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能力与企业信息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企业信息化理论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最初信息、信息化的概念与特性研究,到信息系统、信息集成,再到IT项目实施与管理、IT规划、IT治理与IT服务,还有ERP、BPR、CRM和电子商务等相关研究,其理论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暴露出的“IT黑洞”、“MIS泥潭”等问题,更是引起了业界的深入关注,众多学者投入大量研究资源试图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优选方法,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局面仍未有大的改观。不过可喜的是,人们毕竟趟过了初期稍显陌生的泥潭,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也有了提高,MIS项目的失败率已有所降低,成功的项目越来越多了。

“黑洞”问题的解决需要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关于过程是如何控制的,另一个是关于绩效是如何评价的。在过程控制方面,有很多“TOP10”类的研究,希望通过解决规划、一把手参与、基础数据质量、培训等关键问题,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把握IT项目工期、费用和质量,提高项目成功率。在绩效评价问题方面,从当初的技术评价思路过渡到了技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思路,并强调了IT投资绩效的滞后性、长期性、间接性等特性,利用若干方法、模型帮助分离企业绩效中的IT贡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上述所有的研究,均停留在IT应用的表面、局部,方法零散,思路局限,缺少深厚的理论支持。

21世纪初,我参加了国家职业资格“企业信息管理师”职业标准制订及教材编写,曾对企业信息管理师职业能力之一“信息系统运作”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求证。“信息系统运作”第一次提出了企业信息管理人员需要以信息系统为工具,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企业效益为目标,提高信息系统效果和效益。但是,如何“运作”信息系统呢?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缺少实践的抽象,缺少理论的引导。此时,“IT能力”概念的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并通过初步的研究和思考发现,这一理论有可能为“运作信息系统”提供理论营养。

信息系统运作本身就是一种IT能力,它强调的就是IT资源与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通过IT资源来整合其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动态能力的过程。资源的异质性、时间压缩不经济性等,可以解开企业信息化的许多误区,扶正方向。异质性表明,企业之所以有区别,就是因为它们有互异的资源,包括最新的IT资源。同样的IT产品扎根到企业具体环境之中就是不同的IT资源了;同样的信息系统嵌入到自己的业务流程中,就是独特的内部资源了。认识到资源异质性,就要注意所谓通用信息系统或管理模式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要注意企业其他传统资源的异质性对信息化的影响作用。时间压缩不经济性告诉我们,虽然“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但也是不经济的,因为资源(独特的、有价值的)是不可交易的、不可替代的,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现成可购买的,必须是自我演化而来的。具体到企业信息化,也许我们可以购买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但员工的信息意识、信息习惯是可购买的吗?企业领导人对新技术的敏感,对IT项目的重视和指导,企业信息文化的形成,信息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协作,信息技术人员对企业需求的深度挖掘,信息化过程中的沟通机制,新产品与企业流程的磨合,新系统与用户的磨合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交易、不可替代、不能学习,而只能是自我培养的。这就是资源和能力的形成过程。能力形成以后,就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特武器,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动力,提供机会。别人走过的弯路,我们再走时可能会有所取直,但这些必要的历史阶段肯定是不可跨越的。因此,我们认为,也许“IT能力”就是成功企业信息化背后的那个“秘密”。

我们关于IT能力的研究,首先是对其基本概念的厘清。因为从众多文献发现,“资源”与“能力”混用,界限不清,性质不明,就难以形成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第2章对有关概念进行了一些讨论,希望能够建立一致的资源与能力标准,方便此后IT能力的展开。其次,运用协同学和自组织理论,对“IT能力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的阐释,通过建构一个独立的能力系统,展示它的结构性、演化性,形成相对完善的能力理论体系,并在动态能力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讨论了它的“动态能力”开拓性、开放性、战略性等特性。IT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一个具体形式,是企业动态能力的载体之一,基于过程观点的IT能力动态分析框架是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然后,我们开展了IT绩效与企业组织结构、IT能力与IT项目实施风险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是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拓展。最后,对三种“IT竞争能力”的概念及其评价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书是在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发表的重要论文为主体,经过系统梳理和补充后形成的。我们关于IT能力的研究是希望为企业信息化提供理论支持,希望能够以能力的角度来观察企业信息化实践问题。如通过评价本企业的IT资源和IT能力状况,哪些关键能力是成熟的,哪些关键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通过理解IT能力的系统性,发现资源投入与能力形成,再到绩效产生的内在机制,从而更加理性地管理、控制IT项目、IT资源和IT过程;通过理解IT能力的成熟度,清晰定位企业的能力状况,准确评价信息化的阶段特性,从而制订一个基于资源投入和能力建构的IT规划。但是,本书内容仍然只是我们初步的思考,很多研究目标并没有达到,如IT能力系统的演化机制,基于IT能力的规划和评价具体方法等内容。我们甚至希望基于过程的视角,把企业的业务流程与IT能力结合起来,提出一个能够图形化描述能力的语义建模方法,为能力、资源的深化分析,为能力系统的进化演示,为基于能力的IT规划和IT评价提供可视化的工具,但这项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如期开展。

“维基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大规模协作”的思路,其基本做法就是把自己的资源发布共享出来,让能者尽其用。基于此目的,我们也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近几年团队的研究成果积集成书分享出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同样关心“IT能力”理论的同仁所用,引无数更新创新成果为乐事。

本书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人员,也可作为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相关领域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参考书。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了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基于信息集成的商务创新”科研平台建设项目资助,在此表示感谢。汪惠、郭彦丽分别是本书第7章、第8章的合著者。本书在写作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虽然有援引标注但仍有未尽完备之处,在此向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

2009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