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疏。今承理教之力略启四门。下第三。开章别释也。于中先标。后释。今初也。应有难云。既极位方知。何以凡情辄窥大教。故此云耳依凭教理。圣教许故。故涅槃云。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毗卢遮那品云。如因日光照。还见于日轮。我以佛智光。见佛所行道。即因佛教能了教也。即仰推之智。信解而知耳。
疏。今初西域下。释第一门。于中三。初双标开合。次且不分下。双释开合。后以斯多义下。双结开合。今初也。西域开合者。如龙树之释大品。无著之解金刚等。皆合而不分也。而智光戒贤。各分三时。皆开而不合也。东夏开不开者。如僧肇之解净名。僧睿之释思益等。皆合而不分也。生公之立四轮。智者之立四教等。皆开而不合也。故诸德见开有失则合。见合有失则开。不应局执也。
疏。殊途同归者。周易云。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谓若千迳九逵王城不二。九流百氏大道宁差。今疏借用。乃通三义。一约教。始随机异故殊途。终归显实故一致。二约机则异。就理常一。三体外无权。权即是实故。殊途同致也。疏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者。一音即是净名。一雨即法华药草喻品。谓三草二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润。五性三乘不一。法雨一味无差故。彼经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等。疏。三原圣本意为一事故者。亦是法华中意。故彼经云。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一佛乘者即华严矣。又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皆为一事也。疏。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者。此通明诸经。如经说一无常。或有解者以生灭代谢故云无常。或云无彼常故名为无常。或云。不生不灭名为无常。或即无法可常也。或云。真如一法随染净缘。转变不常故名无常。或闻无常便知对常。以说无常。非常非无常。以为中道等。明知随人解不同也。又苦集灭道四名。则同随机解殊。乃有四种。又涅槃云。十二因缘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者。得佛菩提。又如一乘五教机解不同三谛差别。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即有多人解不同也。或云。既言因缘所生。那得即空。要须析因缘尽。方乃会空。呼十方空为即空。亦名为假名者。有为虚弱。势不独立。假众缘成。从缘故假。非施权之假。亦是中道义者。离断常故名为中道。非佛性中道。若作此解者。虽三句皆空。尚不成即空。况即假即中。此生灭四谛中义也。或云。因缘所生法。不须破灭。体即是空。而不得即假即中。设作假中。皆顺入空。何者诸法皆即空。无主宰故。假亦即空。假施设故。中亦即空。离断常二边故。此三番语异。俱顺入空。退非二乘析法。进非别圆。乃是三兽度河之意耳。或谓即空即假即中。三种逦迤。各各有异。三种皆空者。无主故空。虚设故空。无边故空。三种皆假者。同有名字故假。三种皆中者。中真中机中实故。谓空名中者。约真谛故。假名中者。就机设化。不住化不。化故。中名中者。约一实谛之中道故。此得别失圆。或谓即空即假即中。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三种皆空者。言思道断故。三种皆假者。但有名字故。三种皆中者。即是实相故。但以空为名。即具假中。悟空即悟假中。余亦如是。是知随闻一法起种种解。圆机受教无教不圆。偏机受教圆亦偏矣。既随一文异解。何须分判不同。疏。五多种说法成枝流者。上义亦傍该诸经。今正引当经立理。法界品云。法欲灭时有千部异千种说法等。何不寻条以得根。便欲派本而为末。浑纯源之一味。成浇薄之枝流。
疏。以斯五义下。三总结也。夫子云。攻乎异端斯害也矣。何得执异迷同是非竞作。
疏。其分教者下。释分教中乃有十意。前五对前五义。后五显过于前。疏。一理虽一味等者。谓今欲分教非欲分理。迷于权实。宁契佛心。二中一音但是教本。非即是教。教乃在机。随机不同。今分彼教故。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今分随所解耳。其犹长风是一。百窍异吹。岂以一风不殊。便谓百窍齐响。一雨亦就佛说。三草即就机殊。今分三草教殊。非析一雨令异故。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以一音一雨义相不异故。但说一音。三中本意未申者。如佛本。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四十余年。未显真实。今分一代时教。岂妨判有浅深。言随他意语者。佛有三语。一随自意语。说自所证一实等故。二随他意语。一向方便引众生故。三随自他意语。半称自证。半随机故。今分后之二语。不分初一随自意也。四中言有通别者。如前所引。此通随闻异解有不通者。就此分之。如说人空法有。斯即小乘。不可名大。若说二空。此可名大。不得名小。说有五性非是一性。说一性处非是说五。如是等文。无容异解故须分之。五中有二义故。虽分权实不成枝派。一善会佛意。所说权教乃是随宜。所说实者称理究竟。二有开显者。说彼权教是方便门。说于实教是真实相。不谓方便为真实。则方便门开知实理之普周。则真实相显故。法华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今能开显故。不滞枝派。约佛施张故。须分权实。
疏。又王之密语所为别故下。有五意。显过于前不分。此一初也。涅槃第九。说先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释中。一水二盐三器四马故。彼文云。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时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时索先陀婆。即便奉盐。若王食已将欲饮浆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游索先陀婆。即便奉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复如是。有四无常大乘智臣应当善知。若佛出世为众生说如来涅槃。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常者说无常相。欲令比丘修无常想。或复说言。正法当灭。智臣应知。此是如来为计乐者。说于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又复说言。我今病苦。众僧破坏。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我者。说无我相。欲令比丘修无我想。或复说言。所谓空者是正解脱。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正解脱无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学空想。以是义故是正解脱。则名为空。亦名不动。谓不动者。是解脱中无有苦故。是故不动。是正解脱亦为无相。谓无相者。无有色声香味触等。故名无相。是正解脱常不变易。是解脱中无有无常热恼变易。是故解脱名曰常住不变清凉。或复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性。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于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是诸比丘。若能如是随顺学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然彼经疏。不释不次所以但案次配释而已。前四彰权隐实。后一彰实隐权。今谓前别喻中。即无常苦空无我。而为其次。以水方圆任器。是无常故。盐是苦故。器当其空。有器之用故。马由人策。不自在故。合中无常苦无我。是三修法。属生死故。四合空者。是正解脱。而解脱中空无我苦不净及无常。即是常故。故一空中明有四义。并以器喻。而最后佛性彰其妙有。即合前马。然空中四义。遮无常等。佛性一义。显是真常。亦应具说我乐净等。含在正解脱中。不动是乐。无相是净。无变热恼即是常义。马又我义。是则此中具彰八行。由于生死无常等中。密显常等故为密语。又初标中盐在初者。亦是苦空无常无我。而为其次。如常所明。故此释不同古师之义。然引此文意。令随所说言。须善得意。岂可浑然不分权实。疏。不识权实以深为浅等者。第二意也。如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而谓但是如来方便说者。是以深为浅也。不能正修。高推圣境。即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故云失于大利。离世间品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菩提等。言以浅为深虚其功者。犹如世尊为止乱想。令数息看心。为厌苦者令出三界。众生不了耽味为真。勤苦不已。多用功力所获至微。不得涅槃一日之价。故云虚其功故。即虚废功力也。疏。庄严圣教令深广故者。第三意也。谓分析权实空有。取舍偏圆迟速。方知佛法微妙深玄。无不包摄。譬犹不泛大海岂识边涯。不识土石安知真宝。故智论释法施云。依随经论广作义理。为立名字皆名法施。又若不分权实。则谓三教大同。今明大乘尚有权实。何况小耶。小乘比大。由若萤光方于日照。小是佛教尚被斥诃。况于儒道比之佛法。则天地悬隔矣。以此重重拣之。方知佛法深奥。疏。诸圣教中自有分故者。第四意也。如解深密。立三时不同解节。金光明立三轮之异。涅槃自分半满。又约五味之差。皆佛自分也。疏。诸大菩萨亦开教故者。第五意也。若无著之扶五性及与三时。龙树之判四门共与不共。皆拣权实有取舍也。
疏。以斯多义下。第三双结离合。而舍合从离。第二古今违顺中。先叙此方。后明西域。前中先总标。后别释。一一师中多分为二。先叙昔义。后辩顺违。一音中疏上之下辩顺违。先出彼意。言各得圆音一义者。言含纵夺。纵之则顺下出现品。明如来圆音有其十义。十义之后。复六句融通。今但得十义中之一耳。初师则顺善囗天女一声之中。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则佛一音之中有多音也。后师则顺如水一味随器成异。则如来本无多音。故云各得一义耳。又此二义。若不会释。敌体相违。互不相许。则齐楚俱失。并应夺之。若取各自所宗故。各得一义而与之耳。然并为教本下。又都夺耳。疏。二立二种教。隋远法师亦同此立者。彼涅槃疏。初云。圣教虽众。略有二种。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是也。
疏。斯则文下。二辩顺违。先明其顺。顺于至教。涅槃半满。前已广引。疏。盖是对小下。辩违。上云顺者。但顺通相之意。未知佛之深旨。半满之言。显在小大密意而说。复有以权为半以实为满。则大乘中有半满矣。亦犹缘觉声闻开之有异。则成二乘。合之有同。总称为小。权实亦尔。开之有异。权可称半。合之大同。故并称满。是则实教唯满。小教唯半。权大乘者。亦半亦满也。
疏。此虽约机下。辩顺违。直出其立意不离半满。半满顺违。即此顺违也。言不出半满者。顿即前满。渐具半满。以具有三乘。二乘是半。大乘是满。故以机就教有直有曲。故分渐顿耳。
疏。三唐初印法师下。第三师先叙昔义。中有三。初总标。二屈曲下。正立。三又此下。拣异。
疏。此约化仪以判下。辩顺违。先顺后违。顺中三。初一句总出立意。第二遮破释成。第三结成昔义。今初。第一半满。约所说法立。第二渐顿约机以立。今此一师约化仪立。谓佛以法化生。有曲直故。即化法仪式不同耳。
疏。然华严下。第二遮破释成。谓刊定记不许此师立义。先破总名。后破四异。今为昔通。则遮其破耳。文即分二。先救总名。后救四异。今初。至故云屈曲。是救其破于总名。彼疏破中。先牒义竟云。若尔涅槃法华维摩楞伽密严胜鬘佛藏经等。皆释迦说。应不明于如来藏性实相法界等(此破屈曲以有平道故)华严梵网。既舍那说。何故华严说于四谛。普贤行等品中。皆云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又问。明净行梵行三贤十地。离世间入法界等。诸品之中。不应皆说对治行法等(此破平道以有屈曲故也)今疏云虽有随诸众生各别调伏者。此牒其破平道教中屈曲之文。疏。皆是称性一时顿演者。释成是其平道之义以称性之巧。无边差别皆是平道。又一时顿演不同屈曲说权之时不说实。说实之时不说权。说四谛唯为小乘。说六度唯被菩萨。故一切并陈尤显平道。又说随众生者。说于世尊余处随机。非此经中是随机说。疏。涅槃等虽说一极者。此牒其破屈曲教中有平道之文。疏。或对权实下。释成是屈曲之义。言屈曲者。非是有真如法性。即非屈曲。但取随机隐显为屈曲耳。此上二句是约法华。明是屈曲。昔权今实。破三显一。明权则未说实。说实必废于权。不同华严权实齐彰一时顿用。故名屈曲。疏。或会异归同下。约涅槃经以明屈曲。涅槃会昔有余之义同归一味涅槃。先异后同。亦成屈曲。不同华严若同若异。空不空等一时顿演。又云一切如来或说不说者。古德共云。日月灯明佛。晨旦说法华。中夜便灭度。则法华之外。非是别时更说涅槃。谓人根利故闻法华竟。不复须说涅槃。则涅槃或说不说。谓或有国土。唯说三乘究竟不破。或有国土唯说一乘无三可破。则知法华亦有说不说。不同华严云我不见有一佛国土。其中如来不说此法。明是平道。
疏。约释迦为主下。第二救破四异。彼疏破云。又四异中。众处两异皆违经说。七处并是娑婆界故(上破处异)又云。出现品云。十方诸佛赞普贤言。能说此法。今此会中有佛刹微尘众生。发菩提心故。发心品中云。亦同此说。准此故知有地前器。(此上破众异)是故此师所立。多违教理。甚难依也(此结破也)。彼破二异。今疏通二异。后一是救刊定破处异。初一是遮有余师破其主异。谓恐有破云下。经既云。或名释迦牟尼。或名毗卢遮那。明知二主不异。何言主异。故今通云。释迦为主。但是三身中化身。遮那为主。则十身具显。化身乃是十身之一。故云必具释迦。是则总别异也。何言不异。
疏。娑婆之处未融华藏。华藏之处必融娑婆者。此通刊定破处异也。余处王城舍卫。未言即是华藏娑婆。今云七处自有二义。故同华藏一。约本末分岐故。七处亦是华藏界中。第十三重之内。二约净秽该彻。则摩竭提国其地金刚。说初品时。华藏世界六种震动。彼疏序云。刹该净秽。娑婆震而华藏动。岂不华藏之处融耶。故知破其处异。自违己说也。所以不救破众异者。由刊定破最不当故。彼众异中但云。释迦经中通被三乘。遮那经中唯被菩萨。则通局之殊而破彼义。乃引凡夫发心。岂非菩萨之器。况此经发心。又甚深故。其说异一种。他人不破故此不救。
疏。略云四异下第三结成昔义。言异实有多者。更举十条。一教门仪式异。于中复有多义。谓全依海印曾无出入。一时顿演与前后次第不同。放光集众一多通局。请答言念现相等殊。道场庄严胜劣不等。故云教门仪式异也。二所诠理致异。圆融历别多义不同。十十法门有多差别。如义分齐中。三成佛迟速异。谓或唯一念或无量劫。念劫圆融长短自在。不局三祇及应化故。四见佛通局异。无论凡圣。许见十身。不局地前地上之别故。五说教时分异。始成即说时有十重。念劫圆融不局三七等故。六见境宽狭异。地狱天子。六千比丘。肉眼远彻周法界见。不局三千有分限故。七因果行位异。具足圆融行布。性相交彻故。八立乘多少异。或说一乘或无量乘。不局三乘五乘定故。九利益胜劣异。地狱天子三重顿圆。尘尘刹刹无尽利益故。十流通付嘱异。尽未来际长流不断。诸佛亲护非小乘故。历别细求过此更有。故云异实有多。诚如所判者。结成昔义也。
疏。但以下。第二辩违。既不判屈曲之浅深。便令多法浑同无别。不能令人善识权实故不依之。
疏。四齐朝隐士等者。于正立中。约于化仪及时。以立渐说顿说。即是化仪顿。在始成。渐有五时即约时说。
疏。然此经下。二辩顺违。先顺后违。顺中由依化仪故成顺理。便引当经为其证成。所引二喻并出现品文。前来已引。疏。然渐约下。辩违也。以约时局教有诸妨难故成违理。指在后破。第三立三种教中先总标。后一南中下。别说三师。初即诸师同立。于叙昔中二。先总明。后别明渐义。前中分三。初正立。次由渐中先小下。立三之意。后谓别有下。出不定相。言偏方者。谓大体而言。渐中先小后大。而不妨说小之时亦有说大。如人十年弘律不妨私房时说大乘。故曰偏方不定。指经云如胜鬘金光明者。胜鬘经初云。波斯匿王末利夫人。信法未久。既言未久明是初说。金光明经既非第一顿教。又非第二渐教。末后而明常住。明是不定。言佛性常住者。胜鬘经说二种如来藏。即佛性也。又叹佛三身。即今梵音之文云。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即常住义也。金光明经三身品中。广说法身常住故。
疏。渐中开合下。第二别明渐义。开渐成别自有四种。从二至五。于分三中。初自有三师。初有师正立。后二师指同。即唐三藏及真谛三藏。初云武丘。即苏州山寺。于第三师中二先指同初师。后而时节下。指异别立。疏文稍略。彼云。谓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于波罗柰国鹿野苑中。为声闻众转四谛法轮。后于成道第七年中在舍卫国。去祇园五里智慧河边。为诸菩萨及二乘众说般若等经。此时具二。谓转照法轮。又于成道三十年后。未涅槃前。在毗舍离国鬼王法堂中。为真常菩萨说解节等经。此时具有转照及持三种法轮也。
疏。即宋朝岌法师下。第三分四于中文二。初双标。后双显。疏家不欲繁文故。但于前师之外。加其异名应具列之。
疏。道场慧观者。即上元道场寺僧。言五教者。一有相教。二无相教。三抑扬教。四同归教。五常住教。言抑扬者。谓抑挫声闻褒扬菩萨故。刘公五者。一人天教。二有相教。三无相教。四同归教。五常住教。
疏。上来诸师下。第二辩顺违。于中三。第一总明顺违。第二别破违理。第三结成违顺。初中以上来诸师从二至五。皆先小后大故。不加不定。招初有大乘之难。虽加不定犹有妨者。加不定免初有大乘之难。而于所立名义之中。皆有难也。言略显五时之妨者。从后破之。既破五时。四三二时皆已破竟。故云余可例知。
疏。初明十二年等者。第二别破。别破二家五时。即为二别。今初破道场五时。即分为五。疏。成实论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实义。实义即空者。破第一时。引其三文。此即第一引小乘论。以成实论意云我今成立小乘中实义。故云成实。以三藏即小乘教故。既言实义即空。明小乘已说空竟。何言见有得道。不可不见实义而得道也。
疏。又阿含中云下。第二引小乘经。然经文相续云无是老死无谁老死。此即明十二因缘人法空义。是老死者。指老死法体。谁者即人也。故无是老死。即老死法空。无谁老死。即我人空也。然诸经论多明小乘。但有人空未明法空者。有二义故。一从少分说小乘。多分但明人空。二从显了不显了说。虽说法空未全显了。故言不说法空耳。若从不显了说及少分说。则亦明法空。今从此义。
疏。三藏中明法空为大空者。第三引大乘论。彼释十八空。拣二宗大空之异。今但取三藏明法空之言。三藏亦即小乘教耳。皆显已下。四结上三文。
疏。若云第二时中下。破第二时。于中三。一破说空。二破不相常住。三结立正义。初中又二。第一引制戒。明十二年后说有。故戒经云。善护于囗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如来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明知十二年后。始制广戒。广戒即是明有。
疏。又智论云。从得道夜下。第二引论通说般若。明十二年前已说于空。非局十二年后。般若明性空之智故。
疏。若云第二时中未显常住者下。第二破不明常住。于中四。初反质破。实相即常住故。
疏。涅槃亦说佛性亦名般若者。第二显正破。上即现量。此即圣言量。般若既即佛性。佛性是常。般若常矣。
疏。是知实相般若下。第三会义破。谓会释二经。使第二时同第五时。以义同故。谓二种般若。即二佛性。在名则异。在义不殊。言实相为正因者。即第一义空。名为佛性。第一义空。即实相异名。观照为了因。如灯了物。
疏。又般若离四句下。第四纵夺破。先夺则拂迹入玄理绝百非。言亡四句。若但以空为般若者。非真般若也。故经云。般若非有相非无相。亦非有无相。亦非非有无相。离一切诸相何得存空。故智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疏。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者。此即纵也。纵其是空。亦须是有空。尚是四句。何况有耶。故般若经云。般若不坏色。不坏受想行识。即不坏有也。余文可知。故智论云。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则四句皆实。又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有遮有表。即下二句。是知失意则四句便成四谤。得旨则四句便成四德。下说正义。蹑此而起。
疏。是知小大各有四门下。第三结立正义也。此则纵而夺之。纵其初有次空。则各得一门之意。夺其不识四门之意。则初有次空之旨全乖。言四门者。小乘以阿毗昙为有门。毗昙即今俱舍。遵一切有部故。成实即是空门。实义是空故。以昆勒论即亦有亦空门。其非有非空门。未见论文。即是恶性车匿见此入道。有云。犊子部亦计我非有非无。恐未指定。大乘四门者。如涅槃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乳有酪性等。斯即有门也。又云。石无金性。乳无酪性。众生佛性犹若虚空。迦毗罗城空。大涅槃空。即空门也。又云。众生佛性亦有亦无。何以为有。一切众生悉同有故。何以为无。为从善方便而得见故。即亦有亦无门。又云。众生佛性即是中道。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百非斯遣。此即非有非无门也。若取经论。唯识多明有门。掌珍多辩空门。辩中边论多辩亦有亦空门。中百论多辩非有非空门。
疏。若云第三时中但名抑扬等者。破第三时。文二。先双标。后净名云下双破。先破第三时中不明常义可知。后般若亦云下。破独得抑扬之名。以第二时中亦抑扬故。二乘萤光抑也。菩萨如日扬也。
疏。若云第四时下。第四时但破不明常住。不破同归之义。
疏。五以涅槃为常下。破第五时。许其涅槃是常住义。责其涅槃无有小乘。以至涅槃皆有大小故。阿含说如来涅槃之相者。彼说如来于纯陀家乞食。因食栴檀木耳羹。得患背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逆顺出入。超越三昧。于第四禅中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度。唯留舍利为人天福田。身智俱灭。入无余涅槃是也。
疏。若以人天为初下破第二家。即刘公之义。言提胃虽说戒善等者。彼说如来在树王下成道。于七日中。无人知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提胃波利此二居士。明究阴阳知佛成道。名为树神。提胃献麨。四天王奉钵。如来受已。始为提胃说世间因果。此约小乘相不妨为大。谓彼经又云。五百贾人得受五戒。先自忏悔五逆十恶谤法等罪。得四大本净。五蕴本净。六尘本净。五根本净。提胃长者得不起法忍。三百贾人得柔顺忍。二百贾人得须陀洹果。四天王得柔顺忍。三百龙王得不起法忍。自余天等无量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又普曜经云。第二七日。提胃等五百贾人。施佛麨蜜。佛与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皆同一字名曰齐成。明非独人天也。然提胃塔现在土火罗国。上所引经。皆明初时已说大也。疏又违密迹经中第二七日说三乘故者。既第二七日。已说三乘。那言最初唯人天之教。此经即大宝积密迹力士。第三会卷当第八。是初竺法护译。
疏。然上五时等。皆以约时克定。则有所乖等者。第三结成违顺也。上结前违而言等者。等取四三二时。疏。拣去不定从多分说。亦有理在者。结成顺也。有二义故。故得顺理。一拣去不定。则无克定之失。不违密迹等经。二从多分说。不违自所立义。故有理在。
疏。二后魏光统等者。第二师先正立中二。先明所承。后显立义。今初。言承习佛陀三藏者。佛陀是西域人。同学五人。四人皆得道。其欲亡身求之。友曰。道须缘会。不可强也。汝与东土有缘。彼有二弟子。汝若度得必当得道。佛陀初至于此。当后魏孝文。始在云州投之见重。初至一康家供养。夜见火光满室。及孝文移都洛阳。佛陀亦随之。彼为立少林寺。知后为则天所取。遂指水令西山透陇而流。其二弟子。一是稠禅师得道。二是光统。故云。稠公解虎于东谷。佛陀指水而西流。
疏。亦立三教下。显立义也。于中渐约不具。顿约具说。不同远公大小相望成渐顿也。言具说者。即如涅槃说。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所谓大涅槃等。又云。若空不空若常无常等。皆令广闻。即时顿也。三圆教者即是华严。
疏。此亦约化仪说有前后下。辩顺违。此师所立义。多顺理故不辩违。于中先出立义。后解妨难。今初。是约化仪说。有前后者。顿中化法无异渐中。别说空不空。即名为渐。同时说空不空。即名为顿。故是化仪。其第三亦约化法。拣异前二。从多分说。故云此亦约化仪。
疏。意明今时下。二解妨难。中谓刊定记主。有其二难。一合难渐顿。二别难于圆。第一难云。若渐根生熟俱渐。顿根生熟俱顿。则渐顿可分。既云未熟名渐。已熟名顿。此则于一渐根。但生熟为异。无别顿义。或应彼一有渐顿二根。生必至熟。熟必从生故。或应一切时皆是渐根。无有不从生至熟故。释曰。此第一难其渐顿自有三难。第一渐顿不分难。第二一根具二难。第三无有顿根难。初一是总。后二是别。今初。为此一通。三难皆遣。如第一难。刊定以根定于渐。顿则有此难。今不以根定于渐顿。何有此难。谓为其根生。渐说法门。名之为渐。为于根熟。顿说法门。则以为顿耳。何得以生熟俱顿难耶。则第一难遣矣。既不约根。何得以生必至熟熟必从生等难耶。则第二第三难遣矣。又为此难遣下自所立教。彼立四教云。第三教当初心菩萨。第四教义当终心识如来藏者。又自通云。初心者约机胜劣。名其初终。非约修行初终时位。汝既以根胜劣为初终。何妨此师亦以根胜劣为生熟耶。故为此难。失古意也。疏。上达之言义兼地前等者。通彼第二难于圆教。彼难云。既云分阶佛境。则地前无有堪闻此经。则违出现品佛刹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释曰。彼以上达分阶佛境。合为一义故为此难。今为此通。则上达为地前。分阶佛境为地上。故不违出现品文。亦不失于大理。况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岂非分阶佛境之人。疏。隋末唐初下。第三师先正立中。皆依法华经第五。即从地涌出品。以彼中涌出菩萨问讯云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故佛答云。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所以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供养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今疏引经。便以义隔成于三轮。此师以根本法轮。是华严经。始成正觉顿宣说故。其枝末法轮。是以根本化之不得。便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为枝末者。即指华严已后法华已前。并为枝末。三即法华。以为摄末。
疏。此判全约化仪等者。第二辩顺违。于中此句。出彼立教所依。依化仪立。非是约法及约根等。而言全者。对前光统。光统三教。一约化仪。二约化法。三约对根。今此师立唯约化仪。疏。据法但有大小下。正辩顺违。唯有大小则无殊半满。亦摄义不周。疏。然法华为于一类开显本末者。此段通经意。以释妨难。恐有难言。依于法华立义。乃是一极之说。如何不依。故今释云。自是立教之人。不得法华之意。法华别为一类滞小之人。故为此说。谓执三疑一。执小疑大故。为开方便门显真实相。真实相者。唯是佛慧。执小乘者。是方便门。非欲会通一代圣教。若以法华之前。皆为枝末法轮。则般若净名胜鬘等经。皆在法华之前。前为枝末则抑诸大乘。又经但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明知经意。不指般若等为枝末也。
疏。又无量义下。上引法华破之。今引他经破之。既云一切时中皆有大小。则先后非独大乘。中间非独小乘也。此皆直破。而不收之者下。开宗立教之中收于此义。故此略无。又前出经意。已是收竟。第四立四教有四。第一光宅中二。先叙昔。后顺违。前中三。初正立。二出所以。三结成。初中四衢即四谛。余可知。
疏。以临门牛车下。二出所以。有三所以。故三乘是权。而义势连环。一亦同。羊鹿俱不得故者。羊鹿是虚指。出门不上车。牛车若是实。出门合上车。又并羊鹿是虚指。出门不上车。牛车亦虚指。同彼羊鹿。不上车。上明三皆虚指。约法说者。昔指三乘三界门外。二乘出三界。无有真实证。菩萨出三界。岂有真实证。俱无实证。名不上车。明知三乘皆是权设。二并无体者。既不得车。明皆无体。以无可得故。长者虚指。三车实无。界外三乘。明是方便尽无生智是二乘车体。丈六浅智。是牛车体。二乘之智既非真实。丈六浅智岂有实耶。然上不得约人就法。今明无体直就法明。三诸子皆索故者。复成上义。向若有体。即不合索。诸子皆索。明皆无体。不见羊鹿故索羊鹿。今索牛车。明无牛可见。故彼经云。尔时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大牛之车。愿时赐与。既索牛车。明同无体。故牒索耳。索车是喻。约法云何。古有多释。略要有二。一者机索。二者囗索。言机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门出三界苦。谓为究竟不解索三乘。已被淘练。一乘机熟。冥机叩圣。义言索耳。佛知机熟。灵山集会。为说法华一极之旨。即是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二囗索者。已集灵山。三乘三根皆悉启言。求法求记。即是索车。为说与记令其修证。即是等赐。弥勒序品陈四众疑。征佛定因。已是索义。文殊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已许等赐。方便品初云。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已是开权。又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是显实。开权显实。已是等赐。亦是许与。身子三请法说。索车。譬喻品初腾疑白佛。说诸喻车。踊出品中弥勒陈疑。请说果车。开示知见。说佛寿量等。即是等赐。三根求记即是索车。佛皆与记即是等赐。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即时大欢喜。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皆是赐义。故合喻云。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是宝乘直至道场。由是故知。三乘皆索。三乘皆赐。
疏。是知三皆虚指以为方便者。三结成上义也。由上三段展转相成。以证三乘皆是方便无有实体。故古人云。虚指三车而群子竞驰。火难既夷。乃无有二。岂合有三实以为一。又非殊途而异获哉。故经云。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与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畏等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明。三皆虚指也。由皆虚指即无体故。后得大车。并非本望。若昔大是实。今得牛车何非望耶。
疏。此则前三是三乘下。辩顺违。于中有四。一总辩顺理。二明其有违。三会通教旨。显违顺之由。四结成昔义。四乘无失。今初可知。
疏。若唯说法华下。第二明其有违。所以违者。以抑昔大乘了义之经皆成权故。
疏。是知下。会通教旨。于中又三。一明会不会之意。二明会二会三之意。三明取昔废昔之意。上三段展转通难。谓初有难云。既许昔三皆权。何言抑诸圣教。故今释云。非不许其四乘但昔大不分权实故。成抑诸实教耳。
疏。若约会权下。第二会二会三之意。谓有问言。若尔为是会三。为是会二。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会三归一。昔应无实。若会二归一。昔应无权。无权则四乘之义不成。无实乃不抑昔时圣教。此是光宅之意。若作北宗难者。应云昔既有实。会二归一义则明矣。故为释云。会二会三。二俱有理。昔之权实二义亦存。故云尔耶。
疏。若开权显实下。第三明取昔废昔之意。谓有问言。若会三归一者。为会昔三而为一耶。为会昔三归今一耶。故今释云。明俱上二义。先明会三为一。则会取昔三。后明会于昔三归今之一。以废昔三立今之一故。约会取则昔小亦取。况昔大耶。以其理不可分行是佛因故。若约废昔。则昔大亦废。况于小耶。以其约教虚设。果亦虚指。故并废也。然开废等言。有通有局。若约局者。约教则废三立一。三教虚设故。约理则开三显一。言有三理覆于一极。开元无三理一极自彰。约行则会三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约果则会三归一。三乘之因同归一果故。三乘之果非究竟故。若约通者。唯废一种。则约于教。开会等言并通四种。今疏。从此言约开三显一。则三即是一者。若约理者。昔说三理谓各别证。今会法身是同更无异味。昔言有三是方便门。则闭于一实。今云无三。则一理自显。故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若约行者。昔说三乘之行。行各不同。谛缘度等随修各异。今并得为佛因。谓三行别。则方便之门闭于一实。今会为一。则方便门开。一实显矣。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若约果者。昔说三果不同。是方便门闭于一实。今云三果虚设。唯有极果无上菩提。心生欢喜自知作佛。则实相显矣。今疏。先明会三为一。于中二。先正明。后故彼经云下。引证。引二文证。一引药草喻品。证小行即是佛因。二引信解品。证大行是其所有。良以小乘昔有二种下劣之心。一谓自行不成佛。故法华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又云。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皆名小行不得佛也。故今引药草以会之。二谓大行非己分故。故净名云。一切菩萨闻此法者应大欣庆。一切声闻皆应号泣声振三千。又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皆明大行非己分也。故今引信解以示之。今初。引药草喻中文云。迦叶当知。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释曰。诸声闻等皆非灭度者。是废小果。渐渐修学悉当成佛。是归实义。今但引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会行之言者。欲明三即是一之义。若约果者。三果皆成佛因。而非佛果。不得云三即是一。又皆非灭度。是下废权之意耳。
疏。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者。即第二引信解品文。文云。复于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释曰。此上即委付家业。当说法华经也。一切财物。即万行万德。先所出内者。指于前文。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此即是喻慧命须菩提说般若。取与即是出内。以法外化。名之为出。化功归己故称为内。即自利利他之行。皆如般若等中。今法华中。但示如来知见是其所有不广诸行。今疏。欲会三因同为一因。故引二文皆明会行。余略不引。
疏。若废权立实义说为四下。第二明会于昔三归今之一。于中二。先会昔成今。二彰今异昔。前中有法喻合。法云。义说为四者。以但废昔三教。言三是权。一实便显。三外无别一实之法。云义说为四。但三为别。一为总耳。如揽三点下喻。斯借涅槃第二三点成伊。彼喻三德。以成涅槃。阙一不可故。彼经云摩诃般若亦非涅槃。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法身亦非涅槃。三法若异亦非涅槃。如世伊字。此喻至出现品。当广分别。今借其喻不取其法。谓以三点喻于三乘。以成一伊喻为一乘。别说三乘三皆是权。合三为一故得称实。非三点外更有一点。合云。昔三既别。实不兼权。此合上点别非伊。纵昔日有实实亦不兼于权。今一全兼者。合上伊具三点。成四无爽者结成正义。三别有三。总合为一。故成四也。岂差通途三虚既废故成一实。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明昔皆方便也。
疏。若依昔未显说下。第二彰今异昔。前但合三为一。一无别法。已成四乘。今辩一乘别有法门。则四义昭著。是为昔所未说。而今说之。闻所未闻未曾有法也。谓昔日虽有大乘亦说如来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显说一切众生皆悉具有如来知见。唯为一事出现于世不为于余。则一乘三乘。昔权今实。于理昭著。故睿公云。至如般若诸经。深无不极。故道者以之而归。大无不包。故乘者以之而运。然其大略皆以适化为本。应劝之门不得不以善权为用。权之为化悟物虽弘。于实体不足。皆属法华固其宜矣。疏。根败之种今并说成者。引净名经证。大迦叶自责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斯则二乘自知不成佛也。岂非不兼权耶。又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此显烦恼已断不能生也。佛名经云。我等今者犹如败种。虽逢春阳无希秋实。并是声闻不作佛义。今法华三根声闻。皆与受记。一切声闻不在此会。令转宣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则唯实非权。故言今并说成。明今昔有异。上云根败之种。乃有二意。一即根败两字。收净名根败之士。二即败种二字。双收净名及佛名二经败种之义。
疏。于文有据下。第四结归昔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