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疏。是知略以下。第五结叹难思。可知。第六众海云集中。
疏。一为影响为主伴故者。此集意中十意。皆闇取下经。此初意引。即诸大菩萨及下。证法如来皆互为主伴。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故。
疏。二为作辅翼等者。亦是义引。
疏。三为守护等者。经云。皆于往昔无量劫中。恒发大愿。愿常亲近供养诸佛。又下经云。一切诸佛化形所在。皆随化往一切如来所住之处。常勤守护。
疏。常为严净佛宫殿故者。此即主城神德下经云。皆于无量不思议劫。严净如来所居宫殿。所以标道场神。及释却引主城神者。此中等字。等城神故。然道场神合严道场。以道场神所叹德中。但云皆于过去值无量佛。成就愿力广兴供养。释曰。由无严饰之文故。等取城神之文耳。五为供养等者。以义繁重重故。总相引。偈赞下妙严品。其华幢等。即第二十二经升兜率天宫品。
疏。六为发起即解脱月等。七亦总引八九十并显可知。疏第二集因亦十等者。因谓因由。疏一曾与毗卢等者。即菩萨德中。云。此诸菩萨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二蒙佛四摄曾摄受者。即第二经初。总叹众集文云。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于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摄事而曾摄受。三即义引入法界品。诸声闻等往在生死不曾闻此故不见闻。反显菩萨昔曾闻故。四即夜叉王德云。皆勤守护一切众生。此亦义引。如海云言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等。即其文也。五即身众神德文云。皆于往昔成就大愿。供养承事一切诸佛。六即是足行神德文云。皆于过去无量劫中。亲近如来随逐不舍不舍即无厌足。七即乾闼婆王德文云。皆于大法深生信解。欢喜爱重勤修不倦。八即主风神德文云。皆勤散灭我慢之心。亦阿修罗德文云。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诸烦恼。九即菩萨德文云。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诸佛所在国土皆随愿往。亦通就义说。具二严者。方能周遍至诸佛所。十亦菩萨德文云。皆从如来善根海生。
疏。中有集因亦通集意者。谓即五六七八。五约往愿。承愿而来。即是集意由愿得来。即是集因。六约随逐。心乐随逐即是集意。由乐随逐故得来集。即是集因。七约乐闻大法而来。即是集意。由乐得来即是集因。八约散我。为叹散我。即是集意。由散我故方得在会。即是集因。初四后二但是其因由。同集善等故得在道场。但为集因非为别来。为同集善等故非集意。
疏。及随诸众各有别因者。即下经文。随名叹德。然上所引即是其文。然经随便宜叹德不同。如风神云散灭我慢之心。语其大意。总此十因遍通多众故。此别说随众别因。
疏。第四定数者。疏文分三。初随相别明。次然此诸众下会释。后此犹约相别下融通。
疏。第五权实等者。疏文分二。先通辩权实。后对前十类下。对前别辩。云互为主伴非权非实者。然权实有其二类。一本高迹下。如佛为菩萨。二本下迹高。如菩萨为佛。今既是佛则非迹下实是如来。又非本下则是实非权。既无权可对故。亦非实同果海故。疏昔为释迦等者。此有二经。一即放钵经。但云昔为释迦之师。二正是菩萨处胎经。第四经云。计我成佛身。此刹为最小。座中有疑故。于胎现变化。我身如微尘。今在他国土。三十二相明。在在无不现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佛道极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此界现受教。我刹见佛身。下取意引。佛刹名无碍。佛名升仙尊。结云我身濡首是。又云。刹土名究竟。佛名大智慧。亦结属已云我身濡首是。
疏。当机唯实者。上至等觉下至地前。俱有听义。并皆称实。余八通权实。可以意得。
疏。将此对前权实等者。此第八门疏文分二。先正明。此下对前料拣。初对第五门料拣。若对前十类。即对第三门料拣。
疏。第七前后等者。谓约列众。余经或从胜。先列菩萨。后列声闻。或从微至著。或先列声闻。后列菩萨。今此众海何者为先。
疏。文分三。一正明。二解妨。三结成表法。今初。列与赞德前后不同。然以菩萨为本。杂类为末。下赞德中。先三卷明杂类赞。后第五卷方明菩萨赞。故云寻末归本。
疏。又从本流末下。通妨。谓有难言。就先列中。既菩萨为本。杂类为末。先本后末。即合诸天之内。从自在天次明广果。次列三禅等。何以先明欲界。后列初禅二禅等耶。是则先小后大矣。故今答云。菩萨为本犹如一乘。杂类为末如流三乘。三乘之中初于鹿苑转于四谛。渐次归大故。先列欲界。后列色界。如次而上。故云先小后大故自在为末。末即末后耳。摄末归本者。又有难言。赞德之中表寻末归本。后明菩萨者。则合先明日月天赞。末后方明自在天赞。何以杂类之中。先明自在赞耶。故今答。云摄末归本。必从深至浅。谓菩萨是所归之本。杂类是所摄之末。摄末必须从胜。是故先摄大乘权教。如海摄百川。必先摄江次摄大河。次摄小河。次摄沟洫。故摄归一乘先摄权大。次摄缘觉。次摄声闻。次摄人天。一毫之善无不皆摄。故先明自在天赞。表是所摄之中先摄胜也。后明日月天等。表所摄之中后收劣也。
疏。然皆显法界下。第三结成表法。又二。一结成自在。二又表四十二位下。结成交彻。
疏。第八有无等者。文中二。先别明。此中分三。初通明前三。次别辩第四。后合解余六。后上十且随相下圆融。
疏。四约乘无二乘不共教故等者。此段有四。一正明。二下为显法下。通妨。谓有难言。若无二乘。第九会中何得有耶。答云。为显法耳。次又难云。若为显法则有二乘。答云。亦不见闻与无同故。三智论云下。引证云。明无小乘是不共义。四或大乘经下。四重通妨难。正通智论。兼通正义。谓有问。言现有唯列小而是大乘如金刚经。那言前列小但是小乘经耶。答云。为引摄故。智论就其大略故唯列小乘。是小乘经。如金刚经等别是一理耳。言或唯列大亦非一乘。谓主伴不具者。即如楞伽等是也。
疏。第九闻不等者。于中三。初正明。次纵不起前下。通妨。谓有问。言若约实众不互闻者。如来说法既不起前而趣于后。如何听众不得互闻。故今答云。约佛前后圆融。约根互不知觉。故法慧云。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则知各不相知也。
疏。上之九门下。三总结义门。十中。疏云。余释云云不符论意者。谓有释云。声闻为同。菩萨为异。谓小乘断惑同故。有云。出家菩萨声闻为同。余并为异。此约形相同。故上之二解俱非论意。以经八会无声闻故。论释地经。经亦无故。初成正觉无出家故。或云登地为同。同证真故。余皆是异。是以地前名异生性故。有云。八地以上为同。同无漏相故。上之二解亦违论文。论主但云解脱月是同生众。本不曾言约地位。故又论明大众请云有同生众请。有地前故。所以知有者。由金刚藏云。有行未久解未得。随识而行不随智。闻此生疑堕恶道。我愍是等故不说。大众承此便请。明大众之中有行未久。即地前故。复有释云。杂类为同。以受彼彼同类身故。菩萨为异。不约同彼众生类故。此亦违论解脱月为同。故又有释云。菩萨杂类俱为同。法界无二故。余俱为异。法界义差别故。此约实义。岂得为释同异之殊。明知上来并非正解。故疏。云余释云云不符论意。
疏。云何名为下。上出同异生体。今释同异生义。然其二释。前约事相。后约表法。又有将此四十众以配地位。同生众中开之为二。谓十普菩萨即是圆因。对前菩萨以为所信。从海月光下及执金刚为十住。复将一一位中十名。如次配于十度。海月光等十菩萨配初发心住。此住位本即是檀。其十菩萨复配檀。中具十则令十住自有百波罗蜜。历于五位有五百波罗蜜。以等觉位亦有十位故。主稼神下十众配十行。修罗已下配十向。三十三天下配十地。前十普菩萨是等觉地。作此配者则似生情。然文势多端。配亦无失。但不俟如此不次。谓四十众以配三贤十圣。下师子座众以配等觉。眉间出众以配妙觉。则四十二众配四十二位。于理甚直。
疏。今初夫圣人无名等者。此先总彰大意。于中有三。初总标。无名立名故。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约利生而于无名强立名耳。次虽得名千差下。总辩立名所以。此下辩立名别因。言多依行德者。亦有因姓。因父母等故。后行德皆具下。通妨。谓有难云。既依行德。而诸菩萨德行皆具。何以成别。故云随宜别标。随便宜故。谓如有偈云。弟子坚固菩提心。从师以受灌顶位。妙修定慧恒观察。深入业用善巧门。即普贤菩萨。又云。导诸有情胜菩提。以四摄法而摄取。即金刚王菩萨。无厌大悲未曾舍。即金刚爱菩萨。见行小善便称美。即金刚善哉菩萨。无住檀施等虚空。即金刚宝菩萨。亦虚空藏菩萨别名。能以慧光破愚冥。即金刚日菩萨。亦云金刚光。有所乐求恒不逆。即金刚幢菩萨。发言先笑令心喜。即金刚笑菩萨。能于妙法无染中。即金刚法菩萨。善用般若断诸使。即金刚利菩萨。亦即文殊师利是。无上法轮恒不退。即金刚因菩萨。亦云金刚转法轮菩萨。四辩演说无所畏。即金刚语言菩萨。诸佛众生事业中。即金刚业菩萨。恒被坚誓慈悲甲。即金刚护菩萨。亦云金刚甲胄菩萨。摧破魔罗胜军众。即金刚药叉菩萨。亦云金刚牙菩萨。坚持诸佛所秘门。即金刚拳菩萨。又如乘声济物。即曰观音手中雨华便名华手菩萨等。皆随德随宜也。
疏。今初十名之普是别之总者。应有难云。前云十普既显法界总相之德。何得更有普德普光等殊故为此通。
疏。此是古今下。明先列所以可知。然其释名。皆取下文所得法门以成会释。由得解脱。各随所得以立其名。所以前云依德行立。此若不了。但寻下经自当分明。疏又毗者种种下。第二释毗卢名。以梵语多含故有此释。于中二。先总明。后故普贤观经下。引经别解。然彼经由普贤令行者忏悔。行人问云。我于何所忏悔。故有此教。今以疏间经。当总引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得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如寂解脱乃至般若波罗蜜。是色常住法故。但观经文自分经疏。
疏。主伴有三者。一回向主伴。所修善根互相回向故。今成佛递为主伴。二同行者。同修禅戒等行。三二俱称性居然相收。
疏。谓佛德无边等者。释为海义。即金光明意。彼经偈云。佛德无边如大海。无限妙宝积其中。智慧德水镇恒盈。百千胜定咸充满。即同海故。
疏。从自佛善根海生者。由普贤等自圆十身。十身之中有如来身。依于佛身起菩萨用。云从彼生。
疏。以夫大士必崇德下。先彰叹意。先两句标。崇德广业者。周易上系云。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注云。穷理入神。其德崇也。兼济万物。其业广也。次复云。智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注云。智以崇为贵。礼以卑为用。又云。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虚心外身者。即老子意。彼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又云。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今借其言。谓菩萨虚旷其心智绝能所。亡身为物一向利他。故下经云。菩萨所修功德行。不为自己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众生故回向。即斯意也。
疏。崇德故下。第二释上四事可知。
疏。五眼之中慧眼观理者。五谓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释相如离世间品。今唯取慧眼。十眼者前五眼外更加五眼。而业用多异。文云。所谓肉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故。慧眼见一切众生诸根境界故。法眼见一切法如实相故。佛眼见如来十力故。智眼知见诸法故。光明眼见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所见无障故。一切智眼见普门法界故。释曰。见诸根境界即是见事。即五眼中法眼见同。则明彻之言。明配十眼中智。彻配五眼中慧。
疏。竖则深入无际者。故法华云。禅定智慧解脱三昧深入无际。
疏。即应摄受者下。即胜鬘经文。由此具行入正法故者。即取意结之。彼云。折伏摄受令正法久住。多分折伏刚强摄受柔弱。
疏。依佛性论说有五藏者。即彼论第二卷辩相分。第四自体相品。第一中有二义。第一自体相。牒释云。自体相者有二种。一者别相。二者通相。别相有三种。何者为三。一者如意功德。二者无异性。三者润滑性。言如意功德相者。谓如来藏有其五种。何等为五。一如来藏。自性是其藏义。一切诸法不出如来自性。无我为相故。故说一切诸法为如来藏。二者正法藏。因是其藏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正法。皆取此性作境。未生得生。已生得满。是故说名为正法藏。三者法身藏。至得是其藏义。此一切圣人信乐正性信乐愿闻。由此信心故。令诸圣人得于四德乃至过恒沙数等一切如来功德。故说此性名法身藏。四者出世藏。真实是其藏义。世有三失。一者对治可灭尽。故名为世。此法则无对治。故名出世。二不净住故名为世。由虚妄心果报念念生灭不住故。此法不尔故名出世。三由有倒见故。心在世间则恒倒见。如人在三界心中决不得苦法忍等。以其虚妄故名为世。此法能出世间故名真实。为出世藏。五者自性清净藏。以秘密是其藏义。若一切法随顺此性。则名为内。是正非邪则为清净。若诸法违逆此理。则名为外。是邪非正名为染浊。故言自性清净藏。故胜鬘经云。世尊。佛性者。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由说此五藏义故。如意功德而得显现。为显此义故说如意宝喻。譬如有人以宿业故。感得如意宝珠。得此珠已能随其意。有所乐事自然得成。佛性亦尔。由事善知识修诸福慧。感得此性。便随修行者意。各各自得三乘之果。故如意功德是其前相。释曰。然疏引五藏。即贤首疏其第五藏。即论第二正法藏。是名则小异。大旨则同。取其最后。顺经法界藏义。故当第五复名法界藏耳。然论正法藏。云因是其义。今疏云通因果者。谓能与因果诸位功德为因故。论云一切圣人四念处等而为因故。
疏。所证之藏平等要无分别方契下。释智无差别。于中分二。先正释。后解妨。前中然有三释。连成一义。第一智自无差。如以圆盖称于圆函。今但论盖圆耳。谓所证平等故。须无差别智方证于理。若差别智即不能证此。二即由上义下。是第二义。能所不殊云智无差。如鱼符相合。三又此能证下。明一味无差。如水和乳。言此复有二者。前即真空一味。后即妙有一味。前即无相。后即法性。
疏。若皆一味下。第二解妨难。于中先问。后古德下答。答中二。先举昔答。后申今意。于中三。初正释。谓智相尽故不有。则同如一味。能令智相尽故不无。则智有功能反照智空。不取于智斯为真智。故不无智。二不尔下。反释。反成不有一味之义。三是故于境不碍真而恒俗下。结成。于中二意。先以寂照对真俗二境。辩非一异。后境则空有下。结成无差。
疏。上来所释下。二申令意。于中有三。初成昔解。次未尽下。辩顺违。后今正下。申义。今初。成昔解者。明有文据。出于起信。为出论意。则令昔解未尽其源。谓前结成之中。于境不碍真而恒俗。智则不碍寂而恒照。虽明不碍。若别对者。意以心寂对于境真。心照对于境俗。以照对俗。则心境非一。以寂对真。则心境非异。明是唯照对俗唯寂对真。次虽双融空有二境。寂照二心终不得言。境则不碍俗而恒真。心则不碍照而恒寂。则心境非异。明知本意相对别也。故今疏取其意。示论意。云真理寂寥与止寂相顺。俗谛流动与观照相顺。言起信等中且为此释者。出其所据也。等取瑜伽及别经论。言起信中者。即彼修行信心分中云。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息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若从座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释曰。上皆论文。止中则知无相不生不灭。观中常念方便及分别因缘生灭。明是止顺于理观顺于事。又论下文云。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等。释曰。上亦多就事明观。又下论云。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释曰。此之双行。亦明念自性不生是止。念因缘和合是观。故疏出论意云真理寂寥。与止寂相顺。俗谛流动。与观照相顺。而上云等。等取瑜伽七十七中。亦说禅定有于三品。一奢摩他品。二毗钵舍那品。三双运品。大旨与起信多同。故致等言。
疏。未尽其源下。辩顺违。文虽顺论。不知诸论。且约一相。便将寂照敌对真俗故。是有乖疏。以令照真不得名照。照俗之时不得即寂故者。出其有乖所以。由以寂对真故。单照真时无照。以照对俗故。单观俗时无寂。故统收经论中意。或以理观对于事止。谓契理止妄是也。或事观对于理寂。谓无念知境是也。或事观对于事寂。谓观于一境心不动摇是也。或理观对于理寂。忘心照极是也。略举其四。广如贤首品。此由约单观。若约双融事理。如下疏文。若依古释。则全无事止。亦无理观。云何更得三观一心三止齐运。若云约真则境智无二。约俗则境智非一。斯则有理。而其结云境则空有无二智则寂照双融。明知。还融前照事之观契理之寂耳。更请细详。
疏。今正释者下。第三申今正义。于中四。初约证理。以释境智非一异义。二约照俗以明。三双融事理以释。四约三观圆融以释。今初。即肇公般若无知论中之意而便以疏间而释之。彼论先有难云。圣智之无。感智之无。俱无生灭。何以异之耶。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惑智之无者知无。其无虽同。所以无者异也。何者夫圣心虚寂无知可无。可曰无知。非谓知无。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无知即般若之无也。知无则真谛之无也。是以般若之与真谛。言用则同而异。言寂则异而同。同故无心于彼此异故不失于照功。是以辩同者同于异。辩异者异于同。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内虽照而无知。外虽实而无相。内外寂然相与俱无。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诚以不异于异故。虽异而不异耳。故经云。甚奇世尊于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又云。般若与诸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释曰。但观上来所引论文。则疏之中自分主客。但观疏文中间释论。则论旨趣居然可知。
疏。若约照俗下。二约照事可知。
疏。若约融真俗下。三约双融。所以辩此者。自有二意。一者古德自科入法界藏云。一证理法故。于止义唯就理明。今此别明事理无碍。二者即所证理。是即事之理。不遮双融。但上双融。唯取权智对于真止故为非耳。故今不要以止对真。而智自有权实双融。对真俗双融。以与昔别。况云而不失止。则二智之上自有二止。权智之上有随缘止。实智之上有体真止。二止亦融对上二智。即止观双融。若融智境方为一味。
疏。若约三观下。第四约三观说。谓空观假观中道观。在心则空假中一心。对境无谛有谛中道第一义谛。三谛之境三观自有三止。空观有体真止假观有随缘止。中观有离二边分别止。三止三观六法。一时以契一谛。三谛之境。境智一味。则有九法皆成一味。更有异门等并如下说。
疏。总有十种广如彼说者。即第四十七经末云。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碍解脱。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出兴于世。二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转净法轮。三众生受化调伏。四诸佛国土。五菩萨受记。六现去来今一切诸佛。七现去来今一切世界种。八现去来今一切神通。九现去来今一切众生。十现去来今一切佛事。十句之首皆有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等言。前五句下。皆有不可说不可说言。同初二门也。
疏。然有引梵本下。因释此句。便弹古人有无益之文。意云。如不获已须引梵文。若无异辙何要繁引。因示体式。言译梵为唐诚乃不易者。案道安法师云。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种不易。即睿公摩诃般若经序所明。言五失本者。一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梵经尚质。此方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梵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繁。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或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誊前辞已。乃复今说。而悉除之此。五失本也。又三种不易。何者。然般若迳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险易。而删古雅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虽千年而以近意裁量。彼阿罗汉乃竞竞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本逮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今用此意。故云诚乃不易。
疏。苟文小左右下。示译方轨。先二句总令取意。即什公意。睿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云。执笔之次。三惟亡师五失三不易之诲。惕焉若厉。忧惧盈怀。虽复履薄临深未足喻也。辛冀宗匠通鉴。文虽左右而旨不违中。遂谨受案译敢当此任。故会意译经秦朝罗什为最。若敌对翻译。大唐三藏称能。
疏。若理不可通下。别示方轨。如下万字非字虚空无形。引梵以正斯引得矣。译人意近则会之以晋经者。如今经云。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引晋经云。以是发心即是佛故。译人意谓即佛。恐滥果佛。故云当得。若尔上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何异即佛。况下复云即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等。岂唯当成为是。是知即佛。约圆融门。当成但是行布之意。今以行布释于圆融。故言意近。须引晋经以成正理。又如出现品菩提章云。于一切义无所观察。但得寂义。故引晋经。解一切义。则止观具矣。如是等文其类多矣。许可引斥。今此文中广引梵本。言异意同故成繁长。
疏。大乘同性经说等者。经云。一甚深难知广明地。二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三善明月幢实相海藏地。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火轮威藏明德地。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八最胜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九无边亿庄严回向照明地。十毗卢遮那藏海智地。释曰。此上十地同是佛地。约用成别。广有其相。具如彼经。
疏。转不退法轮。不退有四等者。此有两种四不退义。前义即十地论。一向约利他大用而说。后四不退如常所辩信谓十信。已满十千劫故。亦是第六不退心也。位即十住。第七不退住。不退堕声闻辟支佛地。故名位不退。证谓初地。已证真如已得不退念。即八地已上。念念入法流。心心趣寂灭。故得不退。
疏。无德而称也菩萨之德焉者。此借论语泰伯篇言。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意云。德既至深。故不能称叹也。谓泰伯即武王伯祖。文王之伯。弟名季历。即文王之父。合当泰伯长子承嫡。知弟季历必生圣子让而不受。托采药于吴故为至德。第二异生众。
疏。一那罗延者。此云坚固。见佛妙色等者。取下得法以释此名。下经云。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得见如来示现无边色相身解脱门。偈云。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色相无有边。普现于世间。
疏。二见佛身毛犹如日轮等者。故下经云。日轮速疾幢执金刚神。得佛身一一毛孔。如日轮现种种光明云解脱门。偈云。佛身一一毛。光网不思议。譬如净日轮。普照十方国。举此为例。下皆准之。欲具释者。但看下经名义俱了。余三十八众例此可知。
疏。众即同生同名者。谓左右肩童子。
疏。第十一主河神。即河伯之流者。外典说为河伯故。庄子秋水篇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雨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言其广也。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之曰。闻道百谓万分之一。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释曰。向若者。即海神名也。如下引之。皆此章具今但取名河伯亦名冯夷。故洛神赋。云冯夷鸣鼓如娲清歌。
疏。即东方青帝等类者。此主五方有五帝。东方甲乙木。其色青故。东方为青帝。南方丙丁火。其色赤为赤帝。西方庚辛金。其色白为白帝。北方壬癸水。其色黑为黑帝。中央戊已土。其色黄为黄帝。若十二神。即一方有三故。故成十二。大集经说十二兽。皆是大菩萨示迹为之。广如彼说。
疏。阿毗昙亦鬼趣摄者。若依杂心第八修多罗品。亦畜生趣摄。有言阿修罗与天同趣。是故说言汝先是天。问若然何不见天帝耶。答谄曲所覆故。有说是大力饿鬼。天趣不摄故。问若尔。释天云何与相习近耶。答天贪色故。胜负多故。鸠槃茶勒叉亦饿鬼趣摄。紧那罗毗舍遮醯鲁娑迦阇罗颇来罗。皆畜生趣摄。上皆论文。因便引来。疏化食四生者。化最胜故。则湿生鸟。食湿胎卵三生龙。胎生鸟食胎卵二生龙。卵生鸟唯食卵生龙。然劣不能食胜。若有食者其鸟即死。而可食者。日食一龙王五百小龙。绕四天下周而复始。次第取食。其鸟命将尽时至海取龙。为龙吐毒复不能食。饥火所绕耸翅入海。直下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复却上。如是七返无处停足。逐至金刚山顶命终。以食龙故其身毒气发火自烧。难陀龙王恐烧宝山。降雨灭火滴如车轴。其身肉消散唯有心在。大如人髀绀琉璃色。轮王得之用为珠宝。帝释得之为髻中珠。疏略不言。
疏。亦表菩萨摄生下。约表以释。引文云乃至者。彼经具。云菩萨迦楼罗。如意为坚足。方便勇猛翅。慈悲明净眼。住一切智树。观三有。大海。搏撮天人龙。安置涅槃岸。
疏。而龙受三归者。菩萨处胎经。佛自说。昔为金翅鸟七宝宫殿等。时乃入海求龙为食。时彼海中有化生龙龙子。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受如来斋八禁戒法。时鸟衔得龙出海。金翅鸟法。若食龙时先从尾吞。求尾不得已经日夜。明日龙出尾示金翅鸟云。化生龙者我身是也。我若不持八关斋法者。汝可食我。我奉齐戒。汝屈灭我。故金翅闻已。悔过自责云。佛之威神甚深难量。请龙入宫龙即随入。乃请龙受八戒。
疏。又出现云。取善根熟众生等者。即彼如来行中金翅辟海喻。喻如来无碍行。经云佛子。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回翔不去。以清净眼观察海内诸龙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两翅。鼓扬海水悉令两辟。知龙男女命将尽者。而抟取之。如来应正等觉金翅鸟王。亦复如是。住无碍行以净佛眼。观察法界诸宫殿中。一切众生若曾种善根已成熟者。如来奋勇猛十力。以止观两翅。鼓扬生死大爱海水。使其两辟而撮取之。置佛法中令断一切妄想戏论。安住如来无分别无碍行。释曰。观前经文。自知广略。下释救摄。引出现品亦是此文。
疏。亦云歌神。即唐三藏译。
疏。亦令爱见罗刹不害法身慧命者。涅槃十一。浮囊喻中罗刹乞浮囊。合以爱见罗刹。谓一切众生或因贪爱烦恼破戒。如有人明信因果正见在怀。但为惑缠遂破禁戒。名爱罗刹。二者以见不正。拨无因果起诸邪见断常等见。便破禁戒。谓破无罪名见罗刹。但彼令破戒。此害慧命。以之为异罗刹义同。
疏。须弥藏经等者。有两卷。此即下卷。功德天自叙云。我与世尊往昔于因陀罗幢相王佛所。同时发誓愿。今愿悉满心意满足。是故如来出现于世。我今得住功德之处。我今虽复住功德处。犹未圆满昔本誓愿。何以故。此处多有象龙。下即义引。谓诸恶龙恼害众生请佛除灭。佛告须弥藏龙仙菩萨云。汝于往昔然灯佛所。为化诸龙起大勇猛。今四生龙。有于恶毒气毒见毒触毒啮毒贪嗔痴毒。云何当令如法除灭。彼菩萨答我。入其窟入深三昧。彼当降伏。广说竟云。我从阿僧祇劫勇猛精进。故能教化一切众生。此诸龙王于大乘法精进修行。谓此善住龙王为一切象形龙主。此难陀龙王为一切蛇形龙主。此阿耨达龙王为一切马形龙主。此婆楼那龙王为一切鱼形龙主。此摩那苏婆帝龙王为一切虾蟆形龙主。如是等诸大龙王。能与众生作诸衰恼。自余诸龙。自力不堪作上衰患。此五大龙安住大乘有大威德。是大龙王各各佛前率诸眷属。不令起作如上灾祸。于佛法僧三宝种性。久住于世不令速灭。
疏。德中云行雨施者。语出周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释曰。干为龙也。六爻皆龙。今释于龙宜取乾德。况云行雨施。
疏。余如音义者。前后不多引音义。以鸠槃茶此译为阴囊。其状稍隈故。指在音义耳。旧云冬菰鬼。亦以状翻。
疏。然诸天寿之长短等者。俱舍世界品云。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乘斯寿五百。上五倍倍增。色无昼夜殊。劫数等身量。无色初二万。后后二二增。言身量者。颂云。欲天俱卢舍。四分一一增。色天逾[跳-兆+善]那。初四增半半。此上增倍倍。唯无云减三。释曰。俱卢舍即二里。逾[跳-兆+善]那即十六里。以八俱卢舍为一逾[跳-兆+善]那故。则四天王天身长半里。至第六天身长三里。以半里半里增故。有引三法度经云忉利天身长一由旬。衣二由旬。广一由旬者。以彼误译里为由旬。不知彼失故妄引耳。四天王天半里。忉利天则一里。余可例知。上云劫数等身量者。色界梵众天身长半由旬。则人寿半劫。余可例知。云初四增半半者。二梵辅天则一由旬。三大梵则一由旬半。四少光则二由旬。此上诸天皆倍倍增。唯无云天减三由旬。所以减者。略出一意。唯无量光天四由旬。光音则八。少净十六。无量净三十二。遍净六十四。至无云天合有一百二十八。减却三由旬。有一百二十五。此上七天倍倍增之。至色究竟天欲成一万六千劫。故则身长一万六千由旬。又云。少光上下天。大全半为劫。谓少光已上大全为劫。谓八十中劫为一劫也。自下诸天大半为劫。即四十中劫为一劫也。言中劫者。即一增一减劫也。言衣服轻重者。四天王衣十二铢。忉利六铢。夜摩三铢。兜率一铢半。化乐一铢。他化半铢。上皆减半也。言宫殿等殊者。月天。长阿含云。其城正方一千九百六十里。高下亦尔。有分为二。一分真金。一分琉璃。王座二十里。遥看似圆。而实正方。日天同此。但量加半由旬。三十三天中宫名善现。周万逾[跳-兆+善]那。高一半。金城杂饰。其地柔软。中有殊胜殿。周千逾[跳-兆+善]那。此上诸天皆倍倍胜。可以意得。今但略消名意。故指广在余。
疏。又日以阳德月以阴灵。即文选月赋中言。
疏。更有异释如音义者。彼云释迦。正云铄迦罗。此云帝也。因陀罗。此云主也。古来释同佛释种族。望之称谬之深矣。又楞伽大云疏云。天帝名有一百八。今略举三。一因陀罗。此云尊重。三十三天共尊重故。二云释迦。此云勇猛。威德勇猛胜诸天故。三名不兰陀。此云降伏。以能降伏阿修罗故。
疏。犹惧修罗之敌者。修罗嫉天有甘露味。诸天求修罗之女色。因起诤竞。广有因缘。
疏。若修善者。即下正法念经说。帝释知修罗欲求。遽遣天使。令观阎浮之人。为修善多为作恶多。若修善多知战必胜。故生欢喜。若为恶者多。不孝父母不敬三宝。则生忧悴知战不胜。今言减少者。兼辩余时。为恶必堕三涂故。人天减少。
疏。况受佛付嘱者。则净名大品等。皆属天帝。疏大权应为者。小乘中说是须陀洹。若准此经。例是大权菩萨疏。至如下。引事证成。坚常啼之心。大品般若施雪山之偈。即涅槃十三。成尸毗大行。即方便报恩经。破卢志巨悭。即卢志长者经。谈般若等者。大品广说。扬大教等者。净名大品等。其类非一。恐厌文系。不能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