统,提高城市规划设计、规划咨询的科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以网络集成为支撑的工程协同设计项目管理系统。随着集成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业务流程优化重构。

建筑业施工企业,应探索电子商务模式下,设计、施工领域新的应用模式,建立并推广集成化、网络化的协同工作平台,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模式,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第一步,在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造价管理、投标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形成全流程业务管理系统;第二步,建立并积极推广集成化、网络化的协同工作平台,使设计施工一体化系统得到初步应用,实现企业的经营与技术管理集成。实现生产进度控制、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材料选购和调配等施工辅助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达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优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标。

房地产企业要在项目开发、交易、物业管理和服务业务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系统,推进房地产企业开发、管理和服务集成。深入研究现代办公、现代居住及物业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新开发项目中积极采用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及为居民服务的各类网络系统,预留必要的信息接口。要开展多种类型的网上交易和信息服务,方便居民购、换、租房。

市政公用事业相关企业应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积极采用3S技术,完善计算机辅助生产调度指挥控制、计算机辅助计量与收费、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卡收费等系统。提高数据加工处理能力,逐步推行生产、调度、营销、管理一体化的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的目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城市交通企业,要加快推广IC卡技术在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地铁、轮渡等运营中的应用,建立计算机辅助运营调度指挥系统,在大中城市建立统一的市政公用服务收费结算中心和投诉咨询服务中心,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市政、环卫、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单位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积极推动在统一标准基础上的新型IC卡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建设领域和相关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