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题全攻略:家庭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稍有不满就大哭大闹,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太任性了?

【心事问答】

Q:

我家宝贝最近脾气特别坏,稍微不顺他的心就大哭大闹,一直要闹到达到目的为止,这样长期下去会不会成为一个任性的坏孩子?

A: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不是简单地任性和无理取闹,只是进入了儿童必经的第一个心理反抗期。

【案例】

宝宝3岁了。可是最近我发现,只要他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坐在地上,一边哭闹一边打滚。我真是拿他没办法了。

昨天晚上他要喝奶茶,因为太晚了,而且我也不想给他喝奶茶,多喝奶茶对宝宝不好。我就跟他说没有奶茶,妈妈可以冲牛奶给你喝,但是他不愿意,直接滚在地上大哭大闹。我没理他,直接进房间避开了。但是他会跟着我进房间继续闹。我就继续不理他,跟他说没有奶茶,可以喝牛奶。但他不依不饶,就这样继续僵持着,嘴里还嘟囔着:“我不,我就要喝奶茶”。最后还是爸爸过来将他抱到阳台上看星星才解决。

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太任性了,难道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吗?事实上,2岁以后,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语言的概括作用也明显增强,个性方面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探索、爱模仿。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宝宝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喜欢说“不”、“我就要”等,宝宝人生的第一个心理反抗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专家分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一岁半到三四岁期间,正面临所谓“自主对羞怯、怀疑”的心理社会危机。这个阶段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对于许多事情开始不愿意接受大人的支配,喜欢自己去做,以试验或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自主感;另一方面,儿童又本能地因依赖过多而感到羞怯,同时担心越出自身和环境的范围,由此而感到疑虑。所以,两三岁的宝宝所反应出来的“我不要”或“我就要”,其实是一种自我意愿的表达和企图独立自主的探索。

这个时期的孩子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面对父母的一切安慰、要求,他都可能会大声说“不”,面对父母的关爱帮助,他会拒绝接受,这些“叛逆”行为常常让父母头疼不已。婴幼儿“叛逆”并非坏事,而是开窍的表现,幼儿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这是幼儿智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反抗现象是儿童成长进步的标志,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发展自主性、独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安全感等行为品质的关键时期。通过“我不”这样的过程,儿童可以在独立行动中体验到愉快、成功的经验,形成自信心;反之,就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或羞怯,不够自信。

如果这一时期,成年人仍然用2岁以前的养育方式对待3~4岁的儿童,强迫儿童按成人的意志去做,或采取打骂、恐吓的手段对待儿童,就会导致儿童发展的“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做事畏首畏尾,看大人眼色行事,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压抑;或者是执拗性强,逆向而行,形成“反抗型”人格特征,让孩子慢慢地丧失自信。

【给家长的建议】

对待心理反叛期的儿童,只要行为不具有伤害性,家长可以不用过分干涉和束缚孩子的行为。因为过分抑制孩子的反抗现象,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例如,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长大后的依赖性就会比普通人严重;过分干涉和限制孩子的独立,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就非常软弱,独立生活能力相对就会差。

第一反抗期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要科学地看待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心理变化,当孩子出现叛逆现象时,首先要理解、尊重孩子,不可怒目相向,不可打骂、压制;其次,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力地满足,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的“异想天开”;当然,也不能太娇惯、放纵孩子的行为,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和习惯要及时纠正。

了解孩子的心理,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长应该明确,孩子说“不”,或者和你唱反调的时候,不是针对你,也不是针对这件事,他只是想表达他有权利否定一些事情。因此,爸爸妈妈们应该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学会尊重他们的想法,让孩子们能够畅通无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可以有想法的人。另外,也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当孩子疲劳、饥饿或生病的时候,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不妨宽容他们一些。

巧妙使用迂回战术,避免给孩子正面教育的感觉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本能地反感被要求做这做那,喜欢自己“当家作主”的感觉。因此,家长希望孩子从事某种活动时,应该尽量回避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而是使用旁敲侧击的办法,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觉得是他自己想干的。如你看到孩子搭积木老搭那么几样儿,想教他搭个别的,最好不要对他说:“你怎么就会这几样,我们来个别的好不好?”而是若无其事、兴致勃勃地跟他一起搭,他看到你搭得那么好,自然会模仿着搭的。

将计就计,反其道而行之

既然孩子十有八九会说“不”,爸爸妈妈不妨将计就计,顺着孩子的心思,反着来要求孩子,说不定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今天下雨,想让宝宝穿上雨鞋,爸爸妈妈可以倒过来跟他说:“今天不要穿雨鞋哦!会把漂亮的雨鞋弄脏的!”爸爸妈妈的“反其道而行之”,使得孩子的“反抗”正好可以“负负得正”,最终能够达到爸爸妈妈的目的。

使用自然后果处罚法

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运用孩子行为后果本身,自然而然地惩罚他的行为,比如小孩非要去摸热水瓶,你与其反复警告他、吓唬他,不如把瓶塞打开,抓住他的手放在热气上,当他感到烫时,就再也不会碰热水瓶了。

适当地说“不”

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地说“不”,体现你坚定的态度和意志,向他提供学习服从的机会,因为学会服从也是一种能力。比如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买这买那,不能因为周围人的目光就让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带出来,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因为你的表现很差,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当然在你做出行还是不行的决定之前,要充分考虑到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父母只要抓住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变通措施,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就有可能变第一反抗期为第一发展加速期,为孩子的心智水平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