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绘制点和线
2.1.1 点的绘制
1.点的显示样式和尺寸设置
下拉菜单:“格式”→“点样式…”。
该命令打开“点样式”对话框,如图2.1所示。共有20种点样式,当选择某种点样式后,则绘制的点就以该样式显示。
图2.1 “点样式”对话框
对话框下部用于设置点的大小,一个是按相对于屏幕大小的百分比设置,当进行缩放时,点的显示大小并不改变;另一个是按绝对单位设置,当进行缩放时,点的显示大小随之改变。
2.点的绘制方法
1)绘制单独的点
下拉菜单:“绘图”→“点”→“单点”。
可在绘图区内单击左键,绘制一个点,绘制完一个点后,自动结束命令。
2)绘制多个点
命令行窗口:POINT。
下拉菜单:“绘图”→“点”→“多点”。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点”命令按钮。
可在绘图区内单击左键,绘制多个点。执行多点绘制时,只能按<Esc>键结束命令。
3)定数等分
将图2.2所示的三角形ADE的AD边三等分,选择“”点样式。
图2.2 等分线段
命令行窗口:DIVIDE。
下拉菜单:“绘图”→“点”→“定数等分”。
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选择要定数等分的对象:(选择AD边) 输入线段数目或[块(B)]:3(三等分线段)
结果如图2.2所示。
点除了可以用于等分线段,还可用于等分圆弧、圆、椭圆、椭圆弧、多段线和样条曲线。图2.3所示为等分圆弧的情况。
图2.3 等分圆弧
4)定距等分
点除了可以用于定数等分,还可以对线段或圆弧等进行定距等分。选择“”点样式,以距离25对长为60的线段定距等分,如图2.4所示。
图2.4 定距等分
命令行窗口:MEASURE。
下拉菜单:“绘图”→“点”→“定距等分”。
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选择要定距等分的对象:(选择图中长为60的线段,单击线段的左侧) 指定线段长度或[块(B)]:25(等距线段长为25)
结果如图2.4所示。
2.1.2 输入点的坐标绘制线段
1.AutoCAD的坐标系统与数据输入方法
坐标系是确定一个形体位置的基本手段。打开AutoCAD后,默认的坐标系为世界坐标系(World C oordinate System,简称WCS),它由水平向右的X坐标轴、垂直向上的Y坐标轴和垂直于XY平面指向屏幕外的Z坐标轴组成。
用户坐标系(User Coor dinate Sy stem,简称UCS)是一种相对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不同,用户坐标系可选取任意一点为坐标原点,也可以任意方向为X轴正方向。用户可以根据绘图需要建立和调用用户坐标系。
在绘图过程中,AutoCAD通过坐标系图标显示当前坐标系统,如图2.5所示。
图2.5 AutoCAD坐标系图标
在AutoCAD中,点的坐标可以使用绝对直角坐标、绝对极坐标、相对直角坐标和相对极坐标4种表示方法。在二维绘图中,可暂不考虑点的Z坐标。
1)绝对直角坐标
用“x,y”表示,指当前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坐标值。如图2.6所示,A点的绝对直角坐标为“17.2,24.6”。
图2.6 点的坐标
2)绝对极坐标
用“距离<角度”表示。其中,距离为当前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距离,角度表示当前点和坐标原点连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如图2.6所示,A点的绝对极坐标为“30.0<55”。
3)相对直角坐标
相对直角坐标是指当前点相对于某一点的坐标的增量。相对直角坐标用“@x,y”表示。例如,A点的绝对直角坐标为“10,15”,B点相对于A点的相对直角坐标为“@5,-2”,则B点的绝对直角坐标为“15,13”。
4)相对极坐标
相对极坐标用“@距离<角度”表示。例如,“@4.5<30”表示当前点到下一点的距离为4.5,当前点和下一点连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30°。
2.绘制线段
1)功能
用于绘制一系列连续的直线段、折线段或由线段构成的多边形,其中每一条线段都是一个独立的对象。
2)命令
命令行窗口:LINE或L。
下拉菜单:“绘图”→“直线”。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
3)格式
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输入直线段的起点,用光标指定或给定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输入直线段的端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4)选项说明
(1)“闭合(C)”选项:在当前点和起点间绘制直线段,使图形闭合,结束命令。选择“闭合(C)”选项前,用户必须绘制至少两条线段,且正在执行“直线”命令,这样才能使图形闭合。
(2)“放弃(U)”选项:放弃前一条直线段的绘制,重新确定点的位置,继续绘制直线段。
提示:当出现“指定第一点:”的提示直接按<Enter>键时,则最后绘制的直线段或圆弧的终点将作为所画直线段的起点。如果最后所画的是直线段,则接下来与通常一样出现“指定下一点或段[闭合(C)/放弃(U)]:”提示。如果最后所画的是圆弧,则该圆弧的终点就成为新直线段的起点,圆弧终点的切线方向决定所画直线段的方向,只要再给出直线段的长度即可。
5)示例
用上述4种坐标的数据输入方法,绘制线段AB、BC、AC,构成图2.7所示的三角形。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图2.7 用不同坐标的数据输入方法绘制的三角形
方法1 使用绝对直角坐标。
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0,0(指定第一点为坐标原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35(输入B点的绝对直角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0,25(输入C点的绝对直角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闭合三角形)
方法2 使用绝对极坐标。
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0,0(指定第一点为坐标原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0.311<60(输入B点的绝对极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7.17<32(输入C点的绝对极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闭合三角形)
方法3 使用相对直角坐标。
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0,0(指定第一点为坐标原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35(输入B点的相对直角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0,-10(输入C点的相对直角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闭合三角形)
方法4 使用相对极坐标。
命令:LINE 指定第一点:0,0(指定第一点为坐标原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0.311<60(输入B点的相对极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22.361<-27(输入C点的相对极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闭合三角形)
2.1.3 用对象捕捉精确绘制线段
1.“对象捕捉”工具栏
“对象捕捉”工具栏如图2.8所示。在绘图过程中,当要求用户指定点时,单击该工具栏中相应的特征点按钮,再将光标移到要捕捉对象的特征点附近,即可捕捉到所需的点。
图2.8 “对象捕捉”工具栏
“对象捕捉”工具栏中各按钮的捕捉方式和捕捉的坐标点如表2-1所示。
表2-1 “对象捕捉”工具栏中各按钮的捕捉方式和捕捉的坐标点
2.自动捕捉
所谓自动捕捉,就是当用户把光标放在一个图形对象上时,系统根据用户设置的对象捕捉模式,自动捕捉到该对象上所有符合条件的特征点,并显示出相应的标记。
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OSNAP或选择“工具”下拉菜单中的“绘图设置”选项,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如图2.9所示,在“对象捕捉”选项卡中选中相应复选框,再选中“启用对象捕捉”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图2.9 “对象捕捉”选项卡
用户可以利用状态栏中的“对象捕捉”按钮,关闭或打开自动捕捉功能。
3.示例
如图2.10所示,过△ABC各边的中点D、E、F作△DEF。
图2.10 用对象捕捉作△DEF
1)用“对象捕捉”工具栏作△DEF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执行“直线”命令。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中的“捕捉到中点”命令按钮,移动十字光标到AC线段中点附近,当显示捕捉到中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第一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_mid于
(2)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中的“捕捉到中点”命令按钮,移动十字光标到AB线段中点附近,当显示捕捉到中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第二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_mid于
(3)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中的“捕捉到中点”命令按钮,移动十字光标到BC线段中点附近,当显示捕捉到中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下一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_mid于
(4)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中的“捕捉到端点”命令按钮,移动十字光标到DE线段端点D附近,当显示捕捉到端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下一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_endp于
(5)按<Enter>键结束“直线”命令,结果如图2.10所示。
2)用自动捕捉功能作△DEF
(1)选择“工具”下拉菜单中的“绘图设置”选项,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也可将光标箭头移动到状态栏中的“对象捕捉”按钮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如图2.9所示。在“对象捕捉”选项卡的“对象捕捉模式”中选中“端点”、“中点”复选框,再选中“启用对象捕捉”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单击状态栏中的“对象捕捉”按钮 ,移动十字光标到AC线段中点附近,当显示捕捉到中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第一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打开对象捕捉>
(3)移动十字光标到AB线段中点附近,当显示捕捉到中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第二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4)移动十字光标到BC线段中点附近,当显示捕捉到中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下一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5)移动十字光标到DE线段端点D附近,当显示捕捉到端点的符号□时,单击鼠标左键,指定线段的下一点。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
(6)按<Enter>键结束“直线”命令,结果如图2.10所示。
2.1.4 用正交模式辅助绘制线段
在正交模式下绘图,给定第一个点后,连接光标起点的连线总是平行于X轴或Y轴的,从而用户可以方便地绘制出与X轴或Y轴平行的线段。
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ORTHO或单击状态栏中的“正交模式”按钮,可打开正交模式。在正交模式下绘制线段,在命令行提示指定下一点时,直接输入线段长度数值,即可完成线段的绘制。
下面介绍如何用正交模式绘制图2.11所示的图形。
图2.11 用正交模式作图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单击状态栏中的“正交模式”按钮,打开正交模式。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正交 开>(单击一点,指定起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16(沿垂直向上给定长度16)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6(沿水平向右给定长度6)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8(沿垂直向上给定长度8)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6(沿水平向左给定长度6)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16(沿垂直向上给定长度16)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36(沿水平向右给定长度36)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40(沿垂直向下给定长度40)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闭合)
2.1.5 用极轴追踪及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线段
1.极轴追踪
极轴追踪是在系统要求指定一个点时,按预先设置的角度增量显示一条无限长的辅助线,沿这条辅助线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追踪到所需的特征点。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单击“极轴追踪”选项卡,如图2.12所示。“极轴追踪”选项卡中各选项功能如下。
图2.12 “极轴追踪”选项卡
(1)“启用极轴追踪”复选框:用于打开或关闭极轴追踪功能。
(2)“增量角”下拉列表框:用于选择极轴夹角的递增值,当极轴夹角为该值倍数时,都将显示辅助线。
(3)“附加角”复选框:当“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的角度值不能满足需要时,选中该项,通过“新建”命令增加特殊的极轴夹角。
极轴追踪功能和正交模式不能同时打开。如果打开了正交模式,则极轴追踪功能将被自动关闭;反之,如果打开了极轴追踪功能,则正交模式将被关闭。
2.对象捕捉追踪
对象捕捉追踪功能是利用已有图形对象上的捕捉点,捕捉其他特征点的又一种快捷作图方法。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常在事先不知具体的追踪方向,但已知图形对象间的某种关系的情况下使用。
极轴追踪与对象捕捉追踪不同,对象捕捉追踪需要在图样中有可以捕捉的对象,而极轴追踪没有这个要求。
3.示例
1)用极轴追踪功能绘制图2.13所示的图形
图2.13 用极轴追踪功能绘图
选择“工具”下拉菜单中的“绘图设置”选项,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极轴追踪”选项卡。也可将光标箭头放在状态栏中的“极轴追踪”按钮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极轴追踪”选项卡。在“极轴角设置”栏的“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选择“30”递增值,单击“确定”按钮。
执行“直线”命令,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指定A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30(光标右移,提示“极轴8.126<0°”,输入30,确定B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0(光标向左上方移动,提示“极轴 6.656<120°”,输入 40,确定C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35(光标向左下方移动,提示“极轴 8.746<210°”,输入35,确定D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C(闭合图形)
2)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图2.14所示的图形
图2.14 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图
打开状态栏中的“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功能按钮,将光标箭头放在“对象捕捉追踪”按钮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极轴追踪”选项卡。在“极轴角设置”栏的“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选择“45”递增值,在“对象捕捉追踪设置”栏中单选“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项,单击“确定”按钮。
执行“直线”命令,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指定A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45(光标右移,提示“极轴10.254<0°”,输入45)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6(光标上移,提示“极轴7.124<90°”,输入6)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39(光标左移,提示“极轴 12.244<180°”,输入 39,指定B点)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按<Enter>键结束“直线”命令) 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指定A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14(光标上移,提示“极轴12.157<90”,输入14)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30(光标右上移,提示“极轴25.145<45°”,输入30)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6(光标右下移,提示“极轴5.115<315°”,输入6) 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光标移至B点再向上移,提示“端点:<90°,极轴:<225°”,单击左键,确定C点)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光标下移,提示“端点”,单击左键,完成)
2.1.6 绘制射线和构造线
1.绘制射线
1)功能
用于绘制开始于一点并无限延伸的线,可用作创建其他对象的参照。
2)命令
命令行窗口:RAY。
下拉菜单:“绘图”→“射线”。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射线”命令按钮。
3)格式
命令:RAY 指定起点:(指定射线的起点) 指定通过点:(指定射线方向的点)
2.绘制构造线
1)功能
用于绘制通过给定点的任意方向的双向无限长直线,可用来创建构造和参考线,并且可用于修剪边界。
2)命令
命令行窗口:XLINE或XL。
下拉菜单:“绘图”→“构造线”。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构造线”命令按钮。
3)格式
命令: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指定构造线的根点) 指定通过点:(指定构造线的通过点,画出一条双向无限长直线) 指定通过点:(指定构造线的通过点,继续画线;单击右键或按<Enter>键结束命令)
4)选项说明
(1)“水平(H)”选项:绘制通过根点的水平构造线。
(2)“垂直(V)”选项:绘制通过根点的垂直构造线。
(3)“角度(A)”选项:通过根点绘制与给定直线成给定角度的构造线。
(4)“二等分(B)”选项:绘制给定角度的平分线。
(5)“偏移(O)”选项:绘制通过指定距离与指定直线平行的构造线。
5)示例
用“构造线”命令辅助绘制图2.15所示的三视图。
图2.15 用“构造线”命令辅助绘制三视图
(1)单击“图层控制”列表,选择“粗实线”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绘制主视图。
(2)单击“图层控制”列表,选择“细实线”图层。打开“对象捕捉”选项卡,设置“对象捕捉模式”为“交点”。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构造线”命令按钮,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xline 指定点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V(输入垂直选项)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选择主视图中的左侧交点,绘制垂直的投影线)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选择主视图中的右侧交点,绘制垂直的投影线)
(3)单击“图层控制”列表,选择“粗实线”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绘制俯视图。
(4)单击“图层控制”列表,选择“细实线”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构造线”命令按钮,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A(输入角度选项) 输入构造线的角度(0)或[参照(R)]:135(输入构造线的角度)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选择主视图中的右下角点,绘制一条135°斜线)
(5)重新执行“构造线”命令。
命令:_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H(输入水平选项)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自上而下选择主视图中的交点,绘制水平的投影线)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自上而下选择主视图中的交点,绘制水平的投影线)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自上而下选择主视图中的交点,绘制水平的投影线)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自上而下选择俯视图中的交点,绘制水平的投影线)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自上而下选择俯视图中的交点,绘制水平的投影线)
(6)重新执行“构造线”命令。
命令:_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V(输入垂直选项)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选择斜线与水平线的交点,绘制垂直的投影线) 指定通过点:(用拾取框选择斜线与另一条水平线的交点,绘制垂直的投影线)
(7)单击“图层控制”列表,选择“粗实线”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绘制左视图,完成三视图的绘制。
2.1.7 绘制多段线
1.功能
创建作为单个平面对象的相互连接的线段序列,可以创建直线段、圆弧或两者的组合线段,并具有宽度信息。
2.命令
命令行窗口:PLINE或PL。
下拉菜单:“绘图”→“多段线”。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多段线”命令按钮。
3.格式
命令:_pline 指定起点:(指定起点) 当前线宽为0.0000:(默认线宽)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指定下一个点,默认绘制直线段)
4.选项说明
(1)“圆弧(A)”选项:系统以当前线宽绘制圆弧,并给出新的提示。
(2)“半宽(H)”和“宽度(W)”选项:分别用于定义多段线的一半线宽和线宽。
(3)“长度(L)”选项:给定绘制直线段的长度。
(4)“放弃(U)”选项:放弃前一次的操作。
5.示例
1)绘制图2.16所示的平面图形
图2.16 平面图形的绘制
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pline 指定起点:(指定A点作为多段线的起点) 当前线宽为0.0000:(提示当前线宽为0)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W(选择“宽度(W)”选项) 指定起点宽度<0.0000>:0.5(设定起点线宽为0.5) 指定端点宽度<0.5000>:(按<Enter>键,取默认值,设定端点线宽为0.5)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30(光标右移,输入30,确定B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45(光标下移,输入45,确定C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42(光标左移,输入42,确定D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A(选择“圆弧(A)”选项)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CE(选择“圆心(CE)”选项) 指定圆弧的圆心:@18<0(输入圆弧a的圆心相对极坐标)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长度(L)]:A(选择“角度(A)”选项) 指定包含角:-90(角度为90°,顺时针方向取负值)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CE(选择“圆心(CE)”选项) 指定圆弧的圆心:@0,6(输入圆弧b的圆心相对直角坐标)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长度(L)]:(可直接指定圆弧b的端点,圆弧b绘制完成)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L(选择“直线(L)”选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9(光标上移,输入直线长度9,线段c绘制结束)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A(选择“圆弧(A)”选项)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A(选择“角度(A)”选项) 指定包含角:90(输入90,圆弧d的包含角度为90°)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圆心(CE)/半径(R)]:R(选择“半径(R)”选项) 指定圆弧的半径:6(输入6,指定圆弧d的半径) 指定圆弧的弦方向<90>:<正交 关>135(指定圆弧d的弦线方向,与X轴夹角为135°,圆弧d绘制结束)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CL(选“闭合(CL)”选项结束图形的绘制)
2)绘制图2.17所示的箭头
图2.17 箭头的绘制
已知图2.17中AB的线宽为0,B端的宽度为4,C端的宽度为0。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pline 指定起点(指定A点为起点) 当前线宽为0.0000(提示当前线宽为0)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20(光标右移,输入20,确定B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W(选择“宽度(W)”选项) 指定起点宽度<0.0000>:4(设定B点线宽为4) 指定端点宽度<4.0000>:0(设定C点线宽为0)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16(光标右移,输入16,确定C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按<Enter>键结束图形的绘制)
2.1.8 绘制样条曲线
1.功能
创建通过或接近指定点的平滑曲线。样条曲线使用拟合点或控制点进行定义,默认情况下,拟合点与样条曲线重合。
2.命令
命令行窗口:SPLINE或SPL。
下拉菜单:“绘图”→“样条曲线”→“拟合点”或“控制点”。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中的“样条曲线”命令按钮。
3.格式
命令:_spline 当前设置:方式=拟合 节点=弦(提示系统当前设置) 指定第一个点或[方式(M)/节点(K)/对象(O)]:(指定样条曲线上的第1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起点切向(T)/公差(L)]:(指定样条曲线上的第2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指定样条曲线上的第3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指定样条曲线上的第4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指定样条曲线上的第5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按<Enter>键)
结果如图2.18所示。
图2.18 样条曲线的绘制
4.选项说明
(1)“方式(M)”选项:用于选择创建样条曲线的方法,有“拟合点”和“控制点”两种。当输入M时,则系统显示“输入样条曲线创建方式[拟合(F)/控制点(CV)] <拟合>:”,此时输入F,即指定拟合点来绘制样条曲线,如图2.19(a)所示;如果输入CV,则指定控制点来绘制样条曲线,如图2.19(b)所示。
图2.19 创建样条曲线的方法
(2)“节点(K)”选项:用于指定节点参数化,可以通过“弦”、“平方根”和“统一”选项来影响曲线在通过拟合点时的形状。“弦”选项通过编辑点在曲线上的十进制数值对编辑点进行定位,“平方根”选项通过节点间弦长的平方根对编辑点进行定位,“统一”选项使用连续的整数对编辑点进行定位。
(3)“对象(O)”选项:用于将一条二维或三维的多段线转换(拟合)为样条曲线。
(4)“起点切向(T)”选项:使用基于切线方向创建样条曲线。
(5)“端点相切(T)”选项:指定端点的切线方向创建样条曲线。
(6)“公差(L)”选项:控制样条曲线偏离给定拟合点的状态,默认值为零,样条曲线严格地经过拟合点。拟合公差值越大,样条曲线偏离拟合点越远。
(7)“放弃(U)”选项:用于删除最后一个指定点。
(8)“闭合(C)”选项:生成闭合的样条曲线。
5.示例
绘制图2.20所示的样条曲线1234563。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spline 当前设置:方式=拟合 节点=统一 指定第一个点或[方式(M)/节点(K)/对象(O)]:(指定1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起点切向(T)/公差(L)]:(指定2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指定3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指定4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指定5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指定6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指定3点) 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按<Enter>键结束图形的绘制)
图2.20 样条曲线的绘制
案例4 绘制图2.21所示的紧定螺钉图形
步骤1 打开“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和“对象捕捉追踪”,在“对象捕捉模式”中选中“端点”、“中点”和“节点”,在“增量角”中选择“45°”。通过“格式”下拉菜单,选择点样式“”。单击“图层控制”列表,选择“粗实线”图层。
图2.21 紧定螺钉
步骤2 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指定A点,光标右移输入8,光标下移输入20,光标左移输入8,输入C,完成矩形ABCD的绘制。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点”命令按钮,光标放在A点上移,出现虚线时输入6,绘制1点。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单击B点,光标右上移,再放在1点右移光标,当提示“节点:<0°,极轴:<45°”时,单击左键,确定交点,如图2.22所示。
图2.22 绘图示例(一)
步骤3 光标下移输入32,确定F点,捕捉C点,按<Enter>键,完成线段BE、EF、FC的绘制,如图2.23所示。
图2.23 绘图示例(二)
步骤4 重新执行“直线”命令,光标放在A点右移,出现虚线时输入48,光标左上移,再放在E点右移,当提示“端点:<0°,极轴:<135°”时,单击左键,确定交点,如图2.24所示。
图2.24 绘图示例(三)
步骤5 单击E点,按<Enter>键,完成线段GH和HE的绘制。再次重新执行“直线”命令,单击G点,光标下移输入6,光标左移输入12,光标下移输入8,光标右移输入12,光标下移输入6,光标左下移,再放在F点右移,当提示“端点:<0°,极轴:<225°”时,单击左键,确定交点,如图2.25所示。
图2.25 绘图示例(四)
步骤6 单击F点,按<Enter>键,完成其余外轮廓的绘制。再次重新执行“直线”命令,单击H点,光标下移,当提示“中点”时单击左键,按<Enter>键结束命令。再次重新执行“直线”命令,单击图2.26所示的“中点”位置,光标下移,捕捉J点,按<Enter>键完成图形的绘制。
图2.26 绘图示例(五)
步骤7 单击“图层控制”列表,选择“点画线”图层。光标放在线段AD的中点偏左单击,光标右移至合适位置单击,按<Enter>键完成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