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经济学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对象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其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那什么是经济学呢?一个较为普遍的定义是: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将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
在西方,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人们对经济学并不陌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与经济学有关。无论一个人是否学过经济学,他总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
1.1.1 什么是稀缺性
需要也叫欲望,是指人们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人自诞生开始就要消耗物质,就产生了需求,从胎儿到老年,这个过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任何人都不例外。人的欲望不仅多种多样,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升级、不断扩充的发展趋势,而且很难完全得到满足。例如,食物只为了充饥,但却从最初的野果、米饭发展到山珍海味;衣服只为了御寒,但却从树叶、麻布演变成之后的绸缎;房子只为了遮避风雨,但却从茅棚、瓦房发展到高楼大厦,直到演化成最后的别墅。中国有两个成语: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说的就是欲望的无限性。一般而言,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对某种商品的需要是有限的,但从总体上或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的需要或欲望是无限的。经济学便是以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作为既定前提的。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但是我们的欲望却是无穷的,人们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来满足,而物品又要利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这样一来,有限的资源与人们的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就形成了经济学里所说的“稀缺性”。
经济学家根据资源稀缺与否和满足需要的程度,将物品和劳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由物品(Free Goods),即不受限制不付代价即可任意取用的物品,这类物品是由非稀缺资源形成的,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是丰富的,人们对这种物品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而不会影响他人的享用,如风和日丽的春天和迷人的夏日,作为一种景观,自由取用物品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另一类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来说,是有限的物品,这类物品对个人和社会来说,不能以充足的数量满足人们现有的需要,必须节约使用。物品之所以稀缺,最终的根源在于用来生产消费品的资源是稀缺的。这些稀缺的生产资源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要素,它们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经济资源的价值在于它们可以组合起来,生产出人们希望消费的最终物品和劳务。
需要强调的是,稀缺性并不仅指数量上的不足,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这也就是说,稀缺性是相对而言的。资源稀缺不是突然间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
在现实社会中,几乎没有什么资源丰富到可以使任何人无须代价就能得到;而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绝大多数资源都是相对有限或稀缺的经济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类的需要只能得到部分满足,而不可能完全满足。
资源具有稀缺性,使我们拥有的资源不能满足所有的欲望,必须按一定的原则决定先满足其中某些欲望,然后再满足另外一些欲望。人们的需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可供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这些资源大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因此,人们要在稀缺资源的多种用途中进行权衡比较,根据自己需要的轻重缓急,找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配置方法。因此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人类的福利达到最大限度。
1.1.2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试图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人类的需要不仅是无限的,而且是多样的。由于资源有限,用于生产这种产品的资源多一些,那么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同种资源就会少一些。经济学家用了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来描述这个问题:“是生产面包还是生产大炮”,面包用于饮食,大炮用于战争,这是一个国家经常面临的选择。
所以,人们必须考虑:在可供选择的产品和劳务中,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以及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如何做出具体分配。
【专栏1.1】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既定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经济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限度产品组合的集合(曲线)。
经济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比如,土地既可以用于耕种,也可以用来修筑高速公路,还可以用来建游乐场。正因为如此,一个社会既定的经济资源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要。由于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当我们把一定量的资源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我们就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以图1.1为例,假定一个社会把全部资源用来生产面包,其产量为15,若把全部资源用来生产大炮,其产量为5。AF曲线所代表的是该社会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面包与大炮的各种组合,经济学称之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资源可以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调整,当资源量一定时,多生产面包,就必然少生产大炮,即一种产品量增加,另一种产品量就会减少。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最大产出点,但是在这些组合中,无疑有一组是最佳的组合。在边界线以内的H点,是现有资源均能达到的产出水平,但H点未达到最大组合数量,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现实中可能出现失业,土地闲置,工厂停产。在边界线以外的G点,现有资源无法达到其产量。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变化,生产可能性曲线也会发生移动。若经济发展了,曲线就会向外移动,但这种移动不一定是等距离的,这取决于不同的经济政策及收益、成本相对变动的程度。
提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研究意义在于,进一步论证了稀缺性,使其更严谨;也有助于说明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曲线上任何一点可表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这个过程也牵涉到选择有效率的方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部门;从生产什么产品可推测到为谁生产——生产豪华游艇多而小型汽车少,则表明社会成员收入与财富分配的不均等。
2.如何生产
如上所述,每种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可有多种用途,而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生产一件衣服,既可采用多用劳动(手工)少用资本(机器)的生产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机器)少用劳动(手工)的生产方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问题。这又涉及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纯粹从生产技术的角度考虑的技术可行性问题;二是以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为基础,从生产成本出发来考虑的经济合理性问题。
3.为谁生产
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归谁享用、享用多少。换言之,就是产出物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根据什么分配、分配多少等。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也是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正因为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多样,人们必须考虑用多少资源生产这种产品,用多少资源生产哪种产品(即生产什么);怎样配置资源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即怎样生产);生产出的有限产品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分配多少(即为谁生产)。这些正是资源有效配置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因而以这三大问题为基本问题的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就构成了经济学求解的基本问题。
尽管各种社会都存在着稀缺性,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相同。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两种。
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以价格机制为指导,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这种经济制度中,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具体地说,生产什么东西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即消费者每天做出的购买这种产品而不是那种产品的决策;如何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谁生产则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大小。
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公有、政府或集体计划经营的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生产性资源,如资本物品和土地,这些资源基本上归国家或政府所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基本上是由中央计划当局的指令性计划决定的,即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靠计划来实现。从理论上讲,政府根据社会需要与资源情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科学地制定经济计划,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事实上,政府很难掌握千变万化的供给与需求的全部信息,计划不仅很难做到完美无缺,而且不能及时适应供需的变化,所以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严格来说,目前既没有纯粹的私有制市场经济制度,也没有纯粹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制度,而是两种经济制度在不同程度上的混合。在现实中,许多国家都是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进行不同程度的结合,实行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制度称为“混合经济”,即一种社会目标与私人目标相结合、政府经济政策与个人经济决策相结合、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本书所论述的主要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1.1.3 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及具体内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所以又称为个量经济分析或个体经济分析。其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和汇率等总体经济问题,故又称总量经济学。其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与体系
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大都涉及市场的价格机制如何运行的问题,所以又称为价格理论。1890年英国学者马歇尔把他以前的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供求论结合起来,提出“均衡价格论”,从而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以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为核心的厂商理论是价格理论的延伸和发展。马歇尔认为,价格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1933年,张伯伦等提出“不完全竞争论”,认为除完全竞争外,还存在垄断竞争、寡头和完全垄断,这样,价格理论就被建立在更现实的基础上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如图1.2所示。
图1.2 微观经济学鸟瞰图
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产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产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产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产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产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产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分配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单个企业雇佣工人数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如何决定,研究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工资、利润、利息等如何决定。福利经济学则主要研究生产资源配置如何达到最适度,作为整个社会成员的个人福利之和的“社会福利”如何达到最大化等。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当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
2.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体系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在这本书中,凯恩斯把国民收入与就业量联系起来,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及各主要经济总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宏观分析,从而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加强了对经济运行的全面干预,适应于这种需要,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建立的宏观经济学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并对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西方国家“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动摇,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非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宏观经济学迅速发展,从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形成了各流派对立争论的状况。
宏观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市场机制存在失灵的可能,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政府有能力、有条件来调节整个经济运行,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在微观的角度看是正确的,但从整体角度看就不合理,比如在看足球赛时,一个球迷站起来能够看得更清楚一些,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的话,结果是每个人都看不清楚。由于宏观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百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要去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均不相同。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研究目的不同。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到达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所以,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第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总体来说,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一个微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租金控制对住房的影响,外国竞争对本国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对工人收入的影响;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政府借债的影响,经济中失业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动,以及对提高生活水平增长的不同政策。但不论研究内容有何区别,宏观经济活动是以微观经济活动为基础构成的。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严格且固定不变的,许多经济情况既涉及微观经济也涉及宏观经济的层面,二者是互相补充的。例如,企业投资于新机器和设备的总体水平有助于确定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但要了解企业决定购买多少新的机器设备,我们又需要分析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成本与效益——而这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
第四,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虽然有所区别,但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性的分歧。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通常分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