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经营管理经济学和你想的不一样(3)
(4)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在规模生产进行当中,各个部门不再负责整个产品了,他们负责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样就使他们更加的专业化,对部件的了解程度加强了,从而能够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在规模经济形成之后,就会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当中去(大型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设计创新团队)。
(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规模经济达到后,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团队,这让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备了各种优势,使得企业的产品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我们也知道“三个和尚没水喝”,企业一味追求大规模,未必就能实现高效益。这是因为各种生产因素都有一定的极限,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太可能还要追求规模经济的优势。否则就会发生“规模不经济”,企业生产变得不合理了。
专业化分工固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它不可能无限地加以细分,否则会带来副作用。专业化分工往往使得工作变成机械化运动,工人变得像一台机器,久而久之,工人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消极怠工,导致效率下降。输油管道的直径也不能无限扩大,否则铺设成本必然大大增加。发电厂电力输送越远,电力的损耗就会因距离的一味增大而迅速上升。这些例子都说明,如果一味追求规模经济,必然会导致单位成本的上升,变成“规模不经济”。
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大规模生产必然会带来管理上的低效率。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生产规模愈大便意味着管理层次愈多,企业内的协调和控制也就愈加困难,作出正确决策以及执行决策,也就需要更长时间,并且执行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这种管理上的局限性必然会带来规模报酬递减。
认识规模经济的规律,对于企业和企业家有着深刻的意义。企业急于做大,这几乎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通病。盲目扩张,而不是着力于做实做强,这种无限制地做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资源,导致频频出现“规模不经济”,最后全军覆没,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太多了。企业家追求扩张,这个目的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在核心业务做实做强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一切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企业规模变大,实现长久的规模经济才会水到渠成。
人多力量大,是大家都认同的,但有时却未必。规模和效益之间并非单纯的正比关系,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如果一味的急于做大企业,而忽视了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内在规律,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丢掉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由过去的决策导致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决策者应该考虑未来的投入与产出,而不会去考虑沉没成本。
以前有一位老人,来城里看望儿子。儿子给他买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双鞋子令他爱不释手。坐在回乡的火车上,他不停地把玩这双心爱的新鞋子,自豪地告诉邻座的人,这是他儿子孝顺他的礼物。忽然,老人一不小心把一只鞋子滑落到了窗外,邻座的旅客一时间一片肃静,大家都看得出老人有多喜欢这双鞋子,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老人随即将另一只鞋也拿起来,用力扔出窗外。旁边的乘客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老人说:这只鞋子对我来说已经没有用了,但如果一个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这个老人不但非常的善良可爱,还能深刻领会沉没成本的意义。虽然老人非常喜欢那双鞋子,但是当他不小心把其中一只丢到窗外时,这双鞋子对他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他再做决策时就不该再考虑这双鞋子的价值了。将鞋子丢出窗外,可以减轻自己对所犯错误的后悔情绪,还因为做了件好事而心情愉悦,何乐不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见到许多有关沉没成本的现象。一般在淡季,国内的很多航空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你却发现他们依然在运行,为什么呢?因为航空公司大部分的成本是购买飞机、建设飞机场等硬件设施,每次飞行所带来的成本是很小的。而这些硬件设施一旦投入就无法挽回,即使你说现在不飞了,那也没有办法使已有的投资收回,所以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继续飞行是最优的策略。
沉没成本具有无关性,即不管企业对之做出什么决策,都难以改变其结果。那么应该怎样对待“沉没成本”,最合理的方法就是管理者在继续作出各种决策时,不再考虑沉没成本。当然,话说回来,一个企业无论如何都应当尽力去减少沉没成本,这就需要管理者首先要努力避免失误的决策,能够从企业、市场的诸多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比如英特尔公司,2000年12月的时候,英特尔公司取消了一个芯片生产线。该生产线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的PC市场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当初在将巨资投入这个项目的时候,英特尔公司的预测是:今后计算机减少制造成本的途径将是通过高度集成的设计来实现,针对这一分析,公司大力着手生产整合型的芯片。可是后来,PC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C制造厂商通过其他降低系统成本的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为此英特尔投入的成本已经成了典型的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果断地决定让该项目下马,从而避免在这个项目上耗费更多的资金。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尽管开发该芯片给英特尔造成了损失,但及时放弃的做法使得公司得以将资金应用于其他领域,其收益很快便消除了沉没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大爷的做法和英特尔的决策都是不再理会沉没成本,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建议。因为不管沉没的是什么,又有多少,对未来来说,都已经没有意义了。彻底放弃那些沉没的东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一个人、一个企业在奋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走一些弯路,关键是及时地发现错误,纠正方向。企业经营也是如此,沉没成本既然已经发生,不要总想着已经投资了,就要得到回报,当务之急就是尽早舍弃,不要舍不得扔掉。放弃已经投入的成本,不要再理会它,以避免更大的成本投入到没有回报的项目上去。
【机会成本的存在要求我们选择最优途径】
从前,有个老汉在自家的土地上建了一个小型的造鞋厂,他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工作,还要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到了年终,造鞋厂的财务信息显示,今年盈利了40万元,老汉万分高兴。可是旁边学过经济学的儿子却说他亏大了。老汉不解,明明是盈利怎么能说成亏损呢?儿子给他解释道:“那块自家的地虽然拿来建厂子不需要付钱,但是如果出租给别人的话每年能够获得35万元的收益。而老爸你那么辛苦地工作,没要厂子一分钱,但你要是去帮别人管理公司,别人每年至少得付你10万元。这45万元是自家的土地资源和老爸你的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啊,而你的厂子用这两项资源却只赚了40万元。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你经营的那个造鞋厂,实际上是亏损了5万元。”
不但在投资经商领域存在机会成本,平时的生活中也存在机会成本。当你选择周末出去游玩时,你就丧失了在家休息的机会。当你把钱拿去经商时,你就放弃了收取利息的机会。我们在做决定时,不能仅仅看到会计成本,还要看到除去会计成本以外的机会成本。就拿爱情来说吧,你可能要为爱情牺牲原本花在事业上的时间,为爱情放弃自己的个性,为爱情痛哭流涕、黯然神伤耗费大量精力,为已有的爱人放弃遇到下一个更爱你、更懂你的人的机会,为爱人减少与亲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等等,这都是爱情的机会成本。
对于个人而言,机会成本往往是我们作出一项决策时放弃的东西,而且常常比我们预想中的还多。以你读研究生为例,你一年的学费、书本费等费用之和是不是就是入校的机会成本呢?当然不是,还不仅这些。机会成本还包括你用于学习的时间的机会成本。如果你将这些学习时间用于工作,它们也必然是一笔收入,只是你不得不放弃了。这样,我们就发现上学的机会成本是“实际的花销”再加上“放弃的收入”,如果你在读研前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你读研的机会成本将变得更大。
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同样会遇到机会成本问题。比如在某个山区,既有秀丽如画的风景,又有丰富的矿藏。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政府有两个策略可以选择:一是建设旅游区,但要保护环境;二是大力开发矿藏,但要牺牲环境。由此引发了激烈争论,支持开发矿藏的人认为,这里高价值的矿藏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当地经济水平。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机会成本却可能会很高。因为,如果开发矿藏而破坏了环境,旅游区的建设就会夭折,这种机会成本是难以估量的。此刻,矿藏的价值和旅游区的价值同样真实。
有选择才有自由,然而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在选择的同时往往附带着机会成本。企业在选择新的生产线还是使用原有的生产线的问题上,就附带着机会成本。在原有的老式生产线上,企业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员工在工作中也已经能熟练操作机器设备,同时,成本好控制等优势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企业选择了新的生产线,就会出现花了巨资,但不知道能不能适合企业,员工能不能很好地掌握设备的操作,成本能不能很好地控制等等随之而来的很多问题。在企业做出选择之前,一定要好好计算一下机会成本,然后再做出决定。
现在回到老汉投资办厂的案例中来,老汉自己投资办厂和将地方租给别人经营两者之间存在着风险,老汉认为自己投资办厂的经济收益大于租给别人经营获得的收益。就投资成本而言,老汉自己经营的投资成本是很大的,自己投入了土地、金钱还有精力,然而老汉要是放弃了这些,转而将地租给别人经营,自己再去找一份工作的话收益将会更大。“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回答了机会成本的意义,因此我们现代人做出决定就更应该理性了。
在竞争日趋复杂、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在做出决策前更应当充分考虑机会成本。在充分考虑好得与失的情况下,选择最优的方案,最后做出理性的选择。
【跑得快不如走得稳】
某建筑公司正在讨论一项有关扩张、融资、转产的重大议题,这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所有的董事以及中层干部都参与了讨论。
讨论刚开始,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支持者认为,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所有企业人的共同目标。这次,我们好不容易有了转产和扩张的机会,决不能放弃,否则会追悔莫及。反对者认为,做大做强企业本身没错,但必须分析实际情况,现在公司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弄不好会让自己陷入窘境甚至破产。双方各执一词,而且都举了大量实例。
事关重大,董事会没有当场表决,准备论证后改日再定。随后,该公司老总请来有关专家,想听听他们的建议。专家们仔细听完汇报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写了一份意向书。意向书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游戏场面:用筷子夹起乒乓球跑50米,在限定的时间内,谁运送的球多,谁为胜者。结果跑得快的都没有取胜,原因在于速度加快的同时,也加大了身体的振幅,致使球频频掉落。相反,那个走一步看一步的反倒成了冠军。专家们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解读,并针对企业现状,从各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的剖析,最后给出的建议是:就该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特点,不适合扩张、转产。
这种有理有据的分析,让该公司老总十分佩服,并放弃了这次“扩张”的机会。他说,建筑企业受市场风向的影响很大,必须筑牢根基,如果在我们还没有站稳的情况下,就贸然扩张,甚至将部分资产转入并不熟悉的行业,肯定会有很大的风险。
几年后,这家公司发现曾经的选择非常明智,因为另外两家同行在涉足跨行业领域后均告失利,有一家已经宣布破产。相反,这家公司在建筑业却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看来,快和稳,需要辩证地看待。要想跑得快,光有激情和远大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在实力和可行的基础之上。有时,走得稳比跑得快更重要,它能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扎实、脚步迈得更坚实。而且,走得稳速度也未必慢,关键看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否闯出路子、打响牌子。
企业做大并不代表做强,做强是根本,做大是结果。盲目扩张规模,实质上等于慢性自杀。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只要通过扩张规模、做大企业,企业的竞争力自然会得到提升,利润也就会随之而来。其结果真的是这样吗?